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 SO2漂白纸浆和草帽 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焦炭高温还原 SiO2制粗硅 D用 Na2S作沉淀剂,除去污水中的 Cu2+和 Hg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有机色素,可用 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A正确; B、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用作净水剂,但不能杀菌消毒, B不正确; C、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方程式为 2C+SiO2 Si+2CO, C 正确;D、硫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沉
2、淀,可以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因此用 Na2S做沉淀剂,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明矾、二氧化硅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离子沉淀反应的应用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5的 H2S溶液中, c(H+) = c(HS ) = 1105 mol L1 B pH = a的氨水溶液,稀释 10倍后,其 pH =b,则 a = b + 1 C pH =2的 H2C2O4溶液与 pH =12的 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 c(OH ) + c(HC2O4 ) D pH相同的 CH3COONa, NaHCO3, NaCl
3、O三种溶液的 c(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化氢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且电离分两步进行,因此pH=5的 H2S溶液中, c(H+) =1105 mol L1 c(HS ), A错误; B、氨水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则 pH = a 的氨水溶液,稀释 10 倍后,其 pH =b,则 a b + 1, B错误; C、 pH =2的 H2C2O4溶液与 pH =12的 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 c(H+) = c(OH ) + c(HC2O4 ) +2 c(C2O42 ), C错误; D、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4、,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 pH相同的 CH3COONa, NaHCO3, NaClO三种溶液的 c(Na+): ,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 (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 (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 (4)需要蒸馏装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 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应为过滤,需要过滤装置, A 正确; B、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 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要分液,要
5、用到分液漏斗, B正确; C、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 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应为蒸发,需要蒸发皿,坩埚原来加热固体,不用坩埚, C 错误;D、根据流程 图可知步骤( 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分离出甲苯,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需要蒸馏装置, D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考查有机物的合成 在水或水溶液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下列物质中的 A Na2CO3 B FeCl2 C FeCl3 D NaH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碳酸钠需要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A正确; B、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Fe 3FeCl2,属于化合
6、反应, B错误; C、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Cl2+Cl2 2FeCl3,属于化合反应, C错误; D、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O+CO2 2NaHCO3,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间反应的判断 下列操作或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或试剂 A 比较碳、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稀盐酸、纯碱 B 除去 KNO3中少量 NaCl 冷却结晶 C 将 MnO4 完全转化为 Mn2+ H2O2 D 除去水中的 FeCl3杂质 蒸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比较碳、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
7、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利用高氯酸与纯碱反应, A错误; 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可以利用结晶法除去 KNO3中少量 NaCl, B正确; C、双氧水具有还原性,能把高锰酸钾还原转化为 Mn2+, C正确; D、水的沸点是 100 ,因此可以通过蒸馏除去水中的 FeCl3杂质,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一定量的 CuS和 Cu2S混合物完全溶于足量 HNO3中,共收集到 NO和 NO2体积比为 11混合气体 VL(标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u2+和 SO42-)加入足量 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CuO12.0g,则 V
8、可能为 A 9.0L B 13.5L C 15.7L D 16.8L 答案: A 试题分析:若混合物全部是 CuS,根据铜原子守恒可知,其物质的量 n( CuS) n( CuO) 12g80g/mol 0.15mol。反应中 1mol硫化铜失去 8mol电子,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0.15( 6+2) 1.2mol; NO和 NO2的体积相等,因此如果假设 NO的物质的量为 xmol、 NO2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 3x+x 1.2,解得 x 0.3,所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0.6mol22.4L/mol 13.44L;若混合物全是 Cu2S,根据铜原子守恒可知,其物质的量 n( C
9、u2S) 1/2n( CuO)1/20.15mol 0.075mol。反应中 1mol硫化亚铜失去 10mol电子,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0.07510 0.75mol。因此如果假设 NO的物质的量为 xmol、 NO2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 3x+x 0.75,解得 x 0.1875,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0.1875mol222.4L/mol 8.4L。由于实际体积 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即选项 A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干燥气体时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 A错
10、误;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水中吸收容易倒吸, B错误; C、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 C错误; D、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来防倒吸,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O2气体通入氯水中: SO2 + 2ClO = 2Cl + SO42 B少量钠放入冷水中: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C FeO溶于稀硝酸: FeO + 2H+ = Fe2+ + H2O 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SO2气体通入氯水
11、中: SO2 + Cl2+2H2O = 2Cl + 4H+ + SO42 , A错误; B、少量钠放入冷水中: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B正确; C、FeO溶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 3FeO + 10H+ + NO3- =3Fe3+ +NO+ 5H2O,C错误; 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即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常温时,将 a1mL b1mol L1 HCl加入到 a2 mL b2mol L1 NH3 H2O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如 a1=a2、 b-1=
12、b2,则混合溶液中: c(Cl ) = c(NH-4+) B如混合后溶液 pH=7,则混合溶液中: c(Cl ) c(NH-4+) C如混合液的 pH 7,则: a1 b-1=a2 b2 D如 a1=a2且混合液的 pH 7,则: b1 b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a1 a2, b1 b2,则 a1b1 a2b2,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由于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显酸性,而氯离子不水解,所以 c(Cl ) c(NH-4+), A 错误;B、如果混合液的 pH 7,则 c( OH-) c( H+),根据电荷守恒 c( OH-) +c( Cl-) c( H+) +c( NH4+)可知 c(Cl
13、 ) = c(NH-4+), B错误; C、如果 a1b1a2b2,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显示酸性, pH 7;但如果在反应中盐酸过量,则溶液仍然显酸性,因此 a1 b-1不一定等于 a2 b2, C错误; D、当 a1 a2,如果恰好反应时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如果混合液的pH 7,则氨水一定过量,即 b1 b2,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离子浓度定性比较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分子树脂 是由 和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 NaOH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有机物 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l mol有机物
14、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和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和水, A错误; B、淀粉水解需要酸性溶液, B错误; C、分子中含有氨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正确;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只有羧基,则 l mol有机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2mol NaOH, D错误,电子只能选 C。 考点:考查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用 CO合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CO(g) + 2H2(g) CH3OH(g) H 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 T2 T3 B平衡常数
15、: K(a) K(c) 、 K(b)=K(d) C反应速率: (a) (c)、 (b) (d) D平均摩尔质量: M(a) M(c) 、 M(b) M(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正方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 CO的转化率越大。根据图像可知 T1 T2 T3, 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图可知, a、 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a点 CO转化率更高。正方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转化率越小,则温度 T1 T3。降低 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 K( a) K(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b、 d两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即 K( b) K( d), 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图可知,
16、a、 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 a点 CO转化率更高。正方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 CO的转化率越大,故温度 T1 T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 ( a) ( c); b、 d两点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点大于 d点压强,则 v( b) v( d), C错误; D、正方应体积减小, CO转化率的越大,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小。根据 M mn可知, a点气体的物质的量最 小,则 M( a) M( c), M( b) M( d),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25 、 101kPa下: 2Na(s) + 1/2O2 (g)= Na2O(s)
17、 H1 = 414kJ/mol 2Na(s) + O2 (g)= Na2O2(s) H2 = 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B因为 H2 H1,所以 Na2O2比 Na2O稳定 C常温下 Na与 O2反应生成 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 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 、 101kPa下, Na2O2(s) +2Na(s) = 2 Na2O(s) H = 317kJ/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反应 是放热反应,因此 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错误; B、根据反应不能确定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能量高低,因此不能比较二者的稳定性, B错误;
18、 C、 Na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常温下生成氧化钠, C错误; D、已知: 25 、 101kPa 下: 2Na( s) +1/2O2( g) Na2O( s) H1 414KJ/mol, 2Na( s) +O2( g) Na2O2( s) H2 511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 - 即可得到反应 Na2O2( s) +2Na( s) 2Na2O( s) H 317kJ/mol,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应用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NH4+H2O NH3 H2O+H+达到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B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1) =M
19、g(1)+ Cl2(g)的 H 0, S 0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 2H2O2=2H2O+O2,加入 FeCl3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解吸热,则反应 NH4+H2O NH3 H2O+H+达到平衡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 A错误; B、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1) =Mg(1)+ Cl2(g)的 H 0, S 0, B错误;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C 错误; D、对于反应 2H2O2=2H2O+O2,加入 FeCl3起催化剂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 D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
20、衡状态的影响、催化剂以及电化学的应用等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 (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 CO2 转变成 H2、 CO。其过程如下: m CeO2 (mx)CeO 2 xCe + xO2、 (mx)CeO 2 xCe + xH2O + xCO2 mCeO2 + xH2 + 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 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上图中 H1= H2+ H3 D该技术可有效缓解 “温室效应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 m CeO2 (mx)CeO 2 xCe + xO2、 (mx)CeO 2xCe + xH2O + xCO2 mCeO
21、2 + xH2 + xCO可知总反应H2O+CO2H2+CO+O2可知: CeO2没有消耗, CeO2为催化剂, A正确; B、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 CO2转变为 H2、 CO,所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B 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H1 H2+ H3, C错误; D、根据总反应H2O+CO2H2+CO+O2可知该过程中消耗 CO2,因此该技术可有效缓解 “温室效应 ”, D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能量转换及催化剂的判断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
22、是 O2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 Cl2 D若甲为 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甲为碳,若丁为 O2,则物质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2C O22CO、 2CO O2 2CO2、 CO2 C 2CO, A正确; B、若甲为 SO2,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 SO2+NH3 H2O NH4HSO3, NH4HSO3+NH3 H2O( NH4)2SO3+H2O;( NH4) 2SO3+H2O+SO2 2NH4HSO3, B正确; C、若甲为 Fe,丁为氯气,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进一步和氯气反应, C错误; D、若甲为NaOH
23、溶液,丁为 CO2,则物质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2NaOH+CO2 Na2CO3+H2O、Na2CO3+CO2+H2O 2NaHCO3、 NaHCO3+NaOH Na2CO3+H2O, D 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的转化关系和性质的应用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L-1的 NaCl溶液中含 NA个 Cl B 78 g 苯含 3NA个双键数 C标况下, 11.2L N2与 CO的混合气体中含 NA个分子 D同温同压下, 2NA个 C2H4(g)与 NA个 C4H8(g)的密度不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 mol L-1的 NaCl溶液
24、的体积不能确定,因此不能计算溶液中含有的 Cl 个数, A错误; B、 78 g 苯的物质的量是 1mol,但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 B错误; C、标况下, 11.2L N2与 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4L/mol 0.5mol,则含有 0.5NA个分子, C 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因此 2NA个 C2H4(g)与 NA个 C4H8(g)的密度不相等,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A和 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B第二周期:从左到右最高价从 +1到 +7 C同主族的
25、单核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化合价越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A 和 VIIA 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等, A 正确;B、第二周期:从左到右最高价从 +1到 +5,氧元素一般没有最高价, F元素没有正价, B错误; C、同主族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越强,但水解程度不一定越大,例如碘离子的还原性很强,但碘离子不水解, C错误; D、同周期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化合价越低,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H+) = 104 mol L1 的溶液中: NH
26、4 、 K 、 SO42 、 NO3 B无色溶液中: Na 、 Cu2 、 Cl 、 NO3 C 0. 1 mol L-1AgNO3溶液: H 、 K 、 SO42 、 I D饱和氯水中: Cl 、 Na 、 NO3 、 SO32 答案: A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则 A、c(H+) = 104 mol L1 的溶液显酸性,则 NH4 、 K 、 SO42 、 NO3 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无色溶液中 Cu2 不能大量共存, B错误; C、 0. 1 mol L-1AgNO3溶液 I 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 D、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则还原性离
27、子SO32 不能大量共存,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 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 NaCl或 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 NaCl或 NaOH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2 + 2H2O + 4e = 4OH B以 NaOH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 + 3OH 3e = Al(OH)3 C以 NaOH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 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如 果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或中性,则该燃料电极的正极发生
28、反应为 O2 +2H2O+4e- 4OH-, A正确; B、铝是活泼的金属,铝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负极反应为Al+4OH-3e- AlO2-+2H2O, B错误; C、该电池的反应式为 4Al+3O2+4OH-4AlO2-+2H2O,电池工作时消耗了碱,溶液 pH 降低, C 错误;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到正极,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矿盐主要成分是 NaCl,还含有 SO42 等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 BaCl2除去矿盐中的 SO42 B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 Na和Cl2 C用 AgNO3
29、可鉴别食盐水和苏打溶液 D食盐中加入碘化钾可加工 “加碘食盐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可除去杂质, A正确; B、电解熔融的 NaCl得到金属钠和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B错误; C、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均反应分别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碳酸银,不能鉴别, C错误; D、食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鉴别以及加碘食盐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固态时均为离子晶体 B CCl4、 Cl2及 HF中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电子稳定结构 C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理论无法解释同位素现象
30、 D晶体相同,则化学键也完全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纯净的电解质在固态时可能属于分子晶体,如冰醋酸, A 错误;B、氢原子不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B错误; C、原子结构理论主要是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 相结合,因此不能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位素现象, C正确; D、化学键相同其晶体类型不一定相同,如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中均含有极性键,但前者是原子晶体,后者是分子晶体, 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键、 8电子结构等知识点 某溶液可能含有 Cl 、 SO42 、 CO32 、 NH4
31、+、 Fe3+、 Al3+和 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 NaOH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 BaCl2溶液,得到 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 5种离子 B c(Cl )0.4mol/L C NH4+一定存在, Cl 可能不存在 D Al3+一定不存在, K+可能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入过量 NaOH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气体,气体是氨气,说明一定有 NH4+,物质的量 0.02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沉淀是氢氧化铁,说明一定有 Fe3+。 1.6
32、g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 0.01mol,则含有 0.02molFe3+,因此一定没有 CO32-; 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 SO42-,物质的量为 0.02mol; K+可能存在。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 Cl-,至少含有 0.02mol3+0.02-0.02mol2 0.04mol,物质的量浓度至少 0.04mol0.1L0.4mol/L。则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至少存在 Cl-、 SO42-、 NH4+、 Fe3+四种离子,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Cl 一定存在,至少存在 0.04molCl-。如果有钾离子,氯离子的量会增多,因此 c( Cl-) 0.4mol/
33、L, 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存在氯离子, 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l3+无 法判断是否存在,K+可能存在,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的判断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的 n(HNO3):后者少 C气体颜色:前者浅 D转移电子总数:前者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反应速率前者快,后者慢, A错误; 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 NO3) 2+2NO2+2H2O, 1mol铜消耗 4mol浓硝酸;铜与稀硝酸
34、反应的方程式为 3Cu+8HNO3 3Cu( NO3) 2+2NO+4H2O, 3mol铜消耗 8mol稀硝酸,所以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B正确; C、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 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铜完全反应,均被氧化生成硝酸铜,失去电子数相同,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比较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X 的原子半径比 Y 的小, X 与 W 同主
35、族, 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Y) r(Z) r(W) B Z、 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 的强 D仅由 X、 Y、 Z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 Z为 O; X的原子半径比 Y的小,X与 W同主族,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X为 H,W为 Na; X、 Y、 Z、 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则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3 1 1 6 5,因此 Y为第二周期的 N元素。则 A、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6、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为 r( W) r( Y) r( Z), 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素 O、 Na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8, 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Z Y,则元素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的弱, C错误; D、只含 H、 N、 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若为硝酸盐,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为硝酸,则是共价化合物,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律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37、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 40.0LN2(标况) B有 0.250molKNO3被氧化 C共转移电子 1.25mol D共生成 0.625mol氧化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 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可知 NaN3中 N元素化合价由 -1/3价升高到 0价, KNO3中 N元素化合价由 +5价降低到 0价,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氮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有 16mol氮气生成,氧化产物是 15mol、还原产物是 1mol。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mol,则15/16n( N2) -1/16n( N2) 1.75mol,解
38、得 n( N2) 2mol,则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mol22.4L/mol 44.8L, A 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NaN3发生氧化反应, KNO3发生还原反应,硝酸钾被还原,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 KNO3的物质的量 2mol2/160.25mol,其中 N元素化合价由 +5价降低为 0价,故转移电子为 0.25mol51.25mol, 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方程式可知 K2O、 Na2O总物质的量 2mol( 1+5) /16 0.75mol,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下列实验的现
39、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浓硫酸滴到蔗糖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吸水性、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 Al片放入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SO2通入溴水 橙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D 燃烧木条伸入无色无味气体 火焰熄灭 气体一定是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变黑,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O2、 SO2气体,固体膨胀, A 错误; 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铝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钝化是化学变化, 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溴
40、氧化, C正确; D、燃烧木条伸入无色无味气体,火焰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 CO2,也可能是氮气等,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已知 Ba(AlO2)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 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y与加入 Ba(OH)2的物质的量 x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 时: nA1(OH)3 n(BaSO4) B cd 时: n(AlO2 ) n(Ba2+) C ad 时: n(BaSO4)可能小于 nA1(OH)3 D de 时: n(Ba2+)可能等于 n(OH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图像可
41、知 a-b发生反应为 Al2( SO4) 3+3Ba( OH) 2 2Al( OH) 3+3BaSO4,由方程式可知,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Al( OH) 3 BaSO4,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 c-d发生反应为 2Al( OH) 3+Ba( OH) 2 Ba( AlO2)2+4H2O, 1molBa( AlO2) 2电离出 2molAlO2-、 1molBa2+,故 AlO2-比 Ba2+多, B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 a-b发生 A12( SO4) 3+3Ba( OH) 2 2Al( OH)3+3BaSO4,由方程式可知,沉淀的物质的量 Al( OH) 3 BaSO4; b d中 Al(
42、 OH) 3沉淀逐渐溶解转化为 Ba( AlO2) 2,故 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BaSO4大于 Al( OH) 3, C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 d点时 Al( OH) 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只存在 BaAl( OH) 42。如果加入的 Ba( OH) 2的物质的量等于 BaAl( OH) 42的物质的量时,溶液中 Ba2+与 OH-的量相等, D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图象的分析 实验题 ( 10分)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
43、中加 MnO2 B.加热 C.加浓盐酸 (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 c(HCl),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 AgNO3溶液反应,测定 m(AgCl)。 乙方案: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足量 Zn反应,测定 V(H2)。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进行乙方案实验:将残余清液稀释 10倍后作为试样。量取试样 20.00mL,用0.1000mol 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22.00mL,则残余清液中 c(HCl)为 mol L1 。 进行丙方案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 i)使 Y形
44、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 ii)反应完毕,每间隔 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答案:( 1) ACB( 2分); ( 2) 残余清液中, n(Cl-) n(H+)( 2分); 1.1( 2分); ( i) Zn粒( 1分) 残余清液( 1分);( ii)装置内气体尚未冷却至室温( 2分) 试题分析:( 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制备实验 开始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最后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答案:选
45、ACB; ( 2)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因此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锰,则残余清液中 n(Cl-) n(H+),所以不能通过氯化银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 根据方程式 HCl NaOH NaCl H2O可知溶液中盐酸的浓度是( 0.1000mol/L22.00mL) 20.00mL 0.1100mol/L,因此原溶液中盐酸的浓度是 0.1100mol/L10 1.100mol/L; ( i)根据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使 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Zn粒转移到残余清液中; ( ii)将锌转移到残留溶液中,反应完毕后,每间隔 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气
46、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气体未冷却到室温,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气体体积不再改变。 考点:考查实验室制备氯气、盐酸浓度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等 填空题 ( 12分)固体 AlCl3和 FeCl3混合物中含有少量 FeCl2和 Al2(SO4)3,某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净的 AlCl3和 FeCl3,图甲是该同学设计并进行的实验: ( 1)操作 中加入的试剂 A,最好选用 _(填序号)。 A.酸性 KMnO4溶液 B.硝酸 C.H2O2 D.浓硫酸 ( 2)操作 V的离子方程式为 _;操作 的离子方程式为_。 ( 3)图乙是操作 制取无水 FeCl3和操作 X制取无水 AlCl3的部分装置(铁架台、加热装置等略去)。 图乙中,装置 a由 _、圆底烧瓶、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循环物质 A是 _。 装置 b中填充的物质可以是 _(填编号)。 A碱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浓硫酸 D五氧化二磷 ( 4)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最后 _(填 “能 ”或 “不能 ”)得到纯净的AlCl3和 FeCl3。若不能,请你完善该同学的实验步骤设计: _(用文字叙述。如能,则不需回答)。 答案:( 1) C( 1分) ( 2) Fe(OH)3 + 3H+ = Fe3+ + 3H2O( 2分) Al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