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2911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六章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201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2-1第六章 6.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4 湖南模拟)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客身体健康,动车上装有烟雾报警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M为烟雾传感器,其阻值 RM随着烟雾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电阻 R为可变电阻车厢内有人抽烟时,烟雾浓度增大,导致 S两端的电压增大,装置发出警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M随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 RM随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C若要提高报警灵敏度可增大 R D若要提高报警灵敏度可减小 R 答案: BC 试题分析:利用 “极限思维 ”:只要掌握一个规律, “两只电阻并联时,其总电阻总是比较其中最小的那个阻值还小因

2、此,题目要求 “S”上的电压增大最明显,也就是意味着 “要求电路中的电流增加的范围最大 ”,即等效电源的内阻减小范围最大,此时利用极限法 解: AB、 S两端电压 U增大,故传感器两端电压一定减小;当有烟雾,使传感器电阻变化,即 RM变小,则有 RM随着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故 A错误, B正确 CD、 R越大, M与 R并联的电阻 R并 越接近 RM, U增大越明显,导致 “S”上电压变化最明显,故 C正确, D错误 故选: BC 点 评:此题利如果用传统的思维,即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由电源电动势 E、内阻 r、电阻 R及 RM得出 S上的电压表达式,再进行讨论其实,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代数

3、式,要讨论还得将式子进行一系列变形才能进行,显然非常麻烦,方法不可取;此题如果利用 “等效思维 ”与 “极限思维 ”便可一步到位,轻松突破 ( 2011 上饶二模)如图是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小于下层金属 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 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 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答案: BCD 试题分析:了解双金属片的特点:利用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做成,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发生弯曲,触点断开;当温度降低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大的

4、发生弯曲,触点不断开;调节温度原理根据金属片的在电路中的连接有关 解: A、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发生弯曲,触点断开,故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金属片,故 A错误 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 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开,起到调温作用,故 B正确 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当温度升到较高,金属片发生弯曲较厉害触点才断开,故 C正确 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故 D正确 故选 BCD 点评:考查了双金属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特点 ( 2012 长宁区二模)由非门电路构成的一简单控制电路如图

5、所示,其中 R为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变小), R为变阻器, L为小灯泡当若 R受到光照时( ) A B点变为高电平,小灯发光 B A点变为高电平,小灯发光 C A点变为高电平,小灯不发光 D减小 R的阻值可提高控制灵敏度 答案: AC 试题分析:根据图可知,当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灯亮,当 R受到光照时, R阻值变小, A点电势变高,即输入为高电平,输出为低电平,灯不亮 答:由电路图可知,当 R受到光照时, R阻值变小, A点电势变高,即输入为高电平,输出为低电平,灯不亮,反之,当输入为低电平,输出为高电平时,灯亮 故 AC正确, BD错误 故选 AC 点评:考查了非门电路

6、构成的控制电路,会分析逻辑关系 ( 2012 杨 浦区一模)美国科学家 Willard S Boyle与 George E Snith因电荷耦合器件( CCD)的重要发明荣获 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 ) A.发光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小灯泡 D.干电池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变成电学量,如热敏传感器是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解: A、发光二极管两极达到一定电压时就会正向导通,所以不是传感器故A错误; B、热敏电阻可以把温度转化为电学量,故 B正确 C、小灯泡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不属于传感器,故 C错误;

7、 D、干电池是电源,能给两极提供电势差的设备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热敏电阻是当有温度时,其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这样就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 ( 2012 奉贤区二模)如图是一个有光照或温度升高时排气风扇都能起动的自动控制装置,则图中的电风扇是模块机器人中的( ) A传感器 B执行器 C控制器 D敏感元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感器是将温度、力、光等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 解:有光照或温度升高时排气风扇都能起动,这个过程是利用了传感器, 图中的电风扇在机器人中的作用是传感器的末端执行器,起到为机器人散热的作用 B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动控制原理,对此类题目要知道其工作原理 (

8、 2012 普陀区二模)下面哪些技术中,没有涉及到传感器的应用( ) A声控开关 B工厂、电站的静电除尘 C宾馆的自动门 D家用电饭煲从炊饭到保温的自动切换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温度、力、光、声音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 解: A、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实际是将声波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利用了传感器; B、工厂、电站的静电除尘是利用带电微粒在电场中偏转,没涉及到传感器; C、宾馆的自动门是把人反射出来的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利用了传感器; D、电饭锅工作当温度达到某特定值时,永磁体与感温磁体开始分离,会自动切断电源,利用了温度传感器 故选 B 点评: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控制元件,

9、要知道其工作原理,比如;电饭煲、楼梯照明灯、电熨斗等 ( 2012 汕尾模拟)常用的测温仪器使用的元件可以是( ) A金属热电阻 B红外线敏感元件 C光敏电阻 D发光二极管 答案: AB 试题分析: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温度、力、光、声音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穿透力强,且任何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其中红外线夜视仪就是典型的应用 解: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都有传感器的作用,均是将温度这个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 而物体不断地对外辐射红外线,只要利用对红外线敏感的仪器,就可以实现在黑夜里看到物体,红外线夜视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对于发光二极管是因通电而发光,与温

10、度无关,故 AB正确, CD错误; 故选: AB 点评:热敏电阻是当温度变化时,导致电阻的阻值发生 变化;而光敏电阻则是当有光时,其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它们的电阻都是变小,而金属电阻则是变大 ( 2012 上海)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 A X射线 B 射线 C 射线 D 射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射线 解: 、 、 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 射线不能穿过钢板, 射线只能穿过3 mm厚的铝板,而 射线能穿透钢板故 D正确, ABC错误 故选 D 点评

11、:本题考查了 、 、 三种射线的特性,电离本领依次减弱,穿透本领依次增强,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 ( 2013 南通二模)某同学设计的散热排风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M 为排风扇,R是可变电阻, R0是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控制开关电路具有下列特性:当 A 点电势 A 0时,控制开关处于断路状态;当 A0时,控制开关接通电路, M开始运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升高时, A点电势升高 B可变电阻 R阻值调大时, A点电势降低 C可变电阻 R阻值调大时,排风扇开始工作的临界温度升高 D若用金属热电阻代替半导体热敏电阻,电路仍能正常工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热敏电阻的温度变

12、化,导致电阻变化,根据电路的电流变化,来确定 A点的电势如何变化,则来控制开关,使其开始运转 解: A、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半导体热敏电阻 R0,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 A点的电势升高,故 A正确, B、可变电阻 R阻值调大时,导致电路的电流减小,则 A点电势升高,故 B错误; C、可变电阻 R阻值调大时,导致电路的电流减小,则 A点电势升高,由于当A 点电势 A 0时,控制开关处于断路状态;当 A0时 ,控制开关接通电路,M开始运转工作临界温度没变,而是提前被接通,故 C错误; D、若用金属热电阻代替半导体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其阻值增大,导致A点电势降低,则开关会处

13、于断开状态,所以起不到散热排风的作用,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因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 ( 2010 泰州一模)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熨斗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B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声传感器 C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 D火灾报警器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实现报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感器,但是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具体应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 A、电熨斗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故 A错误; B、动圈式话筒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让扬声器的膜片振动,产生声音,故 B正确; C、金属热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来测量温度的一种温度敏感元件,故 C错误; D、火灾报警器还有用光传感器实现报警的,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 理、特性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要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