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38614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1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部门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B.法律部门是构成法系的基本单位C.法律部门的划分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D.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方法3.(2017 年真题)我国刑法第 21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2、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4.(2012 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在内涵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C.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制D.立法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的活动5.(2013 年真题)在我国,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不具有立

3、法性质的是( )。(分数:2.00)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D.法典编纂6.(2013 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7.(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

4、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8.(2012 年真题)法官唐某向检察院举报了人事局局长邹某收受钱物的行为。唐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9.(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活动范畴的是( )。(分数:2.00)A.交通警察处罚交通违章者B.司法局审查发放律师执业证C.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D.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10.(2014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法律

5、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11.(2014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是( )。(分数:2.00)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B.法官钱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并按批示要求处理案件D.村长李某对一起强奸案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 5 000 元私了12.(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官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有权解释B.体系解释是不同于系统

6、解释的一种解释方法C.目的解释是根据司法者的主观意图所作的解释D.文义解释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13.(2015 年真题)某市出租车司机甲为了将病重的高中生及时送往医院,连闯两个红灯。按照交通法规,对其闯红灯行为应予以扣分并罚款,但市公安交管部门认为,甲的做法系救人之举,决定免除对甲的处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为救人而闯红灯的行为并不违法B.甲不受法律制裁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法律责任C.公安交管部门作出免除处罚的决定运用的是演绎推理D.公安交管部门作出免除处罚的决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4.(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

7、)。(分数:2.00)A.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均为有权解释B.我国法律解释体系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两种形式C.历史解释方法既可用于正式解释,也可用于非正式解释D.按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文义解释与体系解释15.(2016 年真题)甲工作时不慎将手指切断,同事将其送往医院。医院拟为其行断指再植术,手术前发现断指已丢失。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与医院之间的医疗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B.按照法律关系客体的相关理论,该断指属于物的范畴C.甲的女友因其手指缺失而与其分手,这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D.由于切断手指是甲个人疏忽所致,其工作单位不必承担任何法律

8、责任16.(2017 年真题)甲影楼为乙拍摄婚纱照,后擅自将乙的婚纱照卖给丙杂志社做封面。乙得知后,与甲和丙交涉未果,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和丙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关于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院与乙的关系是诉讼法律关系B.法院与甲、丙的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C.甲和乙在诉讼中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D.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17.(2017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B.法治思维须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

9、用的思维方式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2013 年真题)2012 年 6 月,我国完成了铁路运输法院移交地方的改革工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B.这有利于司法机关摆脱部门利益的干扰C.这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的定性D.这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20.(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

10、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B.公安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C.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监督D.某出租车司机向公安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适用21.(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实现与法律实施的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的目的B.法律实现受社会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C.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D.只要法律规范得到实施,就一定能够实现立法的理想与目的22.(2014 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29 条第 1 款规定:“抢夺、窃

11、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法官不得对该规则进行解释B.抢夺、窃取个人所有的档案的,可以参照本条定罪量刑C.从本条的文义上看,只抢夺而不窃取档案的,同样适用本条D.该规则虽然只针对抢夺、窃取档案的行为,但仍然提供规范指引23.(2014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满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24.(2016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

12、定免责条件的有( )。(分数:2.00)A.14 周岁的刘某盗窃他人财物B.赵某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C.王某恶意诽谤孙某,孙某念及两人往日情谊没有起诉王某D.李某在火锅店用餐时被烫伤,两年后李某起诉火锅店要求民事赔偿25.(2017 年真题)对于法与经济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没有什么影响B.古罗马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古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C.法律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但有时也会阻碍经济发展D.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和保障等方面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6.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

13、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2015 年真题)2013 年 7 月,W 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诉请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民事案件。该院判决:被告人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到父母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法定节假日均须履行探望义务。这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例判决。 对此,有人认为,该判决保护了老年人权益,维护了传统伦理道德;有人则认为,不应当将道德法律化,探望父母虽符合伦理道德,但不应成为法律上的强制义务。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如何看待上述两种不同的

14、观点?(分数:2.00)_(2).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7.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8.(2016 年真题)某省人大常委会在起草该省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时,邀请专家和市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上,甲指出,道路交通立法应保证机动车跑得动、开得快;乙指出,道路交通立法应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让行人有安全感;丙指出,道路交通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交通秩序,让全体道路使用者各有其道,各行其道,实现交通和谐。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的认识。(分数:2.00)_29.(2

15、015 年真题)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 40 多万起,近 10 万人死亡。司机的酒驾、超载和超速驾驶,行人无视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等行为都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西方思想家曾言,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良好的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1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

16、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部门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 B.法律部门是构成法系的基本单位C.法律部门的划分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D.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方法解析:解析:虽然法律部门是发展的,但是法律的稳定性特征要求我们不能频繁地变动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划分法律部门时不能只考虑目前的法律、法规的多少,而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划分部门法时应当考虑到法律、法规今后的发展,即考虑到即将制定和可能制定的法律、法规。

17、这就是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之一相对稳定原则。因此,法律部门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A 选项表述正确。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辅助标准是法律调整的方法。D 选项表述错误。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之一是客观性,但并非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实际上也渗入了人的主观认识。C 选项表述错误。法律部门是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而法系实际上是按法的历史渊源和表现形式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所作的分类,这与以若干法律部门构成的一国法律体系有很大的不同。B 选项表述错误。3.(2017 年真题)我国刑法第 21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18、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解析:解析:本法条中,“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为假定条件;“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为行为模式;“不负刑事责任”为法律后果。B 选项表述正确。4.(2012 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在内涵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 C.

1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制D.立法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的活动解析:解析: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立法在内涵上包括法律的废止。A、D 选项表述错误。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B 选项表述正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属于“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C 选项表述错误。5.(2013 年真题)在我国,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

20、。(分数:2.00)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 D.法典编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制定的特征。立法即法律制定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性的综合性法律创制活动。法律制定的形式和方式是多样的,包括创制新的法律规范,认可本来存在的某些社会规范,修改、补充现存的法律规范以及终止某些法律规范的效力等。法律汇编并没有产生新的法律规则,不属于法律创制活动。6.(2013 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

21、和规律性 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制定的原则科学性。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马克思认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实际上与其对法律本质的理解一脉相承,由于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物质制约性,法律制定时必须要反映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达到立法的科学性,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C 选项正确。7.(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

22、.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解析:解析: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A 选项表述错误。立法主体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邓析制“竹刑”不是立法活动。B 选项表述错误。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C 选项表述正确。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

23、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的,因此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同该国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D 选项表述错误。8.(2012 年真题)法官唐某向检察院举报了人事局局长邹某收受钱物的行为。唐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解析:解析: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法的执行即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授权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本题中,唐某虽然身

24、为法官,但不是在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而是作为普通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属于法的遵守,B 选项正确。9.(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活动范畴的是( )。(分数:2.00)A.交通警察处罚交通违章者B.司法局审查发放律师执业证C.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 D.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解析:解析:司法又被称为“法的适用“或“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狭义的法的适用专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实施法律的情形。交通警察处罚交通违章者、司法局审查发放律师执业证都属于行政

25、执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不属于司法活动。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属于典型的司法活动,C 选项正确。10.(2014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 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解析:解析: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不同,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法的实施相对于立法而言,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法的实现是法律实施和实效性的结合,是法律实施的直接目的。法律

26、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法的实施,但法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实现。故 C 选项表述正确。11.(2014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是( )。(分数:2.00)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 B.法官钱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并按批示要求处理案件D.村长李某对一起强奸案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 5 000 元私了解析:解析:在我国,狭义法律适用就是指司法活动,即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法官钱某为办

27、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按领导指示处理案件违反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强奸案属于公诉案件,不能私了。因此B、C、D 三项所述行为均不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12.(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官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有权解释B.体系解释是不同于系统解释的一种解释方法C.目的解释是根据司法者的主观意图所作的解释D.文义解释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 解析:解析: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

28、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称有权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法官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非正式解释,A 选项表述错误。体系解释,又称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B 选项表述错误。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这里讲的目的不仅是指原先制定该法律时的目的,也可以是探求该法律在当前条件下的需要,因此并不是司法者的主观意图。C 选项表述错误。文义解释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D 选项表述正确。13.(2015 年真题)某市出租车司机甲为了将病重的高中生及时送往医院,连

29、闯两个红灯。按照交通法规,对其闯红灯行为应予以扣分并罚款,但市公安交管部门认为,甲的做法系救人之举,决定免除对甲的处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为救人而闯红灯的行为并不违法B.甲不受法律制裁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法律责任 C.公安交管部门作出免除处罚的决定运用的是演绎推理D.公安交管部门作出免除处罚的决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解析:解析:甲为救人而闯红灯的行为本身是违法的,也是应当负法律责任的。A 选项表述错误,B 选项表述正确。但是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基于特定的需要,公安交管部门运用了实质推理,即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

30、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本题中,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闯红灯的行为的违法和救人的正义性,执法部门决定免除对甲的处罚,正是实质推理的体现,并不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D 选项表述错误。14.(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均为有权解释B.我国法律解释体系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两种形式C.历史解释方法既可用于正式解释,也可用于非正式解释 D.按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文义解释与体系解释解析:解析: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

31、权解释、法定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形式。可见,只有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才属于有权解释。A、B 选项表述错误。历史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史背景材料的研究,或者通过将这一法律与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这种方法既可用于正式解释,也可用于非正式解释。C 选项表述正确。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D 选项表述错误。15.(2016 年真题)甲工作时不慎将手指切断,同事将其送往医院。医院拟为其行断指再植术,手术前发现断指已丢失。对此,下

32、列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与医院之间的医疗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B.按照法律关系客体的相关理论,该断指属于物的范畴 C.甲的女友因其手指缺失而与其分手,这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D.由于切断手指是甲个人疏忽所致,其工作单位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解析: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人身利益。该断指属于物的范畴,但却不是甲与医院之间的医疗合同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不是该法律关系的客体,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医院的诊疗行为。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33、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而法律行为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甲的手指缺失在甲与其女友分手的法律关系中与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而属于法律事件。C 选项错误。虽然切断手指是甲个人疏忽所致,但是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其工作单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D 选项错误。16.(2017 年真题)甲影楼为乙拍摄婚纱照,后擅自将乙的婚纱照卖给丙杂志社做封面。乙得知后,与甲和丙交涉未果,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和丙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关于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院

34、与乙的关系是诉讼法律关系 B.法院与甲、丙的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C.甲和乙在诉讼中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D.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解析:解析:诉讼法律关系是依据诉讼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的法律关系。当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或引起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时,由于提起诉讼,诉讼法律关系便产生了。诉讼法律关系既存在于诉讼程序中出现的各司法机关之间,也存在于各诉讼参与人之间,还存在于各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之间。A 选项表述正确。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所作的分类。B 选项表述错误。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

35、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甲和乙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关系是横向法律关系。C 选项表述错误。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所作的分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产生的、发挥法的调整作用的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本题中,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侵犯了乙的肖像权,产生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D 选项表述错误。17.(2017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B.法治思维须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 C.法治思维

36、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解析:解析: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实践思维,D 选项表述错误。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要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应始终关注目的是否合法、权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法、手段是否合法以及程序是否合法。可见,法治思维须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法治思维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采用的思维方式,B 选项表述正确,C 选项表述错误。法治思维是程序思维而非实体思维。A 选项表述错误。二、

37、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2013 年真题)2012 年 6 月,我国完成了铁路运输法院移交地方的改革工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B.这有利于司法机关摆脱部门利益的干扰 C.这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的定性 D.这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解析:解析:铁路运输法院移交地方的改革首先体现了司法的统一,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

38、正。其次,此改革使得铁路运输法院脱离铁路部门,有利于司法机关摆脱部门利益的干扰,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的定性,也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A、B、C、D 选项均正确。20.(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 B.公安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 C.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监督D.某出租车司机向公安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适用解析:解析:法律实施,也称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39、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后,付诸实施之前,只是一种书本上的法律,处在应然状态;法律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A 选项表述正确。公安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B选项表述正确。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解释(立法解释),不属于法律监督,不属于法的实施。C 选项表述错误。“法的适用”又被称为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某出租车司机向公安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而非法的适用。D 选项表述错误。21

40、.(2016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实现与法律实施的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的目的 B.法律实现受社会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 C.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 D.只要法律规范得到实施,就一定能够实现立法的理想与目的解析:解析:法律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的目的。但法律实施并不必然意味着法的要求的实现,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可能有各种因素阻碍法的功能的发挥,因而不能产生立法者希望通过进行法律规制所达到的结果,而要使法律产生实效,又必须以法律实施为条件,

41、只有将法律实施与对法的实效的追求结合起来,使法真正得到实现,才能发挥法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作用。法律规定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与法律的实施过程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能否得到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主要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社会客观物质条件。因此,A、B、C 选项表述正确,D 选项表述错误。22.(2014 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29 条第 1 款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法官不得对该规则进行解释B.抢夺、窃取个人所有的档案的,可以参照本

42、条定罪量刑C.从本条的文义上看,只抢夺而不窃取档案的,同样适用本条 D.该规则虽然只针对抢夺、窃取档案的行为,但仍然提供规范指引 解析:解析:罪刑法定原则并不排斥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对该规则中“抢夺、窃取”等具体含义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A 选项错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不得类推适用,抢夺、窃取个人所有的档案的,不能参照本条定罪量刑,B 选项错误。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只要犯抢夺和窃取之一的就构成本罪,C 选项正确。该规则虽然只针对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但仍然提供规范指引,D 选项正确。23.(2014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满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43、)。(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 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 解析:解析: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简单来说,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是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相互矛盾,在实践中表现为各种形式。A 选项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属于法律与事实的矛盾,B 选项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属于法律之间的矛盾,C 选项因法律规定的

44、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属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之,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是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具体表现为 A、B、C 三项,因此 A、B、C、D 项均正确。24.(2016 年真题)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定免责条件的有( )。(分数:2.00)A.14 周岁的刘某盗窃他人财物B.赵某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 C.王某恶意诽谤孙某,孙某念及两人往日情谊没有起诉王某 D.李某在火锅店用餐时被烫伤,两年后李某起诉火锅店要求民事赔偿 解析:解析: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其不同于“无责任”或“不

45、负责任”,后者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故不承担法律责任。本题中,14周岁的刘某盗窃他人财物属于“无责任”或“不负责任”;赵某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属于自首、立功免责;孙某没有起诉王某属于不诉免责;李某被烫伤两年后起诉要求民事赔偿属于时效免责。25.(2017 年真题)对于法与经济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没有什么影响B.古罗马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古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C.法律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但有时也会阻碍经济发展 D.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和保障等方面 解

46、析:解析: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和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在任何社会都不例外。A 选项表述错误,B、C 选项表述正确。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和保障等方面,D 选项表述正确。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6.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2015 年真题)2013 年 7 月,W 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诉请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民事案件。该院判决:被告人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到父母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法定节假日均须履行探望义务。这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例判决。 对此,有人认为,该判决保护了老年人权益,维护了传统伦理道德;有人则认为,不应当将道德法律化,探望父母虽符合伦理道德,但不应成为法律上的强制义务。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如何看待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