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380322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 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14.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考迪罗(分数:2.00)_3.斯托雷平改革(分数:2.00)_4.宅地法(分数:2.00)_5.租借法案(分数:2.00)_6.霍尔赖伐尔协定(分数:2.00)_7.尼赫鲁主义(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8.简答题 31-34 小题。(分数:2.00)_9.简要叙述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分数:2.00)_10.试论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分数:2.0

2、0)_11.论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数:2.00)_12.试述 19291933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后果。(分数:2.00)_2004 年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14.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考迪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迪罗是拉美地区的军事独裁者。考迪罗被引伸为“独裁者”,在拉丁美洲,凡以暴力摄取政权并借暴力维持独裁统治者皆称“军事考迪罗”。考迪罗代表拉丁美洲最反动的势力,和大庄园主在经济

3、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考迪罗主义几乎在独立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考迪罗统治是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统治形式,他们取得统治的方式是武装政变。考迪罗统治的实质是独立后各国地主阶级借以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考迪罗的主要依靠是教会和军队,考迪罗拥有无限的权利,他们任意修改宪法或终止宪法的实施,宣布军事管制;随意没收人民的财产,任意监禁、流放,甚至处死任何人。他们还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贪污受贿。 但是,考迪罗们的表现除了他们的共性外,也还存有差别。有些考迪罗采取了一些有益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有些考迪罗的强有力的统治,客观上阻止了一些国家的分裂;有些考迪罗在一

4、定程度上考虑到民众和印第安人的利益,被人称为“平民的考迪罗”。但是好的考迪罗终究是少数,而且有很大的偶然性。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入苦难和不安之中。)解析:3.斯托雷平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托雷平改革是 20 世纪初期在俄国进行的土地改革。斯托雷平出身于俄国贵族。毕业于彼得堡大学。1884 年起在内务部供职,1902 年起相继担任格罗德诺省和萨拉托夫省省长。因镇压农民运动有功,1906 年起任内务大臣和大臣会议主席。策划并发动 1907 年“六三政变”,开始斯托雷平反动时期(19071911 年)。这一时期正是俄国内外交困的时期,革命的高潮正在酝酿,而且

5、俄国的资本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同君主专制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份地占有制共存,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 在斯托雷平的统治期间,领导实施了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于 19061911 年推行的旨在摧毁村社制度、扶植富农经济的土地改革。1906 年 11 月 22 日,公布了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同时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这个法令于 1910 年 6 月 27 日由沙皇签署。成

6、为正式法律。1911 年 6 月 11 日,他又公布土地规划条例,规定份地不论是否预先确定为私产,凡是实行土地规划的地方,都自动变为私产。19061915 年期间,有 200 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破坏了传统的村社土地公有制,加速了农民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农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解析:4.宅地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62 年美国总统 A林肯颁布的旨在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令。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对西部土地实行国有

7、化,并决定按地段分块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偿还国债和满足土地投机者的要求。但出售土地单位面积大、价格高,西部移民无力购买,因而展开了长期争取无偿分配土地的斗争。由于南部奴隶主的阻挠,直到内战前,无偿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参议院否决。美国内战爆发以后,为取得内战的胜利和人民的支持,趁南部奴隶主的政治代表退出国会之机,林肯政府得以实现共和党提出的宅地纲领,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于 1862 年 2 月 28 日和 5 月 6 日先后通过了宅地法。5 月 20 日林肯颁布此项法令。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 21 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从 1863 年 6 月 1 日起,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

8、了垦殖目的并缴纳 10 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 160 英亩(1 英亩=040 公顷)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 5 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 6 个月后,以每英亩 125 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据统计,依据宅地法及其补充法令,联邦政府到 1950 年有 25 亿英亩土地授予移民。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

9、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解析:5.租借法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41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和防御,并扩大势力范围,确立战后世界中美国的领导地位,决定加强对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进行援助。1939 年底修改中立法,1940 年 12 月 17 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1941 年 3 月 11 日,参、众两

10、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将 70 亿美元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的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 500 多亿美元的物资,英帝国约占 60,苏联约占 20,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停止执行该法案。)解析:6.霍尔赖伐尔协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5 年 12 月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签订的一个针对埃塞俄比亚的绥靖协定。

11、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相继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意大利、德国相继建立法西斯统治,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企图借机转嫁经济危机。意大利于 1935 年 10 月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入侵,从而打破了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违反了国际联盟的规定,但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国英法等国却对意大利的侵略行为采取忍让纵容的绥靖政策。1935 年 12 月 78 日,霍尔与赖伐尔在巴黎会谈,拟定了“意大利一埃塞俄比亚冲突的共同解决提纲”。即统称的霍尔一赖伐尔协定。按照这个协定,埃塞俄比亚把欧加登省和提格雷省的一部分土地割让给意大利;埃塞俄比亚还将南部划为意大利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作为补偿

12、,埃塞俄比亚接受意属厄里特里亚的一条狭小的沿海地带及一个出海口阿萨布港。霍尔一赖伐尔协定的通过表明了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是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利益来安抚意大利,维护资本主义世界表面上的和平的秘密协定。但是,消息走漏,英法报纸在 9 日披露了协定的内容,舆论哗然。英国内阁决定牺牲霍尔,12 月 18 日霍尔辞职。赖伐尔不久也下了台。)解析:7.尼赫鲁主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尼赫鲁主义是二战结束后在印度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由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发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非拉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是举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旗帜。并且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各国的民族

13、主义认识日益加深,民族自觉精神口益加剧,在印度的代表是国大党主席尼赫鲁,虽然他自称是甘地主义的继承人,但他发展了甘地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主张,称为尼赫鲁主义。 尼赫鲁主义排除了甘地主义中的许多宗教伦理内容,也没有把非暴力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他认为印度政治运动的最后目标不是自治而是完全的独立,1944 年尼赫鲁在监狱中写了印度的发现一书,指出在印度民族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能有最后的和平,虽然暂时的妥协和调整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任何被奴役的国家中民族自由是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他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在领域上应继承英国在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所以在他的民族主义中还包含着一种大国扩张主义的危险因素。他主张

14、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主张各种反帝力量的联合和合作。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表示不喜欢社会主义,但又认为解决世界和印度问题的唯一钥匙在于社会主义,还提出了如何使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任务,这使他的民族主义又加上民主社会主义的色彩。 尼赫鲁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取得民族独立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推动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印度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8.简答题 31-34 小题。(分数:2.00)_解析:9.简要叙述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 世纪中期以前,德国一直是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1

15、848 年的德意志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迫使德意志各邦不得不对资产阶级作出让步,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的工商法令、货币、度量衡不同,关卡林立,限制了大工业的发展;商品输入国际市场时缺乏强大的国家力量的支持;国家不统一,无法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去实施侵略扩张行动,无法建立海外殖民地,由此资产阶级感到了统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统一道路上,由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他们不能领导德意志走向统一,因而德意志的统一只能走王朝战争的道路;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奥地利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则较差,而普鲁士则具有

16、不可抗拒的优势,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得它能担当起统一的领导责任,因而普鲁士承担起了德国统一的任务;且在 1860 年的宪法纠纷中,以俾斯麦为首的容克地主成功地取得了国内形势的稳定,建立了稳定的国内政局。经过国内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俾斯麦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过程。 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首先是同丹麦进行的王朝战争。在丹麦和易北河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个公国,都是丹麦国王的私人领地,但荷尔施泰因也是德意志联邦的成员,并且与石勒苏益格不可分的组成联盟,荷尔施泰因居民大多数是德意志人,而石勒苏益格居民大多是丹麦人,1863 年丹麦国王颁布了一部新的宪法,把石勒苏益格划人丹麦版图

17、,此举立刻引起德意志人的反对,在全德出现了爱国热潮。俾斯麦借机积极准备对丹麦的战争,希望通过对丹麦战争提高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的威信,同时把这场战争作为未来对奥战争的预演。1864 年 1 月,普奥结成联盟,要求丹麦国王放弃正式合并石勒苏益格的打算,遭到拒绝,1864 年 2 月 1 日,普奥军队出动,占领了石勒苏益格,丹麦军队崩溃,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割让给普奥。 在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俾斯麦积极准备对奥地利的战争。通过展开“多边外交”活动,俾斯麦取得了对奥战争在国际上的优势。通过加施泰因协定,为以后的普奥战争埋下了火种;通过降低普鲁士的关税,取得了与英国的亲善;帮助俄

18、国镇压波兰起义,取得俄国支持;以领土换得法国中立;通过同盟协定,取得意大利的支持,通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俾斯麦造成了一个不利于奥地利的国际环境。之后他就借口奥地利对荷尔施泰因管理不善,对奥地利横加指责,从而于 1866 年 6 月 14 日爆发了普奥战争,俾斯麦在普鲁士军队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力排众议。坚持适可而止,同奥地利在布拉格签订合约,奥地利放弃了荷尔施泰因,普鲁士取得了汉诺威、黑森、拿骚和法兰克福,更重要的是,奥地利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同意美因河以北诸邦在普鲁士领导下成立北德意志联邦,俾斯麦除了要求奥地利少量赔款外,没有割取奥地利一寸土地,这就为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打下了基础

19、。1867 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这标志着这德国统一的初步完成。 德意志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是普法战争。在普奥战争结束以后,法国想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一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俾斯麦充分利用了法国的这一意图,将南德诸邦拉拢到北德意志联邦周围。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在色当取得大胜,于 1870 年 11 月将南德的四邦政府纳入北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1871 年 1 月 18 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解析:10.试论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0、新航路是指从欧洲渡过大西洋通往美洲和绕过好望角到亚洲的航路,后来往美洲的航路向前延伸,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并实现了环球航行,他们都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的。 开辟新航路的经过:15 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需的必要装备;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1487 年,葡王若奥二世派遣迪亚士率领 3 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的西南端。若奥二世认识到发现非洲西南端的重要性,称它为“好望角”。1497 年,葡王曼

21、努尔派遣达.伽马率领 3 只船自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1498 年 5 51 达印度。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航路被开辟出来了。1499 年达.伽马回到里斯本,带回的奢侈品出售后获利达到航行费用的 60 倍,初步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目的。 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和她丈夫斐迪南大公支持下,率领 3 只船由巴罗斯港出发,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后来另一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于是“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而被称为“亚美

22、利加洲”。但是哥伦布最初到达的南北美洲大陆间的岛屿,一直被叫做西印度群岛。哥伦布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1519 年,住在西班牙的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之命,率领船队作环球试航。他横渡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来叫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直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战死,他的同伴经印度洋,绕好望角,于 1522 年回到西班牙。这样,从欧洲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也被开辟出来了。这次航行,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一,引起所谓的“商业革命”。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范围

23、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增多。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亚非拉美欧各州的贸易联系加强,交换的物品种类增多,人们的眼界也得到极大的开阔。西方商人通过贱买贵卖等不平等的贸易获取了高额利润。第二,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三倍多,引起金银价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物价上涨加速了阶级分化,农村贫民和城市贫民日益破产,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促进了西

24、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得到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第三,亚洲、非洲和美洲开始沦为西欧各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打断了亚非拉各国的独立发展历程,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解析:11.论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维斯计划是以道维斯为首的赔款委员会对解决德国赔款问题而提出的报告,称为道维斯计

25、划,道维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是协约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的调整,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 首先,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及其由它控制的赔委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 其次,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一批又一批的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再以赔款的形式流入协约国,最后又以战债形式流回美国,形成了一个循环。 再次,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法国外交的一次失败,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而美国则显示了它在欧洲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实际“能力”。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独特性和欲望。 最后,道威斯计划事实

26、上从经济上扶持了德国,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上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施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形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来自战胜国的资本为濒临绝境的德国经济输入新的血液,使其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 1929 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它对战后德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

27、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 20 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由于此,“洛迦诺精神”一词一时成为和解与安全的代名词。但是洛迦诺条约自身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 首先,该条约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的削弱。从此法国不仅在德国违约时不再能单独实行制裁,而且其自身边界还要依赖英、意的保证,但这种保证却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由于公约对德国东部边界未予以保证,从而严重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因此一旦协约国从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将再次成为问题。 其次,洛迦诺公约使德国在未承担义务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部分的外交目标。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争得了与法国的平等

28、,并为收复莱茵兰创造了条件;它成功的拒绝对波、捷边界给予保证,为今后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该公约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26 年 9 月德国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终于重新跻身于西方大国的行列。 再次,洛迦诺公约是英国实行均势外交的产物。英国终于以承担最小义务的办法获得了欧洲的安全,并成为德法之间的仲裁者,从而处于欧洲政治的支配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法国、扶植并限制德国、加大德苏关系距离的目的。但是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和起而复仇,靠洛迦诺公约建立的欧洲均势终将被打破,德国将成为英国难以对付的强大敌手。)解析:12.试述 1929

29、1933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后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91933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开始于美国的股票交易所,很快扩及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经济部门,然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也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危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 这次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

30、会经济根源。 第一,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0 世纪 20 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并未带来共同的富裕,相反地,却加剧了贫富差距。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第二,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大批工人失业,而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这就导致了生产相对过剩与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第三,国际经济不平衡,导致了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产品越积越多,富裕国家增加的收入并未用来购买大批量基本食粮;另一些国家确确实实需要更多的食物,而收入又不足以购买这些东西。垄断资本企图维持垄断价格,使得问题更为严重,这又导致许多国家的农业处于慢

31、性危机之中。 第四,伴随着 20 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第五,自 1924 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批贷款,德国以此向其它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正是在上述种种矛盾的综合作用下,世界经济大危机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这场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着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后果就是工农业生产锐减,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失业人口增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秩序混

32、乱。 间接后果是:第一,严重的危机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家千方百计地把危机后果转嫁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身上,削减工资,提高捐税等等,从而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第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竭力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这些地区倾销工业品,殖民当局还增加捐税,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这就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第四,经济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德国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 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的债务关系,法国英国等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从而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第五,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德日意三国因占有较少资源,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从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统治。)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