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901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天津宝坻区四校高二 11月联考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元电荷、点电荷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电子和质子的统称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电荷是带点物体最小带电量,其大小和电子,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整数倍,质子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但不是电子和质子,故 A、B错误, D正确;当电荷的形状大小对我们所研究问题影响不大时可看做点电荷,不是依据体积大小判断的, C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为 A、 B, B 板接地, A

2、 板带电荷量 Q,板间电场内有一固定点 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将 B板固定 A板下移时, 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P点电势不变 B若将 B板固定 A板下移时, 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P点电势升高 C将 A板固定 B板上移时, 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P点电势降低 D如果 A、 B板距离不变,将 A板向左移动, P点的电场强度增大, P点电势升高 答案: ACD 试题分析:若将 B板固定 A板下移时,电荷量不变,根据公式 , 可得 ,即两极板间 的电场强度和两极板的距离无关,所以 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P点距离下极板的距离,即 0电势的距离不变,根据公式 可得 P到 B板的电势差不变,因

3、为 B的电势为零,所以 P点的电势不变, A正确 B错误;将 A板固定 B板上移时,电荷量不变,根据公式, , 可得 ,即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和两极板的距离无关,所以 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P点距离下极板的距离,即 0电势的距离减小,根据公式 可得 P到 B板的电势差减小,因为 B的电势为零,所以 P点的电势减小, C正确;如果 A、 B板距离不变,将 A板向左移动,正对面积减小,所以根据公式 可得电容减小 ,根据公式 可得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根据公式 可得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即 P点的电场强度增大,根据公式 可得 P到 B板的电势差增大,因为 B的电势为零,所以 P点的电势增大, D正确

4、。 考点:考查了电容器的动态变化分析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研究电场时,常用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用的是微元法 C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D在电路中,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这利用了等效法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涉及三个变量,研究其中一

5、个变量和电阻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他两个变量保持不变,即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A正确;在研究电场时,引入了电场线,由于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所以应用了理想模型法, B错误;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故应用了理想模型法, C正确;在电路中,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几个小电阻的效果和一个大电阻的效果相同,所以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 如图所示, 为两个固定的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虚线 互相垂直平分,负电荷 由 c点从静止释放,如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关于此电荷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 到

6、速度一直增大 B在 间做往复运动,经 O点时速度最大 C从 到 加 速度减小,从 到 加速度增大 D运动过程中动能与电势能总量不变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由电场的叠加可得, cd上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是沿着 cd指向外的,若负电荷在从 c运动到 O,电场力做正功,越过 O点后,从 O运动到 d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A正确;负电荷 q由 c点从静止释放,且只受到电场力作用,速度增大然后减小到零,再向上增大再减小,故在 cd间做往复运动,当经过 O点时,电场力为零,则速度达到最大,故 B正确;从 c到 O的电场强度可能越来越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加

7、速度可能越来越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对称性,从 O到 d加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 C错误;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则动能与电势能只和守恒,即总量不变,故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 A点运动到 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 A点的场强大于 B点的场强 D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 力指向曲线的内侧,故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和电场线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 A错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A点的电场线比

8、 B点的电场线密,所以 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粒子在 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B点的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粒子的加速度在减小, B、 C正确;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即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度在减小,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在真空中,电量为 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 P, P点与 q1的距离为r,把一个电量为 q2的实验电荷放在 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 F,则 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 答案: BC 试题分析: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所以 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错误, B 正确;点电荷电场公式 中的 Q

9、为场源电荷电荷量,并非检验电荷电量,故 P点的电场强度为 , C正确,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电场强度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 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带点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点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带电液滴静止不动 .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的直流电源相连,则两极板间的电压恒定不变,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根据公式可得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根据公式 可得电场强度减

10、小,根据公式 可得 P到下极板的电势差减小,因为下极板的电势为零,所以 P点的电势减小,变化前 ,变化后电场强度减小,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所以重力大于电场力,将向下运动,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粒子带负电,根据公式 可得油滴的电势能增大,故 B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容器的动态变化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当滑动变阻器 R的触头向下滑动时, ( ) A灯泡 L1、 L2、 L3均变亮 B灯泡 L1、 L3变亮, L2变暗 C灯泡 L1、 L2变亮, L3变暗 D灯泡 L1变亮, L2、 L3变暗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 R的触头向下滑动时,滑动变

11、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故电路总电流增大,即通过 的电流增大,所以变亮,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外电路总电压减小,因为通过 的电流增大,所以两端的电压增大,故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 两端的电压减小,即通过 的电流减小,故 变暗,因为总电流增大,而 的电流减小,所以通过的电流增大,所以 变亮,故 B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路动态分析 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 q 和 q 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 1、2、 3、 4为导体上的四个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 1、 2、 3、4,则 ( ) A 4321 B 4 32 1 C 4r)时,其相互作用力 为 F,现使它们

12、接触后,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 F B F/2 C F/4 D F/8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库仑定律,没有接触前, ,接触后,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可得两小球所带电荷量为 ,所以根据库仑定律可得,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库仑定律的应用 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普遍的通信工具,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 ) A 4.2 V, 14.58 mA B 4.2 V, 700 mA C 3.7 V, 14.58 mA D 3.7 V , 700 mA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

13、字说明可知, 4.2V是充电电压电池的电动势是 3.7V, 700mAh是电池的容量,即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所以平均工作电流 ,故 C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如图所示,厚度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 ab=10 cm, bc=5 cm.当将 A与B接入电压为 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 1 A;若将 C与 D接入电压为 U的电路中时则电流为 ( ) A 4 A B 2 A C AD A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电阻定律: ,设矩形金属薄片的厚度是 d,得:由欧姆定律: 得: ,所以: , A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阻定律 如图所示,一点电荷 +Q固定在圆心处,另一点电荷 +q从 P点分别

14、沿图中的两条不同路径先后移到 A点和 B点,比较 +q从 P点移到 A电场力做的功 WA和+q从 P点移到 B电场力做的功 WB的大小( ) A WA=WB B WAWB C WAWB D无法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点电荷电场规律可得 A、 B两点的电势相等, ,则,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得 ,可知 , A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场力做功 先后按图中( 1)( 2)所示电路测同一个未知电阻阻值 Rx,已知两电路的路端电压恒定不变,若按图( 1)所示电路测得电压表示数为 6V,电流表示数为 2mA,那么按图( 2)所示电路测得的结果应有( ) A电压表示数为 6V,电流表示数为 2mA B电压

15、表示数为 6V,电流表示数小于 2mA C电压表示数小于 6V,电流表示数小于 2mA D电压表示数小于 6V,电流表示数大于 2mA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 1)中由于电流表的分压,所以 两端的电压小于 6V,电流表测量的是准确电流,图( 2)中电压表测量是 两端的电压,所以示数小于 6V,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大于 2mA,故 D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流表的接法 图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 G和一个变阻器 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 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 R增大时

16、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 R增大时量程减小 D上述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灵敏电流计 G和变阻器 R并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流,测量的电流增大,改装成电 流表,而灵敏电流计 G和变阻器 R串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压,测量的电压增大,改装成电压表甲表中, R增大时,变阻器分流减小,量程减小乙表中 R增大时,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增大,量程增大,故 C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表的改装 实验题 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 1 、 10 、 100 .,用 10 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但可以读出电阻值,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_挡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

17、待测电阻进行读数,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读出的数据是 _,发现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第一次测量值偏差很大原因是 答案: 100 调零 2.2103 试题分析: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说明所选档位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100挡,每次换挡都需要欧姆调零,由图示表盘可知,该电阻的阻值是 22100=2.2103 考点:考查了多用电表的使用 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一位同学记录的 6组数据见下表,试根据这些数据画出 U I图象,根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E_ V,求出电池的内阻 r _ .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8、 1.32 1.24 1.18 1.10 1.05 答案: 1.45 0.69 试题分析:将直线延长,交 U轴于 ,此即为电源电动势;交 I轴于, I= ,则 r= = 0.69 . 考点: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9, R2=30, S闭合时,电压表 V的示数为 11.4V,电流表 A的示数为 0.2A, S断开时,电流表 A的示数为 0.3A,求: ( 1)电阻 R3的值; ( 2)电源电动势 E和内阻 r的值。 答案:( 1) ( 2) V, 试题分析:( 1) V 1分 V 1分 2分 ( 2) 1分 1分 解 式和 ,得 V, 2分 考点:考查了闭合回路欧

19、姆定律的应用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平行金属带电极板 MN电场中将电荷量为 -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 M板,电场力做负功 810-4J,把该点电荷从 A点移到 N板,电场力做正功为 410-4 J, N板接地。则 ( 1) A点的电势 是 ( 2) M板的电势 是 答案: -100v -300v 试题分析:( 1)因为 N板接地,所以 ,故根据把该点电荷从 A点移到N板,电场力做正功,所以 ,由 可得,因为 ,故 ( 2)根据 A点移到 M板,电场力做负功 810-4 J,可得,而 ,故 , 考点:考查了电场力做功,电势 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一组不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把 1.010

20、6 C的负电荷从 A点沿水平线移到 B点,静电力做了 2.010 6 J的功 A、 B两点间的距离为 2 cm,问: (1)A、 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及方向? 答案:( 1) 2 V( 2) 200 V/m、电场方向沿直线由下而上 试题分析: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 UAB V 2 V 2分 设 A、 B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为 d, 则 d ABcos60 20.5 cm 1 cm所以, 2分 E V/m 200 V/m 2分 因为 UAB A B 2 V0 所以 AB,而电场线方向是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因而电场方向沿直线由下而上 1分 考点:考查了电场强度的计算

21、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是 6 V,内阻是 0.5 ,小电动机 M的线圈电阻为0.5 ,限流电阻 R0为 3 ,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试求: (1)电源的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答案:( 1) 5.5 W( 2) 2.5 W 、 2 W. 试题分析: (1)I IR0 1 A; 电源的功率 PE IE 6 W; 2分 内电路消耗的功率 Pr I2r 0.5 W; 电源的输出功率 P 出 PE Pr 5.5 W. 2分 (2)电动机分压 UM E Ir UR0 2.5 V;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 PM IUM 2.5 W; 2分 热功率 P 热 I

22、2rM 0.5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P 机 PM P 热 2 W. 2分 考点: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 如图所示为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 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 A板间的加速电压 U1加速,从 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 KO射出,然后进入由两块平行金属板 M、 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兵器打在荧光屏上的 P点,已知 M、 N两板间的电压为 U2,两板间的距离为 d,板长为 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 L2,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求: ( 1)电子穿过 A板时的速度大小; ( 2)电子从偏转电

23、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 3) P点到 O点的距离。 答案: ) (2) (3) 试题分析:( 1)设电子经电压 U1加速后的速度为 V0,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2分 ( 2)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E,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1,电子的加速度为 ,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 y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2分 解得: 1分 ( 3)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 y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y=at1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 t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侧移量为 y2,如下图所示 解得 : 2分 P至 O点的距离为 1分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