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138059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研类试卷】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研类试卷】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研类试卷】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9 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分数:2.00)_2.简述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运用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分数:2.00)_3.管理者为什么要事先进行计划?(分数:2.00)_4.影响组织分权与集权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5.简述决策的有效性。(分数:2.00)_6.计划编制过程有哪些步骤?(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7.管理者如何进行工作绩效评估,在评估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分数:2.00)_8.非正式组织是如何形成的?结合

2、一个实例或你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分数:2.00)_9.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理论之间的区别及相似性?(分数:2.00)_10.实施控制的前提条件有哪些?试举例来加以说明。(分数:2.00)_11.何谓人本原理?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分数:2.00)_12.论述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009 年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系统中在运行中的

3、创新要涉及许多方面: (1)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2)技术创新。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及设备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创新、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创新。要素组合结果创新包括品种创新及产品结构的创新。 (3)制度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制度的创新 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 2)经营制度的创新 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

4、、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3)管理制度的创新 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 (4)组织机构与结构的创新。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既要求具有符合企业及其环境特点的运行制度,又要求具有与之相应的运行载体,即合理的组织形式。 (5)环境创新。环境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纯地去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去改造、去引导、甚至去创造。)解析:2.简述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运用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5、1)专业式教育。所有强制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都应尽可能外包给专业机构,请有资格的权威人士来进行。 (2)情景式教育。要结合实际的现场情景或模拟现场情景进行教育。 (3)启发式教育。各级管理者或领导人也要出面进行教育,但应防止套话、官话、八股式的训话,而应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启发式教育。 (4)互动式教育。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互动、交流,让大多数人出主意、想办法,听到大多数人的意见后再作决策。)解析:3.管理者为什么要事先进行计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管理者之所以要事先进行计划,是因为计划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目的和意义,能有效使用组织的资源,把握未来的发展,

6、提高组织的绩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方向,指导组织成员的工作。计划给出了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了其成员(包括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2)减少环境变化的冲击,降低风险。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环境中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3)减少浪费和重复,提高效率。 (4)设立控制的标准,保障目标的实现。)解析:4.影响组织分权与集权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组织规模的大小。 (2)组织的可控性。 (3)员工数量和基本素质。 (4)政策的统一性。 (5)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解析:5.简述决策的有效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7、)决策有效性是指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客观效果,它取决于决策本身的客观质量和执行决策的人对决策的认可程度。 (2)要提高决策的有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收集和利用信息;正确运用自己的直觉感知到问题的存在,并对理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检查;明确地把握决策的时机,并确定决策者;克服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优柔寡断、急于求成、求全求美的心理障碍;学会处理错误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弥补,提高决策能力。)解析:6.计划编制过程有哪些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确定目标。目标为组织整体、各部门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组织未来的状况,并且可以作为衡量实际绩效的标准。 (2)认清现在。认清现

8、在的目的在于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成功的路径,也即实现目标的途径,这不仅需要有开放的精神,还要有动态的精神。 (3)研究过去。不仅要从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些规律。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关于要实现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是行动过程中的可能情况,限于那些对计划来说是关键性的,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假设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拟定可行性行动计划拟定尽可能多的计划、评估计划、选定计划。 (6)制订主要计划。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清楚地确定和描述 5W1H 的内容。 (7)制订派生计划。如业

9、务计划派生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广告计划等。 (8)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这一方面是为了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的执行进行控制。)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7.管理者如何进行工作绩效评估,在评估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绩效评估是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2)绩效评估的步骤有:确定特定的绩效评估目标;确定考核责任者;评价业绩;公布考核结果,交流考评意见;根据考评结论,将绩效评估的结论备案。绩效评估可采用传统的个人自我评价法、小组评议法、工作标

10、准法、业绩表评估法、平等对比评估法等评估方法,也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法。 (3)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绩效评估要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评估内容不可能涵盖该岗位上的所有工作内容,应该选择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评,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对不影响工作的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要进行考评。除了根据个体的贡献进行评估和奖励之外,管理人员还应该考虑以团队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利润分享、小群体激励及其他方面的变革来强化团队的奋进精神和承诺。)解析:8.非正式组织是如何形成的?结合一个实例或你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11、)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在正式组织展开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必然发生业务上的联系。这种工作上的接触会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他们会渐渐发现在其他同事身上也存在一些自己所具有、所欣赏、所喜爱的东西,从而相互吸引和接受,并开始工作以外的联系。频繁的非正式联系又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便慢慢地形成了。这些小群体形成以后,其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者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性的群体渐渐成为

12、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 (2)举例说明自己身边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现象,结合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来说明管理者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如谋求与非正式组织的合作,建立通畅的正式沟通渠道、消除同质化等。)解析:9.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理论之间的区别及相似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三者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研究重点不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试图回答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有些什么内容的问题;“双因素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只对考察工作满意度有效果;成就理论重在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人的社会性动机。 对人的需要

13、的划分方法不同。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赫茨伯格将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麦克利兰则将人的需要分为成就的需要、依附需要和权力需要。 (2)三者的相似性有以下几方面: 这三种理论都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用人的心理需要来解释人的行为,强调的是什么能激励员工。在能够激励员工的因素中个人的心理需要往往是决定性因素,而他的经验或外部原因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层次理论为基础,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对应生理、安全和社会需要,激励因素对应尊重与成长需要;而成就理论的成就动机和权力

14、动机对应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关系动机对应社会需要。)解析:10.实施控制的前提条件有哪些?试举例来加以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组织中任何形式的控制,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是否充分,对于控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控制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计划。有一个科学、切实可行的计划。组织在行动之前要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行动计划,控制工作本身也需要计划来明确控制的目标、对象、主体、方式方法。 (2)有组织。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或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健全与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由何部门、何人负责何种控制工作。 (3)有领导。

15、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这样就可以防止监督机构与被监督机构串通一气、谎报信息。)解析:11.何谓人本原理?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包括以下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2)实践中运用主要是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职工为了企业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效的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还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要求企业在提供的产品品种对路、功能完善、质量优异、价格合理的

16、前提下,提供使用方法培训和指导、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修理等售后服务。 企业在实施每一项管理措施、制度、办法时,不仅要看到实施取得的经济效果,同时要考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析:12.论述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是一个人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是社会大系统的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主张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的观点

17、来分析、研究组织管理的问题。 (2)总起来看,该学派的理论有以下一些要点: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协作的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协作的效率,即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较高;协作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的实现作出贡献;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此外,还指出,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规定组织目标。(3)此外,美国的怀特.贝克(White Bake)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对管理理论也有很大意义。贝克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职能规范系统,即由于协作而划分和安排工作岗位所产生的合作系统;职位系统,即直线的职权层次;沟通联络系统;奖惩制度;组织规程,即使企业具有特征和个性的构想与手段。 (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主要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虽然组织理论并非全部的管理理论,但它对管理理论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并对其他学派的形成,如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有很大影响。)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22 9 17-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Pneumatic emergency and rescue tool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气动紧急救援工具 通用技术要求》.pdf GOST R 22 9 17-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Pneumatic emergency and rescue tool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气动紧急救援工具 通用技术要求》.pdf
  • GOST R 22 9 19-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in emergencies Civil filter gas mask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 民用过滤防毒面具 通用技术要.pdf GOST R 22 9 19-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in emergencies Civil filter gas mask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 民用过滤防毒面具 通用技术要.pdf
  • GOST R 22 9 20-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in emergencies Filter gas masks and self-rescuer Test method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 过滤防毒面具和自救器 试验方法》.pdf GOST R 22 9 20-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in emergencies Filter gas masks and self-rescuer Test methods《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 过滤防毒面具和自救器 试验方法》.pdf
  • GOST R 22 9 21-2014 Technical means of chemical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化学检测的技术手段 分类 通用技术要求》.pdf GOST R 22 9 21-2014 Technical means of chemical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化学检测的技术手段 分类 通用技术要求》.pdf
  • GOST R 22 9 22-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Emergency and rescue means Classification《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应急救援手段 分类》.pdf GOST R 22 9 22-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Emergency and rescue means Classification《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应急救援手段 分类》.pdf
  • GOST R 22 9 23-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the respiratory organs Gas masks and filtering self-rescuers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on《应.pdf GOST R 22 9 23-2014 Safety in emergencie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the respiratory organs Gas masks and filtering self-rescuers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on《应.pdf
  • GOST R 22 9 24-2014 Safety in emergency Emergency and rescue vehicles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应急安全 紧急和救援车辆 分类 通用技术要求》.pdf GOST R 22 9 24-2014 Safety in emergency Emergency and rescue vehicles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应急安全 紧急和救援车辆 分类 通用技术要求》.pdf
  • GOST R 22 9 25-2014 Safety in emergency Hydraulic emergency and rescue tools Test methods《应急安全 液压式紧急和救援工具 试验方法》.pdf GOST R 22 9 25-2014 Safety in emergency Hydraulic emergency and rescue tools Test methods《应急安全 液压式紧急和救援工具 试验方法》.pdf
  • GOST R 25645 157-1994 Earth-s lower ionosphere Model of global distribu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effective collision frequency of electrons for VLE-LF radio foreacast《地球的低层电离层 VLE-.pdf GOST R 25645 157-1994 Earth-s lower ionosphere Model of global distribu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effective collision frequency of electrons for VLE-LF radio foreacast《地球的低层电离层 VLE-.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