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377184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_ A.更为宽泛 B.更为狭窄 C.更加科学 D.更加准确(分数:1.00)A.B.C.D.2.判断一项社会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应用性意义,主要看_ A.其题目是否来自实践活动 B.其研究成果能否直接应用于当前的社会实践 C.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 D.其研究工作是否直接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分数:1.00)A.B.C.D.3.当代社会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_ A.第一手资料 B.二

2、手资料 C.理论资料 D.历史文献(分数:1.00)A.B.C.D.4.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_ A.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B.深入分析 C.广泛的认识 D.定性的结论(分数:1.00)A.B.C.D.5.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_ A.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 B.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 C.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D.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分数:1.00)A.B.C.D.6.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是一个_相结合的过程。 A.理论与应用 B.客观与主观 C.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 D.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分数:1.00)A.B.C.D.7.确定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_ A.具体的研究对象

3、 B.分析单位 C.研究方式 D.资料收集方法(分数:1.00)A.B.C.D.8.社会理论的社会功能包括_ A.解释社会现象 B.推论新的理论 C.论证哲学原 D.训练人们的逻辑思维(分数:1.00)A.B.C.D.9.所谓“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_ A.宏观理论指导 B.研究方式 C.具体技术体系 D.认识论原则(分数:1.00)A.B.C.D.10.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的关系是_ A.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有时是相同的 B.抽样单元大于分析单位 C.抽样单元小于分析单位 D.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无关(分数:1.00)A.B.C.D.11.相比较而言,对研究者个人的研

4、究素质要求最高的是_ A.分层抽样 B.方便抽样 C.判断抽样 D.配额抽样(分数:1.00)A.B.C.D.12.机械抽样又可称为_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分数:1.00)A.B.C.D.13.在经验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是_ A.概念化过程 B.测量过程 C.抽象过程 D.操作化过程(分数:1.00)A.B.C.D.14.测量的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_ A.可比性和稳定性 B.准确性和相关性 C.相关性和一致性 D.稳定性和一致性(分数:1.00)A.B.C.D.15.问卷调查的首要原则是_ A.满足研究的需要 B.了解真实情况 C.进行数据分析 D

5、.进行价值判断(分数:1.00)A.B.C.D.16.下列各种调查方法中,成本最低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方法是_ A.电话问卷调查 B.集中填写 C.面对面访谈 D.网络调查(分数:1.00)A.B.C.D.17.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可将访谈划分为_ A.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B.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C.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D.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分数:1.00)A.B.C.D.18.进入访谈的第一步是要_ A.取得地方机构或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B.与访谈对象见面 C.熟悉调查内容 D.了解被访者的社区特征(分数:1.00)A.B.C.D.19.观察的二重性是指_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观

6、察与被观察 C.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分数:1.00)A.B.C.D.20.一般说来,在进行结构式观察时,观察者的观察项目是_ A.流动的 B.多变的 C.静止的 D.界定的(分数:1.00)A.B.C.D.21.观察记录最好在_进行。 A.观察的同时 B.观察每一段落结束之后 C.观察全部结束之后 D.什么时候都可以(分数:1.00)A.B.C.D.22.应用性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 A.进行理论推导 B.发现新的问题 C.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D.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分数:1.00)A.B.C.D.23.实验法最大的弱点是_ A.实验人员的影响 B.样本选取的缺陷

7、C.人为干涉 D.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分数:1.00)A.B.C.D.24.当初编写文献的人出于自身的各种目的和意图,往往可能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因此使得_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于对比 C.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分数:1.00)A.B.C.D.25.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是_ A.官方文献 B.二手文献 C.历史文献 D.个人文献(分数:1.00)A.B.C.D.26.分类和分组属于_ A.定性分类方法 B.定量分类方法 C.量化分类方法 D.经验分类方法(分数:1.00)A.B.C.D.27.中位数有时也被称为

8、_ A.位置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四分位数(分数:1.00)A.B.C.D.28.假设两个事物分别为变量 X、Y,当变量 X 的数值增大时,Y 变量的数值也显著增大,坐标点的分布呈窄带状,称为_ A.强正相关 B.弱正相关 C.强负相关 D.弱负相关(分数:1.00)A.B.C.D.29.研究报告的骨架是_ A.材料 B.主题 C.形式 D.提纲(分数:1.00)A.B.C.D.30.标题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机属于_ A.直陈主题式 B.结论展示式 C.反问疑问式 D.复合结构式(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

9、与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活动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即_ A.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B.通过文献分析而获得的第二手资料 C.在接近自然的状况下进行社会调查 D.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E.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分数:2.00)A.B.C.D.E.32.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哪些层次方式?_ A.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B.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 C.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如何发展,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D.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E.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分数:2.00)A.B.C.D.E.33.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包括_ A.研究人员的可行性 B.研究方法的

10、可行性 C.组织体系的可行性 D.物质条件的可行性 E.社会可行性(分数:2.00)A.B.C.D.E.34.社会研究活动中的认识论原则包括_ A.研究目标合理性的原则 B.经验归纳原则 C.演绎推理原则 D.假设检验原则 E.理解方法(分数:2.00)A.B.C.D.E.35.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_ A.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 B.通过一定工具而进行的测量往往比仅靠人自身感觉的测量要精确得多 C.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D.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 E.测量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

11、世界的存在(分数:2.00)A.B.C.D.E.36.根据问题与答案的对应关系,可以把问卷中的问题分为_ A.封闭式问题 B.有关态度的问题 C.有关事实的问题 D.开放式问题 E.半开放式问题(分数:2.00)A.B.C.D.E.37.访谈中恰当的提问控制主要包括_ A.恰当的提问方式 B.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C.控制跑题 D.对问题的适当追问 E.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分数:2.00)A.B.C.D.E.38.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采用哪些方法创造出不同组的研究对象?_ A.随机法 B.配对法 C.排除法 D.纳入法 E.归纳法(分数:2.00)A.B.C.D.E.39.文献研究方法的主要缺点

12、有_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 C.编码困难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 E.难以数量化(分数:2.00)A.B.C.D.E.40.标准分数_ A.只能测定相同总体内个案的相对位置 B.能测定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C.能测定相同或不同总体内个案的相对位置 D.比较不同个案的相对位置 E.是比较分析的有力工具(分数:2.00)A.B.C.D.E.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定性研究的方法特点。(分数:5.00)_42.分层抽样的分层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43.简述影响观察的效度的因素。(分数:5.00)_44.简述文献

13、研究方法的缺点。(分数:5.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2.00)45.试述社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数:11.00)_46.试述小组访谈的实施。(分数:11.00)_五、B应用题/B(总题数:1,分数:8.00)47.根据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成绩(X) 人数(f)20404060608080100313277合计 50(分数:8.00)_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_ A.更为宽泛 B.更为

14、狭窄 C.更加科学 D.更加准确(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研究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同时,与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因此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答案为 A。2.判断一项社会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应用性意义,主要看_ A.其题目是否来自实践活动 B.其研究成果能否直接应用于当前的社会实践 C.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 D.其研究工作是否直接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要判断一项社会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应用性的意义,主要是看它能否直接应用于当前的社会实践,帮助人

15、们解决各类的社会问题。答案为 B。3.当代社会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_ A.第一手资料 B.二手资料 C.理论资料 D.历史文献(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当代的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答案为 A。4.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_ A.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B.深入分析 C.广泛的认识 D.定性的结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答案为 A。5.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_ A.实证主义

16、的哲学基础 B.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 C.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D.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从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答案为 C。6.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是一个_相结合的过程。 A.理论与应用 B.客观与主观 C.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 D.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客观上确定研究题目需要根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主观上选题过程受研究者的研究专长、能力和兴趣等主观特点的左右。答案为 B。7.确定研

17、究对象首先要确定_ A.具体的研究对象 B.分析单位 C.研究方式 D.资料收集方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确定分析单位是确定研究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研究对象首先就要确定分析单位,然后是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答案为 B。8.社会理论的社会功能包括_ A.解释社会现象 B.推论新的理论 C.论证哲学原 D.训练人们的逻辑思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社会理论的社会功能主要是解释和预测各种社会现象。答案为A。9.所谓“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_ A.宏观理论指导 B.研究方式 C.具体技术体系 D.

18、认识论原则(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就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经验归纳原则、演绎推理原则、假设检验原则、统计性原则和抽样推论原则。答案为 D。10.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的关系是_ A.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有时是相同的 B.抽样单元大于分析单位 C.抽样单元小于分析单位 D.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无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又被称为抽样单元,有时候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是相同的。答案为A。11.相比较而言,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要求最高的是_ A.分层抽样 B.方便抽样 C.判断抽样 D.配额抽样(分数:

19、1.00)A.B.C. D.解析:解析 在判断抽样中,样本能否满足研究目的的要求,是否能正确反映总体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对研究者的研究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答案为 C。12.机械抽样又可称为_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系统抽样又被称为机械抽样,它的抽样效果和简单随机抽样相同,但是操作起来却容易得多。答案为 B。13.在经验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是_ A.概念化过程 B.测量过程 C.抽象过程 D.操作化过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要把抽象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通

20、常就是操作化的过程,也就是在经验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答案为 D。14.测量的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_ A.可比性和稳定性 B.准确性和相关性 C.相关性和一致性 D.稳定性和一致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测量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者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的时候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它要测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答案为 D。15.问卷调查的首要原则是_ A.满足研究的需要 B.了解真实情况 C.进行数据分析 D.进行价值判断(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问卷本身只是一种研究工具,问卷设计的首要原则应该是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有利于获得必要的研究

21、信息。答案为 A。16.下列各种调查方法中,成本最低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方法是_ A.电话问卷调查 B.集中填写 C.面对面访谈 D.网络调查(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电话问卷调查最主要的优点就是方便、快捷和成本低。答案为 A。17.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可将访谈划分为_ A.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B.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C.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D.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访谈可以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不同划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答案为 C。18.进入访谈的第一步是要_ A.取得地方机构或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B.与访谈对象见面 C.熟

22、悉调查内容 D.了解被访者的社区特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进入访谈的第一步就是要取得地方机构或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答案为 A。19.观察的二重性是指_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观察与被观察 C.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观察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感知周围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探究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原始资料的重要手段。也就是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答案为 C。20.一般说来,在进行结构式观察时,观察者的观察项目是_ A.流动的 B.多变的

23、C.静止的 D.界定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结构式观察是指严格地界定研究问题和观察的项目,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采取标准化的工具进行记录的观察。由此可知观察者的观察项目应该是界定的。答案为 D。21.观察记录最好在_进行。 A.观察的同时 B.观察每一段落结束之后 C.观察全部结束之后 D.什么时候都可以(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记录观察资料可以当场记录也可以事后记录,但最好是在观察的同时进行,以便获得详尽、生动、真实的资料,也可以避免发生记忆错误。答案为 A。22.应用性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 A.进行理论推导 B.发现新的问题 C.解决实际工

24、作中的问题 D.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调查目的的不同实验法可以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其中应用性实验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答案为 C。23.实验法最大的弱点是_ A.实验人员的影响 B.样本选取的缺陷 C.人为干涉 D.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实验法有优点但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其中人为干涉是实验法最大的弱点。答案为C。24.当初编写文献的人出于自身的各种目的和意图,往往可能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因此使得_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于对比 C.编码

25、困难,难以数量化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文献内容无法控制是文献研究的缺点之一,许多文献原本不是为了后来的研究目的而编制的,这一点常常使编写的文献的内容难以保证。题干所述即为其主要表现。答案为 A。25.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是_ A.官方文献 B.二手文献 C.历史文献 D.个人文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历史文献的定义,所谓历史文献就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答案为 C。26.分类和分组属于_ A.定性分类方法 B.定量分类方法 C.量化分类方法 D.经验分类方法(分数:1.0

26、0)A. B.C.D.解析:解析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分类和分组都是一种定性的分类方法,也就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答案为 A。27.中位数有时也被称为_ A.位置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四分位数(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因为中位数也常常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所以有时它也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答案为 A。28.假设两个事物分别为变量 X、Y,当变量 X 的数值增大时,Y 变量的数值也显著增大,坐标点的分布呈窄带状,称为_ A.强正相关 B.弱正相关 C.强负相关 D.弱负相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散

27、点图中,当变量 X 的数值增大时,Y 变量的数值也显著增大,坐标点的分布呈窄带状,称为强正相关。答案为 A。29.研究报告的骨架是_ A.材料 B.主题 C.形式 D.提纲(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写作提纲常常被认为是一项研究报告的骨架,而报告材料通常是研究报告的血肉。答案为D。30.标题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机属于_ A.直陈主题式 B.结论展示式 C.反问疑问式 D.复合结构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机将研究结果毫无掩饰的展示出来,属于一种结论展示式的标题。答案为 B。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与社会

28、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活动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即_ A.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B.通过文献分析而获得的第二手资料 C.在接近自然的状况下进行社会调查 D.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E.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与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活动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它既要采用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也要采用通过文献分析而获得的第二手资料;既可以在接近自然的状况下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答案为 ABCD。32.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哪些层次方式?_ A.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B.列出

29、现象的原因或后果 C.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如何发展,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D.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E.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分数:2.00)A.B. C.D. E. 解析:解析 解释性研究方案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方式:(1)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2)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3)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答案为 BDE。33.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包括_ A.研究人员的可行性 B.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C.组织体系的可行性 D.物质条件的可行性 E.社会可行性(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

30、究人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组织体系的可行性、物质条件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可行性。答案为 ABCDE。34.社会研究活动中的认识论原则包括_ A.研究目标合理性的原则 B.经验归纳原则 C.演绎推理原则 D.假设检验原则 E.理解方法(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经验归纳原则,演绎推理原则,假设检验原则,统计性原则和抽样推论原则。答案为 BCD。35.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_ A.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 B.通过一定工具而进行的测量往往比仅靠人自身感觉的测量要精确得多 C.通过

31、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D.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 E.测量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测量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通过一定工具而进行的测量往往比仅靠人自身感觉的测量要精确得多;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答案为 ABCDE。36.根据问题与答案的对应关系,可

32、以把问卷中的问题分为_ A.封闭式问题 B.有关态度的问题 C.有关事实的问题 D.开放式问题 E.半开放式问题(分数:2.00)A. B.C.D. E. 解析:解析 问卷中的问题可以根据问题与答案的对应关系分为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半开放式问题。答案为 ADE。37.访谈中恰当的提问控制主要包括_ A.恰当的提问方式 B.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C.控制跑题 D.对问题的适当追问 E.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在访谈的过程中,恰当的提问控制主要包括:恰当的提问方式、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控制跑题、对问题的追问和合适的发问与插话。答案为 ABCDE

33、。38.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采用哪些方法创造出不同组的研究对象?_ A.随机法 B.配对法 C.排除法 D.纳入法 E.归纳法(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随机、配对、排除和纳入等方法来创造不同组的相同对象。答案为 ABCD。39.文献研究方法的主要缺点有_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 C.编码困难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 E.难以数量化(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文献研究的缺点包括:文献内容无法控制;缺乏统一的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研究所需要的

34、部分文献不易获得。答案为 ABCDE。40.标准分数_ A.只能测定相同总体内个案的相对位置 B.能测定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C.能测定相同或不同总体内个案的相对位置 D.比较不同个案的相对位置 E.是比较分析的有力工具(分数:2.00)A.B.C. D.E. 解析:解析 标准分数能测定相同或不同总体内个案的相对位置并进行比较,所以也是比较分析的有力工具。答案为 CE。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定性研究的方法特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1)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不能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简单

35、地应用到社会研究中,而应该重视人的主观性,强调通过投入理解的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的真实意义的理解。 (2)从研究目标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社会现象的某种因果关系。 (3)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有时也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而一般不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 (4)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并有时辅之以图片和实物,不常采用统计分析、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解析:42.分层抽样的分层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除选

36、择适当的分层变量外,提高分层样本的精确度还必须力求符合分层的原则,即尽可能使各层内部保持一致,以简化总体的构造,使各层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便包括总体的各种特征。此外,样本的精确度还与分层数目及样本容量有关,分层越细,样本越大,则样本的代表就越好。)解析:43.简述影响观察的效度的因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1)观察方式、观察人员、观察地点和观察时间对于研究课题的适当性。(2)观察内容的选择与操作化的方式。(3)“观察者偏见”。(4)“被观察者效应”。(5)观察者的观察的敏锐性和记忆的准确性。)解析:44.简述文献研究方法的缺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1)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37、。(2)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3)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4)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2.00)45.试述社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数:11.00)_正确答案:(社会研究的目的有: (1)探索未知的事物。社会研究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是要探索未知的社会现象。社会研究者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初动机首先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需要了解人的行为和社会运行的规律。除此以外,研究者为了理论发展的目的也促使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有时甚至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而去从事调查和研究活动。 (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在社会研究过程中,研究者

38、通过科学的收集经验资料,以及科学的逻辑推论,可以验证人们的经验和常识是否符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客观的社会事实。经过科学验证的知识会更加可靠,人们按照这些可靠的理论和知识来进行决策,将大大减少决策的失误。 (3)扩展已有的知识。社会研究活动是一个不断扩大可靠知识的过程。在社会研究活动中,研究者们以已有的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而得到新的知识。通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将不断地加深。同时,研究者还常常通过延伸研究的范围而将过去比较狭小的经验领域中得到的知识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社会研究的意义有: (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社会研究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通过可

39、靠经验资料和科学的推论而提出并验证新的理论,可以推翻虚假的或过时的理论,可以为现有的理论增添新的内容从而丰富了已有的理论,以及可以扩展或限定已有理论适用的范围,等等。 (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又称为“实践意义”或“实际意义”,它是指社会研究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所有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了解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原因和规律,在当代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更需要通过专门的社会研究来为社会实践提供相关的社会知识。因此,社会研究在当代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中都大有用武之地。)解析:46.试述小组访谈的实施。(分数:11.00)_正确答案:(1)小组访谈前的准备

40、。明确访谈的主题。小组访谈的主题要简明和集中。同时,一次调查的内容不宜过多。此外,小组访谈的主题应该是与会者共同关心和了解的问题。准备调查纲目。小组访谈前,调查者应认真考虑会议的具体内容,拟出详细的调查纲目,并按照调查纲目的要求来具体指导访谈。拟定具体的调查纲目,是做好小组访谈的必有条件。确定访谈规模。小组访谈参加者的人数规模应当适宜。从实践上看,小组访谈多以 57 人为一组。在具体设计小组访谈的规模时还要取决于调查内容的客观需要和调查者驾驭访谈的能力。物色访谈对象。正确物色到访谈对象,是做好小组访谈的基础。一般地说,访谈对象应该是具有某种代表性的人、了解情况的人、敢于发表意见的人、互相信任的

41、人。选好访谈的场所和时间。访谈的地点应该比较适当、方便,应该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访谈的时间应该比较充裕,但也不宜过长。 (2)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小组访谈的主持人对小组访淡过程的正确指导和有效控制,是做好小组访谈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对小组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打破短暂的沉默。创造良好的访谈气氛。开展民主、平等的讨论。把握访谈的主题。做一个谦逊、客观的主持人。做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应当场做好访谈记录。 (3)做好访谈后的工作。及时整理访谈记录。回顾和研究访谈的情况。进一步查证事实。作必要的补充调查。)解析:五、B应用题/B(总题数:1,分数:8.00)47.根据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成绩(X)人数(f)20404060608080100313277合计 50(分数:8.00)_正确答案:(各组组中值分别为*,*)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