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28921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东港石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 2分) 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 _ _ _ , _ _。 答案: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奔流不息中见证顽强。或(生命是那风雨中的鹰,在翱翔搏击中诠释勇猛) 试题分析:注意两个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生命是 ,在 中 ,但给出的两个例句的字数和结构一致,所以此仿写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前后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审题时一定要看出这一点,拟答时才会拟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才能做到句式一致,修辞

2、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2分) 【小题 1】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 查整治力度。 【小题 2】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答案: 【小题 1】去掉 “不 ”; 【小题 2】在 “自我保护 ”后面加上 “意识 ”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了,应去掉 “不 ”。第二个句子 “增强 ”缺少宾语,应去在 “自我保护 ”后面加上 “意识 ”

3、。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 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戏 谑 ( xu) 嘈 杂( co)寂 寥 ( lio) 煞 费苦心( sh) B 簪 子( zn) 揶 揄( y)黄 晕

4、 ( yn)乳 臭 未干( xi) C抽 噎 ( y) 虔 诚( qin) 蓦 地( m) 猝 不及防( ch) D 隧 道( su) 偌 大( nu) 濡 湿( r)憨态可 掬 ( j)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寥 ”应读 lio , C“猝 ”应读 c,D“偌 ”应读 ru.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5、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_;_; _; _。 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 “国之重宝 ”。 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一个总说句,根据题目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应放在最后。 按空间顺序由上至下介绍。因此应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

6、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我经常心情 _,可是从来不 _。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 充满危险和浪漫,并且将 艰辛匮乏当成我日记更 _的材料。 A沮丧 绝望 丰富 B沮丧 失望 丰厚 C懊恼 绝望 丰厚 D懊恼 失望 丰富 答案: A 试题分析: 第一个空中的可选词语 “沮丧 ”指灰心失望;伤心失意。 “懊恼 ”指心里别扭,烦恼。第二个空的

7、可选词语 “失望 ”不如 “绝望 ”的程度深。第三个空可选的词语 “丰厚 ” 指丰盛隆厚,多用于形容礼品等。 “丰富 ”则强调多。总体上读这段话,整体权衡,应选择 A,表达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感及语句搭配照应的把握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语段内容,注意句中的标志性词语,做好正确的搭配注意搭配时先找容易的、明显的、把握大的选择出来填上,然后再做其它搭配 找出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 )( 2分) A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 望洋兴叹 了。 B大众小说乡土化,乡土小说大众化,合二而一, 出奇制胜 。 C看他 六神无主 的样子,我觉得他

8、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 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 ,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 ,还不得而知 ,我们将刮目相看 。 答案: D 试题分析: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此句中用来指 “新组建 ”的上场结果 “不得而知 ”的球队,不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现代文阅读 仙人掌花 曹乾石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

9、、文竹 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 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

10、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 ,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 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

11、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 ,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 【小题 1】通读全文,请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并写在下面的横线

12、上。 (2分 ) _ 【小题 2】第( 2)段中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 _ _ 【小题 3】第 (3)段中说 “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 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中的 “啄食 ”一词形象生动,请写出你的赏析。 (3分 ) _ _ 【小题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 (8)段中 “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 ”一句中 “奇迹 ”一词指的是什么? (2分 ) _- 【小题 5】第 (13)段中的 “不甘泯灭的美 ”的含义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 _ 【小题 6】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

13、进行对比的。 (2分 ) _ _ 【小题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 _ 答案: 【小题 1】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小题 2】这句话单独成段,从内容上看,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从结构上看,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作了铺垫。 【小题 3】 啄食 一词照应了前面的 喙 ,形象性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 阳光和空气 的情态,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小题 4】丑陋的仙人掌竟开出了一朵异常漂亮的金色花。 【小题 5】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变得冷峻而坚强。 【小题 6】 一是以海棠、文竹、月季的娇弱和仙人掌的倔犟进行对比; 二是由仙人掌的皱纹满面

14、与金色花的美丽辉煌进行对比。 【小题 7】由对仙人掌花美丽的赞美,进而升华到对 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 【小题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不难发现,结尾段抒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仙人掌花顽强生命的赞颂,即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或概括出来做答。 【小题 2】试题分析:此段只有一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也为下文点明主旨做铺垫;内容上要抓住 “例外的是、只有 ”两词,联系上下文作答,从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出此段写出了人仙人掌的与众不同。 考点:

15、本题考 查记叙文语段的作用。 点评: 记叙文中语段的作用一般会考查首段,尾段,中间段,其具体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一般不会脱离两方面,即内容和结构。本语段是文章中间的一段,结构上一般为过渡作用,内容上,要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 “啄食 一词 ”明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们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如 “把仙人掌的毛刺人格化,形象性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 阳光和空气 的情态,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当然也可以从其它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 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词语

16、(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对于各种修辞的特征要熟记于心,回答其作用时,一般要结合语境,甚至是上下文,拟答时一般要运用 “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情感 ”这样的模式。 【小题 4】试题分析:精读第八段内容及其上下文内容,可知,上文写仙人掌的难看,认为自己养花的失败。第八段写仙人掌开花了,由此总结出 “奇迹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的能 力。 点评:理解词语一定把词语放到原文中,即按照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5】试题分析:该句出自第二段,所以要精读第二段内容

17、,确定第二段是否是答案:范围,如果不是,在附近寻找答案:范围,然后从相应段落中提取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小题 6】试题分析:文中的对比既有仙人掌与其它花的对比,如文章的一、二段,也有仙人掌自身的对比,即仙人掌的难看与花的美丽的对 比,即文章的七、八段。 考点: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比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加以分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

18、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小题 7】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十至十四段内容,尤其是结尾段中的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可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像仙人掌这样的顽强生命力 的赞美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主题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该部分文章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尤其是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语段。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

19、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 几近绝望的时候

20、,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 !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 !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 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

21、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 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

22、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 【小题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 段的主要情节。 (3分 ) 【小题 2】阅读文章 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分 ) _ 【小题 3】第 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 _ _ 【小题 4】阅读第 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 )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 “咬咬牙 ” 又为什么 “闭起双眼 ” _ _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

23、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 ,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 “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 _ _ 【小题 5】文章题目 “母亲的心 ”有哪两层含义 (2分 ) _ 答案: 【小题 1】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小题 2】久病初愈的 “我 ”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小题 3】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小题 4】 (1)“咬牙 ”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 “闭眼 ”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4、(2)母蟹挣扎的 “沙沙沙 ”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 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小题 5】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小题 1】试题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 “我想吃螃蟹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三自然段。 “母亲捞起螃蟹 ”在七自然段,因此前两个空答案:应在三至七段中间寻找,最后一个空在七段后寻找。由前向后找,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四、五段中的 “翻 ”和六、七段中的 “发现、捞 ”,据此,我们不难概括出 “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 ”和 “母亲放下螃蟹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

25、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 ,然后精读此部分,提取出与题目要求一致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1 4段 ”是题干告诉我们的答题范围,从前向后找,三段有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 ”“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四段有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 ”。根据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总结出答案:即: “我 ”想吃螃蟹;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此部分,提取出与题目要求一致的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

26、,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句子中的 “放、捞 ”写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原因是 “她又想起什么似的 ”,即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但又不忍心抓走母螃蟹。这些动作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人物的直接描写,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的描写,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情服务的。 【小题 4】试题分析:分析语句要结合语段内容,尤其要认真读语句附近的文章。通过读文章我们知道,母亲 “咬牙 ”是 “放、捞 ”了数次之后, “咬牙 ”做出了“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的决定,可见做出决定的艰难。 “闭眼 ”是因为母亲不

27、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因为看了自己就会不忍心,就捉不走螃蟹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组织语言的能力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 【小题 5】试题分析:文章最后一段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 罢 ”点明了“母亲的心 ”的双重含义,即不仅爱自己的孩子,还能理解母亲对孩子的爱,理解别的母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求分析标题含

28、义的,文章的题目一定有其深层的意思,我们要结合全文内容及主旨,尤其是文章抒情议论的语段、语句分析。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全面,不要遗漏。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卖油翁,完成题。( 9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 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 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划

29、四处 )。( 2分) 以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小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2分) (1)但微 颔 之( ) (2)睨 之,久而不去( ) 【小题 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以 我酌油 知之宁可 以 急相弃邪? B康肃笑而遣 之 卒辇而致 之 C 自 钱孔入,而钱不湿 自 三峡七百里中 D康肃笑 而 遣之有寄千金 而 无券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 1)尔安敢轻吾射? _ (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_ 【小题 5】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 1分)_ 答案: 【小题 1

30、】以钱 /覆其口,徐 /以杓 /酌油 /沥之。(画对两处给 1分) 【小题 2】( 1)点头( 2)斜着眼睛看 【小题 3】 B 【小题 4】( 1)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2)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小题 5】熟能生巧。 【小题 1】试题分析:整体感知句子的意思,根据语意 “用一枚铜钱挡住了葫芦口,慢慢的将杓酌油灌进去 ”可知,画四处,则要把中心语与修饰限制的成分分开,即 “以钱、徐、以杓 ”是修饰语,后面要停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能力。 点评: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

31、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主谓之间要停顿()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 2】试题分析:颔、睨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容易理解,不容易出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3】试题分析: “以 ”第一句中译为凭,凭借。第二句中译为

32、因为。 “自 ”第一个字译为从,第二个字译为在。 “而 ”第一个表修饰,第二个表转折。只有 B中的 “之 ”都是代词。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安 ”“轻 ”射 等。 “安 ”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怎么,怎么能的意思,“轻 ”是轻视的意思, 射 此句中是名词,射技的意思,这几个词较为典型,都是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

33、也是易错的。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 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5】试题分析: “用一个成语概括 ”是审题的关键点,本文的道理很明显,“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就阅读的关键所在, “熟 ”是最主要的启示,即 “熟能生巧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课外文言文,我们平时要适当

34、的读一些,尤其是古代的成语故事。借助自己对成语故事的了解,可以增强对小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谈启示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 体感知。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抓住重点内容、多角度考虑是很重要的。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 zh)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 w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 “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 d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

35、善举也。 注释:遗( w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小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2分) 昼 则耕于田间( ) 竟年如 是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2分)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小题 3】 “乡里咸称其善 ”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小题 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 _(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答案: 【小题 1】 (1)白天 (2)这样 【小题 2】偶然有没有衣服的人,刘氏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 【小题 3】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小题 4】要善待他人,要乐于助人,善有善报,与人为善。

36、 【小题 1】试题分析: “昼 ”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一致。 “是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一般为代词用法,放到语境中解释为 “这样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 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遗 ”等。 “遗 ”放到语境中译

37、为 “给,送给 ”。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找到此句 “乡里咸称其善 ”出现的位置,分析其前后文章,此题很容易确定原因在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 zh)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 wi)之 ”中便可找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

38、:结合文章的内容,揣 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首选用原文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更要用原文语句了。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全文内容可知,刘氏好善乐施,后来家里着火,被她救济过的人都来相助,可见此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要与人为善等道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等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段和语句是很重要的,这些地方往往是文章情感的触发点,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给我们启示的地方。 诗歌鉴赏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9、 【小题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 1分) 【小题 2】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 “轻 ”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2分) 答案: 【小题 1】湍急 【小题 2】 “轻 ”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 2分答案:含 “船的轻快 ”“内心的轻松、喜悦 ”两点内容,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写出了水的湍急,诗中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也写出了水流速之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寻找它们的

40、共同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 【小题 2】试题分析: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 “轻 ”字没有运和修辞,因而要另选角度,我们可以人内容与情感的角度赏析,即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对于各种修辞的特征要熟记于心,回答其作用时,一般要结 合语境,甚至是上下文,拟答时一般要运用 “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情感 ”这样的模式。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填空。( 3分)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

41、,小强盗? ”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 “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 ”外祖母说, “你以为是个什么 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 ”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 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 【小题 1】以上文段出自高尔基的小说 ,文中被称为 “小强盗 ”的 是小说主人公 ( 2分) 【小题 2】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1分)_ 答案: 【小题 1】童年 阿廖沙 外祖母: 【小题 2】慈祥善良 聪明能干 热爱生活 试题分析:语段中的 “外祖父、外祖母、小强盗 ”等,提示我们这是高尔基的童年里面的情节

42、,主人公是阿廖沙。外祖母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很鲜明,课后的名著导读里面就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 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 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默写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3分) 【小题 1】水何澹澹, 。 【小题 2】曲径通幽处, 。 【小题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题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 5】故渔者歌曰: “ , !” 【小题 6】 ,寒光照铁衣。 【小题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 【小题 8】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 ” 【小题 9】望岳中表现作者勇于登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