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2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 )自幼随父在西域成长,深悉西域道里、风土和政治情况。他编著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根据。(分数:2.00)A.班超B.班勇C.班固D.班宁2.2世纪中叶,鲜卑部落大人( )统一鲜卑诸部,立庭于弹汗山歌仇水上,尽据匈奴故地。(分数:2.00)A.拓跋硅B.拓跋宏C.檀石槐D.单于3.惠帝初年,胶西( )好黄老言,应齐丞相曹参之聘,仕于齐国,为当时黄老之宗。(分数:2.00)A.盖公B.申公C.叔孙通D.韩婴4.西汉初年
2、代表黄老政治思想的著作,是陆贾的( )。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分数:2.00)A.新书B.新语C.申论D.太平清领书5.系统地阐明道家思想的著作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是汉武帝时( )集宾客写成的。淮南子问世时,黄老思想在政治上已不占支配地位了。(分数:2.00)A.吴王刘濞B.胶东王刘C.淮南王刘安D.淄川王刘6.汉文帝时,故秦博士( )出其壁藏尚书二十余篇,文帝曾使晁错从他受业。(分数:2.00)A.叔孙通B.申公C.盖公D.伏生7.汉武帝时,董仲舒上( ),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认为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异来遣告和威慑,如果人君在灾异之前不知改悔,就会出现“伤
3、败”,这就是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分数:2.00)A.治安策B.天人三策C.削藩策D.入粟拜爵策8.刘向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了这一工作,并且写出了( )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目录书。(分数:2.00)A.经籍志B.古今书表C.七略D.艺文志9.汉章帝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 )写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一书,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观点。(分数:2.00)A.班固B.桓宽C.王充D.刘歆10.古文经学家( )为了反对今文经派根据隶定的古书穿凿附会而曲解经文,于是编成一部说文解字,共收小篆及其他古文字 9353个,逐字注释其形体音义。(分数:2.
4、00)A.刘歆B.班固C.桓宽D.许慎11.熹平四年,( )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用隶书书写五经(或云六经)经文,镌刻石碑,立于太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官定经本,后世称为“熹平石经”。(分数:2.00)A.蔡邕B.刘歆C.桓宽D.许慎12.王充居家教授,专力著述,写成了( )85 篇(今存 84篇),以唯物主义思想攻击今文经和谶纬。(分数:2.00)A.七略B.淮南子C.论衡D.白虎通1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 )。(分数:2.00)A.枚乘B.司马相如C.班固D.扬雄14.长篇叙事诗( )是汉代诗歌中最杰出的作品,它描写的是建安时期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兰芝为焦母所迫还家,其兄逼嫁权贵,兰芝、
5、仲卿殉情自杀的故事。(分数:2.00)A.孔雀东南飞B.十五从军征C.平陵东D.陌上桑15.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是( ),他鉴于东汉地震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分数:2.00)A.唐都B.落下闳C.邓平D.张衡16.西汉末年,( )对太初历作了系统的解释,并调整为三统历。这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分数:2.00)A.落下闳B.刘歆C.张衡D.射姓17.黄巾大起义后的东汉政局是( )。(分数:2.00)A.大一统局面的再现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D.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18.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是( )。(分数:2.00)A.袁绍屠阉B.曹操起兵C.董
6、卓乱京D.袁曹交兵19.董卓入京后,关东军阀组建联盟军队讨伐董卓,其盟主是( )。(分数:2.00)A.曹操B.孙坚C.袁绍D.吕布20.曹操占据“天时”的重要举措是( )。(分数:2.00)A.“挟天子以令诸侯”B.占领关中,建立基业C.篡汉称帝,号令天下D.尊王攘夷,兴复汉室2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 )。(分数:2.00)A.白马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2.曹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限民名田B.抑制兼并C.实行屯田D.推行均田23.下面对官渡之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全国B.曹操联
7、合刘备打败袁军C.曹操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D.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基本统一北方24.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 )。(分数:2.00)A.荥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5.三国时期,三国称帝的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魏、蜀、吴B.魏、吴、蜀C.蜀、吴、魏D.蜀、魏、吴26.三国时期,魏、蜀、吴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蜀、魏、吴B.魏、吴、蜀C.蜀、吴、魏D.魏、蜀、吴27.西晋推行的新田制是( )。(分数:2.00)A.屯田制B.占田制C.均田制D.限田制28.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
8、)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河阴之变D.淝水之战29.建议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分数:2.00)A.陈群B.刘晔C.荀彧D.毛阶30.魏晋时期,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型的是( )。(分数:2.00)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B.察举制的确立C.科举制的产生D.九品中正制的确立31.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 )。(分数:2.00)A.河阴之变B.高平陵事变C.淮南三叛D.博浪沙事件32.最终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分数:2.00)A.匈奴B.羯C.氐D.羌33.永嘉之乱的后果不包括( )。(分数:2.00)A.西晋的灭亡B.“五胡乱华”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南北朝对峙
9、局面的出现34.下列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王氏与司马氏平分天下B.琅琊王氏与司马氏轮流执掌东晋国政C.王氏代司马氏执掌东晋大权D.东晋时期,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侨姓大族势力膨胀,皇权衰落35.“王敦之乱”实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A.士族门阀的发展,激化了同皇权的矛盾B.王敦本人有野心C.南北民族的矛盾尖锐D.东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二、B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总题数:1,分数:2.00)36.下列有关士族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斡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曲掌机要。 颜氏家训.涉务篇材料二
10、: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置之度外。 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三: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 颜氏家训.寒素篇材料四: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加长车,跟高齿屐 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五:因晋中兴,南渡江,率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颜氏家训.涉务篇 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说明了士族的哪些特点(不得摘抄原文)?(2)东晋时,士族(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面五则材料,说明士族、士族制度衰落的根本原因
11、。(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7.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分数:2.00)_38.试论诸葛亮。(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2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 )自幼随父在西域成长,深悉西域道里、风土和政治情况。他编著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根据。(分数:2.00)A.班超B.班勇 C.班固D.班宁解析:2.2世纪中叶,鲜卑部落大人( )统一鲜卑诸部,立庭于弹汗山歌仇水上,尽据匈奴故地。(分数:2.00)A.拓跋硅B.拓
12、跋宏C.檀石槐 D.单于解析:3.惠帝初年,胶西( )好黄老言,应齐丞相曹参之聘,仕于齐国,为当时黄老之宗。(分数:2.00)A.盖公 B.申公C.叔孙通D.韩婴解析:4.西汉初年代表黄老政治思想的著作,是陆贾的( )。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分数:2.00)A.新书B.新语 C.申论D.太平清领书解析:5.系统地阐明道家思想的著作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是汉武帝时( )集宾客写成的。淮南子问世时,黄老思想在政治上已不占支配地位了。(分数:2.00)A.吴王刘濞B.胶东王刘C.淮南王刘安 D.淄川王刘解析:6.汉文帝时,故秦博士( )出其壁藏尚书二十余篇,文帝曾使晁错从他受业。(分
13、数:2.00)A.叔孙通B.申公C.盖公D.伏生 解析:7.汉武帝时,董仲舒上( ),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认为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异来遣告和威慑,如果人君在灾异之前不知改悔,就会出现“伤败”,这就是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分数:2.00)A.治安策B.天人三策 C.削藩策D.入粟拜爵策解析:8.刘向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了这一工作,并且写出了( )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目录书。(分数:2.00)A.经籍志B.古今书表C.七略 D.艺文志解析:9.汉章帝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 )写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一书,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
14、主要观点。(分数:2.00)A.班固 B.桓宽C.王充D.刘歆解析:10.古文经学家( )为了反对今文经派根据隶定的古书穿凿附会而曲解经文,于是编成一部说文解字,共收小篆及其他古文字 9353个,逐字注释其形体音义。(分数:2.00)A.刘歆B.班固C.桓宽D.许慎 解析:11.熹平四年,( )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用隶书书写五经(或云六经)经文,镌刻石碑,立于太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官定经本,后世称为“熹平石经”。(分数:2.00)A.蔡邕 B.刘歆C.桓宽D.许慎解析:12.王充居家教授,专力著述,写成了( )85 篇(今存 84篇),以唯物主义思想攻击今文经和谶纬。(分数:2.00)A.七略B
15、.淮南子C.论衡 D.白虎通解析:1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 )。(分数:2.00)A.枚乘B.司马相如C.班固D.扬雄 解析:14.长篇叙事诗( )是汉代诗歌中最杰出的作品,它描写的是建安时期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兰芝为焦母所迫还家,其兄逼嫁权贵,兰芝、仲卿殉情自杀的故事。(分数:2.00)A.孔雀东南飞 B.十五从军征C.平陵东D.陌上桑解析:15.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是( ),他鉴于东汉地震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分数:2.00)A.唐都B.落下闳C.邓平D.张衡 解析:16.西汉末年,( )对太初历作了系统的解释,并调整为三统历。这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分数
16、:2.00)A.落下闳B.刘歆 C.张衡D.射姓解析:17.黄巾大起义后的东汉政局是( )。(分数:2.00)A.大一统局面的再现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D.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 解析:18.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是( )。(分数:2.00)A.袁绍屠阉B.曹操起兵C.董卓乱京 D.袁曹交兵解析:19.董卓入京后,关东军阀组建联盟军队讨伐董卓,其盟主是( )。(分数:2.00)A.曹操B.孙坚C.袁绍 D.吕布解析:20.曹操占据“天时”的重要举措是( )。(分数:2.00)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占领关中,建立基业C.篡汉称帝,号令天下D.尊王攘夷,兴复汉室解析:21
17、.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 )。(分数:2.00)A.白马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解析:22.曹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限民名田B.抑制兼并C.实行屯田 D.推行均田解析:23.下面对官渡之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全国B.曹操联合刘备打败袁军C.曹操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D.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基本统一北方 解析:24.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 )。(分数:2.00)A.荥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解析:25.三国时期,三国称帝的先后顺序是( )。(
18、分数:2.00)A.魏、蜀、吴 B.魏、吴、蜀C.蜀、吴、魏D.蜀、魏、吴解析:26.三国时期,魏、蜀、吴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蜀、魏、吴B.魏、吴、蜀C.蜀、吴、魏D.魏、蜀、吴 解析:27.西晋推行的新田制是( )。(分数:2.00)A.屯田制B.占田制 C.均田制D.限田制解析:28.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 C.河阴之变D.淝水之战解析:29.建议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分数:2.00)A.陈群 B.刘晔C.荀彧D.毛阶解析:30.魏晋时期,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型的是( )。(分数:2.
19、00)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B.察举制的确立C.科举制的产生D.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解析:31.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 )。(分数:2.00)A.河阴之变B.高平陵事变 C.淮南三叛D.博浪沙事件解析:32.最终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分数:2.00)A.匈奴 B.羯C.氐D.羌解析:33.永嘉之乱的后果不包括( )。(分数:2.00)A.西晋的灭亡B.“五胡乱华”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出现 解析:34.下列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王氏与司马氏平分天下B.琅琊王氏与司马氏轮流执掌东晋国政C.王氏代司马氏执掌东晋大权D.东晋时期,以
20、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侨姓大族势力膨胀,皇权衰落 解析:35.“王敦之乱”实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A.士族门阀的发展,激化了同皇权的矛盾 B.王敦本人有野心C.南北民族的矛盾尖锐D.东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解析:二、B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总题数:1,分数:2.00)36.下列有关士族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斡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曲掌机要。 颜氏家训.涉务篇材料二: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置之度外。 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三: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
21、芥,曾不以之为伍。 颜氏家训.寒素篇材料四: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加长车,跟高齿屐 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五:因晋中兴,南渡江,率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颜氏家训.涉务篇 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说明了士族的哪些特点(不得摘抄原文)?(2)东晋时,士族(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面五则材料,说明士族、士族制度衰落的根本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高官厚禄,把持政权。精神生活十分空虚和堕落,沉溺于清谈,用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学,来掩盖精神的空
22、虚。士族和庶族之间界限分明,士族自命清高,鄙视庶族,不与庶族来往、交友、通婚、共坐。士族无真才实学,徒享高官厚禄而不理政事,享受荣华而不能治产,骄奢淫逸,极端腐朽。 (2)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进一步发展,东晋地权就是在北方乔姓大族王、庾、桓、谢与南方吴姓大族朱、张、顾、陆共同扶植下建立的,因而在东晋政权的保护之下,门阀势力达到鼎盛。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势力的上升。门阀世族完全控制了东晋政权,经东晋一朝一直是由王、庾、桓、谢四大门阀轮流执政,政出豪门,皇权衰微。官职有清浊之分,高官厚禄的清职,由于士族担任,寒人不得染指,寒人所居的低级官吏为浊职,士人不屑一顾。另外,士族的政治特权也有提高
23、,政治上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准则,使门阀特权高于法律之上。第二:经济实力增强。东晋时期门阀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门阀利用政治上的保护,兼并土地,封山占泽,田庄规模不断扩大,荫客人数更是大大增加,除私属、部曲之外,还拥有大量奴隶,因而封建依附关系进一步发展。第三:社会地位悬殊。门阀世族为炫耀社会地位,实行清浊隔离,严禁与庶族通婚、同俗、同衣、同食、同往、同处。严格家谱编撰和礼法门风,防止清浊混流,以维护其特殊的社会地位。 (3)自东晋末,门阀世族走向腐朽、江河日下,南朝时全面衰落。门阀世族的衰落首先是由于自身的腐朽所造成的,士族在政治上虽高官厚禄,却不理政事,大倡清议之风,不
24、务庶务。因而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自命清高,生活极端腐化,出则乘车,入则扶持,吃喝玩乐,醉生梦死。逐步丧失了政治能力,堕落成腐朽的寄生阶层。第二,以军功起家的寒门新贵的兴起。东晋末年,战乱不止,世族门阀遭到重创,庶族地主因军功而地位上升,刘裕出身寒门,因而掌握政权后,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重用寒门,于是庶族地主,纷纷参政,门阀所担任的清流雅职,虽高官厚禄却无实权,而寒人所担任的如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品位虽低,但参与机要,出纳王命,具有实权。终宋、齐、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有寒人掌握,门阀士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了。第三,门阀经济实力的削弱。由于南朝时期家族关系的变化,门阀大土地所有制也由宗
25、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财富的分散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削弱,使门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第四:门阀世族的腐朽,使其失去了应变能力,因而在战乱中坐以待毙,在侯景之乱中,京都大族被消灭殆尽。)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7.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各方面的条件造成的: 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
26、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 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但能基本维持一种均势。再加上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能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
27、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解析:38.试论诸葛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在蜀汉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蜀汉前期,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取霸业出谋划策,主张东结孙吴,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遇到时机便可两路进击中原,夺取天下。蜀汉以后的基本方向即是按照这一方针进行的。诸葛亮还在赤壁之战中促成了孙刘联盟,挫败了曹操统一南方的企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蜀汉后期,诸葛亮治蜀。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主要致力于恢复蜀国元气,对抗曹魏,维持
28、三国间的均势。恢复巩固吴蜀联盟。猇亭之战后,吴蜀交恶,对蜀国极为不利。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修复两国关系,促成两国重归于好,为蜀汉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内修政理。政治上,严格实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对亲近之人也依法约束、赏罚。通过法制,使政治较为清明,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经济上,劝民劳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蜀汉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蜀锦成为蜀地的著名产品。和戎抚夷,平定南中。223 年,刘备死后,越巂酋长高定、牂柯郡丞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顗先后叛蜀。225 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军事进攻和心理攻击并用。战后,他又任用当地夷帅
29、,取得了南中人民的信任。南中的平定,为蜀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228234 年,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此举的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对诸葛亮的评价,需结合历史条件,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诸葛亮在蜀汉的建国、立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正确把握三国的力量对比,联吴抗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蜀国,使相对弱小蜀汉得以长期保全。另一方面,诸葛亮也犯了一些错误,如事无大小,他都加以过问,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过分抑制土著地主,使得主客矛盾在蜀汉政权中长期存在;五次北伐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大消耗了国力。总体来讲,诸葛亮是维持蜀国长存的重要支柱,功大于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