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28987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随着 “神舟十号 ”飞船和长征二 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 “神十 ”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删去 “随着 ”)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去 “因为 ”) C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将 “相当危险 ”和 “施救的难度很大 ”互换位置 ) D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

2、遭受严寒的灾难。 (“灾难 ”改为 “侵袭 ”)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天使儿 凌鼎年 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的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 16岁,智力最多 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的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的怪叫声。 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 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 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 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古脑儿 交给葵葵。 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 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

3、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 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的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 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 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那色块的突兀,那色彩的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 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 他 立时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的 他走进葵葵的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 点,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 “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的很抱歉。 ” 妻子歉意地说。 “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

4、。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 ” 商未央的兴奋溢于言表。 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 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的处女作的报道。报道的发表,使娄城的市民都知道了 这个 “天使儿 ”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的低能儿 。 也许是那无题的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的很少是画的本身, 更多的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 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的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 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的 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的画,就激动起来了,立

5、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 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 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 心制作的天使儿的杰作专题片,不 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 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的文章。 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 么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 , 妻子忍不住说: “你为什么不解释呢 葵葵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孩子的父母在车祸 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他 ”

6、 商未央止住妻子的话头: “由他们说吧,葵葵就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天使儿 ” (选自短小说 2005年第 8期,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第 段介绍葵葵的情况,在行文上制造悬念,为下文写他有突出的绘画天赋,画出令人震撼的作品作铺垫。 B第 段写 “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 ”,真实地刻画了人们的复杂心态,反映出人性中有美善也有丑恶。 C本文通过低能儿葵葵的绘画天赋被发现和宣传报道,在娄城引起轰动的故事,呼吁人们要善于发现、培养低能儿的 特殊才能。 D作者在文末才揭示葵葵不是商未央的亲生儿子,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平淡的情节

7、陡然掀起波澜,更能打动读者。 【小题 2】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 (1)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 惊呆 了。 (2)有人说:老天就是 公平 ,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小题 3】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 (4分 ) 【小题 4】 “天使儿 ”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4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1)惊呆:生动地表现出商未央被震撼的神态,突出画作的感染力。(2分 )(2)公平:准确地表现出这些人对商未央有个低能儿幸灾乐祸,反映了他们的妒忌 (狭隘自私 )心理。 (2分 ) 【小题 3】 (1)善良、有爱心:

8、收养了低能儿葵葵,给他慈父般的关怀。 (2)有宽广的胸怀 (有气量 ):面对 “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 ”等指责,不作辩解。 (3)善于发现的孩子的潜能:发现画作、拍摄相片、给报社写文章等。 (答对一点给 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 4分 ) 【小题 4】 (1)指低能儿葵葵。 (2)商未央夫妇待葵葵如亲生儿子,在他们心中葵葵就是天使。 (3)葵葵具有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就像天使。 (答对一点给 1 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 “呼吁人们要善于发现、培养低能儿的特殊才能 ”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故事情节发展到最后,揭示了谜底,葵葵这个低能儿不是商未央的亲生儿子,是他好心收养的。

9、这个情节是对上文世俗行为的无声反击,彰显了文章的主旨,它揭露社会中部分人的丑恶嘴脸,同时,也反映出人性中的真善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故事大致情节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记叙文知识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小题 2】试题分析: “惊呆 ”的原因是商未央被儿子的画那种 “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 ”所震撼。理解了词语 “惊呆 ”的原因,词语就解释出来了。 “公平 ”是人们对商未央的评价,是对对商未央才气逼人的妒忌,认为让他摊上个低能儿子是老天有眼,表现了人们的自私与狭隘。

10、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定要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语段的意思,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加以综合分析,把词语的意思解释透彻。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 “结合文本 ”的要求,答案:中要写出事件或故事 情节,细节等,然后用词语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如收养了低能儿葵葵,表现出他有爱心、善良。低能儿葵葵把家里画得一塌糊涂,他却不生气,体现了他的爱心,宽容。他发现了孩子的潜力,表现了他善于发现的孩子的优点。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

11、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 4】试题分析:此词表面指低能儿葵葵,更是商未央夫妇对葵葵的称呼,体现了他们对孩子无私的爱。同时,此词还是 文中 “专题片 ”的名字中的用词,指葵葵具有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就像天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题目的含义一般从表面义和深层的意思相两方面去回答。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文章内容,并联系全文主旨做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才会准确、全面。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石雅彬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 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

12、福感是什么 幸福从哪里来 呢 尼采说过: “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 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 ”可见,幸福 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 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 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 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 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

13、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 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 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 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 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 受到了挫伤。 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 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 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

14、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 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 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 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 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 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 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 “如果

15、发挥再好一点 ”的侥幸和假想 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 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 可永远想当第一, 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 “自己还不够完美 ”。太过 争 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 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本文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第 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 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 “幸福感对个人的生

16、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B俗话说 “人比人气死人 ” “这山望着那山高 ”,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 ,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小题 2】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 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3分 )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 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 “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之一, “幸福指数 ”亚洲排名第一,世

17、界排名第十三。 【小题 3】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 “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 (4分 ) 答案 : 【小题 1】 D 【小题 2】第 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 (1分 )不丹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 (由于心里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 ),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 的观点。 (2分 ) 【小题 3】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 “会觉得甜蜜、幸福 ”; (2分 )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缺乏信

18、任,争强 好胜,所以 “会感到失落、痛苦 ”。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原文语句是 “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而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选择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第四段论述了 “本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而题目中的 “不丹王国 ”的例子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个例子可以作为第四 段

19、的论据。 考点:考查学生对论据与论点关系的掌握能力。 点评: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必须有契合点,否则就无法证明论点,论证也就没有了说服力。 【小题 3】试题分析:审题后找答题范围,即主体部分三至七段,找到其中的关键语句,可看到三个分论点,根据这些语句,便可回答本题。即同样的生活水平,觉得甜蜜、幸福的人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反之则会感到失落、痛苦。 考点: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及理解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 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议论文要注意看清文章的结构,寻找文章的分论点),并根据理解概括出切

20、题的答案:。注意提取和概括尽量要全面,不可遗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 啄其肉,蚌合 而箝 其喙 。鹬日: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日: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 ”惠王日: “善。 ”乃止。 (选自战国策 ) 【注释】 鹬 (y):一种水鸟。 箝 (qin):夹住。 喙 (hu):嘴。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 (1)赵 且 伐燕 ( ) (2)以 敝

21、 大众 ( ) 【小题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小题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 ) 【小题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3分 ) 答案: 【小题 1】 (1)将要 (2)使 劳苦 (贫困 ) 【小题 2】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他们两个一并抓了去。 【小题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启示:面对矛盾 (冲突 ),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小题 4】( 1)从苏代的角度看: 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 (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 (1 分 )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

22、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1分 )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1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 “且 ”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根据语境应译为 “要,将要 ”。“敝 ”根据上下文,应译为使动用法 “使 劳苦 (贫困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 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

23、键词是 “不肯相舍 ”,其中的 “舍 ”是 “放开 ”的意思。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 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这个故事和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关键是能不能回想起来,并把字写正确。所以一定要注意看原文中的字形,如鹬、蚌、渔、利。对我们启示也很明确,即理

24、智对待矛盾、冲突,避免两败俱伤,使他人坐收余利。 考点:考查学生的积累功底。 点评:平时要培养对各类知识的兴趣,如故事传说、名人名言、成语谚语、诗词名句、歌谣童谣等,要 在学习、生活中多留意,并随手记录下来,这样,考试时遇到这类的题目就不会无答案:可写了。 【小题 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大意,总观全文,把人物苏代说服赵王的过程,说服赵王的方法,用简洁的语句总结出来即可。思考的角度要多元化,不仅要从苏代说服技巧的角度思考,还要从赵王善于纳谏的角度回答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揣摩原因并不难,关键是要答出说服中使

25、用的方法所在,另外,考虑问题要全面,不可偏颇。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 ,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 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 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 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 无

26、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 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小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欲出不 得 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 辄 返造饮 辄 尽,期在必醉 C于 时 冰皮始解学而 时 习之 D麦田浅鬣寸 许 遂 许 先帝以驱驰 【小题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小题 3】第 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3分 ) 【小题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

27、、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 “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 “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我这 )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 (却 )不知道啊。 【小题 3】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1 分 )烘托出作者 “欲出不得 ”的压抑烦

28、闷之情; (1分 )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 (1分 ) 【小题 4】 C 【小题 1】试题分析: B均为 “就 ”。 A前者与 “不 ”连用,意用 “办不到 ”;后者为“领会 ”。 C前 “这时 ”,后 “时常 ”。 D前 “左右 ”表约数,后为动词 “答应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 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

29、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 “郊田之外 ”“而 ”等,译为 “郊野之外 ”。 “而 ”在此句中表示转折。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 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第一段写城中的余寒为后面写生机勃勃的春景作了铺垫,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同时也烘托出作者出游的急切心

30、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看语段写了什么,结合全文,想一想语段与下文的联系,在全文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开头的语段一般:照应题目,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 【小题 4】试题分析: “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原文中的 “游人虽未盛 ”可知 ,游人还没有太多,不会出现 “络绎不绝 ”的盛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 “酷抠族 ”是指拥有

31、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人群。这类人擅长精打细算过日子,通过转移消费重,占、,更好地配置 “有数 ”的金钱。他们摒弃奢侈消费,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金钱获取最大的物质和心理满足感。他们以着装从简为荣,以盲攀比为耻;以物尽其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心态阳光为荣,以纠结抑郁为耻 这是一个崇尚节约,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族群。 【小题 1】什么是 “酷抠族 ”? (2分 ) 【小题 2】 “抠 ”在词典里有 “吝啬 ”之意, “酷抠族 ”的 “抠 ”值得提倡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 答案: 【小题 1】 “酷抠族 ”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 (1分 )追求节约、

32、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族群。 (1分 ) 【小题 2】看法一:值得提倡。 (1分 )因为这是理性消费,是崇尚节俭的一种生活方式。 (1分 ) 看法二:不值得提 倡。 (1分 )因为他们拥有较高收入,具备较好的消费条件,可以适当地高消费。 (1分 ) 从下面 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 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情境。 (80字之内 )(4分 ) A组:洋溢 热闹 张灯结彩 兴高采烈 齐心协力 欢声笑语 B组:不仅 而且 一边 一边 答案:示例一: (端午节 )粽子飘香,龙舟竞发,好不热闹!看,健儿们齐心协力挥动船桨,龙舟箭一般往前飞;观众兴高采烈地欢呼、呐喊

33、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示例二: (中秋节 )中秋之夜, 明月高悬,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家一边品茶吃月饼,一边赏月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孩子们跑呀,跳呀,唱呀 到处是欢声笑语。 名著导读 (8分 ) A “有谁和你在一起吗 ”“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 ”“ 等一等 等一等。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 “说出来吧,孩子 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 ”“就带了一只 呃 一只死猫。 ”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 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

34、恐惧。印第安人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恐怖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人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 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 荡然无存了。 白天里,看见莫夫 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节选

35、自汤姆 索亚历险记 ) 【小题 1】 A选文中的 “同伴 ”是谁? B选文中 “可怕的实情 ”具体指什么? (4分 ) 【小题 2】联系原著,说说 B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 “高兴 ”又 “后悔 ”? (4分 ) 答案: 【小题 1】哈克。 (1分 )“可怕的实情 ”指:在坟地,罗宾逊医生和印第安人乔发生争执,印第安人乔杀死了罗宾逊医生,并嫁祸给被打昏了的波特。 (3分 ) 【小题 2】 “高兴 ”一是因为战胜内心的恐惧和担忧 ,说出了实情;二是为波特洗脱了罪名。 (2分 )“后悔 ”一是因为说出了秘密,失信于朋友;二是因为害怕印第安人乔的报复。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对名著

36、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虽然有语段和情节,但如果没有读过名著,第二问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答准确的。不过,如果静下心来细读选段,可写出一言半语,但完全得分的可能性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 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可以有关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内容,与同学们多交流,同学之间多讲一些里面的故事。这样,不仅提高了读名著的兴趣,做题时还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 2】试题分析

37、:语段最后有 “白天里,看见莫夫 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这样的语句。根据上文可知,汤姆 “高兴 ”是因为自己说出了实情,为波特洗脱了罪名; “后悔 ”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说出了秘密,不仅失信于朋友,而且有可能 招来印第安人乔的报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名著语段和理解现代文语段一样。我们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到原语段中去寻找答案:范围。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直接用原文语句回答。不能用原文语句的,可能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默写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 【小题 1】参差荇菜,左

38、右采之。窈窕淑女,口口口口。 (诗经 )(1分 ) 【小题 2】无可奈何花落去,口口口口口口口。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1分 ) 【小题 3】口口口口口口,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口口口口口口,山 间之四时也。 (欧阳醉翁亭记 )(2分 ) 【小题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 ) 【小题 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案: 【小题 1】琴瑟友之 【小题

39、2】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3】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小题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 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书写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 (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 q q险路。 (2)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 h x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3)设计者和匠师们 yn d zh y,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n shn d 。 答案:崎岖 和煦 因地制宜 根深蒂固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 “那儿,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 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