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97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5 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真题生物 一、选择题 。 1.聪明的你能够由小长大,其根本原因是 (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生长 D.细胞的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 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的数目增多了,体积增大了,生物体就表现出生长的现象 。 答案: C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猕猴 D.狒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

2、,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 答案: A 3.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 A.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B.长颈鹿、兔、计算机病毒、海马 C.熊猫、小鸡、小草、青蛙 D.仙人掌、钟乳石、香菇 。 小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特征 。 金鱼、月季、海带、长颈鹿、兔、海马、熊猫、小鸡、小草、青蛙、仙人掌、香菇、小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狗、计算机病毒、钟乳石都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答案: C 4.新交通法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

3、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 A.发生酒精中毒 B.酒精麻醉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增加肝脏负担 D.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酗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 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 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 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 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

4、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 。 由此表明 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 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 。 答案: B 5.下列是绿色食品标志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关注食品安全 。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 A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 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 答案: A 6.下列四个选项中

5、,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阳光 草 牛 虎 B.鼠 蛇、狐 鹰 C.鹰 蛇 青蛙 草 D.草 食草昆虫 食虫的鸟 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 错误; B、鼠属于消费者,其次蛇、狐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B 错误; C、鹰是以蛇为食,食物链的起点不是生产者,而且鹰、蛇、青蛙、草捕食关系反了,应该是被吃的指向吃的, C 错误; 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食草昆虫、食虫的鸟、鹰它们捕食的关系, D正确; 答案: D 7.白居易的诗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6、泥 ” 反应的是鸟的 ( )行为 。 A.觅食 B.求偶 C.产卵 D.占区和筑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 早莺争 “ 树 ” ,是为了在占区;新燕捉 “ 泥 ” ,是为了筑巢,属于鸟类的占区筑巢行为,而占区和筑巢都属于繁殖行为 。 答案: D 8.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小肠 B.大肠 C.胃 D.口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 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

7、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 答案: A 9.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 ( ) A.种皮和胚乳 B.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D.种皮 、胚和胚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异同为:可见,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时都有种皮和胚 。 答案: B 10.各大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其保存时间的目的,其中的原因是 ( ) A.杜绝病菌的侵人 B.

8、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蔬菜细胞的呼吸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 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氧气少呼吸作用弱,氧气多,呼吸作用强 。 蔬菜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影响蔬菜的储存时间 。 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保鲜膜包装的蔬菜,保鲜膜内的氧气较少,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较少,因此可以延长蔬菜、水果储存的时间 。 答案: D 11.触摸含羞草,它的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 ( ) A.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9、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迅速逃避敌害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特征 。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 当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是含羞草对受到的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答案: B 12.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 血液中的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 10000 个,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

10、胞,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 。 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 500 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 420 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 答案: B 13.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 A.老年期 B.幼儿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 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

11、期 。 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所作为 。 答案: C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 。 答案: A 15.我们食用的食盐中往往加有碘,加碘的主要目的是预防 ( ) A.巨人症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脖子病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

12、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 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 。 所以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 。 巨人症是因为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 起的,都与碘无关 。 答案: D 16.播种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有 ( ) A.外界条件不适宜 B.胚已经死亡 C.种子尚处于休眠期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 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 播种后,种子没

13、有发芽的原因可能是ABC 选项都有可能 。 故 D 符合题意 。 答案: D 1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 (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C.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D.体循环和肺循环交替进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血液循环的途径 。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 如图所示: 答案: C 18.当病人需要大量输血时,应该注意的原则是 ( ) A.O 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输同型血

14、C.AB 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D.输入亲人的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输血的原则 。 A、在紧急情况 下, 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符合题意; B、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符合题意; C、在紧急情况下, 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符合题意;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亲人的血液不一定是同型血,不符合题意 。 答案: B 19.月季与青蛙的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月季不具备下列哪个层次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15、 组织 器官 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 月季属于植物,无系统,青蛙属于动物,有系统 。 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 答案: D 20.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 膀胱 输尿管 肾脏 尿道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尿的排出 。 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如图,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 肾中 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 在大脑

16、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 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 答案: C 21.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 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例如,在 “ 草 鼠 蛇 猫头鹰 ” 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尔后,猫头

17、鹰的减少,鼠的增多,又会使蛇的数量逐渐增多 。 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 。 故 B符合题意 。 答案: B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 A.反射弧 B.反射 C.适应性脉 D.应激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 应激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植物也

18、有应激性 。 答案: B 23.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二者都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二者都收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 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

19、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 答案: D 24.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 A.血清和血细胞 B.红细胞和白细胞 C.血浆和血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 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患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

20、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 答案: C 25.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群 (社会 )行为的是 ( ) A.蝗虫 B.蜜蜂 C.蚂蚁 D.狒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社会行为的特征 。 A、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 A 错误 。 B、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B 正确 。 C、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C 正确 。 D、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

21、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D 正确 。 答案: A 26.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气温过高 B.食品中水分太少 C.食品生虫 D.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食品的腐败原因 。 由分析知道: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 答案: D 27.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 A.数量 B.作用 C.形态结构等特征 D.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 分

22、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 答案: C 28.下列哪项措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 ) A.建立濒危物种库 B.制定更完善的法律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引进更多外来物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 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

23、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 。 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 正确 。 答案: A 29.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尘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B.大气污染的结果 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 D.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 。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

24、面结构, 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 C 正确 。 答案: C 30.“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主要用的是哪种繁殖方式? ( ) A.有性生殖 B.扦插 C.嫁接 D.压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 A、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 )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 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 A 错误 。 B、扦插过程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

25、持亲本性状的稳定 。 B 正确 。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 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 。 C 错误 。 D、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 又称压枝 。 D 错误 。 答案: B 3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与变异 D.自然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 。 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

26、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 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 。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 答案: D 32.下列哪种职业与生物学有联系 ( ) A.车工 B.工程师 C.幼儿教师 D.园艺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基本常识 。 A、车工是车床操作工人,与生物学知识关系不大, A 错误; B、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

27、 。 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与生物学知识关系不大, B 错误; C、幼儿教师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与生物学知识关系不大, C 错误; D、园艺家,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的,与生物学有关系, D 正确 。 答案: D 33.下列有关 “ 细胞、染色体、 DNA、基因、性状 ” 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就是 DNA D.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关系 。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

28、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DNA 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 DNA 分子组成,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 如图: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 故正确; B、 DNA 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基因在 DNA 上,而 DNA 位于染色体上 。 故正确; C、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因此染色体不是 DNA.故错误; D、 DNA 上决定生物

29、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 故正确 。 答案: C 34.人体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 ) A.肺和肾 B.心和肺 C.心和肝 D.肺和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泌尿系统 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 答案: A 35.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生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

30、孩的机会是( ) A.100% B.50% C.25% D.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的性别遗传 。 父亲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相融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都是 50%,如图所示: 答案: B 36.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 A.近亲结婚必患遗传病 B.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优生优育 (禁止近亲结婚 )。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 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

31、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 7.8 62.5 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 3 4 倍 。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 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 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 可见 D 正确 。 答案: D 37.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 A.感冒病毒 B.草履虫 C.细菌 D.霉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 A、感冒病毒是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C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霉菌是多细胞真菌,都有细胞结构 。 所以生

32、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感冒病毒 。 答案: A 38.提倡 “ 免赠贺卡 ”“ 免用一次性筷子 ” 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保护植被的意义 。 森林是 “ 地球之肺 ”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 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 “ 免赠贺卡 ” 、“

33、不用一次性筷子 ” ,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 。 可见 C 符合题意 。 答案: C 39.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 下列能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是 (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激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 故不符合题意 。 B、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 。 因此可以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故符合题意 。 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

34、状腺分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故不符合题意 。 D、肾上腺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故不符合题意 。 答案: B 40.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以上都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 剿灭麻雀 ” 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

35、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 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 如蜜蜂采蜜、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 答案: D 41.被称为 “ 杂交水稻之父 ” 的是 ( ) A.张丽珠 B.袁隆平 C.达尔文 D.孟德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学史 。 A、张丽珠教授是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 。 A 错误 。 B、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 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 。 B 正确; C、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 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

36、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 之一 。 C 错误 。 D、孟德尔, 1822 年 7 月 20 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 D 错误 。 答案: B 4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 A.从低等到高等 B.从水生到陆生 C.从简单到复杂 D.以上都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

37、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 解析: ABC、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都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 答案: D 43.同卵双生兄弟二人,弟弟在学校念书,皮肤较白,哥哥在外打工,整天暴露在太阳光底下,皮肤很黑 。 这种性状的改变属于 ( )的变异 。 A.可遗传 B.不可遗传 C.既可能遗传,也可能不遗传 D.不知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变异 。 同卵双生的兄弟,体内的遗传物质相同,弟弟在学校念书,皮肤较白,哥哥在外打工,整天暴露在太阳光底下,皮肤很黑 。 分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体内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

38、,属于不可以遗传的变异 。 答案: B 44.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人的双眼皮与人的大眼睛 B.人的有耳垂与人的无耳垂 C.狗的黄毛与猫的黄毛 D.狗的长毛与狗的卷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 、人的双眼皮与人的大眼睛 ,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A 不正确; B、人的有耳垂与人的无耳垂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B 正确; C、狗和猫是两种动物,因此狗的黄毛与猫的黄毛不是相对性状, C 不正确; D、狗的长毛与狗的卷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D 正不确 。 答案: B 45.在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的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39、( ) A.鼠妇的数量 B.土壤的干湿度 C.温度的高低 D.光线的明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 。 由于探究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所以该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光线的明暗 。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 答案: D 46.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 ) A.有利于放大 B.有利于对光 C.避免产生气泡 D.载玻片不易破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通过分析可知,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

40、其主要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 答案: C 47.“ 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 这 种现象属于生物的 ( )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环境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 “ 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 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信息 。 而变异指的是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进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的现象,环境可能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但不会使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答案: B 48.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

41、态发育相比,少了哪一个阶段 (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 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 因此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相比,少了蛹阶段 。 答案: C 49.研究生物的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 A.岩石 B.地层 C.水层 D.化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 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 。 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 。 化石在地层中出

42、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 。 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 答案: D 50.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问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 。 因此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 。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