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39182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38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在睡眠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分数:2.00)A. 波B. 波C. 波D. 波3.脑电中频率最高、波幅最小的波是(分数:2.00)A. 波B. 波C. 波D. 波4.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分数:2.00)A.增加B.消失C.减少D.没有变化5.布劳恩(Braun,1998)采用 PET 技术,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分数:2.00)A.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B.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都没有被激

2、活C.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D.边缘系统没有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6.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分数:2.00)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7.通常注意的抑制信息功能的指标是(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B.注意持续的时间C.注意的转移能力D.Stroop 干扰量8.人与动物共有的注意类型是(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9.电视广告常试图通过声音大小的转换、意想不到的景象引起受众的(分数:2.00)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10.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是(分数:2.00)A.对活动的直接兴趣B.对活

3、动的间接兴趣C.活动的新异性D.活动的组织性11.一个不爱上课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讲,使其做到这一点的注意类型是(分数:2.00)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不随意注意12.注意神经元位于(分数:2.00)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大脑额叶D.大脑颞叶13.反映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的注意品质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4.下列方法中,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15.某学生在上完自己喜欢的体育课后,能够迅速调整状态进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去,这反映了该生在下列

4、的注意品质中表现优异的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16.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注意选择的过滤器理论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17.谢夫林(Shiffrin)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分别是(分数:2.00)A.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二 E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C.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D.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8.理解意识概念的角度包括(分数:2.00)A.意识是一种觉知B.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C

5、.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D.意识是一种行为水平19.注意的特点有(分数:2.00)A.指向性B.可控性C.选择性D.集中性20.人在注意时会选择一些信息、忽略另外一些信息,与之有关的神经结构和神经机制包括(分数:2.00)A.脑干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大脑皮层D.朝向反射21.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分数:2.00)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2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同时进行活动的熟练程度B.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C.同时进行活动的难度D.同时进行活动的数量23.注意的基本品质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

6、D.注意的转移24.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包括(分数:2.00)A.不协调性B.不连续性C.认知的不确定性D.梦境转换的无规律性25.拉贝奇(LaBerge,1977)提出注意需要多个脑区的协同活动,它们是(分数:2.00)A.大脑功能区B.丘脑神经元C.海马D.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26.与注意稳定性这一注意品质有关系的注意现象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起伏C.分心D.注意的范围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7.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特征。(分数:2.00)_28.什么是不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分数:2.00)_29.什么是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随意注

7、意的原因。(分数:2.00)_30.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31.阐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以及后期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分数:2.00)_32.阐述解释梦的功能的各种观点。(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38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在睡眠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分数:2.00)A. 波B. 波C. 波 D. 波解析:解析: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

8、中有很多 波。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 波。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 波。因此本题选 C。3.脑电中频率最高、波幅最小的波是(分数:2.00)A. 波B. 波 C. 波D. 波解析:解析:B 波频率较高,波幅较小。 波频率较低,波幅稍大。 波频率最低,波幅最大。因此本题选 B。4.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分数:2.00)A.增加B.消失 C.减少D.没有变化解析:解析:睡眠要经过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也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即深度睡眠阶段。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睡眠的阶段要经过多次周期性循环,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消失。因此本题选 B。5

9、.布劳恩(Braun,1998)采用 PET 技术,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分数:2.00)A.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B.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都没有被激活C.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 D.边缘系统没有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解析:解析:布劳恩(Braun,1998)采用 PET 技术,考察了个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皮层激活情况,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视觉皮层与边缘系统之间的通路被激活,而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认知功能有关,而前额皮层主要负责监控。这能够解释梦的某些特征,如高度情感化、非逻辑性、荒诞性等。因此本题选 C。6.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

10、是(分数:2.00)A.感觉B.知觉C.注意 D.记忆解析:解析: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本题选 C。7.通常注意的抑制信息功能的指标是(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B.注意持续的时间C.注意的转移能力D.Stroop 干扰量 解析:解析:注意的基本功能是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在注意的抑制信息的功能的研究中,Stroop 任务中的 Stroop 干扰量通常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指标。因此本题选 D。8.人与动物共有的注意类型是(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 B.随

11、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解析:解析: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随意后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兼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与一定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类似于随意注意。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选 A。9.电视广告常试图通过声音大小的转换、意想不到的景象引起受众的(分数:2.00)A.无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解析:解析:通常情况下人们

12、并不喜欢看电视广告,因此不会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看电视广告。因此电视广告的设计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受众的无意注意。因此本题选 A。10.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是(分数:2.00)A.对活动的直接兴趣 B.对活动的间接兴趣C.活动的新异性D.活动的组织性解析:解析:随意后注意的通常表现:喜欢上某件事情,并沉浸其中。因此,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是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11.一个不爱上课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讲,使其做到这一点的注意类型是(分数:2.00)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 D.不随意注意解析:解析:这个学生是在一定的目的的驱使下靠意志努力完成听课活动,涉及的注意类型是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因

13、此本题选 C。12.注意神经元位于(分数:2.00)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 C.大脑额叶D.大脑颞叶解析:解析: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在边缘系统中存在着所谓的“注意神经元”,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它们就会活动起来。这种注意神经元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因此本题选 B。13.反映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的注意品质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解析:解析:注意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因此本题选A。14

14、.下列方法中,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 C.双耳分听D.负启动解析: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注意分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因此本题选 B。15.某学生在上完自己喜欢的体育课后,能够迅速调整状态进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去,这反映了该生在下列的注意品质中表现优异的是(分数:2.00)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解析:解析: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

15、的转移是符合任务要求的。因此本题选 D。16.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注意选择的过滤器理论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 D.负启动解析:解析:1958 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过滤器理论。因此本题选 C。17.谢夫林(Shiffrin)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分别是(分数:2.00)A.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二 E 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C.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D.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解析:解析:谢夫林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

16、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本题选 A。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8.理解意识概念的角度包括(分数:2.00)A.意识是一种觉知 B.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C.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D.意识是一种行为水平 解析:解析:意识的概念非常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1)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

17、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4)意识是一种行为水平,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因此,本题选 ABCD。19.注意的特点有(分数:2.00)A.指向性 B.可控性C.选择性D.集中性 解析: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因此,本题选AD。20.

18、人在注意时会选择一些信息、忽略另外一些信息,与之有关的神经结构和神经机制包括(分数:2.00)A.脑干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 C.大脑皮层 D.朝向反射解析:解析: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使脑处于觉醒状态。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在注意方面的功能是选择信息。因此,本题选BC。21.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分数:2.00)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解析:解析: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强调注意的作用在于识别信息,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被识别。过滤器理论和衰减

19、器理论都强调注意在信息识别中的作用。后期选择理论强调所有信息都能被识别,注意的作用是选择一些信息进行反应,因此后期选择理论又称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理论不同于前面三种理论将注意看做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是把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强调注意不是发生在通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哪里加工任务复杂哪里就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本题选 AB。2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同时进行活动的熟练程度 B.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 C.同时进行活动的难度 D.同时进行活动的数量 解析:解析: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注意分配也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难

20、度和数量有关。因此,本题选 ABCD。23.注意的基本品质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解析:解析:注意的基本品质是反映注意好坏的指标,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因此本题选 ABCD。24.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包括(分数:2.00)A.不协调性 B.不连续

21、性 C.认知的不确定性 D.梦境转换的无规律性解析:解析: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包括不协调性(人物、物体、行为和情景特征的错误搭配)、不连续性(人物、物体、行为和情景特征会突然发生改变)和认知的不确定性(认知模糊)等。心理学家发现梦境转换具有一定的规律。研究者将转换内容分为人物、生物和非生物三大类,发现 80的转换是类别内转换,20的转换是非生物转换称生物或人物转换成生物,没有发现人物转换成其他物体的情况,也没有发现非生物与人物互相转换的现象。因此本题选 ABC。25.拉贝奇(LaBerge,1977)提出注意需要多个脑区的协同活动,它们是(分数:2.00)A.大脑功能区 B.丘脑神经元 C.海马

22、D.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 解析:解析:拉贝奇提出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它们分别是:认知对象或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能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可以选择某些脑区作为注意的对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一定的程度和时间。这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注意现象产生的生理基础。因此本题选 ABD。26.与注意稳定性这一注意品质有关系的注意现象包括(分数:2.00)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分心 D.注意的范围解析:解析: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品质。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它是

23、由无关刺激干扰引起的,影响当前作业的进行,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与注意稳定性有关的另一注意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是注意的另一品质。因此本题选 ABC。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7.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缓慢,但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这一阶段约持续 10 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频率更低的波,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频率高、波

24、幅大的脑电波。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个体很难被唤醒。这一阶段大约 20 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 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的脑电波。身体继续放松,血压、心跳、体温下降。该阶段约持续 40 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的脑电波开始呈现为 波。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发生在这个阶段。个体在此阶段很难被唤醒。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 1 个小时到 90 分钟,上述四个阶段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睡眠者的眼球快速左右上下

25、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 5 至 10 分钟,大约 90 分钟后,会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每个周期一般持续 90 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随着黎明的接近,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最后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长达 1 小时。)解析:解析:关于睡眠的阶段要明晰的是为什么是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不是直接划分为五个阶段。这是因为四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脑电波的变化,这四个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不一样,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的脑电波类似。28.什么是不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分数:

26、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不随意注意的含义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异乎寻常的特性。例如生活在海南岛的人来到北方看到雪花,会引起他们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一声巨响属于绝对强度,夜深人静时候的时钟滴答声属于相对强度。另外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突然飞来的蝴蝶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兴趣、期待、过去的经验等人自身的状态因素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符

27、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各种小吃会引起美食家的注意。 兴趣是人的认识性的需要,如对昆虫感兴趣的人会对遇到任何昆虫产生不随意注意。 期待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如期待足球比赛的人会对网页中出现的足球字样产生不随意注意。 过去的经验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例如,数学知识丰富的人会对书店中新展出的数学图书产生不随意注意。)解析:解析:不随意注意是和随意注意完全不同的一种注意类型,它会不自觉发生,不能由主体控制。动物和人都拥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类型。29.什么是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随意注意的含义 随意注意

28、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例如,当我们非常看重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复习材料会引起我们的随意注意。 对兴趣的依从性。例如,当我们对专业课感兴趣时,上课时我们能认真听课。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例如,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学习时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例如,我们能读得懂的书容易维持我们的随意注意。 对人格的依从性。例如,面对困难的任务时,有坚毅性格特点的人仍能集中注意力,坚持完成任务。)解析:解析:随意的英文是 voluntary,就是“由意志控制的”意思。那么随意注意就是由意志控制的注意。所以,当我们说随意注意是指

29、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时,“随意注意”指的是这个概念的后半句: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而当我们说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时,“有意注意”指的是这个概念的前半句: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换句话说,随意中的“意”是“意志”的意思,有意中的“意”是“意图”的意思。30.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做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注意是一种认知资源,它是有限的。人进行不同的活动时,需要不同的注意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2)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

30、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就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解析:解析: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将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资源,这种观点不把注意看做是单一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而是将注意看做是给所有其他心理过程提供支持的资源。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31.阐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以及后期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过滤器理论的基本观点 1958 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了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

31、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这样就需要一个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只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的分析阶段,其他信息被完全阻断在外。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这种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注意的衰减理论。这一理论承认过滤器的存在,但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它既允许信息从注意的通道中通过,也允许信息从没有注意的通道中通过,只是后者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即信息经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

32、出现在非追随耳时,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3)后期选择理论 后期选择理论是由多伊奇(Deutsch)等人于 1963 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或衰减器之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此选择是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也称为反应选择模型。后期选择理论认为,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这种选择的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反应重要的,不反应不重要的。 (4)三种观点的比较 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不同之处 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作用,显得比过滤器模型更

33、有弹性。 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共同之处 第一,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予以调节。 第二,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认为注意发生在对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换言之就是因为有了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才有了对刺激信息的意义的获得,注意的选择是知觉性质的。 因此,过滤器和衰减模型都属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区别 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根本不同在于两者认为注意发生的位置不同。知觉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发生在觉察阶段与识别阶段之间,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注意发生在识别阶段与复述阶段之间。)解析:解析:注意

34、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以及注意的后期选择模型都是探讨注意的选择功能,探讨注意在信息加工时起什么作用。32.阐述解释梦的功能的各种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精神分析观点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2)生理学观点 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仍然存在少量刺激,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3)认知观点 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福克斯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这种整合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解析:解析:长期以来,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着分歧。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愿望的实现,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是对刺激的反应,认知观点认为梦是信息的编码、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