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5222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SJ Z 9096.2-1987 无线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无缘电发射机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带宽、带外功草、非基波飞/、1JnudtQdAHO seod 一凹U2f飞。吃A仙一2叫E2MH /C川盯罔含黯咐功荡M巳thodsof measurement for radio transmiettrs (2A-2日(1969)244一2A织一次修;JPart2:Bandwidth. out-of-band pow巳rand power of (1973) non-essentia 1 osci lla t iOllS 一一一._,.,._.:一,. * 0-7tt -_,r. ._F也1 目的本标准日的在于使测应无线电发射机

2、性能用的测量条件和测军方法标准化,因而有可能对不同观测者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本标准包含用以评价无线电发射机基本性能用经优选的训垣17边向详细内有,。本标准所叙述的测量方法仅限于由于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而易造成解释含糊JJj那些特性。这些条文既不是命令,也不是限制;人们可按照具体情况选择测主方法。如有必要,也可进行其它的测量:但是,这些补充的测量最好能按照IECit它技术委员会或分安民会所制订的标准或其它国际团体所制订的标准进行之。本标准未规定可以验收的各种件能参数的极限值,这些副主在有二Uiz二备)j:川Ih力i以规定。当然,最好也把这些极限在今后的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加以规定。本

3、标准详述的测量方法可供定型试验用,也可用于交1&试验及工厂试验(见囚际电工委员会标准244一1第3条)。2 适用范围本标准本部分叙述了可能对其它的发射引起干扰的位于发射频谱外或远高频谱中心的那些分莹的功率的测量。其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发射类别的发射机。一一一一一一一驰. , _.-,-,一一_n,皿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一12一17批准1 -一一SJjZ 9096.2 87 ._ .5, . _.一一第术语和定义3 对发射频谱的说明就本标准本部分的内容而言,应注意下列各点。3.1 要传送的任何信息都可转换成周期振荡或非周期振荡,而这些振荡可看做是由形成一定带宽的频谱的许多正弦

4、振荡组成的。根据需要传送的信息量,这种频谱的宽度可限寇在一定范围内。这已经由变换过程本身的物理极限,如振幅/频率特性所全部地或部分地完成。另一方面,由于频测器的非线性。还可能出现附加的振荡,因而产生无用互调和谐波振荡,因此,不必要地扩大了测谱的宽度。通过作为传送信息的专用工具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上述测谱就转换为射谐。由于在有美射频振荡的调制和放大过程中的非线性的影响,无用振荡还会出现,造成发射所占用的频带比所需要的要宽。比外,还可能产生传送信息所不需要的附加振荡,如基波振荡频率的谐波。由于一切无线电发射系统都采用自由空间的电磁波传播作为共同的传送媒介,同时最重要的是保证相接的这部分频谱的最

5、经济利用以避免与其它的无线电信道产生干扰。为此,国际电信联盟根据国际无线电通信在询委员会的建议制订出一些专门规定并列入无线电规则中。这些规则规定:(a)在必要带宽以外的那部分频谱的极限值,应在有关立射类别的容限之内。这可用以下方法实现:在发射机输入端采用低通或带通滤波器,例如,电报发射机采用键控滤波器;在发射机的射频部分采用合适的祸合电路和(或)专用带通滤波器,例如在电视发射机上采用残留边带滤波器;才、发射机调制器的和各射频放大级的非线性,或者减小调制系数或利用系数。(b)把发射中非转输信息所需要的那部分辐射降低到与发射机输出功率和指配频带相应的容限之内。这可用以下方法实现2采用低通滤波器或其

6、它的输出滤波器;采用合适的藕合电路;对发射机各级、滤波器和设备的其他部分进行屏蔽,如附录A的参考文献(6J所述。3.2 本标准本部分所介绍的测量,目的(在于根据发射机接上试验负载并在规定调制条件,工作的测量结果)尽可能地证明当发射机在正常正作条件下在实际业务中使用时,足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列在无线电规则中的要求。然而,应当指出,除下试验负载的阻扰和选择的其它特性与天线及其传输线的完全相等(在所有有关的频率上J, 否则,在实际条件下进行的各次测量,其结果一般不会相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建议及无线电规则只是涉及发射本身;而本标准所述的测量方2 SJjZ 9096.2 81 法涉及无线电

7、发射机,因此,国际电信联盟及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所规定的念的定义不完全适用,所以,以中引出的那些定义应经修改以适用于无线电发射机。3.3 根据3.1条所述,无线电发射机的带宽概念与接收机和放大器技术中通常所用网络的带宽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个概念通常定内总平均功率的某一个百分第二章所述),测量时把某_:l:J来说,这种组合可以用标准戚。的频率间隔,在其上和其下,每一分量的平均功率等于:它是通过测量单个频谱分量的方法求算而得(该方法如合的调制振荡加在发射机的输入端:对于无线电发射机拟装置产生的信号,或平坦随机噪声或形状随机噪声构带宽的第二个概念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244一1第19.2.1条中所定

8、义的射频通带有关。求射频通带时,逐渐改变决定载波频率的振荡级的频率,并在不加任何调制的条件下测量出输出功率。后,第三个概念,必须把振幅/频率特性同带宽和射频道带区别开来。性是信息传输逼真度的量度,它对于发射机所担负的通迅业务来说是重要的。它是通过信号的功率或测量捕幅发射机的两个边带分量的功率(或者是当一个边带被抑制掉时,只测量另一个边带分量功率来确定的,测量时逐渐地改变加到发射机输入端的恒定的正弦振荡的频率。确定振幅频率特性,可参考IEC2444。上述概念的说明绘于图1。4 定义下面4.2.J4.6杂的定义适用于与试验负载连接的无线电发射机:是由各条下面的注所指出的基础文献中导出的。各定义的说

9、明绘于图2。.41 必要带宽系指对给定的发射类别,刚好能充分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以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传送信息的频带的宽度。注一本定义引自CCIR推荐书,代替黯印在IEC244-2A附录B的推荐书。4.2 带外分量(或振荡)系指在发射机输出端上、在必要频带以外的频率上的信号分量,不包括杂散。注一如果发射机接上天线,则带外分量会导致带外辐射(定义见翻印在IEC244-2A附录B中的CCIR推荐t第l条)。4.3 带外功率系指对给定的发射类1别,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全部带外分量的总平均功率。注l一所允许的带外功率取决于发射类别。它可以作为发射机总平均功率的某-百分数(B)采规定(见IEC244一l第16

10、. 1条).或以给出在必要须带以外的频率上的功率(或功率密度)的极限曲线来表示z另几注2。翻印在IEC2442A附录B中的CCIR推荐书第2条给出了某些发射类别的友射机接上天线时所允许的。值和极限曲线。注2一对于信道间隔制的发射机来说,如在通常的移动立射业务中,所允许的在相邻信道中的带外功率己单独加以规定。3 SJ/2 9096.2 87 一一一一一4.4 (占用)带宽系指对给定的发射类别,在规亢的词制条件下,发射机输出端信号所占用的射频频带的宽度,在该频带上限以上和下限以下,其平均功率(不含杂散分量的功率)等于信号总平均功率的某一规定的百分我(见注1)。注l一这一百分数等于就该发妇类另IJ所

11、允许的带外功率的。值的一半,见4.3条注1。注2一从频谱的经济利用观点考虑,最佳发射为g其占用带觉与相应发射类别的必要带宽-致,旦其功率(或功率密度)与必安妇带以外的!lij泛的关系曲线在相应的极限曲线范围以内。4.5 杂散分量非基波振荡系指在发射机输出端上或在几部发射机的公共输出端上的、在必要频带以外的某一个率(或在一个窄频带)上的信号分量,其电平的降低不影响相应的信息传送。杂散分量包括谐波和非谐波杂散分量、寄生振荡及外部互调产物:但不含极其接近必这些是传输信息时调制过程所引起的。a)谐波(杂散)分量在某一个频率上的(或一个窄频带上的3杂散;N且,在信号占用频带中所包含的频率的整数倍。b)非

12、谐波(杂散)分量在载波频率或特征频率的产生过程中的任何振荡的频率上及其整数倍频率上的杂散分,但不含谐波分量:或在这些振荡之间互调后产生的某一频率上的杂。c)寄生分量产生在一个频率上(或一个窄频带上)的杂散分量,这种分量与发射的载波jHH率或特征频率定义见IEC244一1第8.2条)无关,也与产生载波频率或特征频率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的频率无朵。外部互调分量(或产物)在由于以下两种振荡间的互调而产生的各频率中的一个频率上(或一个窄频带上)的杂散分量2在发射的载波频率上、特征频率上或谐波频率上的振荡,或当产生载波频率或特征频率过程中出现的川剧,来源于同一发射系统(定义见IEC2441第3.2条)或来源

13、于别的发射机或发射在统的一种或多种其它发射的同性质的振荡。注一当2Ut机接上天线或天线系统时,杂散分量就会产生杂散辐射。三民散辐射也含由发射机机箱和结构上产生附、射,见IEC244-(尚在制订中)。4.6 杂散输出功率非基波振荡功率带以外的的那部分辐写飞f旨对给定的发射类别,在规定的归fij条件下某一杂散平均功率,或在某一窄4 SJ/Z 9096.2 87 、以-,._.一一. . . . 胁_,幽_,.-_.,=0,-二.,吗J-一-. . , -, ,品回叫中c一,.,-:-一时气-总平均功率。注一所允许的杂散输出功率取决于发射机的平均功率和指配给发射机的射频频谱的部位。它可以用绝对的平均

14、功率来规定,也可以用相对于发射机总平耐功率的分贝数来规定I,旦都应是对给定的发射类别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加以规定的。4.7 平坦随机噪声自噪声均匀频谱嗨机噪声系指在规定的频率极限范围内分布为每单位带宽的噪声功率与频率无关的暗机声。4.8 形状哺机噪声有色噪声力n权噪声系指其频谱分布为每单位带宽的噪声功率以规定的方试与频率有关的随机噪声。注2例如,当再现音乐节目或通常的语音节目时,这种依赖关系可用代表功率统计分布的一条曲线来规定z见IEC244叫2B。另-例子是按照噪声计曲线加噪声。计曲线可参考IEC244-3A一带竟和带外功率一5 对带宽和带外辐射的-般说为了确定发射所占用的频带是否在有关业务指

15、定的频带洒围内,就要确定发射占用带宽和特征频率,后者按照IEC244一1给定的原理进行确定。除了考虑与无线电频谱的经济利用有关的问题外,还要J确定发射频谱的带外分量的功率,因为这些分量能对相邻发射的无线电信道造成干扰。各种发射类别的必要带宽的数值已写在无线电规则中(见附录E),在某些情况下,发射频谐的极限已由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推荐见附录B)。这些要求是对接至天线系统的发射机提出的。然而,通常对按有试验负载的发射机进行测量即可得ifi有关特性的相当真实情况,但也有例外,如工作在低频及甚低频的发射机可能白于天线和把天线匹配到j传输线的装置的选择特性而使发射频谱实际受到了限制。在进行这种测量时,应

16、按照发射类别选择标准化的问制信号,并且尽可能地模拟在实际业务中所遇到的调制类型的信号。6 件IEC244一1的3.1条所定义的发射机,应在以下的条件下工作。6.1 工作条件6. 1. 1 概述电源电压和频率应在有关设备规范所规定的容限之内。f5 SJ/Z 90 96.2 81 一一一一如果辅助设备己经包括在有关的设备规范中的话(如调制输入端的边带限制滤波岱町、限制放大器、削波器、自动负载控制设备或任何组合的设备等).则这些装置都应投入工作。在测量前,建议首先满足有关的设备规范所规定的其它要求(例如,无线电话发射机的非线性失真和无线电报发射机的电报失真等)。6. 1. 2 终端负载特别指的是.电

17、(1)直接同天线连接的低功率友射机;(2)用单独的装置使天线同友射机匹配的长波发射机和中披发射机。应当指出,匹配网络和天线的传输性能以及呈现在发射机输出端的阻扰的电在所占的频带内的变化可能相当大。因此,带宽和带外功率取决于天线匹配网络的特性和天线本身的特性,在选择试性时应考虑到下述情况。和。如果天线匹配网络合并在京射机中,或者如果可利用有美设备规出的单独的匹配网络,这种装置就应在发射机和试验负载之间工作。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用试验负载代替天线,并应满足有关设备规范中相应于对天线阻抗的要求。但是,如果还没有准确地规定这种阻抗,或者如果没有符合规定的阻抗要求的试验负话,经协商后可通过天结匹配网络把发

18、射机与试验负载连接起来,这个试验负占的频带中为大体上恒定的电阻性负载,并且这个试验负载的数值代表了所用的夫线的值数。如有必要对上述两种情况都可通过进行计算,考虑由一极限的影响。天线传输特性对通才ifb)如果设计支射机同具有规定特性阻抗的传输线连接,I 了天线匹配网络,但不适用时,那么,试验负载就可以在有关设备的规范中虽规种情况下,试验负载既代替了天线,也代替了天线匹配网络,并的天线匹配网络的传输性能方面和输入阻抗方面的要求。如有出端上,在这足有关设备规范规丘,可通过计算考虑由于选择的天绩的传输特性对通带极限的影响。但是,如果还没有准确地规寇出有关的特性,可通过协商给友射机接上一个试验负载,该试

19、验负扰,而实际阻抗在所占频带上大体上是恒定的。没有满足要求的试验负载的话,则阻扰的标称值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c)如果京射机的设计是同具有规定特性阻扰的传输线连接,而有关设备规范又没有规定天线匹配网络,或者根本不要求天线匹配网络时,那么,发射机可以与试验负载连接,试验负载的阻抗标称值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扰,实际阻抗在所占频带上大体上恒寇。6.2调制条件根据发射机所采用的支射类别,应采用以下的条件。6 SJ/2 9096.2 87 一十二-, 6.2.1 电报发射机调制应取有关设备规范的最大调制速率,用附属于发射机的适当的键控滤波器使信号时间(见附录B的第1.7条)与这个调制速率相符。注一如果需要发射

20、机用较低的调制速率工作的话,可用另一个键控滤波器(只有当这个滤波器属于发射机分时)来增大建立时间,以保持最小的带宽。a)对发射通一断键控的电报(A1类发射)和移频电报(Fl类发射),无周期振荡调制2矩形点脉冲串;相等交替的传号和空号,F1类发射机的频移在规定值上。注-C.C.I.R绘出的频移的推荐值,见附录A的参考文献(4)。b)对一个或几个周期振荡通一断键控的调辐(A2类发射)或调频(F2类发射)电报或对由这些振荡调制的发射进行键控的电报:矩形点脉冲串:相等交替的传号和空号。正弦调制振荡具有规定的调制或利用系。6.2.2 电话发射机和声音广播发射机应在同实际业务中遇到的条件相类似的条件下测量

21、带宽和带外功率。因而发射机应用多少具有连续频谱的信号来进行调制。这可用话音或音乐的标准录音来进行。但是,免统计测量问题,也可用另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用平坦随机噪声或形状;谊机噪声。如把平坦硝机噪声加到滤波器上,可以得到形状随机噪声信号,它的振幅频率特性代表语言或音乐节目的能量分布。注一这里不拟推荐以前曾经采用的两个或多个王弦调制振荡的方法,因为其射频频谱不能表示实际发射正常占用的频分带宽,因此也不能代表对别的无线电信道产生的干扰。用有限几个正弦调制振荡的这些的方法可用来测量非线性失真,从设备用户的观点来看,非线性失真是讨厌的。反之,随机噪声既可用户测量非线性失真,也可用来测量带外功率和带宽,

22、与此有关的内容可参见rEC244-4涉及非线性失真的部分。对测量电话和声音广播发射机的带宽和带外功率用的调制信号的研究结果,发表在IEC244 -2B中。目前,这个报告可看作是本标准本萃的附录,可作为选择最合适的信号的指南。7 带宽的7.1 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把一个其边带比待测信号的必要带宽大得多的合适的衰减器(例如,电容分压器)或电感搞合装置(例如屏蔽糯合环)与连接发射机(或天线匹配网络)和试验负载用的传输线相连接或相祸合h以便给7.1.1.7.1.2和7.1.3条所述的测量设备馈电。应当指出,频谱分量的数值用功率表示。如果传输线在祸合点的阻抗的电阻分量,作为发射占用频带的频率函数而变化的话

23、,则可用IEC244一1第16.4.4或16.4.5条中的公式把测量仪器的指示换算成功率。下列采用窄频带测量设备的主测量方法,是和国际无织电通信咨询委员会的推荐书见附录A的参考文献。)给出的方法相符的。使用这些方法的精确度,可参考附录D7 5J/Z 9096.2 87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 7. 1.1 单个窄带通滤波器法的。这种方法是用一个固定频率的窄带通滤波器来全面地分析功率频谱通过人工或自动变频器的可变频卒振荡器,使每个分量的频率都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重合(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大多数的选频电压表和自动频谱分析仪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而制成这种方法对于包含有限数量的频谱分量的频带的测量特别适用。

24、测定带宽频率上限和频率下限的方法,可参考7.2条。注一与自动频谱分析仪的带遇V,泼器的见析能力有关的扫描范围的调整和扫描速度的选择,可参考附录D些附7. 1. 2 高逼和低通滤波器法这种方法在测量仪器上直接把示带宽,特别适用于测量包含有大量频谱分量的频带。用变频器首先将频谱变换成一个围绕着适当的中频h的一个频带。然后,用下述三种方法之一把频谱的总功率与滤波(用12个高通或一个高通加一个低通滤波)后剩下的功率进行比较。a)单个高通滤波器法(见图3)。本方法采用一个高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Ic,用第二变频器的可变频率振荡器测101和102两个频率,测量时使在频谱的高于/Sl及低于IS2的频率上测得

25、的滤波器输出端的功率为输入端发射总功率的某一规定的百分数(如:0.5%:见第7.2条的注)。各频率间的关系:对频率上限来说:ISl一101ICJ 对频率下限来说:102一1s2 1 c。注一为了把颜谱的频率变换到适合固定的高通滤波器的频率,率f.必须离子f.I以得到较低的带外织谱的频率变换。根据这些公式可得出带宽等于z率振荡器的f0必须低于中频户,而B IS 1一fs2 2/c -(/02一101)(71.2) 对于第二变频器,使用交替地在两个可变频率上变换工作(其平均值恒定)的振荡器,能简化测量方法。通过简单的调节来调准这两个频率之差,使仪表指示为频谱总功率的规定百分数。调整第一费751器的

26、振荡器,使仪表对于两个频率的偏转相等。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即由公试7.1 .2求出带究。由于1pii在102-/01的变化是!用一个控制旋钮调整的故其度盘可直接标出带宽。如果频谱分布不是很不对称的,对于A1,A2和A3类发射来说可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即用续性振l幅检波器来代替第二变频器,用截止频率逐渐升高的高通滤波器来选择检波信号的频率分旦。b)双高通滤波器法这种方法的原理与(a)项的方法类似,为了单独地选择频谱的上端带外分量;和下端带p采用了两个相同的固定高通滤波器。要使用两个第二变频器,这些变频器的振荡通过从检波器到振荡器的反馈线路边行自动地及独立地调准以使两个滤波器中的每一个滤能选择预定的

27、大小功率。两个第二振荡器的振荡同时送到另一个变频器,这样产生的8 SJ/Z 9096.2 87 一一差f02一f01用按照公式7.1.2得出的带宽直接刻度的仪表指示。c)一个高通和一个低通滤波器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具有相同截止频率的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个高通滤波器独立选择上端和下端带外分量。要使用两个第二变频器,这些变频器的振荡器能自动地,且独立地调整,以使两个滤波器中的每J个都能选择预定大小的总功率。这两个振荡器的频差即为带宽,用直接指示带宽的频率测量装置进行测孟。7. 1. 3 多个窄带通滤波器fJJ把占用频带分成许多窄频带,例如100日z:每A个窄频带有一个带通滤波器。每一个滤波器的输出端或者

28、是个别地和固定的联接到各测量设备上,或者是逐次地和自动地联接到一个测量设备上。这种方法似乎特别适合于非周期信号(例如,电话发送)的检验。夫于带宽的频率上限和频率下限的测量方法,可参考7.2条。7.2 带宽的频率上限和频率下限的测定如果采用7.1.1条或7.1.3条的方法,下述程序可用于测量带宽的频率上限和频率下限。这里不包括非基波振荡功率的测量,测量是从功率可测的最低频率的分量开始,按照从低到高的频率顺序,测量、各分莹的功率,并把它们加起来。当相加时导致功率和大于总平均功率的某一规定百分数(注)时的那一个分量的颇丰即为频率下限。可用同样的方法来测定频率上限,但丑,是从最高频率的分量开始测量,按

29、照从高到低的频率顺序来测各分莹的功率。注-i主百分数等于就有关发财类别所允许的情外辐射的百分数值。值的一半,见第4.3条注10 把全部频谱分量的功率加起来(不包括非基波振荡功率), ).洗得出:总平均功率。不二士要测量绝对功字:可在相对电平上测量各个分量,目此,不需要用7.1条所说的方法对衰减器芹行刻度校准。丁!l果n,基波振荡的扩U:手在元22iH规则(见附录F)规定的容限以内,1!J认为是可忽略的,这时也可用IEC244-1的16.4条给出的方法来测定总平均功率。然而,只有当上述衰进行校准后,才能取用最后这些方法。8 带外功率的i黯理可卖用7.1.1条和17.1. 3条叙述的任一种方法来单

30、独地测量必要带宽以外的各频或窄颜带分莹的平均功率。夫于CCIR就某些发射类别所推荐的允许带外辐射和必要带宽以外的功率密度频谱的极限,参见IEC244一2A附录B第2条。此外、LT.U无纠电规则的附录给示了必要带宽的例子,翻印在IEC2442A附录A参考文献。)所提到的CCIR报告中和附录E中。对于信道间隔制的发射机来说,如通常在地面移动电台、海上移动电台和航空移动电台中,所允许的在相邻信道中的带外功率已单独加以规定;见4.3条注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1,tl邻信道每一个振荡的功率来评测带外功率:也可以借助滤波器(其特性由9 SJ/Z 9096.2 87 一一一一-. 信道带宽决定)通

31、过测量本信道的总功率来评测带外功率。三南非基波振荡功率9 对非基辘辑尉的一般说明由进行某一具体业务的发射机所产生的发射中的非基波辐射可能干扰其他射频频谱的业务。虽然,在远离发射机的地方在实际业务中对这种幅射场强的测量可认为是表示这种嘀射产生的干扰信号的日度的直接方法,但是测量馈给传输线及其天线的非基波频率振荡的功率对于分拆发射机关于发射纯度方面的性能是有用的。无线电明则规i立了供给天线传输线的非基波振荡平均功率的许可电平,这些由平是相对于发射机的平均功率以及指定传送的射频频谱分量而言的。然而,据12.1条所述,这样得到的非基波振荡功率电平只有在严格定义的情况下(在实际业务中很少遇到)才是测量非

32、基波振荡引起的干扰的真正量度。如果发射机接试验负载,而不是接传输线及其天线的话,上述情况更为适用。因为,一般说来,试验负载的阻扰与天线系统提供的阻抗是大不相同的。在用无线电规则给出的许可的功率电平检查非基波振荡功率时,耍在包括有坚立于发射台的天线系统的全套发射系统上进行测量,见12.2条。当发射机输出端平衡时,需要考虑非基波振荡功率以对称(推挽)或不对称(单端)模式或两者的组合模式馈给终端负载的可能性。对这些概念的说明,参考第13条。在发射台上进行测量时,发射机要接实际天线,而在测试台上测量时,发射机耍接试验而不接天线,这是十分繁锁和乏味的(特别是当输出端平衡时尤其如此),并且往往引起争议,所

33、以,精益求精的测量应限于某些必要的场合(例如对其他业务引起有害干扰时)。10 件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244一1的3.1条或3.2条所定义的发射机或发射系统应在以下的规定工作条件和调制条件下工作。10.1 工作条件10. 1. 1 概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以及环境条件应在有关设备规范的容限之内。发射机应接10.1.2条所规定的终端负载。采用了使天线与传输线匹配的装置后,非基波振荡功率会受影响。如果有关的设备规范包括有这样的天线相合网络,这个装置应插在发射机输出端装置和终端负载之间。这些条件应在测量结果中加以说明。如多个发射机用一付共用的天线或几付天线密集在一起,可参考11.4条。10. 1. 2 .端

34、负载a) 当需要检查是否符合国际电信联盟元线电规则的要求(见附录F)时,则51/Z 9096.2 87 一A_.司整个发射系统的非基波振荡功率,即发射机应接天线系统,或者,如几付天线时,应象发射台那样依次连接所有的系统。应当强调指出,只有当双方同嚣时,才在这种工作条件下进行m皿。为此,可参考第9条的最后一段。几条传/或b)为了在试验台上测量非基波振荡功率,例如,为了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性能比较,发射机应接试租且勒。如在12.2条中所述,非基波振荡功率取决于试验负载的阻扰,也取决于电动势和在这些振荡频率上发射机的源阻抗。后两个量取决于末级调谐装置的位置,特别是取决于传输线匹配装置的位置。后的位置主要

35、由在基波频率上试验负载提供发射机的实际阻抗值来确定。因此,试验负载阻抗不但必须在非基波振荡频率,而且还要在基波频率上满足一定的条件。4对于与具有规定特性阻抗的传输线相联接的发射机来说,这些要求列于下面第(1)项和第(2)项,分别相应于不平衡传输线和平衡传输线。当然,采用试验负载时,不需要应用无线电规则中关于最大容许功率的规定。(1)不平衡传输线试验负载的标称阻抗应等于有关设备规范所规定的基在波频率上发射机的标称负载阻抗值(或其中的一个国J。在发射机的输出端装置上,由试验负载及其连接导线引起的电压驻波比所表示的失配度(注)应不大于1:1; 4,除非已经商定更高的值。这一条件适用于基波频率,也适用

36、于被测的全部非基披振荡频率。在有羔频率之间,这一条件的连续性是不需要的。注一遇常用纯电阻值绘出发射机的标称负载阻抗I(在基波频率上的)能容许的失配度用传输线的电压驻波比表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等于该电阻值n(2)平衡传当发射机输出端平衡时,要用两个同样的有屏蔽的试验负载。用同轴线把各试验与发射机进行连接,该同轴线的外导体应在发射机的输出端装置附近接地,如图4所示。在两个端子之间测出的对称阻抗应与上面的第(1)项相符,这里,每一半边相对于阻抗值在各个非基波频率上彼此相等,-差应在20%以内。如果符合这些条件,非对称分量的阻抗(见13条)则确定在标称负载阻抗的四分之一的某一容限内。为了得到各个非基波

37、振荡的总功率,应把在电路的两部分上测出的功率加在一起,注一黑然这种方法往往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高功率发射机,但对非对称分量的十分准确的。并且,对于这种试验负载来说不需要分别测量在对称模式和在非对称模式中所馈给的功率。注2 (1)当频率在30MHz以上时,非基波振荡功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会隋着频率的增加地降低。特别是发射机有平衡的输出端时,为了免不必要避的能量转移,要特别注意试验设备各部分的接地。11 SJ/2 9096.2 87 _.一白.一-.-牛一再拖e _ -;-C年=m凰凰届.Me.画也一=但也-中町、.o_. ,.:.:.;t:_;.牛昂_._-_,. _e_件-(;2)某些采用碳质耗散

38、元件的试验负载由于电流和电压间的非线性;tfi会产生附加谐波分量,因而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这个事实应引起注意。10.2 调制条件按照发射机的发射类别,j芷二Fjjf下达标准化川、斤173制条件。10.2.1 调幅发射a)电报发射机( 1)元周期振荡调制的边断键控电报(Al类立射): 无调制,在额;立功率上连续发射。(2)通断键控一.个或多个周期振荡然后对发射进行调幅的电报,或键控已由这些振荡调幅的发射的电报(A2类友射): 无调制,抑制内部调iij振荡。在额定功率干.连续注射。(b)电话发射机和声音广播发射机(1)全我波的双边带和单边带(A3类和A3H类型发射.): 无调制。裁泣功率为额定值。

39、(2)减幅载波或抑制裁波的单边带和独立边带(A3A类、A3l类和A3B类友射):一一如有可能,抑制裁波。把两个等幅的正弦振荡同时加到输入端,并且调制发射机达到额庭峰包功率。(c)传真发射机,两种状态传真(黑和白)和中间色调传真(传真电报)。(1)全载波双边带;41直接调制载波(A4类发射): 黑或白图象任意,在额定功率下产生连续发射。(2)用调频副载波调制的全载波的双边带和单边带(A4类发射): 抑制副载波,主载波功率为额定值。( 3)减幅我议或才市制裁波的单、边带;副载波调频(A4类A4J类发射): 如可能,抑制裁波。黑或自图象调制发射机达到额定峰包功率。( d)残留边带电视友射机(ASC类

40、发射)见IEC244-5第12条。10.2.2 调角发射元调制,载波功率为额定值。10.2.3 脉冲调制发射元调制;如可能,抑制内部调ffjlJ振荡。连续脉冲串为额是峰包功率。11 功率的为了掌握非基波振荡频率的全面情况,特别是为了找出谐波以外的其它频率,建议z在开始测量之前,先用扫频仪或选,频电压表监视有关的频带,如有必要,还可用一俨抑制基波的滤波器(见11.2.2条)。注一在调悟发射机巾,说制时可能出现寄生频凉。除了10.2条指出的调制条件外,可用符合有关的调幅;矢轼类别(列在JEC一lA附录C的表l中)另一i周制为发机到最大峰包功率的调制信号来检查这些寄生织:丰in由于非基波振荡功率各个

41、分是应该分开测量,因此只能采用议用选频仪器测量的jf12 $J/2 9096.2 81 一一J 法。采用这种设备,在发射机的末级和终端负载之间连接处的一个方便点上测出跨接电压或流向路端负载的电流。通常,为了把测量设备的指示转换成功率,须要进行校正。测量设备特性和校正的简略说明分别列于11.1条和11.2条,而原则上包括11.3条所详细说明的三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方块图如图6。11.1 测量设备了校准用的仪器以外,还要采用选频测量设备。这种设备主要由选频电压表(9)组成,如有必要,可在其前接一抑制基波的滤波器(7),这个滤波器接到与传输线相合的精合装置(5)上。可用分立的各种普通仪器,如下述,也可把

42、这些装置组合成为此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一部测量仪器。一般要求如下2当非基波辐射是由_.-0些构成窄频带的非基波振荡造成时,则每次都把选择性部件调谐到有失频带的中间频率。对于这些频带中的每一个频带来说,整个测量设备的通带应,以使这些分量通过时没有明显的衰减差别。一为了避免杂散干扰,需要适当地屏蔽测量设备并使用有屏蔽的试验负载,如图4所刁亏。特别是在连接天线的明钱传渝线上进行测量时,建议把选频电压表放在屏蔽测量盒内,采用双重屏蔽的引线并对测量仪器的交流电源进行射频滤波。对使用电池供电的测量设备来说,这些条件是必需的。测量设备可自下述仪器组成$11.1.1 选频电压表采用具有足够选择性并装有均方根值读数

43、仪表(电压表或毫安表)的场强计或选频电压表。也可采用配有校准输入衰减器的专用接收机。由于可以用校准整个测量设备的方法保证精度,所以对电压(或电流)指示的绝对精度要求不高。11.1. 2 基波抑制滤波器基披振荡功率与非基披振荡功卒之比,可为70dB的量级或更大,这种量级的比率往往会使当有相当电平的基波输入时,选频电压表本身产生谐波振荡。因此,在电压表的输入端需要装有衰减基波的滤披俯。对于8波民(甚高频)和9波段(超肖频)未说,这种滤披器可由一个或多个空腔谐振器组成:对于6波段(中频)和7波段(高频)来说,这种滤波器则由简单的串并联集总电路组成。它们即可以是固定的,具有高通特性;也可以是可调谐的,

44、具有带阻特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当设备调谐到基波后,滤波器应调谐到电压表的最小偏转处。不管在上述场合的哪一种场合下,在测应基波振荡的功率时,滤波器都应旁路。在非基波振荡频率上,这种滤波器的衰减应是可忽略不计的:借助于插入一个附加的滤波器来检在在各个非基披上选频电压表的读数是否不变,便能够确定滤波器的滤波效13 SJ/Z 9096;2 87 哈二,平 果。为7校正由于选频电压表输入阻抗变化所造成的滤波器的可能失配,可把最小衰减量为10dB的隔离衰减器插入在这些装置中间。11.1.3 祸合装置可以选择下述装置中的一个。(a)电容分压这种分压器的输出电压和呈现在搞合点上的电压成正比。应小心确保在非基波

45、频率上分压器的阻抗不改变测量条件。(b)电感糯合装置采用电感搞合时,输出电压和在祸合点上呈现的电流成正比。为了避免电容的杂散干扰,应将祸合线图或祸合环b日以屏蔽。(c)走向1糯合器可把阻抗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并能控制基波振荡功率的一对运向糯合器直接插入传输线。如果这一对运向祸合器的输出端完全匹配,则输出电压与传输线上的入射电流和反射电流成正比(见IEC244一一l的16.4.6条)。为了校正由于基波押制滤波器输入阻抗的变化而造成的棉合装置的可能失配,可把小衰减量为10分贝的隔离衰减器插入到这些装置中间。假如这种电路的每一部分的相对功率损耗(注)可忽略不计,则可在发射机和天线(或试验负载)连接处的

46、任一点上进行功率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搞合装置可糯合到馈能给终端负载的传输线上,当用了单独的谐波滤波器时,可糯合到这个传输线上,也可糯合到该滤披器和发射机之间的传恻叫占。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例如,在长传输线的情况下,或当谐波滤波器包含耗散元件时,则应在接近天线或试验负载姑测量功卒,但是,如果用了长的明线传输线,因可能产生附加幅射,因此应在传输线的输入端测量功率。注一四端无源网络的相对功率损耗以dB贝表示g式中s日.loLog吃1.y。Pi为加到网络输入端的功率。PO为加到负载ll.抗上的功率。11. 2 测量设备的校正11.2.1 单个校正(1 1.1. 3) 当11.1条所述的仪器单个校正后

47、,并且相互之间完全匹配后,可计算出校正系数:K-否一(1 1. 2.1) 它给出待测量X(例如,电压或电流)和选频电压表的偏转U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校正系数是频率的函数。14 $J/2 9096.2 87 11.2.2 测量设备的整体校正如果仪器中有一部仪器的校正是未知的(对于,可能是这种情况),则宁可对整套测量设备进行校正。等执正时用辅助的可变频率京生器代替友射机,京生器的功率可很容易地测出(传输线接在图6的b点)。在每一个非基波振荡的频率上,测寇了发生器馈到络端负载的功率后,可把功率和选频电压表指示的电压平方值之比表为这些频率的函数。r 在校正时,可按照下列方法之一测宅辅助发生t器的功平

48、。(a)电压一电阻法器的输出电压,例如在传输线的阻抗电桥测量并联电阻(b)寇向祸合提法6图5的)P点处,并在这个点上用1的16.4.5条。把起向糯合器插到辅助发生器和传输线之间的电缆中。这种祸合装置可在市场上买到,用低功率电平并有直接以功率刻度的表头的那一种。(c)用热辐射测量计或热敏电阻的变阻法用一个包含有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的负载代替天线或试验负哉,如IEC2441的16.4.3条所述。这种方法局限于11.3.2和11.3.3条中所说的方法,在那里,校正不受这种代替的影响。11. 2.3 用替换法校正辅助支生器依次地调谐到非基波振荡的各个频率上并进行调节,直到使选频电压表产生的偏转和友射机相同为止,该发生器提供的功率应与原来由发射机提供的功率相等。替换法是上面11.2.2条所说的校正法的特殊应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要求选频电压表的绝对精度,也不需要同输入电压成正比例的偏转,因为这个仪器只不过起到一个指示器的作用。但是,有时可能需要功率(或输出电压)非常大的京生器,例如测试大功率友射机时。11.3 测量方法当按照下面说的三种主耍方法之一进行测量时。应考虑关于11.1条和11.2条规的未于校正的要求。特别是当要在明线传输线上对测量设备进行校正和测量时,或当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J电子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