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942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满分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 ”像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 铁制农具 . 解析: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 表示宫室屋宇,所以“ ”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故选 A。 答案: A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

2、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可以推断出是在唐代中期出现的均田制被兼并,受到破坏的现象。故选 C。 答案: C 14、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解析: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故应该是 D。 答案: D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3、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 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 A。 答案: A 16.图 6 所示为 1917 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根据图片里说到的 “ 拈香行跪拜礼 ” 可以看出是有点尊孔复古的思潮, 所以应该是体现 B。 答案: B 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4、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解析:结合时间和当时的毛泽东的一段话,说明当时应是强调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所以选择 C。 答案: C 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 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5、方针 解析: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的关系的,故应选 B。 答案: B 19.公元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解析:由“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可以看出古罗马重视法律的传统,这也符合所学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故选 D。 答案: D 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

6、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由“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和“直接”可以看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故选 A。 答案: A 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 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可以推断应该是共产党宣言,故选 B。 答案: B 22.1895 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

7、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解析:“上议院主用世爵”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故选 D。 答案: D 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 析:根据“美国”、“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可以判定应该是指布雷

8、顿森林体系,故选 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8. (25 分 )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 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 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力织成也。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 的家园是美国在 1950 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

9、个法国小镇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 10, 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 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8 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7 分)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

10、样的国际格局?( 10 分) 解析: (1)小农经济的特点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生产部门、生产特点和劳动单位和产品去向角度分析即可。农村经济结构的状况注意是讲“经济结构”,还要注意分析材料一、二得出结论即可。 (2)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写“局限性”,而且要求“分别”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不同 的角度来看待近代的经济结构的,都没有全面看待。特点 :可以结合材料一二得出即可。 (3)根据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的国籍角度思考,而且还要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得出结论即可。国际格局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 (1)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的农业

11、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形式 ;等等。状况 :在洋纱洋布的冲击下,自然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局限 :材料一只是强调了西方工业对中国的危害,没有考虑它的客观积极作用 ;材料二是倾向于小农经济,没有从从小农经济的顽固性角度分析。特点 :中国近代,农耕经济受到西方工业经济的冲击而逐渐解体,不断被动的近代化。 (3)不同 :电影的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效地援助了西欧,帮助西欧迅速恢复经济,是肯定马歇尔计划 ;漫画的作者则是认为马歇尔 计划是用经济的方式控制西欧,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工具,否定了马歇尔计划。国际格局 :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

12、 39( 27 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接( 1918-1939 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

13、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月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8 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7 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12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注意划分材料层次,特别注意三个分号之间的信息,“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可见孔多塞在阐述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思想文化教育(知识)的影响

14、,从而归纳出其角度是思想文化(知识)进步的角度;第二小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剔除思想文化角度的影响,可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2)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其寓意肯定是这一阶段发生了很多西方不愿以看 到的事件,站在西方的角度,紧扣时间“ 1918 1939 年间”,结合所学知识,来筛选史实,可归纳出苏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化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并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还可以考虑一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法西斯的上台并加紧对外侵略等史实来概述。 (3)

15、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 1992年和 2001 年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事件来分析说明即可;以 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答案: (1)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4 分)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4 分) (2)概述: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7 分) (3)以 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 6 分) 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