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实验室可以使用 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 H2S等杂质 D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油脂的碱性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正确; B、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错误; C、 CuSO4溶液与 H2S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实验室可以使用 CuSO4溶液除去乙
2、炔中的 H2S等杂质,正确; D、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灼烧变黑的热铜丝插入装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铜丝变红 乙醇和乙醛具有还原性 B 新生成的 AgI浊液中滴入稀 KCl溶液,振荡 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 AgCl比 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 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 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向包有 Na2O2粉末的脱脂棉吹气或滴水 脱脂棉都会燃烧 Na2O2与 CO2或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AD 试题分析:
3、 A、将灼烧变黑的热铜丝插入装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红,说明乙醇和乙醛具有还原性,正确; B、新生成的 AgI 浊液中滴入稀 KCl 溶液,振荡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体系中银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Ksp(AgCl),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说明 AgCl比 AgI更难溶,错误; C、 Al箔插入稀 HNO3中无现象原因是铝箔表面致密的氧化膜性质稳定不与稀硝酸反应,而不是稀硝酸将铝钝化,错误; D、向包有 Na2O2粉末的脱脂棉吹气或滴水,脱脂棉都会燃烧,说明 Na2O2与 CO2或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实验现象的分析、评价。 已知 A、 B、 C、 D、 E是
4、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 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倍,元素 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元素 A、 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 C、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 D、 E的单质 D化合物 AE与 CE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 A、 B、 C、 D、 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元素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倍,
5、则 B为碳元素;元素 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 C为钠元素;元素 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 D为铝元素;元素 A、 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则 A为 氢元素, E为氯元素。 A、 H、 C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不一定呈气态,如苯常温下呈液态,错误; B、一定条件下,元素 C、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正确; 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正确; D、 HCl中化学键为共价键, NaCl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错误。 考点:
6、考查元素推断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常温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pH=3的 CH3COOH溶液的浓度小于 pH=2的 盐酸的浓度 B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固体,可抑制 HCO3-的水解,使 c( HCO3-)增大 C将任意量的 CH3COOH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其混合溶液均存在:c(Na+)+c(H+)=c(CH3COO-)+c(OH-) D Na2CO3溶液中: c(Na+)c(CO32-)c(OH-)=c(HCO3-)c(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醋酸为弱酸,电离微弱, pH=3的 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pH=2的盐酸的浓度,错误; B、向 NaHCO
7、3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固体,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 c( HCO3-)减小,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知,将任意量的 CH3COOH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其混合溶液均存在:c(Na+)+c(H+)=c(CH3COO-)+c(OH-),正确; D、 Na2CO3溶液中: c(Na+)c(CO32-)c(OH-) c(HCO3-)c(H+),错误。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 下列各选项陈述 I和陈述 II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陈述 I 陈述 II A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B HCl与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 用饱和 Na2
8、CO3溶液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 C 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 D 稀、浓 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 NO和 NO2 稀 HNO3氧化性比浓 HNO3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常温下铁不溶于浓硫酸的原因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错误;B、应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错误; C、 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正确; D、稀 HNO3氧化性比浓 HNO3弱,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0.2 NA B标准状况下, 2.24 L CHCl3的分子数为 0.1 NA C 1 L 0.1 mol/L Al2(SO4)3溶液中, Al3+的数目为 0.2 NA D 0.1 mol Fe与足量稀 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3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a2O2的电子式为 , 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0.1 NA,错误; B、标准状况下, CHCl3不是气体, 2.24 L CHCl3的分子数大于 0.1 NA,错误; C、铝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1 L 0.1 mol/L Al2(SO4)3溶液中
10、, Al3+的数目小于 0.2 NA,错误; D、 Fe与足量稀 HNO3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 0.1 mol Fe与足量稀 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及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下列各离子组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H+、 NH4+、 I 、 NO3 B Na+、 Ca2 、 ClO 、 HCO3 C K+、 Mg2 、 CO32 、 SO42 D Hg2 、 H+、 Cl 、 S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H+、 NO3 和 I 发生反应: 8H+ +2NO3 +6I =2NO+3I2+4H2O ,不能大量共存
11、,错误; B、组内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 C、 Mg2和 CO32 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 Hg2 和 S2 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 H+和 S2-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图中的四种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铜和食醋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快其腐蚀; B、铝、铁和食盐水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铁作正极,减缓铁腐蚀; C、铁上面镀铜减缓铁的腐蚀; D、锌、铁和酸雨形成原电池,铁作正极,减缓铁腐蚀,铁腐蚀最快的是 A。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实
12、验题 ( 16分)利用某地的闪锌矿(主要成分为 ZnS,其杂质主要为铁、铜元素等)冶炼纯锌的传统工艺如下: 注:锌、铁、铜的沸点依次为 1180K、 2862K、 1800K ( 1)高温焙 烧时,若氧气足量,则 ZnS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方案 1由锌熔体获得粗锌的的操作为 (填: “蒸馏 ”、 “分馏 ”或 “干馏 ”)。 ( 3)工业生产中方案 2中固相 2的成分为 ,液相 1所含金属阳离子为: ( 4)方案 2中从液相 1获取粗锌的过程中可用加入单质 除掉其他杂质;对比两种方案,方案 2的优点是 。 ( 5)方案 2的系列操作产生的废液可以制取绿矾。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
13、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10 30 50 56.7 60 70 80 90 溶解度 14.0 17.0 25.0 33.0 35.2 35.3 35.6 33.0 33.5 析出晶体 FeSO4 7H2O FeSO4 4H2O FeSO4 H2O 从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 1)( 3分) 2ZnS+3O2=2ZnO+2SO2 ( 2)( 2分)分馏 ( 3)( 4分) C、 Cu( 2分) Zn2 Fe2+( 2分) ( 4)( 5分) Zn( 2分) 节约能量 (或不需加热。 3分 ) ( 5) 随温度升高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先升高后降低; 温度超
14、过 60 结晶水含量越来越少。 试题分析:( 1)高温焙烧时,若氧气足量,则 ZnS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ZnS+3O2=2ZnO+2SO2 ;( 2)方案1由锌熔体为锌和少量铁、铜、碳的混合物,三种金属沸点不同,获得粗锌的的操作为分馏;( 3)锌熔体为锌和少量铁、铜、碳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锌和氢气,固相 2的成分为 C、 Cu,液相 1所含金属阳离子为: Zn2 、 Fe2+;( 4)方案 2中液相 1为硫酸锌、硫酸亚铁和少量硫酸的混合液,获取粗锌的过程中可用加入单质锌除掉其他杂质;对比两种方案,方案 2的优点是节约能
15、量 (或不需加热 );( 5)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随温度升高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先升高后降低; 温度超过 60结晶水含量越来越少。 考点:以氧化锌的制备流程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 17分)氯气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 ( 1)下面是三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氯气的装置,其中最好的是 (填序号): ( 2)某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电解食盐水并探究氯气相关性质,请回答: 现有电极 :C 和 Fe供选择,请在虚框中补画导线、电源( ),串联变阻器以调节电流,同时标出电极材料;电解的离子反应方程
16、式为 。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 B、 C三处是浸有不同溶液的棉花,其中 A、 B两处的颜色变化分别为 、 ; C处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为防止氯气逸出造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 ( 3)当在阴极收集到气体 448mL(标准状况)后停止实验,将 U形管溶液倒于量筒中测得体积为 400mL,则摇匀后理论上计算得溶液 pH= 。 答案:( 1)( 2分) B ( 2) 见右图: ( 2分) 2Cl-+2H2O=Cl2+H2+2OH-( 3分) 无色变蓝色( 2分)、浅绿色变黄色( 2分) Cl2+SO32-+H2O=2Cl-+ SO42-+2H+( 2分) 在 D处放一团浸有 NaO
17、H溶液的棉花(或将尾气通入盛有 NaOH溶液的烧杯中。 2分) ( 3)( 2分) 13 试题分析:( 1)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A装置用加热氯水的方法制氯气得到的氯气较少;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装置 C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氯气的装置最好的是 B;( 2) 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相关性质,氯气为阳极产物,产生氯气的电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装置图见答案:;电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Cl-+2H2O Cl2+H2+2OH-;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处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变蓝色; B处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由浅绿色变黄色; C处氯气与亚硫酸
18、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l2+SO32-+H2O=2Cl-+ SO42-+2H+; 为防止氯气逸出造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在 D处放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 (或将尾气通入盛有 NaOH溶液的烧杯中);( 3)阴极收集到的气体为 H20.448L, n(H2)=0.448L22.4L/mol=0.02mol;由方程式: 2Cl-+2H2O Cl2+H2+2OH- 得: n(OH-)=0.02mol2=0.04mol; c(OH-)=0.04mol0.4L=0.1mol/L 则 pH=14-(-lg10-1)=13。 考点:考查氯气的制备和性质,电解原理的应用。
19、填空题 ( 15分)有机物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 ( 1)化合物 II的分子式为 ,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 2)化合物 I IV具有的性质正确的是 。 A 1mol化合物 II最多能与 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1mol化合物 II燃烧最多消耗 8.5molO2 C 1mol化合物 IV能与 2mol金属钠、 1molNaHCO3反应产生气体 D化合物 I和 IV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3)芳香化合物 V是 II的一种无甲基同分异构体,能使 FeCl3溶液显紫色,则V的结构简式为 、 、 。 ( 4)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能形成
20、缩聚高分子,该有机高分子的结构 简式为 。 ( 5)有机物 VI( )与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答案:( 1) C8H10O2(2分 ) 羧基、羟基 (2分 ) 加成 (2分 ) ( 2) CD(2分 ) ( 3) (3分 ) (4) 或 (2分 ) (5) (2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 II的结构简式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8H10O2,根据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知,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根据题给流程中相关物质的结构知,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 A、1mol化合物 II含有 1mol碳碳双键和 1mol碳碳三键,最多能与 3molH2发生加成反应,错
21、误; B、化合物 II的分子式为 C8H10O2, 1mol化合物 II燃烧最多消耗9.5molO2,错误; C、 1mol化合物 IV含有 1mol醇羟基和 1mol羧基,能与2mol金属钠、 1molNaHCO3反应产生气体,正确; D、化合物 I和 IV中均含有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 3)芳香化合物 V是 II的一种无甲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 C8H10O2,能使 FeCl3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则 V的结构简式为 ;( 4)化合物 中的羧基和醇羟基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酯类高分子,该有机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或;( 5)根据流程中反应 提供的信息知,
22、有机物VI( )与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 1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已知: C(s)+O2(g) CO2(g) H=-393kJ mol-1; 2CO (g)+O2(g) 2CO2(g) H=-566kJ mol-1; 2H2(g)+O2(g)=2H2O(g) H=-484kJ mol-1 ( 1)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上实现炭的气化(制得 CO、 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 )将一定量 CO(g)和 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 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
23、)+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序 温度 / 起始量 /mol 平衡量 /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2 1 500 4 8 3.2 4 2 750 2 4 0.8 3 3 750 2 4 0.8 1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实验 1中, 0 4min时段内,以 v(H2)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 。 实验 2达到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 。 实验 3与实验 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 ; 请在下图坐标中画出 “实验 2”与 “实验 3”中 c(C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作必要的标注。 ( 3)在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电化学原理,以 Pt为阳极
24、, Pb(CO2的载体 )为阴极,KHC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还原消除航天器内 CO2同时产生 O2和新的能源 C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 2CO+O2,若阳极为溶液中的 OH-放电,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4)将 CO通入银氨溶液中可析出黑色的金属颗粒,其反应方程式 为 。 答案:( 1)( 2分) C(s)+H2O(g) CO(g)+H2(g) H=+132kJ mol-1 ( 2) 放热 (2分 ) 0.8mol/(L min) (2分 ) 20%(2分 ) 加催化剂 (2分 ) 画曲线见右图 ( 2分) ( 3)( 2分) 4OH-4e-=O2+2H2O ( 4)(
25、2分) 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试题分析:( 1)已知: C(s)+O2(g) CO2(g) H=-393kJ mol-1; 2CO (g)+O2(g) 2CO2(g) H=-566kJ mol-1; 2H2(g)+O2(g)=2H2O(g) H=-484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 1/2 1/2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 CO(g)+H2(g) H=+132kJ mol-1;( 2) 根据题给反应和等效平衡知识知,温度为 500 时,起始容器中加入 2molH2O、 4molCO时,达平衡后 CO2的物质的量为 1.6mo
26、l, 750 时达平衡后 CO2的物质的量为 0.8mol,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根据题给反应知,v(H2)= v(CO2),实验 1中, 0 4min时段内, v(H2)=3.2( 14) =0.8 mol/(Lmin); 分析题给数据知,实验 2达到平衡时 CO的转化率 =0.8/4100%=20%; 实验 3与实验 2相比,化学平衡没有移动,只是缩短了达平衡时间,容器的体积恒定为 1L,故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图像见答案:;( 3)电解过程中若阳极为溶液中的 OH-放电,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4)将 CO通 入银氨溶液中可析出黑色的金属颗粒银,其反应方程式为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