【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省申论-4-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31013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省申论-4-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省申论-4-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省申论-4-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申论-4-2 及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3 年的清明节让西安市民 G先生“(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5,分数:75.00)1.近年来,一些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恶俗化”的倾向,请结合“给定资料 12”概括其“恶俗化”的表现。要求 全面、简明。不超过 200字。(分数:15.00)_2.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3”,针对民俗文化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概括全面,分析准确,措施可行。不超过 3

2、00字。(分数:15.00)_3.“给定资料 6”提到,“关注民俗,让民俗从恶俗的吞噬中脱离出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行为,它的意义肯定要大于修建一些文化景观和复古建筑”。如何理解这句话?要求 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 250字。(分数:15.00)_4.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传承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文化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45”,草拟一份情况汇报供上级领导参阅。要求 内容具体,切合主题;准确全面,逻辑清楚;不要求公文格式。不超过 400字。(分数:15.00)_5.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冯骥才先

3、生曾提到,“保护民俗最重要的是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请结合“给定资料”,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自选角度,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000 字。(分数:15.00)_黑龙江省申论-4-2 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3 年的清明节让西安市民 G先生“(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5,分数:75.00)1.近年来,一些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恶俗化”的倾向,请结合“给定资料 12”概括其“恶俗化”的表现。要求 全面

4、、简明。不超过 200字。(分数:15.00)_正确答案:(近年来,民俗文化呈现“恶俗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粗鄙化。祭奠民俗格调低俗,婚俗野蛮粗俗,传统节日变成应酬。二是空洞化。传统民俗,丧失内涵,流于形式。具体为扫墓奢侈无哀思,婚礼变态无爱情,以及节日疯狂无温情。三是功利化。传统习俗被利益、人情所绑架,文化内涵丧失,功利化凸显,无论婚礼、丧礼,传统、文化都屈从于功利。)解析:2.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3”,针对民俗文化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概括全面,分析准确,措施可行。不超过 300字。(分数:15.00)_正确答案:(由于民俗文化缺乏

5、自己的品牌建设和产品标准,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高质量也就意味着高成本,市场化越强,民俗文化流失也就越严重,甚至面临着文化资源流失、失传、消亡日趋严重的现实问题。而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市场化给民俗艺术带来了商机,为民间艺术品的发展延续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民俗艺术由于粗制滥造而导致其日益庸俗化。鉴于此,首先应大力宣传民俗艺术深刻的文化内涵及其产品的独特性;其次,需要政府加大支持与保护力度,积极进行高尚文化引导,推动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后,需要加强对于民俗艺术市场的监管与合理引导,打击仿冒和侵权,保护民俗文化主体的合法权益。)解析:3.

6、“给定资料 6”提到,“关注民俗,让民俗从恶俗的吞噬中脱离出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行为,它的意义肯定要大于修建一些文化景观和复古建筑”。如何理解这句话?要求 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 250字。(分数:15.00)_正确答案:(重视、传承,并能很好地发展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民俗体现着社会自发形成的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传统上,它为人际交往和民间活动提供秩序。正是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才得以细化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相比于文化景观和复古建筑,民俗文化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但近年来,由于价值的失落和文化精神的缺失,民俗出现变异甚至成了恶俗的代名词。所以,关注民俗,回归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系,对于重拾失落

7、的价值和迷失的文化精神、扭转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成员的内在素质,意义重大。)解析:4.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传承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文化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45”,草拟一份情况汇报供上级领导参阅。要求 内容具体,切合主题;准确全面,逻辑清楚;不要求公文格式。不超过 400字。(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市的民俗文化,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我部门对民俗艺术发展活跃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大力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将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完美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火如茶地打造

8、旅游产业。除了有唱山歌、“百家宴”此类与百姓生活相贴合的民俗活动,更有实景演出这样的民族风情大戏,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二、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把传承民俗文化作为校园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工人第二新村小学在坚持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将民俗文化教育列为工二村小学的特色教育。除了举办“民俗故事”主题浮雕展览、设有各具特色的“民俗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聘请了民俗艺术专家一同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得民俗文化的精髓在下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这些经验将有助于我市民俗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解析:5.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

9、冯骥才先生曾提到,“保护民俗最重要的是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请结合“给定资料”,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自选角度,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000 字。(分数:15.00)_正确答案:(参考例文莫让民俗恶俗化“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化表达,民俗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表达着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然而,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意义丧失,内涵空洞,甚至变异为“恶俗”的代名词。祭奠奢侈却无哀思、婚礼狂欢却

10、无爱情、节日破费却无温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被随意改造、哗众取宠和过度开发,需要“软硬兼施”,从提高意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作出努力。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建设“软环境”。唤醒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打造“软环境”的关键。传统社会的教化手段从典籍熏陶到社庙说书,从戏曲故事到宗教仪式口口相传,延续至今,这种文化培养了民族的独特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民间文化逐步衰落,致使很多人缺乏对中华民族民间风俗文化应有的了解,导致他们传统文化观念淡薄。要想在新的时代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导入传统精神内涵,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唤醒公众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创建

11、“软环境”,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匡正“硬管理”。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意识,无法有效遏制民俗文化的恶俗化,还需要政府切实有效的执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民俗文化保护机制,研究和制订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呈现协调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正本清源,清除恶俗,弘扬传统,加大扶持力度,重视民俗文化传人保护和继承问题,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少留遗憾。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精微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还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加强制度措施方面的“硬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中国的文化强国之梦。)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