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503760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5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22 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B 1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of fertilizing on maize under straw returning conditions 2020 - 11 - 23 发布 2020 - 12 - 30 实施 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200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2、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强、焉莉、冯国忠、王少杰、李翠兰、王寅、周雪。 DB22/T 3200 2020 1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推荐施肥的土壤肥力测定、推荐施肥量、施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玉米秸秆覆盖、旋耕、深翻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田的氮磷钾及锌肥施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G/T 4135 稳定性肥料 HG/T 4137 脲醛缓释肥料 HG/T

3、 4215 控释肥料 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890 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 浸提法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还田 straw di rectly returning 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直接混入土壤或覆盖于地表的农艺措施。 3.2 秸秆覆盖还田 straw mulchin g returning 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覆盖于耕

4、地表面的还田方式。 3.3 秸秆旋耕还田 straw rot ary tillage returning 玉米收获后,将粉碎长度低于 10 cm的秸秆,用旋耕机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旋耕深度不低于 15 cm 的还田方式。 3.4 秸秆深翻还田 straw moldboa rd returning 玉米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深翻至 25 cm 以下土层的还田方式。 4 土壤肥力测定 DB22/T 3200 2020 2 4.1 采样 4.1.1 采样点 依据耕地地形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采样单元,结合秸秆还田方式进行采样: a) 覆盖还田:采用梅花型或 S 型布点方式确定具体采样点位,在苗带进行

5、采样; b) 旋耕还田:采用梅花型或 S 型布点方式确定具体采样点位; c) 深翻还田:同 b)。 4.1.2 采样时间 上茬作物收获后下茬玉米种植前进行土样采集,以春季为宜。 4.1.3 采样方法 采样深度从地表起采集 20 cm 深的土壤样品,采样量及样品处理按 NYT 1121.1 中规定执行, 见附录 A 。 4.2 土壤样品制备与保存 按 NY/T 1121. 1 规定执行,具体操作见附录 B 。 4.3 土壤测试 4.3.1 土壤水解氮含量按 LY/T 1228 要求执行。 4.3.2 土壤有效磷含量测定应按照 NY/T 1121.7 要求执行。 4.3.3 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应按

6、照 NY/T 889 要求执行。 4.3.4 土壤有效锌含量测定应按照 NY/T 890 要求执行。 5 推荐施肥量 5.1 氮、磷、钾肥 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目标产量及秸秆还田方式确定,具体见表 1、表 2、 表 3。肥料实物量的换算参见附录 C。 表1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氮肥推荐施用量 肥力水平 水解氮含量 (mg/kg) 目标产量 (kg/ hm 2 ) 秸秆旋耕还田 (N kg/hm 2 ) 秸秆覆盖还田 (N kg/hm 2 ) 秸秆深翻还田 (N kg/hm 2 ) 7500 175 195 160 180 170 190 7500 9000 195 215

7、180 200 190 210 极低 70 9000 10500 215 235 200 220 210 230 7500 165 175 150 160 160 170 7500 9000 175 195 160 180 170 190 9000 10500 195 215 180 200 190 210 低 70-100 10500 12000 215 235 200 220 210 230 7500 155 165 140 150 150 160 7500 9000 165 185 150 170 160 180 9000 10500 185 205 170 190 180 200 中

8、100-130 10500 12000 205 225 190 210 200 220 DB22/T 3200 2020 3 表 1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氮肥推荐施用量 (续) 肥力水平 水解氮含量 (mg/kg) 目标产量 (kg/hm 2 ) 秸秆旋耕还田 (N kg/hm 2 ) 秸秆覆盖还田 (N kg/hm 2 ) 秸秆深翻还田 (N kg/hm 2 ) 7500 145 155 130 140 140 150 7500 9000 155 175 140 160 150 170 9000 10500 175 195 160 180 170 190 高 130-160 10500 120

9、00 195 215 180 200 190 210 160 10500 12000 175 195 160 180 170 190 表2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推荐磷肥施用量 肥力水平 有效磷含量 (P 2 O 5 mg/kg) 目标产量 (kg/hm 2 ) 秸秆旋耕还田 (P 2 O 5 kg/hm 2 ) 秸秆覆盖还田 (P 2 O 5 kg/hm 2 ) 秸秆深翻还田 (P 2 O 5 kg/hm 2 ) 7500 65 70 70 80 67 76 7500 9000 70 80 80 90 76 86 9000 10500 80 90 90 100 86 95 低 23 10500

10、12000 90 110 100 120 95 115 7500 45 55 50 60 48 57 7500 9000 55 65 60 70 57 67 9000 10500 65 70 70 80 67 76 中 23-58 10500 12000 70 90 80 100 76 95 7500 30 40 35 45 34 43 7500 9000 40 50 45 55 43 53 9000 10500 50 60 55 65 53 62 高 58-112 10500 12000 60 80 65 85 62 81 112 10500 12000 50 70 55 75 53 72

11、表3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钾肥推荐施用量 肥力水平 有效钾含量 (K 2 O mg/kg) 目标产量 (kg/hm 2 ) 秸秆旋耕还田 (K 2 O kg/hm 2 ) 秸秆覆盖还田 (K 2 O kg/hm 2 ) 秸秆深翻还田 (K 2 O kg/hm 2 ) 7500 47 55 55 65 50 60 7500 9000 55 64 65 75 60 70 9000 10500 64 72 75 85 70 80 低 72 10500 12000 73 89 85 105 80 95 DB22/T 3200 2020 4 表 3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钾肥推荐施用量(续) 肥力水平 有效钾

12、含量 (K 2 O mg/kg) 目标产量 (kg/hm 2 ) 秸秆旋耕还田 (K 2 O kg/hm 2 ) 秸秆覆盖还田 (K 2 O kg/hm 2 ) 秸秆深翻还田 (K 2 O kg/hm 2 ) 7500 34 43 40 50 36 45 7500 9000 43 51 50 60 45 54 9000 10500 51 60 60 70 54 63 中 72-144 10500 12000 60 77 70 90 63 81 7500 0 0 0 7500 9000 13 21 15 25 14 23 9000 10500 21 30 25 35 23 32 高 144-19

13、2 10500 12000 30 47 35 55 32 50 192 10500 12000 21 38 25 45 23 41 5.2 锌肥 根据土壤有效锌含量,确定锌肥的推荐施用量参见表 4。 表4 玉米锌肥推荐施用量 级别 极低 低 中等 高 很高 土壤有效锌含量( mg/kg) 4.00 推荐量 (ZnSO 4 .7H 2 O kg /hm 2 ) 45 30 15 0 0 6 施肥方法 6.1 一次性施肥 6.1.1 肥料类型 6.1.1.1 基肥采用高氮复合肥或掺混肥, 其中氮肥采用缓/控释肥料, 掺混肥中控释纯氮量应符合 HG/T 4215 规定,稳定性肥料应符合 HG/T 4

14、13 5 规定,脲醛缓释肥料应符合 HG/T 4137 规定。 6.1.1.2 种肥采用磷酸二铵或磷酸一铵为宜。 6.1.2 用量 氮肥总量的 95%、磷肥总量的 90%、钾锌肥总量的 100% 用作基肥;氮肥总量的 5%、磷肥总量的 10% 用作种肥。 6.1.3 方法 基肥和种肥采用施肥机械进行深施,其中基肥施肥深度保 证在地表以下 12 cm 15 cm,种子侧 向 7 cm 8 cm ;种肥施肥深度保证在种子侧向 3 cm 5 cm ,做到种、肥隔开,防止烧种烧苗。 6.2 分次施肥 DB22/T 3200 2020 5 6.2.1 肥料类型 采用速效性肥料。 6.2.2 基肥 6.2

15、.2.1 用量 氮肥总量的35%、磷肥总量的90%、钾锌肥总量的100% 用作基肥。 6.2.2.2 方法 依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进行施肥: a) 覆盖还田:采用免耕播种施肥机械,结合播种施入,化肥中氮肥的基肥和磷钾肥(不含种肥) 及锌肥混匀后深施于耕层 10 cm 15 cm ; b) 旋耕还田:采用施肥机械施入,化肥中氮肥的基肥和磷钾肥(不含种肥)及锌肥混匀后深施于 耕层10 cm 15 cm ; c) 深翻还田:同 b) 。 6.2.3 种肥 6.2.3.1 用量 氮肥总量的 5%、磷肥总量的10% 用作种肥。 6.2.3.2 方法 采用机械施入种子侧下 3 cm 5 cm ,做到种、肥隔

16、开,防止烧种烧苗。 6.2.4 追肥 6.2.4.1 用量 氮肥总量的 60% 用作追肥。 6.2.4.2 方法 在玉米拔节期,采用机械在距植株 10 cm 20 cm 处深施 追肥,追肥深度为 10 cm 15 cm , 覆土镇压。 DB22/T 3200 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土壤样品采集 B A.1 土壤样品的采集误差控制 采样前要进行现场勘查和有关资料的收集,根据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采样范围划分 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要保证有足够多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 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范围的大小,采样区

17、域的复杂程度和试验所要求的精密 度等因素。 A.2 耕层混合土样的采集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按照 “随机 ”、 “等量 ”和 “多点混合 ”的原则进行采样。 “随机 ”即每一个采 样点都是任意决定的,使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 “等量 ”是要求每一点采集土壤深度 要一致, 采样量要一致; “多点混合 ”是指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到土样均匀混合构成一个混合样品, 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个混合样品由 15 个 20 个样点组成。采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 a) 一般采用“S 形布点采样,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艺措施所造成的误差。但在地形变 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小的情况

18、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每一个样要求有 15 个 20个取样点采土混匀。 b) 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从总体上控制整个采样区,避免在堆过肥料的地方和田埂、沟边及 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c)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 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d) 一个混合土样以取 1 kg 左右为宜,如果采集到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 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19、如果所得到样品仍然很多, 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量为止。 e) 采集水稻土或湖沼土等烂泥土样时,四分法难以应用,可将所采集到样品放入塑料盆中,用塑 料棍将各样点的烂泥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的样品。 采集到样品放入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具一张,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土壤 名称、编号及采样人等,同时做好采样记录。 DB22/T 3200 2020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土壤样品的制备与贮存 B.1 新鲜样品的处理和贮存 B.1.1 某些土壤成分如低价铁、铵态氮、硝态氮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须用新鲜样品进 行分析。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土壤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的某些

20、理化性状,新鲜样品要及时送回室内进行处理 和分析。先用粗玻棒或塑料棒将样品弄碎混匀后迅速称样测定。 B.1.2 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要暂时贮存时,可将新鲜样品装人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冰箱 冷藏室或进行速冻固定。 B.2 风干样品的处理和贮存 B.2.1 一般化学分析试样的处理与贮存 B.2.1.1 将风干后的样品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并将植物残体、石块等侵入体和新 生体剔除干净,细小已断的植物须根,可用静电吸的方法清除。压碎的土样要全部通过 2 mm 孔径筛。 未过筛的土粒必须重新碾压过筛,直至全部样品通过 2 mm 孔径筛为止。过 2 mm 孔径筛的土样可供p H、盐分

21、、交换性能以及有效养分等项目的测定。 B.2.1.2 将通过 2 mm 孔径筛的土样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继续碾磨, 使之全部通过 0.25 mm 孔径筛, 供有机质、腐殖质组成、全氮、碳酸钙等项目 的测定。将通过 0.25 mm 孔径筛的土样用四分法取出一 部分继续用玛瑙研钵磨细,使之全部通过 0.149 mm 孔径筛,供矿质全量分析等项目的测定。 B.2.2 微量元素分析试样的处理与贮存 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土样其处理方法同一般化学分析样品,但在采样、风干、研磨、过筛、运输、 贮存等诸环节都要特别注意,不要接触可能导致污染的金属器具以防污染。如采样、制样使用木、竹或 塑料工具,过筛使用尼龙网筛等

22、。通过 2 mm 孔径尼龙筛的样品可用于测定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从 通过 2 mm 孔径筛的试样中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取出一部分样品用玛瑙研钵进一步磨细,使之全部通 过0.149mm孔径尼龙筛.用于测定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处理好的样品应放在塑科瓶中保存备用。 B.2.3 颗粒分析试样的处理与贮存 将风干土祥反复碾碎.使之全部通过 2 mm 孔径筛。留在筛上的碎石称量后保存,同时将过筛的土 样称量,以计算石砾质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混匀后盛于广口瓶内,作为颗粒分析及其他物理性质测定 之用。若在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铁或半风化体,不能用木棍碾碎,应细心拣出称量保存。 C D DB22/T 32

23、00 2020 8 B E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肥料实物量的换算方法 C.1 化肥纯量的计算 C.1.1 单质肥料纯量的计算 某农户购买了1 袋 50 kg装的尿素,包装袋上标有N:46%;购买 1 袋 50 kg 装的磷酸二铵,包装 袋上标有N:18%,P 2O5:46%;购买1袋50 kg装的氯化钾,包装袋上标有 K 2O:60%,这 3 包化肥的纯量 各是多少 kg。计算公式见公式(C.1)。 ii RQM .(C.1) 式中: M - 代表纯化学养分含量,单位kg; i - 代表氮或磷; Q - 代表化肥重量,单位kg; R - 代表化肥中含有的纯化学养分百分比,单位%。 计算

24、如下: ( 1) 1 包 50 kg 装尿素的纯 N量为: 5046%=23.0( kg) ( 2) 1 包 50 kg 装磷酸二铵的纯 N量为: 5018%=9.0( kg) 1 包 50 kg 装磷酸二铵的纯 P 2 O 5 量为: 5046%=23.0( kg) ( 3) 1 包 50 kg 装氯化钾 纯 K 2 0量为: 5060%=30( kg) C.1.2 复合肥料纯量的计算 某农户购买了 1 袋 50 kg 装的复合肥,包装袋上标 N、 P 2 O 5 、 K 2 O的含量为 15: 10: 5, N、 P 2 O 5 、 K 2 O的纯量各是多少 kg。 计算公式见公式(C.2

25、)。 ii QM T .(C.2) 式中: M - 代表纯化学养分含量,单位kg; i - 代表氮、磷或钾; Q - 代表化肥重量,单位kg; T - 代表化肥中含有氮磷钾的百分比,单位%。 计算如下: ( 1) 纯 N 量为: 5015%=7.5( kg) DB22/T 3200 2020 9 ( 2)纯量 P 2 O 5 量为: 5010%=5.0( kg) ( 3)纯量 K 2 O 量为: 505%=2.5( kg) C.2 化肥施用实物量的计算 C.2.1 单质肥料实物量的计算 1 公顷玉米基肥施用纯 N=90 kg、 P 2 O 5 =90 kg、 K 2 O=90 kg, 1 公顷

26、玉米地块基肥应施用含 N量 46%的尿素多少 kg? 施用含 P 2 O 5 = 46%的磷酸二铵多少 kg?施用 K 2 O=60%氯化钾多少 kg? 计算公式见公式(C.3)。 100 i ii TMQ . (C.3) 式中 Q - 代表应施化肥重量,单位kg; i - 代表氮、磷或钾; M - 代表施用肥料的纯化学养分含量,单位kg; T - 代表化肥中含有氮、磷、钾的百分比,单位%。 计算如下: 由于磷酸二铵中同时含有氮、磷两种养分,因此先以磷素含量计算磷酸二铵的施用量:应施入含 P 2 O 5 46%的磷酸二铵 =( 9046) 100 195.7 kg; 含 N 量 46%尿素施用

27、量的计算方法为:(施肥纯 N 量 -其他肥料带入纯 N 量) 尿素含氮量 = ( 90-195.718%) 46%=119 kg 应施入含 K 2 O 60%的氯化钾 =( 9060) 100 150 kg C.2.1 复合肥与单质肥料共同施用实物量的计算 以每公顷玉米基肥施用纯 N=90 kg、 P 2 O 5 =90 kg、 K 2 O=100 kg为例,演算施用单质化肥和复合肥 的实物用量。 施用复合肥用量要先以设计施肥纯量最少的来计算,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 如某种复合肥袋上标示的氮、磷、钾含量为 15:15:15,那么,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量为( 9015) 100=600 kg 同时

28、也表明了,该地块施入 600 kg 氮磷钾含量分别为 15%、 15%、 15%的复合肥后,相当于施于 土壤中纯 N( 60015) 100=90.0 kg, P 2 O 5 ( 60015) 100=90.0 kg, K 2 O( 60015) 100=90.0 kg。 与设计施肥量相差的养分,需添单质肥料加以补充。 计算公式见公式(C.4)。 DB22/T 3200 2020 10 ii )A-(S VD ii .(C.4) 式中 S-代表增补施肥重量,单位kg; i - 代表氮、磷或钾; D-代表设计施肥量,单位kg; A- 代表已施入的化肥量,单位kg; V- 代表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单位%。 从上述计算结果看出,氮肥、磷肥的用量已满足需要,还需增补钾肥。 根据设计施肥量纯 K 2O=100 kg 的要求,还需要增施:氯化钾(100-90) 60%=16.7 kg。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讲百家争鸣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讲百家争鸣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总结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总结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8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8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9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9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ppt
  •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