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96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5 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 真题 化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2 分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西瓜榨汁 B.给球打气 C.蜡烛燃烧 D.电灯发光 解析: 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给球打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电灯发光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C。 2.(2 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熄灭酒精灯 B. 量筒的读数 C. 加热液体 D. 用高

2、锰酸钾制氧气 解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 A 错; B、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B 正确; C、加热液体时 。 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外焰加热,并进行预热,故 C 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故 D 错 。 答案: B。 3.(2 分 )下列空气的组成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 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 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等多

3、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 答案: C。 4.(2 分 )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 )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隔增大 解析: 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增大,错误 。 B、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错误 。 C、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个数增多,错误 。 D、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正确 。 答案: D。

4、5.(2 分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 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解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 A 说法错误;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 B 说法正确;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 C 说法正确;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 D 说法正确 。 答案 : D。 6.(2 分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能、核能、风能属于化石能源 B.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使用清洁能源不能减少 PM

5、2.5 D.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 “ 可燃冰 ” 等 解析: A、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错误;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而是目前产生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故叙述错误; C、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中 PM2.5 含量,故叙述错误; D、海底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还发现了 “ 可燃冰 ” ,所以正确 。 答案: D。 7.(2 分 )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 (CaC2O4), 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解析: 草酸钙中

6、钙元素为 +2 价,氧元素为 2 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 (+2)+x2+ ( 2)4=0 ,解得 x=+3。 答案: C。 8.(2 分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解析: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A 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 B 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故 C 正确;

7、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中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化合物,故 D 正确 。 答案: A。 9.(2 分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X+3H2O=2H3PO4中的 X 为 P2O5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解析: A、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说法正确 。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氧原子

8、的个数分别是 6、 3,反应后氢原子、磷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6、 2、 8,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 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2 个磷原子和 5 个氧原子,即 X 的化学式是 P2O5,故说法正确; D、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变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错误 。 答案: D。 10.(2 分 )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12 B.16 C.5 D.10 解析: 由左图,碳 12 原子的 与 1 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 1 个碳 12 原

9、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个碳 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个碳 12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 4 倍,则 个碳 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右图中,左盘上有 1 个碳 12 原子和 个碳 12 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4=16;故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16。 答案: B。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15 题 (2)小题 1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 11.(3 分 )写出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用语填空 。 (1)Cl 答案: 氯离子 (2)两个铁原子 答案: 2Fe (3)人体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 。 答案: Ca 解析: 人体中含

10、量较高的金属元 素是钙元素,可以表示为 Ca。 12.(5 分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 (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2Mg+O2 2MgO (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 A.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解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 (或核电荷数 )决定 。 答案 : A (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 “ 得到 ”或 “ 失去 ”

11、 )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 决定 。 解析: 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最外层电子数来决定 。 答案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锂是制作手机电池的原料,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 。 解析: 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答案 :电能 13.(4 分 )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有关问题 。 (1)估计 90 下该固体的溶解度为 克 。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90 下该固体的溶解度大约为 190g。 答案: 190 (2) 点可表示将 点溶

12、液降温到约 ,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 。 解析: 点可表示将 点溶液降温到约 60 ,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 。 答案: 60 (3) 点可表示将 点溶液降温到 40 左右,有 析出 。 解析: 点可表示将 点溶液降温到 40 左右,有固体析出 。 答案:固体 (4) 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 “ 大于 ” 或 “ 小于 ” 或 “ 等于 ” 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解析 : 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为 点时的溶解度大于 点时的溶解度 。 答案:大于 14.(2 分 )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 。 为了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养殖人员常用 15%的过氧乙

13、酸溶液给鸡、鸭舍进行消毒 。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CH3COOOH。 完成下列空白: (1)过氧乙酸由 元素组成 。 解析: 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CH3COOOH,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答案 :碳、氢、氧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解析: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 H: O=(122 ): (14 )=6: 1。 答案 : 6: 1。 15.(2 分 )认真分析示意图并填空: (1)如图 1 所示,将一个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 (如铜丝或铝丝 )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 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此现象 。 解析: 因为

14、铜或铝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铜或铝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从而使得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 。 答案 :冷的金属丝快速吸热,使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结合图 2 补充完成式子: H+ = 。 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 它也属于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 解析: 根据反应可以知道,中和反应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的过程 。 答案 : OH H2O 三、实验与探究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 16.(8 分 )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 (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 A

15、制取 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 大理石碎片应放在 中,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 A 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填 “ 能 ” 或 “ 不能 ” ),原因是 。 解析: 大理石碎片应放在有孔塑料袋中;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 2+H2O+CO2 ,该反应属 于复分解反应; 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 A 中的粗铜丝不能用铁丝代替,原因是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 答案 :有孔塑料袋 CaCO3+2HClCaCl 2+H2O+CO2

16、复分解 不能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2)浓 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 。 如用装置 B 干燥 CO2,则 CO2应从 (填字母 )端口通入 。 解析: 如用装置 B 干燥 CO2,则 CO2应从 a端口通入 。 答案 : a (3)如用装置 C 收集 CO2,则 CO2应从 (填字母 )端口通入 。 解析: 如用装置 C 收集 CO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 CO2应从 c端口通入 。 答案 : c。 (4)装置 D用于通入 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 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 解析: 装置 D 用于通入 CO2将水压入量筒中

17、以测量 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从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 答案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7.(7 分 )王林同学对一位高中同学说的 “ 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 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同时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碳酸钾 (K2CO3)、氯化铵 (NH4Cl)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补充 “” 处的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Cl 一、分别取适量固体 K2CO3、 NH4Cl 配制溶液 得到澄清溶液 得到澄清溶液 两种化肥均易溶于水 二、分别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 (如图 ) 变蓝 变红

18、 K2CO3溶液显 性 。 NH4Cl 溶液显 性 。 三、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 (如图 ) 无明显现象K2CO3可与稀 H2SO4反应 四、分别另取配制好的溶液进行实验 (如图 )并闻气味 无明显现象 NH4Cl+NaOH=NaCl+H2O+NH3 解析: 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氯化铵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 。 答案: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Cl 变蓝 变红 碱 酸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与运用】取下列物质分别

19、于 K2CO3和 NH4Cl 溶液混合,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填字母 )。 A.稀 HCl B.水 C.CaCl2溶液 D.酚酞溶液 K2CO3与 NH4Cl 两种化肥 (填 “ 能 ” 或 “ 不能 ” )混用,理由是 。 解析: 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 A 正确; B、水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铵反应,故 B 错误; C、氯化钙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 C 正确; D、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碳酸钾变红,遇酸性的氯化铵不显色,故 D 正确; 答案: B; 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 答案: B 不能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产

20、生 NH3,降低肥效 。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 18.(4 分 )(1)2006 年公布的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 结果显示,中国儿童的钙摄入量仅为标准的 ,青少年贫血问题普遍,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 。 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填字母 )。 A.贫血与人体摄入和吸收铁元素不足有关 B.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化地选择食物 C.白开水没有营养,建议多喝饮料 解析: A、人体缺铁时容易患贫血症,正确; B、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化地选择食物有利身体健康,正确; C、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错误 。 答案: C ( 2)下列是制取 CuSO4的两种

21、流程,按照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 。 A Cu CuSO4(友情提示: Cu+2H2SO4(浓) CuSO4+SO2+2H 2O) B Cu CuO CuSO4 解析: 第一个方案中放出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一方案不合理; 第二个方案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因此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 答案: B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一个有机物分子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 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解析: A、有

22、机物分子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例如: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一个丁烷分子中含有四个碳原子 。 正确; B、有机物不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例如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蛋白质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等 。 错误; C、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 错误 。 答案: A (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的各类电池越来越多,针对我国现状,请你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解析: 现在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集中处理 。 答案:实行垃圾分类 五、计算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 19.(5 分 )通常认为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键是人类要采取 适当技术对其进行利用,变废为宝 。 生产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 (CH4O)的反应之一为:CO2+3H2=CH4O+H2O。 如按此反应,消耗 88 吨 CO2,可生产多少吨甲醇? 解析: 设可生产甲醇 x CO2+3H2=CH4O+H2O 44 32 88t x = x=64t 答案:消耗 88 吨 CO2,可生产 64 吨甲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