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2888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一 舸 ( ) 燕 然( yn) 荒 秽 ( hu) 属 引( zh) B藻 荇 ( xn) 毳 衣( cu)沿 溯 ( s)素 湍 ( tun) C绝 山献 ( yn) 艨 艟 ( chn)雾淞( sn) 飞 漱 ( s) D善 泅 ( qi) 沆 砀 ( dn) 更 定( n) 叠 嶂 ( zhng)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漱 ”声母应是 “sh”,而不是 “s”。 考点:汉字读音。 点评:本题有难度,不少是生僻字,出自古文三峡一文。对于古文的生僻字,注释中有的,在

2、学习古文是要读一读,为了读顺古文,但没必要考查,因为掌握语言文字是为了使用,古文中的生僻字是不常用的。 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巴山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忽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中 “巴山 ”就为 “巴东 ”; C句中 “忽 ”就为 “倏 ”; D句中 “处 ”应为“点 ”。 考点:古文背诵。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在背诵古文时,不太注意细节处的字词。背诵古文,不应死记硬背,要理解其意,将字与意结合在一起记忆,比如,学习里理解了湖心亭看雪中 “点 ”一字的妙用,

3、理解其意,那么就会清楚地记下了这个字,背诵默写不会出错。 下列选项中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哥儿,你必须牢牢记住! ”她 极其 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 ” ( “极其 ”,说明长妈妈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认真程度。) B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镶嵌 在门框里。( “镶嵌 ”,形象地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的状态。) C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 若有所失 的模样。( “若有所失 ”,表现了父亲对所造新房的那种不满意的心态。) D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 郑重 地装进信封,然后,

4、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郑重 ”说明了信客对人们的嘱托的认真态度,表现了他高度重视工作的责任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 C句 “若有所失 ”意为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并不是形容 “不满意 ”。 考点:词语含义理解。 点评:本 题有难度,所要判断的几项句子皆出自课文,学生要回顾所学课文内容才能判断。此题的拟题不妥,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了解,但括号里的说明必须有语言环境才能理解,这样给学生制造了判断的障碍。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B人生在世,局促在一个小圈圈里,大概没有不

5、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 “和自己 ”多余, “同过患难,共过生死 ”已经包含有此义,应该把 “和自己 ”改成 “与 ”。 “同过患难,共过生死 ”语言不精练, “同患难共生死 ”即可。C句 “对象 是面向 ” 主谓搭配不当,应把 “面向 ”删去。 D句 “不但 ” 与“而且 ” 两小句的意思前重后轻,应该对调一下:不但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D句不好判

6、断。病句的病因主要是指结构上出现错误,判断病句,一要对汉语句子的一般结构有所了解,学习时多训练修改病句,平时还要多阅读,增强语感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 引人入胜 。 B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 废寝忘食 。 C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 胸有成竹 ,对答如流。 D在南宁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 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句中 “济济一堂 ”不是说 “人流 ”的,是说在一种厅堂式的场所内很多人在一起,气氛热烈。 考点:成语意义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成

7、语易于判断。成语,是汉语中常用到的短语,掌握成语很重要 ,学习时遇到成语要认真识记,对其意义和用法要了解清楚。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夜分 B仿佛 若 有光猛浪 若 奔 C仅有 “敌船 ”为 火所焚海涌银 为 郭 D是日 更 定湖中焉得 更 有此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中两具 “若 ”都是 “像 ”的意思。 A句中 “自 ”分别为 “在 ”“从 ”; C句中 “为 ”分别为 “被 ”“成为 ”; D项中 “更 ”分别为 “半夜 ”“还 ”。 考点:文言字词一词多义辨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古文的一词多义难于掌握,本题在要判断的字词较多

8、。一词多义是古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归纳,多辨识,多积累,善于举一反三。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虽乘 奔 御风不以疾也 B相与 步 于中庭 C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二月草已 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中 “奔 ”意为 “奔马 ”,是动词名用; B句中 “步 ”意思为 “步行 ”,是名词动用; D句中 “芽 ”是 “出芽 ”,是名词动用。 考点:古文字词活用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文言句子中活用的字词很容易判断,用反推法可判断答案:。古文中改变一个字词原本的意义和词性,用作其它的意义,变成另一种词性,这种现象叫 “活用 ”,活用后的意义与本义还是有

9、联系的。 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A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 佩服 她。 B我那时真是 聪明 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 尴尬 的笑。 D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 委婉 语气把噩耗通报。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句出 自朱自清的背景, “聪明 ”本来是褒义词,在此文中作用是用来说自己 “不知趣 ”,不懂父亲心意,有自责的意思。 考点:词语感情色彩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易于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三种:褒义、贬义、中性。作者为了表达特殊的意义,使语言有特殊的效果,往往 “褒义贬用

10、 ”,在反语中常见,如鲁迅藤野先生中 “实在标致极了 ”的 “标致 ”就是如此。 选择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吴儿善泅者数百。 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但是只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D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句中的 “但 ”在古义中不是 “但是 ”,而是 “只 ”的意思。 考点:文言字词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译字比较明显。古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非常多,学生在翻译时好犯望文生义用今义替代古义的

11、错误,学习在要多加注意。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穿着新的兰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璧,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答案: C 试题分析: C句中 “兰 ”是 “兰花 ”的 “兰 ”,指颜色的应该是 “蓝 ”; B句中 “籍 ”是“籍贯 ”的 “籍 ”,表示乱如杂草的是 “藉 ”; D句中 “璧 ”指的是 “璧玉 ”的 “璧 ”,句中应该是 “壁 ”,指的是 “墙 ”。 考点:错别字辨

12、识。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字的错误。本题拟题比较好,把错字放在语句中 让学生辨识,便于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该词意义所适用对象与环境,将考查与学习结合在一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分) 为爱挺直 郭华悦 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到了学校,他欢呼 着跳下车,把这个

13、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 “小罗锅 ”了。 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 推脱。 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

14、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 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小题 1】选文第 段中说 “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 ”,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15、你认为他的 “希望 ”是什么? (4分 ) _ _ 【小题 2】 “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 ”, “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 “不断推脱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分) _ _ 【小题 3】选文第 段中说 “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在文中 “这样的戏 ”具体指什么 ?( 5分) _ _ _ 【小题 4】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4分) _ _ _ 答案: 【 小题 1】希望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意思对即可给分) 【小题 2】为了不让妻子、女

16、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 【小题 3】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 【小题 4】 高度凝炼地概括了选文 “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 ”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上段中 “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 小罗锅 了 ”这句即可理解。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所问问题在文段中有文字暗示。理解此类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 “发生 ”处,然后

17、阅读前后内容进行分析。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前文的铺垫内容: “母亲驼背 ”,对 “我 ”的影响,分析人物的心理。 考点:人物心理活动分析 点评:本题不难,前文铺垫较多,此问题易于解答。阅读文章,理解一个问题,要将文前文后的内容结合起来理解,在相关联的情节或细节中分析人物,理解文意。 【小题 3】 试题分析 :第七段和相照应的文章前面的文字有具体内容,根据这些情节即可解答。 考点:语句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作者有明确的叙述。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关注问题所在的本段文字,然后再去搜寻与此相关的文字,找到相关的内容,综合分析。 【小题 4】 试题分析:将文题中的 “爱 ”和 “挺

18、直 ”作为两个思考点,联系文段内容,看看作者是怎么表现这两个词的意义的,那么文题的特点(好处)也就分析出来了。 考点:文章主旨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题的 “主旨义 ”很突出,易于理解。文题是文章的 “窗户 ”,打开的是文章无限的风景,好的文章能 精准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要读出文题的含义,写作,要有个好标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共 13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

19、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 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 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 【小题 1】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 “我 ”心理变化的过程。( 4分) 轻视 _ 【小题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_ _ 【小题 3】 “我 ”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 “最为心爱的

20、宝书 ”?( 4分) _ _ 答案: 【小题 1】震悚,产生新的敬意。 【小题 2】极言心情的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炼传神。 【小题 3】山海经是 “我 ”渴望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 “我 ”的关爱和 “我 ”对阿长的敬意。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三段第一句直接表达了 “震悚 ”,最后一段暗示了 “我 ”的敬意。 考点:人物情感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选段文字简短,内容浅显,易于分析。人物感情的变化,往往随情节的变化和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而进行的,分析情节,抓住人物言行与心理描写便可分析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注意关键性词语,表示情感变化的,可直接引用作答。 【小题 2】

21、 试题分析:把阿长给我弄到喜爱的书对我的震动(因为 “我 ”是看不起她的),比如成 “霹雳 ”对自己的震动,这是以有声的震撼比喻无声的震撼。 考点:修辞手法及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明确。作者写作人物时,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如,夸大等,是为了突出人物言行或心理感受上某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句在文尾,颇有含义, 要分析思考语言直接表达的意思和另一层含义。 考点:语句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通过文章的叙述,最后作者表达的情感溢于言表。写人叙事的文章,在文章作结时,作者往往赋予丰富的含义,表达情感,突出主旨,阅读时要注意对句子深藏的含义的理解。 文言文阅

22、读 古文阅读( 10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小题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2分) 沿 溯 阻绝 _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 也 _ 属引 凄异 _ 沿 溯阻绝 _ 【小题 2】翻译下面句子。( 2分) ( 1)

2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 _ _ (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 _ 【小题 3】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理解填空。( 2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 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_的特点;文章第 段与诗中 “_”一句相对应。 【小题 4】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2分) 【小题 5】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通过 “回清倒影 ”写出水的清澈;通过 “

24、素湍绿潭 ”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B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了对偶 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答案: 【小题 1】逆流而上 快 接连不断 顺流而下 【小题 2】( 1)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2)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小题 3】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 【小题 4】夏 水

25、襄 陵,沿 溯 阻 绝;素 湍 绿 潭,回 清 倒 影。 【小题 5】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溯 ”,不要解释成 “水流 ”,注意 “沿 ”的古今义不同,今义是 “顺着 ”,古义是 “顺流而下 ”。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主要靠记忆,课文注释中的解释一定要牢记,是容易考到的。古文字词不要单个记忆,要放在句子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识记,语言环境是帮助自己理解字词义,有助于记忆。 【小题 2】 试题分析:句中的每个字语都解释到位,不可遗漏,尤其精彩描写有特色的字词,比如 “清荣峻茂 ”四个字。 考点:翻译文言句子。 点评: 本题不难,关键是要翻译得生动,把原句中描绘的景物特色表

26、现出来。翻译写景的句子,不仅要译出意思,还要注意选用精彩的与原句贴近的词语,尽量做到景物特点、情感色彩、语言风格与原句一致。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与选文内的相关处很明显, “轻舟已过万重山 ”也是写水流快,与选文中有对应的文字。 考点:比较阅读,归纳要点。 点评:要题不难,诗文相关的文字信息明确。古诗与古文在描写某一景物上,常常是异曲同工,这说明古代文人都注意观察,善于描摹,值得今人学习。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要求引用原句回答。 “襄 陵 ”句写水大, “襄陵 ”,指水涨上堤岸,“倒影 ”句写水清澈,水水清得映出山的影子。 考点:景物描写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

27、,文段中描写的文字易于判断。学习古文,不仅要搞清字词句的意思,还要从写作的角度了解作者所写的内容和运用的手法,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题 5】 试题分析: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两短句相对应的词词性对不上, “悬泉 ”是名词,而 “飞漱 ”是动词,且两句的结构也对不上, “悬泉瀑布 ”是并列结构,而“飞漱其间 ”是动宾结构。 考点:对偶知识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不好判断,学生对对偶的特点不甚 了解。对偶,两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对应的词语性质相同,两句的意思有紧密的关联。 诗歌鉴赏 (二)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问题。( 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

28、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_、 _。 【小题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_ _ 答案: 【小题 1】心远、悠然。 【小题 2】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的结伴而返;返回自然。 【小题 1】 试题分析: “心远 ”,即身心远离官场, “悠然 ”,即身心的自由,两词皆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 考点:古诗字语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老师在教学中会仔细分析讲授,学生易于理解。读古诗,要读进诗的字里行间,不仅

29、要了解写什么内容,更要了解诗人想表达什么,要注意诗中一些字词的含义,从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思想。 【小题 2】 试题分析: “夕 ”与 “还 ”,提示是 “傍晚 ”,与飞鸟同归,表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愿望。 考点:古诗情感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诗的情感易于理解判断。古诗中,诗人的情感往往表现于某些句子或字语上,理解时要抓住这些字语仔细分析理解。 语言表达 按前面的提示,续写两个句子。( 4分) 在我们浩繁的古诗 词中,很多诗歌是歌咏祖国风物的,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让人美不胜收。我们读到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时,会联想起满城春花烂漫的绚丽图画;我们读到 “绿树浓阴夏日长 ”时,又会联想

30、到夏天青翠葱郁的树木,阳光明媚的美景; 答案:示例:当我们读到 “月中霜里斗婵娟 ”时,似乎我们自身都沉浸在一片清冷的月辉之中,让人深思遐想;当我们品味 “千树万树梨花开 ”时,会自然联想到大自然一片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洁白世界。 试题分析:从例句第二名读起,注意句子的特点,一是内容上写自然景物,要引一句诗,二是结构上是 “我们读到 会联想 ” ,仿写的句子要符合这两个特点,内容上不可重复。注意例句引用诗句是写 “春夏 ”之景,提示仿句要写“秋冬 ”之景。 考点:仿句写作。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要搜寻所学古诗,按要求选用写 “秋冬 ”之景的诗句),还要组织语言。此题拟题很好,一是考查了学生古

31、诗背诵,二是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对例句要阅读分析),三是将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作一归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默写 默写与填空:共 12分 【小题 1】高适别董大中与王维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的“无故人 ”意思相反的诗句是: _( 2分)。 【小题 2】读文学名著,既可愉悦情操,又能积累语言,请从你读过的中外名著中摘录一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注明书名)。( 4分) _ _ 【小题 3】 “岳阳楼 ”因孟浩然的一句 “_, _”面名扬天下, “黄鹤楼 ”因崔颢的 “_,此地空余黄鹤楼 ”而闻名遐迩。( 2分) 【小题 4】从你积累的古诗文名句中,任选一句有关 “做人 ”或

32、“求知 ”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 _ _ 答案: 【小题 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题 2】示例:人不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 【小题 3】气燕云梦译,波撼岳阳楼;昔日已乘黄鹤去。 【小题 4】示例: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试题分析:各题中的要求都不同,每题的要求都不是单一的。要看清。第一题要写出诗句,还不是古诗中一个词;第二题要求写出 “名句 ”,且出自名著;第三题要看清作者和地名;第四句要写 “做人 ”或 “求知 ”的古诗文名句。 考点:名著名篇知识记忆。 点评:本题有难度,考查的知识面广,答题要求不简单。此题很新颖,考查了学生知识记忆、阅读理

33、解、比较分析,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 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 “有这样一种声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 意自定,不少于 600字; 不得抄袭; 书写要规范、工整。 答案: 试题分析:不妨就抓着提示语直接入题写作,写生活情感化的散文。提示语的四句话,是从不同角度说的,四种声音

34、是:关怀的声音、警醒的声音、激励的声音、理解的声音,用四个排比段,撷取四个生活片断,叙说这些声音带给自己或人们温暖感、安适感、幸福感,最后总结,这些声音都是爱的声音,社会需要这种声音。也可以就四种声音的某一种声音叙述事件,写记叙文,通过一件事,一种声音变得美好,永驻心间,时时在激励着自己。文题中的 “这样 ”是强调这种声音的 “特别 ”之处,比如 “妈 妈的唠叨 ”,原来嫌妈妈的唠叨烦人,可通过一些事情渐渐理解了妈妈的唠叨里充满着爱,没有了妈妈的唠叨 “这样一种声音 ”真的不习惯了。从提示语来来看, “有这样一声音 ”,是人间美好、美妙、美丽的声音,而自然界中的声音不属于此文的写作内容,要注意。 考点:写作能力。 点评:学生在写命题作文里,往往是见题就写,不注意阅读分析提示语,忽略其中的提示信息。本题如果只看文题,写 “和风细雨 ”之声,写 “花开叶落 ”之声,就偏离了写作的要求,写历史上屈原鲁迅的 “呐喊声 ”,闻一多的 “怒喝声 ”,毛泽东的 “宣告 ”声,虽然立意很好,主题很好, 便也不属于此文的写作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