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8951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人琴俱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1)月余亦卒 ( ) ( 2)便索舆来奔丧 ( ) ( 3)便径入坐灵床上 ( ) ( 4)弦既不调 ( ) 答案:( 1)死 ( 2)轿子 ( 3)一直 ( 4)协调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靠学生平时注意积累。一是要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二是积累通假字。三是积累词类活用,譬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中的 “船 ”就是名词用作状语。四是积累古今异义。五是积累一词多义。有了积累,很容易得知: 月余亦卒(死) 便索舆来奔丧(轿子) 便径入坐灵床上(一直) 弦既不调(协调) 考点: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实词

2、的积累能力。 点评:有了广泛的积累,大多数课内文言字词都能给出意思。对于少数未积累到的文言字词,同学们可先整体理解该字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回过头来猜测相关字词的意思,选择一个最贴切的意 思将其写出来。 翻译下列句子。 (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 _ ( 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 _ 答案:( 1)(子猷)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 2)(子猷)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试题分析:我们要注意:翻译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它要求忠 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再采用意译使句子流

3、畅。( 1)(子猷)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2)(子猷)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考点:考查学生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子翻译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保持语意连贯畅通。关键词语意义、文言语法现象(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都是文句翻译的注意要点。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 答案: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 卒。 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要疏通文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语段提取问题信息,容易理解到: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表达对子敬去世的悼念、悲痛之情

4、; “月余亦卒 ”表达相随死去,所以, “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 考点:考查学生文言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要想提取文言文中的相关信息,平时不断训练,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 ( 1)引恸绝良久 ( 2)子敬速好琴 ( 3)便径入坐灵床上 ( 4)何以都不闻消息 答案:( 1)因 恸绝良久( 2)子敬 速好琴( 3)便 径入坐 灵床上( 4)何以 都不闻消息 试题分析:学生应在平时多读文言文,提高文言语感。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二

5、、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要做到不破句,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考点:考查学生的文言语感。四个句子的节奏划分为:( 1)因 恸绝良久( 2)子敬 速好琴 ( 3)便 径入坐 灵床上( 4)何以 都不闻消息 点评:学生一定要多阅读精短的文言文,不断积累,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 翻译下列句子。 ( 1)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 译文: _ (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_ 答案:( 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

6、消息? ” ( 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试题分析:这些句子是课内的,学生并不陌生,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 “何以:为什么 ”、 “闻:听 ”、 “恸:痛哭、悲痛 ”、 “卒:死 “的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轻松得出译文。( 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 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考点:考查学生翻译课内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翻译一定要抓住关键词,采用 “留 ”、 “补 ”、 “换 ”、 “调 ”、 “固 ”、“意 ”六种方法,再对不懂的词语进行揣测, 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这

7、样,一个文言句子就能够很轻松地翻译出来。 选择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 B语时了不悲结束 C因恸绝良久很 D子敬素好琴向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看学生对本文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B 项中 “语时了不悲 ”的 “了 ”是完全的意思,所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考点:考查学生课内文言实词的积累。 点评:词语解释是文言文阅读考查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以实词为主。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是确定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文言文阅读 子猷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你认为 “琴不调 ”原因

8、可能是什么? 答: _ 答案:一是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二是子猷睹琴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首先明确: “弦既不调 ”是指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琴的主人来看是主人 病了很久,琴很久没有人弹了。从子猷这一方面了说,他很伤心,没有调琴的兴致。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点评:学生一定要考虑全面,往往忽视了子猷的心情,只答出琴好久没有人弹了,这是片面的。 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 “了不悲 ”、 “都不哭 ”,后又写他 “恸绝良久 ”,这是不是矛盾?请作分析。 答: _ 答案: “了不悲 ”、 “都不哭 ”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

9、俱亡, 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悲痛喷薄而出,所以 “恸绝良久 ”。故前后并不矛盾。 试题分析:这篇短文讲的是东晋王子猷和兄弟王献之的故事,表达的是兄弟之情。一开始 “了不悲 ”、 “都不哭 ”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悲痛之情难以抑制,所以 “恸绝良久 ”。故前后并不矛盾,反而更能体现兄弟情深。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时,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文章的主题,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作者这样写更能体现兄弟情这一主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 题。 鼓琴吊丧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张

10、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 伤逝)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1)顾彦先平生好琴 ( ) ( 2)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 ) ( 3)不胜其恸 ( ) ( 4)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 ) 【小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1)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译文: _ ( 2)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译文: _ 【小题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张季鹰的悲痛之情?请用原文回答。 答: _ 【小题 4】你能体会张季鹰说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这句话时的心情吗?说说你的体会。 答: _

11、答案: 【小题 1】( 1)弹琴 ( 2)把 ( 3)能承担、能承受。这里是抑制、控制 ( 4)持、握 【小题 2】( 1)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 2)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小题 3】不胜其恸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小题 4】悲痛之极,对逝者的哀悼。表现了张季鹰和顾彦先友谊深厚,知己去世,因恸忘情。 【小题 1】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我们平时课内所学: “琴 ”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弹琴的意思; “胜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 “高处不胜寒 ”中学过,是能承担、能承受的意思,但是,在这语境中是抑制、控制的意思; “执 ”与 “执

12、子之手 ”的意思一样,是握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解释课外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字词的考查,一般都遵循 “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知识在课本 ”的原则,因此要注意平时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词。( 1)句中,琴:弹琴;及:到 时;以:把。故该句译为:顾彦先(顾 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 2)句中,赏:欣赏;此:代之这些曲子。故该句译为: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考点: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 点评:学生应在掌握关键词的基础上,对不懂的词语进行揣测,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轻松地翻译出文言句子。 【小题 3】

13、试题分析:我们要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悲痛 ”,找短文中含有悲痛之义的词 恸,所以,文中表现张季鹰的悲痛之情原句是: “不胜其恸 ”,“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 考点:考查学生提取文言信息的能力。 点评:用原句解答问 题,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依据关键词到文中找含有此词义的句子,轻松得到答案:。 【小题 4】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读懂句子意思,然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进行品析。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意思是: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言外之意是:顾彦先再也不能能欣赏这些曲子吗。表现了张季鹰悲痛之极以及和顾彦先友谊深厚,知己去世,因恸忘情。 考点:考查学生体味文言句子情

14、感的能力 点评:体味文言句子的情感,一定要基于句子的现代汉语意思,抓住关键词,答案:容易得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 【小题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小题 2】翻译下面句子。 吾今死矣,子速去 ! 译文

15、: _ 【小题 3】匈奴 “班军而还 ”的原因是什么 答: _ 答案: 【小题 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小题 2】我现在快死了,你赶快离开吧。 【小题 3】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感动。 【小题 1】试题分析: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这个句子意思是: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那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应在 “疾(病) ”与 “值(适逢,正赶上) ”两次中 间加逗号。 考点: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断句,往往有些些标志: 表对话的字眼,如 “曰 ”、 “云 ”等,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

16、,且大多用冒号顿开。 发语词和句首助词,如夫、盖等,它的前面就应点断。 语气词也、矣、乎等于其此后应断句。 感叹词呜呼、嗟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可在它们前后点断。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然、纵使等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可点断。掌握这些技巧,对闻言断句是有好处的。 【小题 2】试题分析:首先要把握住关键的文言实词,今:现在,子:你,去:离开,故句子改译为:我现在快死了,你赶快离开吧。 考点:考查学生疏通句意的能力。 点评:学生应在弄懂关键词的基础上,直译与意译为相结合,轻松地翻译出文言句子,语句要舒畅,语意明确。 【小题 3】试题分析:荀巨伯坚持 “义 ”而留下陪伴病中的朋友,而匈奴以 “不义 ”而攻打友之郡城,这种 “小义者 ”足使匈奴之 “大不义者 ”感动,故此匈奴 “班军而还 ”。 考点:考查学生提取文言信息的能力。 点评:做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内容,通过对比,提取问题的信息。另外,此类题目是考 试的重点,应加强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