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887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泰兴溪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 wn xn的家也难免有俗物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 j m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 答案:温馨 寂寞 试题分析: “寂寞 ”容易误写为 “寂莫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

2、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题目中的 “馨 ”字笔画较多,写法也比较复杂, 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清楚,写准确。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 “汉字 ”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小题 1】【成语沙龙】 2012年是农历的龙年,请你补出下列含有 “龙 ”字的成语。( 2分) 【小题 2】【

3、巧解汉字】汉字的构成奇妙无穷。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示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2分) 【示例】 “路 ”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提供选字:怒、功、悟 我选 “ _”字,由 _组成,说明 _。 【小题 3】【形似辨微】上海咬文爵字编辑部日前公布了 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其中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是:“捍 ”误为 “撼 ”。 真是故宫 “撼 ”事 ,令人遗憾 。【注:北京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把 “捍 ”错写成了 “撼 ”】 请你运用形声字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区别 “撼

4、”与 “憾 ”。( 4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藏龙卧虎、乘龙快婿、雕龙画凤、画龙点晴、生龙活虎,凤舞龙飞、虎斗龙争、虎踞龙盘、虎穴龙潭等。 【小题 2】示例 1】 “怒 ”由奴和心组成,说明人有怒便成了心的奴隶。【示例 2】“功 ”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示例 3】 “悟 ”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小题 3】 “撼 ”形旁为 “扌 ”,表示与动作有关( 1分),是摇动、动摇的意思( 1分)。 “憾 ”形旁为 “忄 ”,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 1分),是失望,不满足的意思(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写出含 “龙

5、 ”字的成语,答题时要注意一下信息:所写词语必须是成语,所写成语中必须含有 “龙 ”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积累成语的能力。 点评: 解答理解写词语类题目时,要注意看清题干要求,例如,本题要求写出含有 “龙 ”字的成语,如果所写的成语中没有 “龙 ”字那便不符合题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学的成语进行分类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更应加强书写和记忆。 【小题 2】试题分析:题干中给出了三个汉字,分别是怒、功、悟,任选一个,写出自己的感悟,一定要注意用 “由 组成,说明 ” 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点评: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理解汉字的含义我们

6、可以通过造字法来分析,例如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 会和,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难以表示的意义。例如 “休 ”字,由人和木组成,说明人倚树下歇息,人们根据在野外劳动之后常于树荫下休憩的经验,就能理解这是休息的意思。 【小题 3】试题分析: “撼 ”形旁为 “扌 ”,表示与动作有关,是摇动、动摇的意思,例如 “撼动,摇撼 ”等。 “憾 ”,形旁为 “忄 ”,表示与心理活动有关,是失望,不满足的意思,例如 “遗憾,憾事 ”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点评: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理解汉字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造字法来分析,例如 “幕 ”,下面是 “巾 ”,与

7、“布 ”有关 ,覆着在上面的帐,例如 “幕布、谢幕 ”; “暮 ”,下面是 “日 ”,与日光有关,例如 “日暮、暮夜 ”。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一群群绵羊在蓝天下移动,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 B俄国大文豪屠格列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 “俄罗斯语言 ”。 C经过广大网民的投票评选, “限 ”字被选为 “2011年度汉字 ”, 限购、限车、限价房,多种限制,使得 “限 ”字成为 2011年的年度汉字。 D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 D.这句话写了

8、两层意思,一层是 “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 ”,另一层是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 ”,这两层意思之间应该用分号连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解答加标点符号类题目 ,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几种 标点符号的 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要 运用 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 的作用去解答题目。例如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A在省 “中学生与社会 ”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

9、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B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C针对频发的校车事故,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 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语义矛盾,应删 去 “围绕 ”。 C.语义矛盾,将 “不再 ”改为 “再次 ”。 D.语义矛盾,删去 “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

10、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本题中涉及的病句类型主要是语义矛盾,有的是表达不连贯,有的是使人产生歧义,修改的时候要找准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现代文阅读 阅读白夜的我喜欢读书一文,完成小题。( 20分) 题目叫 “我喜欢书 ”,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大约在我 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 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

11、亲到 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 当然,也 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 。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 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

12、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 。 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 自然,有些书是要读 一辈子的 。 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 ,这是比较容易的 ,然而

13、 ,你要把书中的财富 ,变成自己的 ,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 ,我把书合起来 ,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 ,只能复述大意 ,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 ,读啊。 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 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 【小题 1】题目为 “我喜欢书 ”,但最初我看到书时, “我 ”为什么 “并不喜欢 ”?( 2分) 【小题 2】从文中找出表现 “我 ”对书 “入了迷了 ”的两个情节,并加以概括。( 4分) 【小题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

14、 当然,也碰到不少 拦路虎 ,我就绕过去 . 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 十目一行 。 【小题 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6分)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小题 5】文章中提到的 “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 ”是一种读书方法。在你的读书生活中也一定有自己的读书方式,请结合具体的读书体验把你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收获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4分) 方法:_ 收获:_ 答案: 【小题 1】因为我年纪小,觉得书里的内容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或觉得读书真难受。( 2分) 【小题 2】 5岁时 ,看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 ,入了迷。 平时读书 ,能走进书中 ,与书交谈。 读千家诗,

15、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 上中学时 ,半天内看完一本鲁滨逊漂 流记。 【小题 3】 指书中不懂之处。 仔细读书,读出其中的味道(或看书及其认真细致)。 (大意对即可 ,各 2分 ) 【小题 4】 受年龄和阅历等的影响 ,有些书暂时是不能全读懂 ,而要经常读甚至一辈子读才能读懂。 有些书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所以说书是要读一辈子的。(或社会、人生这一部无字大书是一辈子也读不完的) 【小题 5】【示例】阅读方法:容易理解的快速浏览;碰到较难懂的,多读几遍,实在不行,就做上记号,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收获:阅读西游记后,我懂得做人要像唐僧那样慈祥,像孙悟空那样勇敢,像猪八戒那样能知错就 改,像沙和尚那

16、样老实。 【小题 1】试题分析:题目叫 “我喜欢书 ”,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大约在我 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本文的题目时我喜欢书,文章开头却说最初看到书时并不喜欢,作者 这样写,是为了更直观地把自己读书的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题 2】试题分析:( 1) “然而,

17、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 5 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 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 。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 ” ( 2) “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 3) “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 ,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

18、周围的生活了 ”。( 4) “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 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

19、化。例如本题要求写出 “我 ”对书入迷的两个情节,抓住关键词 “对书入迷的情节 ”,这样,筛选起来就不难了。 【小题 3】试题分析: “拦路虎 ”常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就是前进的路上所遇到的障碍 ,特指学文化时遇到的难认字。 “一目十行 ”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 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例如本题中的 “一目十行 ”,生活中有时候也会用作贬义,表示看书太粗略,囫囵吞枣,但在文中,表示的是褒义。 【小题 4】试题分析

20、:( 1)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 ,这是比较容易的 ,然而 ,你要把书中的财富 ,变成自己的 ,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 ,我把书合起来 ,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 ,只能复述大意 ,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 距离 ” 受年龄和阅历等的影响 ,有些书暂时是不能全读懂 ,而要经常读甚至一辈子读才能读懂。( 2)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 有些书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所以说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

21、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 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都能通过自己的方法或多或少有收获。比如,有的人读书喜欢做读书笔记,这样,不仅积累了自己的词汇量,长此以往,这个读书笔记就是一笔宝贵的只是财富。写下你的读书方法,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收获,语句表达要通顺流畅。 考点:

22、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 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自己的启示。本题中让谈读书方法和通过这种方法自己的收获,解答时 ,一定要先写出自己的读书方法,然后再谈收获。 阅读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一文,完成小题。( 10分) 近年来, “洋节日 ”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的崇尚,过洋节也从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变成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正当人们对圣诞节的到来满怀企盼时,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朋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 “洋节日 ”少一点盲目的热情。 有些人说,进入 12月以来,人们就能 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息,大

23、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春节时候你到街上看看,基本上是冷冷清清,要想热闹也要到元宵节。如此鲜明的对比怎么不叫作为民俗学家的高教授有些担心。 不过,我不担心。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甚至可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时候该淘汰的就应该让它淘汰,不要霸蛮去 “保卫 ”。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 ?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这种本事,

24、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如果这样的节日还要保卫,那就是另一种保卫,是因为怕出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节的保卫不是民俗专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门的事。 说春节不需要保卫,并不是说春节就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春节,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比较轻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过的,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 “印象派 ”的爱情,年轻人当然喜欢过。而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太喜欢,恐怕也是有些道理。教授们担心恐怕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

25、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诚如高教授所说,中国传 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人们欢迎,这恰恰是春节给人感觉很麻烦的地方,亲戚是要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有时候过节简直是受罪。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 “创新的毁坏 ”来改变,嫁接一些洋节好的东西,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 【小题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 2分) 【 小题 2】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3】按要求答题。( 4分) 高

26、教授提出 “保卫春节 ”的说法作者并不赞同,他的理由是什么?( 2分) 对于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2 分) 答案: 【小题 1】春节需要创新。 【小题 2】运用了对比论证( 1分)。把洋节和传统春节进行对比( 1分),说明了年轻人喜欢洋节和传统春节需要创新的原因( 1分),为下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做铺垫( 1分)。 【小题 3】 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 2 分) 喜欢过洋节 也没错,可以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 忽视传统春节是不应该的,我们要多宣传传统文化,加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思想。(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27、试题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层层递进式,在结尾重申了中心论点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概括及论证思路的分析。 点评: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 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

28、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议论文的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归纳法:从分 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对照法: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本文,就是在文章结尾得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

29、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春节,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比较轻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过的,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 “印象派 ”的爱情,年轻人当然喜欢过。而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 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把洋节和传统春节进行对比 洋节往往比较轻松,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 “印象派 ”的爱情;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说明了年轻人喜欢洋节和传统春节需要创新的原因,为下文中心论点的

30、提出做铺垫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理论论证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1) “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甚至可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时候该淘汰的就应该让它淘汰,不要霸蛮去 “保卫 ”。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 ”,这就是作者认为春节不需要保卫的原因。( 2) “对于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的现象 ”,洋节有洋节的热闹,传统节日有传统节日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31、和见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并阐 明理由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点评:怎样才能切准情感把握的脉搏,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主旨来理解。(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常常出现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这些语句,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3)根据人物语言,分析情感态度。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切不可忽视对文中人物语言的体味,要有结合语言看作者情感的意识,巧妙地将溶入其 中的情感态度捕捉到。( 4)

32、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景物描写,往往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时,要善于根据文中的景物描写,由景及人,由表及里;赏其美景,知其深情;观其外表,知其内涵。 阅读丁启阵的假如月亮从天空消失一文,完成小题。( 10分) 假如,天空中突然不见了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的月亮,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有何反应,作何感想?将来,或许是不远的将来,便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叫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但是 ,已经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其存在的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一二十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发地球

33、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 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 阿比安曾异常肯定地说:“我现在无法预测人类何时会摧毁月球,但这件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在月球表面引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 。但是,经过权衡,这一计划的风险过大,使得该计划以流产告终。 10年之后,又有五名俄罗斯科学家称月球是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将地球拉 歪了,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地球自然灾害不断。而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斜。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 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

34、成长。克里姆林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幕人士表示,俄罗斯政府向这些科学家承诺,将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研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 此时此刻,作为有着悠久的仰望星空历史的诗歌大国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众多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句:张若虚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九龄 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朦胧美丽而又无奈哀愁的世界与人生,是如此地真实与亲切,令人留恋不已。 当然,科学家和政府也可能在摧毁那个上帝创造的、业已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之后,弄一个人造月亮,悬在天空,以安慰我等有怀旧情结的人们。但是,假造

35、的月亮,真的能有安慰心灵的作用吗?我深表怀疑。(摘自 2011年 12月24日 “新华网 ”,有删改) 【小题 1】科学家要求摧毁月亮的理由是什么 假如没有了月亮,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 4分)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中的 “据说 ”能删去吗?为 什么?( 3分) 【小题 3】假如真的摧毁了月亮,世界将会怎样?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可能出现的情形。(不少于三点, 3分) 答案: 【小题 1】理由: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 (2分 )。好处: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人们就不会挨饿( 2分)。 【小题 2】不能去掉( 1分

36、)。 “据说 ”一词表明美国政府摧毁月球这一信息并不确定( 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 ,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小题 3】 每一个黄昏过后,大家焦虑地等待 ,却再也没有等到月亮升起。 潮水慢慢平静下来,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镜,世界变得清冷幽寂。 正要登陆月球的太空船,在星海中迷航,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 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文不再出现。 (只要想象合理即可,每点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一二十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 ”。 “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斜。

37、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 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2】试题分析: “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在月球

38、表面引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 ”一句中,据说一词,表示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事实,这与实际不符,也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文章中有些关键性的词句,如 “大概 ”、 “大约 ”、 “可能 ”、 “据说 ”等正是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题 3】试题分析: “如果没有月亮 ” 这真是一个不敢想象的问题,如果没有月亮,那么一切与月亮有关的东西将不复存在,夜晚永远都是一片漆黑,中国的中秋节也没有了任何气氛,再也不会有人写出与月有关的那么经典的诗文 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符合实际即可

39、。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事件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自己的启示。本题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没有月亮的情形,作者在第 6段已经说出了一个方面,也可以把这个作为本题的答案:,当然,没有月亮 ,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这就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了。 文言文阅读 阅读李氏之鸠 一文,完成小题。( 14分)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 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 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 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 “我居此久,

40、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 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注】 鸠( ji) :鸟中的一种。 僮婢 :僮仆婢女。 贾 :做买卖。 易 :交换。 绐( di) :哄骗。 【小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6分) 释划线的词语。( 4分) 过于鹦鹉,甚 慧 ( ) 鸠觉其 意 ( ) 至贾家,则舍之 去 ( ) 鸠 竟 不食( ) 与例句中的 “以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例句:愿以十金易焉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41、 C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小题 2】用 “/”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且 恐 鸠 死 而 金 无 取 偿 也 【小题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 4】阅读全文后,你认为,鸠鸟身上具有什么美好的美德?( 2分) 答案: 【小题 1】 聪明 意图,用意 离开 始终,终究 C 【小题 2】且 / 恐 / 鸠 死 而 金 无 取 偿 也 【小题 3】 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 ,我将绝食。( “市 ”“且 ”翻译到位) ( 2)色洒满庭院,如同

42、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相错杂。 【小题 4】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 【小题 1】试题分析:( 1) “慧 ”,一词多义,聪明。 “意 ”,一词多义,意图,用意。 “去 ”,一词多义,离去。 “竟 ”,一词多义,始终,终究。( 2) “愿以十金易焉 ”中的 “以 ”是动词, “用 ”的意思。 A.“以 ”,副词,因为。 B.介词,表顺接。C.动词,用。 D.因为,由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 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题

43、中的 “慧 ”是一词多义,理解它的含义就要联系原句来分析。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 “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 ”的含义是 “又怕它死去,分文得不到赔偿 ”,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 “又、怕、它死去而分文得不到赔偿 ”,即 “且 / 恐 / 鸠死而金无取也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 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 “意义单位 ”, “单位 ”与 “单位 ”之间往往需要一定

44、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意把 “市 ”(卖)、 “所 ”(地方)、 “且 ”(将)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空明 ”(清澈透明)、 “交横 ”(交相错杂)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

45、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4】试题分析:作者赋予鸠以人的意识,能通人意,他不愿离开主人家,主人将它卖给商人,它 “竟不食,哀鸣告归 ”,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绝不臣事清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从李氏的角度来说,对待自己忠诚的人,我们决不可轻言放弃。从鸠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对祖国忠诚 不二,否则就会遭人唾弃,被人嫌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例如本文中的鸠,主人将它卖给商人,它 “竟不食,哀鸣告归 ”,可见它对自

46、己的主人是忠贞不二,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也能像文中的鸠一样,认准一件事 ,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哪里还会有不成功的呢? 诗歌鉴赏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 又言别一诗,完成小题。 十年离乱 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 道,秋山又几重。 【注】 外弟:表弟。 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 ,有如沧海变桑田 ,桑田变沧海那样。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 ,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小题 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 ,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 ,从久别 ,到重逢 ,到叙旧 ,写 “_”;七、八句转

47、入 “_”。(每空一词 ,2分) 【小题 2】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_, _。( 2分) 【小题 3】揣摩 “秋山又几重 ”中 “秋 ”字所包含的内容。( 2分) 答案: 【小题 1】 喜见 言别 【小题 2】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小题 3】用 “秋 ”形容 “山 ”,在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 【小题 1】试题分析: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 “喜见 ”,突出了一个 “喜 ”字;七、八句转入 “言别 ”。作者没有使用 “离别 ”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 “明日 ”,点出聚散匆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点评: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 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例如本诗是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