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3559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卡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徒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亨利八世改革,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但是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因此选 C。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英国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特点 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 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

2、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 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 “阿塔图尔克 (意为土耳其之父 )年 ”,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人,是因为他 领导民族独立 实现国家复兴 实行政教分离 推动社会进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凯末尔的生平事迹:功: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来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复兴和现代化道路,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因此选 D。 考点:凯末尔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很多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

3、基法 +排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 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1889年 7月 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

4、对,这是指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B不对, 1864年 9月28日,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的国际组织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群众集会上成立; C不对, 1883年马克思去世;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 ”可见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选 D。 考点:社会主义运动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 “表现在 ”“反映出 ”标志是 ”内容是 “”性质是 “”特点是 “”准确表述 “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

5、接的地 方 ” 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1912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南京国民党“一大 ”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表述错误,国民党 “一大 ”于 1924年在广州召开,因此排除后选 C. 考点:近代中国革命 点评: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中国的民主革命历来是高考中 “常考常新 ”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是高考命题者极为关注的 “高频点 ”。 下图所

6、表示的科学含义是 A时空永恒 B时空变换 C光电效应 D自由落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time”、 “space”分别是指时间、空间,因此推测是指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空间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答案:为 B。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

7、个新的高度。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梭伦运用 “中庸 ”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因此选 B。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学习中要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下列属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 信仰

8、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先定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先定论 ”属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后选 B。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重点掌握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作用,对比与 达尔文改革的异同点。 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A旧贵族 B商人

9、C新兴地主 D农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察战国变法。第一句材料主要反映了奖励耕战,而对理解本题具有直接作用的是第二句材料中的 “夺淫民之禄 ”,关键是对 “淫民 ”的理解,在当时享有 “禄 ”的是奴隶主阶级,所以这里的 “淫民 ”应该指奴隶主。因此选 A。 考点:战国变法 点评: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过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

10、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选 A。 考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点评: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考点在对改革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准确把握,注意与同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牛顿的力学体系 B微积分的发明 C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D开普勒发现了

11、三大定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一书,提出物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因此选 A。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首先在天文学领域将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 “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

12、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阐述的理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资本论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是说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累积。因此选 C。 考点:马克思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 3个方面: 1)考查人物的活动。 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 3)考查对人物的综合评价。 对于列宁的逝世,孙中山有过这样的评价: “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

13、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 ”从中国面临的现实出发,孙中山充分肯定列宁 A取得反帝斗争胜利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B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D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 “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 ”可见是强调列宁革命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选 A, BCD都与题干无关。 考点:列宁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

14、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六合 ”代表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国,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说明六国已经被统一 ;而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 “家天下 ”的本质。因此选 B。 考点:秦始皇 点评: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59年 公元前 210年),首

15、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 “千古一帝 ”。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A “兼爱 ”“非攻 ” B “无为而治 ” C “克己复礼 ” D “法不阿贵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出自墨家学说, B出自道家学说, D出自法家学说, C出自儒家孔子学说,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 “

16、礼治 ”,即 “克己复礼为仁 ”,因此选 C。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孔子的思想核心 “ 仁 ”。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 “仁 ”就是 “爱人 ”。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 “礼治 ”,即 “克己复礼为仁 ”;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 “六经 ”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 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17、答案: A 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 ”。因此论语并非孔子本人的著作, A符合题意。 考点:孔子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

18、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 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组织发动 “二次革命 ”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因此主要是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此选 B。 考点:孙中山 点评:孙中山,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

19、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起共和而终帝制 ”。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 1929年 6月 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 “中华民国国父 ”。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称孙中山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

2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 动。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指 1937年面对日本侵华,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指19341936 年长征期间; 是指 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 是指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因此选 D。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通常将题干中列出 4个或 4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选项,然后将序号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 3 种形式: 1)双序式

21、。即试题有 2 个正确的序号。 2)三序式。即试题有三个正确的序号。 3)不定式。即试题正确的序号不定。命题有以下可能: 1)小切口型。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广,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2)大跨度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 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公民大会 执政官 公民法庭 四百人议事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梭伦是在当选执政官后开始的改革,可见执政官不是他设立的,而公民大会之前即已存在,梭伦只是提高了它的地位。属于梭伦创立的是 和 。因此

22、选 B。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 A正义之德 B智慧之德 C勇敢之德 D节制之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柏拉图代表性著作国家篇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柏拉图目睹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和无能,政治上主张积极改造国家,要求护国者应具备智慧之德。故正确答案:为 B项。 考点:西方人

23、文主义 点评: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A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工商业得到了发展 C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紧扣社会生活方面分析,只有 D符合题意, A符合法制方面, B符合经济方面, C符合教育方面,都与题干无关。 考点:凯末尔 点评:凯末尔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改革国家体制。 1922年 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素丹制。 1923年 10月宣告土耳其为共和国。 1924年 3

24、月废除哈里发制。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称为 “土耳其之父 ”600年之久的 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 1928年,土耳其从宪法中删除了 “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 ”的条文。 2,改革法制。废除了伊斯兰教法规,并且以欧洲国家法律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 3,改革经济。以国家主义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鼓励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控制外汇和外国投资。学习苏联,从 1933年起执行经济的五年计划,这奠定了土耳其现代化军基础。 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学校,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 1928年,进行了

25、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5,改革社会生活习俗。废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兰教的各种陋规,提倡男女同样,妇女不戴面纱,抛弃封建时代装束,采用西装礼貌。 综合题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就食他郡,可以舒转漕之急 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 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材料三 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

26、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四 熙宁变法中 “择术 ”与 “理财 ”的结合作为 “内圣外王 ”在现实中第一次的 “亲密接触 ”,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张琴论王安石 “择术 ”与 “理财 ”思想的统一: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宋 “积贫 ”原因是什么 (2分 ) (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 2分)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 1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 “均输法 ”和 “市易法 ”

27、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 1分)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王安石的 “理财 ”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 ( 2分) 答案:( 1)冗兵、冗费( 2分) ( 2)理财主张:节用、生财、流通。( 2分,任答二点) 指导思想:开源节流。( 1分) ( 3)政策:国家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分) 影响: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分) ( 4)思想:义(仁);经世致用。(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 “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结合所学知识,北宋 “积贫 ”原因在于三冗 “冗官、冗兵、冗费 ”。

28、(2) 从 “费出之无节 ”“生财 ”“转漕 ”“流通 ”等关键信息来归纳理财主张。指导思想从主张里归纳。 ( 3)从信息 “不可以不均 ”“不可以不通 ”“不可以不制 ”,来归纳其政策特点。影响主要从对富商和对政府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 4)王安石的政策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体现了仁的思想;是为了挽救北宋危机,体现社会责任,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解掌握其多个领域的改革内容及 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

29、意义的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和华盛顿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 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 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 材料三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

30、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 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 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 “国王 ”。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 “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 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 ( 1)结合史实回答材料一、材料二是怎样分别评价克伦威尔的?( 2分) ( 2)依据材料三,指出瀛环志略推崇

31、华盛顿的哪些主要成就?( 6分) (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中所说的 “阴谋 ”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 (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分)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 国,是为国家自由而战斗的战士。 2 ( 2)主要方面:领导独立战争;创立选举之法;不传子孙,天下为公。( 6 分) ( 3)出现原因:华盛顿对北美独立的贡献,他的部下因此推举他做国王。( 2分) (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 2分)

32、 试题分析: (1)本题以英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克伦威尔的不同评价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答好本题的关键是立足材料 ,准确归纳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不同评价 ,材料一 “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 灭了 ”, (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 ( 3)注意材料开头部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 “国王 ”。 ( 4)注意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思路,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 考点:克伦威尔、华盛顿 点

33、评:克伦威尔、华盛顿都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克伦威尔:组建军队,率军打败王党军结束内战,挽救了英国革命;处死国王,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并采取一系,措施巩固资产阶 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缔造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 1787年宪法,创建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拒绝担任终身总统的做法,为美国历任总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其高尚的人格风范无愧于 “国父 ”的称号。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 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 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

34、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 下诏 (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1895年 “公车上书 ”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 ”, “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 论者曰 “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 ”辩

35、曰 “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布新, 两者之用力相等, 然可有新也。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 6分) ( 2)依据材料二,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 4分) (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4分) ( 4)材料 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4分) 答案:

36、( 1)迅速变革;全面变革。( 2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2分)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十分强大。( 2分) ( 2)目的:控制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派。( 2分) 反映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2分) ( 3)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分) 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 2分) ( 4)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 4分) 试题分析: ( 1)注意材料信息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分析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材料信息 “窃顷者

37、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 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 ”可知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 ( 2)根据材料信息 “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进行分析。 ( 3)根据材料信息 “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 进行分析。 ( 4)注意双方观点:论者 “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 ”,辩者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 考点:戊戌变法 点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

38、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材料一: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 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 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仰凭天道,俯惬人 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 一一摘自御制亲征平定 朔漠方略序 材料三: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 (聚集 ),可资中国之润。 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 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39、清 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四: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 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 天威,益慕圣德 。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五:兹地方初定,蠲 (免除 )三年徭税差役。 分兵驻守, 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 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圣祖(康熙帝)的治国理念。( 6分) ( 2)据材料三、四,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8分 ) ( 3)据材料五和所

40、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6分 ) 答案: (1) 与民休息;崇尚和平;恩威(剿抚)并 用。( 6分) (2)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8分) (3)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6分) 试题分析: ( 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 ” “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 ( 2)注意材料三 “如台湾一平, 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 ”;材料四 “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 ( 3)从材 料中提取信息 “蠲 (免除 )三年徭税差役 ”“分兵驻守 ”说明措施; “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 ”“出入港澳,均听民便 ”“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说明作用。 考点:康熙收复台湾 点评: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 ”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此,平时学习中应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等方面培养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