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2956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实数数 -5, -0.1, , 中为无理数的是 A -5 B -0.1 C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开方开不尽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含有 的数 A , C , D ,均为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D 是无理数,本选项正确 . 考点:无理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即可完成 如图,矩形 ABCD中, P为 CD中点,点 Q 为 AB上的动点 (不与 A.B重合 ).过 Q 作 QM PA于 M, QN PB于 N.设 AQ 的长度为 x, Q

2、M与 QN的长度和为 y.则能表示 y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得 ,进而得到 ,即可得到结果 . 连接 PQ,作 PE AB垂足为 E, 过 Q 作 QM PA于 M, QN PB于 N , , 矩形 ABCD中, P为 CD中点, PA=PB, QM与 QN的长度和为 y, PE=AD, PE, AB, PB都为定值, y的值为定值,符合要求的图形为 D, 故选 D 考点:动点函数的图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得到 ,再利用 PE=AD,得到 PE,AB, PB都为定值 . 如图,将线段 OA绕点 O 顺时针方向旋转

3、90,则点 A(-4, 3)对应的坐标为 A (-3, -4) B (3, 4) C (4, 3) D (-4, -3) 答案: B 试题分析:以点 O 为旋转中心,按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 90,即可得到结果 由题意得,点 A(-4, 3)对应的坐标为 (3, 4),故选 B. 考点:旋转的性质,点的坐标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对应边的夹角叫做旋转角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一角为 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近似数 有 3个有效数字; 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以 、 、 为边长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的数学

4、概念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 . A有一角为 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B近似数 有 2个有效数字, 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 D ,不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 考点:基本的数学概念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 . 有 9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他们的预赛成绩各不相同,现取其中前 4名参加决赛,小红同学在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 9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以上三个都可以 答案: B 试题分析: 9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

5、5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 4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 由于总共有 9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 5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 5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故选 B 考点:统计的应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已知正比例函数 y=kx( k0)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下列选项中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 y=kx( k0)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可得,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 . 正比例函数 y=kx( k0)的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

6、减小 一次函数 y=x+k的图象经过 第一、三、四象限 故选 B.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 的性质:当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 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 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故选 B. 考点:解不等式组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即可完成 如图,所给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答

7、案: C 试题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A、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 B、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 .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完成 填空题 如图,在 Rt ABC 中, C=90 , A

8、C=BC=4cm,点 P从点 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 cm的速度向终点 B运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B出发沿 BC方向以每秒 1cm的速度向终点 C运动,将 PQC沿 BC 翻折,点 P的对应点为点 P.设 Q 点运动的时间 t秒,若四边形 QPCP为菱形,则 t的值为_ 答案: 试题分析: 首先连接 PP交 BC 于 O,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 PP CQ,可证出PO A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再表示出 AP、 AB、 CO的长,代入比例式可以算出 t的值 连接 PP交 BC 于 O, 若四边形 QPCP为菱形, PP QC, POQ=90, C=90, PO AC, , 设点 Q

9、 运动的时间为 t秒, , QB=t, QC=4-t, AC=CB=4, ACB=90, 解得 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 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 DE 为 ABC 的中位线,点 F 在 DE 上,且 AFB 90,若 AB 5,BC 8,则 EF 的长为 _ 答案: .5 试题分析:根据 DE为 ABC的中位线可得 DE的长,再根据 AFB 90,即可得到 DF 的长,从而求得结果 . DE为 ABC的中位线, BC 8 DE为 ABC的中位线, AFB 9

10、0, AB 5 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如图,直线 y1 kx+b与直线 y2 mx+n相交于点 (2, -1),则不等式kx+bmx+n的解集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找到图象上直线 y1在直线 y2下方的部分对应的 x的值即为不等式kx+bmx+n的解集 . 由图可得,不等式 kx+bmx+n的解集为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图象在上方的部分对应的函数值大,图象在下方的部分对 应的函数值小 . 在梯形 ABCD中

11、, AD BC,中位线长为 5,高为 6,则它的面积是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再结合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它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 中位线 高 考点: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 将直线 y=2x-1沿 y轴正方向平移 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的式为 _ 答案: y=2x+1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只把常数 -1加上 2即 可得到结果 . 将直线 y=2x-1沿 y轴正方向平移 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的式为 y=2x+1。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

1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注意只需对常数上加下减即可 . 已知一组数据 3, a, 4, 5的众数为 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众数的定义得到 a的值,再根据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 数据 3, a, 4, 5的众数为 4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考点:众数,平均数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点 P(-5, 1),到 x轴距离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点 P(-5, 1)到 x轴距离为点 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即可得到结果 . 点 P(-5, 1),到 x轴距离为 1. 考点: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评:本

13、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的规律,即可完成 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中,点 E、 F在对角线上,要使 AE CF,则需添加一个条件为 _(写一个即可 )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 BE DF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AB CD, AB CD,即可得到 ABE= CDF,再添加 BE DF 即可根据 “SAS”证得 ABE CDF,从而得到结论 .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B CD ABE= CDF BE DF ABE CDF( SAS) AE CF.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

14、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 函数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二次根式才有意义 . 由题意得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 可判断 ,再根据绝对值的规律即可得到结果 . 考点:绝对值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规律:正数和 0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的等于它的相反数 . 解答题 在一条笔直的河道上依次有 A、 B、 C 三个港口,甲、乙两船同时分别从 A、B 港口出发,沿直线匀速驶向 C 港,最终到达 C 港设甲、乙两船行驶

15、x(h)后,与 B港的距离分别为 y1、 y2(km), y1、 y2与 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点 P、 Q 为图象的交点 ) ( 1)填空: A、 C两港口间的距离为 km, a ; ( 2)求 y1与 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 ( 3)求图中点 P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答案:( 1) 120, 3;( 2) ; ( 3) ,当行驶 小时时,甲、乙两船到 B港的距离都是 km 试题分析:( 1)从图象可以看出 A、 C两港口间的距离为 A、 B间的距离 +B、C间的距离就可以求出结论;根据 A、 B之间的距离和行驶时间可以求出其速度,就可以求出从 B

16、到 C的时间,从而求出 a; ( 2)当 时, 设 ,根据图象过点( 0, 40),( 1, 0)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关系式;当 时,设 ,根据图象过点( 1,0),( 3, 80)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关系式; ( 3)先求出直线 y2的式,然后与 时对应的 y1的式购成方程组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答案:,此点表示甲乙两车相遇时离 B港口的距离 ( 1)由图象可得 A、 B之间的距离为 40km, B、 C之间的距离为 80km, A、 C两港口间的距离为 40+80=120km, 401=40, 8040=2, a=2+1=3; ( 2)当 时,设 图象过点( 0, 40),( 1, 0

17、) ,解得 函数关系式为 当 时,设 图象过点( 1, 0),( 3, 80) ,解得 函数关系式为 ; ( 3)设直线 y2的式为 图象过点( 4, 80) , 函数关系式为 由 解得 P点坐标为 ,表示当行驶 小时时,甲、乙两船到 B港的距离都是km.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熟练掌握根据时间 =路程 速度求点的坐标的运用,同时熟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 . 如图,正方形 ABCD中, E是 BC 边上一动点,连接 AE交 BD于点 F, ( 1)连接 FC,问 FAD FCD吗?请说明理由; (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8, FCE的周长为 12,求 CE的长

18、 答案:( 1) FAD FCD;( 2) 2 试题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AD=CD, ADF= CDF,再结合公共边 DF 即可根据 “SAS”证得 ADF CDF,从而证得结论; ( 2)设 CE=x,则 BE=8-x,根据 FCE的周长为 12可得 CF+EF=12-x,结合 ADF CDF可表示出 AE,在 Rt AB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关于 x的方程,解出即可 . ( 1) 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 AD=CD, ADF= CDF DF=DF ADF CDF( SAS) FAD FCD; ( 2) ADF CDF AF=CF AE=AF+EF=CF+EF 设 CE

19、=x,则 BE=8-x, FCE的周长为 12,即 CE+CF+EF=12 CF+EF=12-x,即 AE=12-x 在 Rt ABE中, 解得 答: CE的长为 2.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均是直角,对角线平分对角 . “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是我们 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某家电商场计划用11.8万元购进节能型电视机、洗衣机和空调共 40台三种家电的进价及售价如右表所示: 进价 (元 /台 ) 售价 (元 /台 ) 电视机 5000 5500 洗衣机 2000 2160 空 调 2400 2700 ( 1)在

20、不超出现有资金的前提下,若购进电视机的数量和洗衣机的数量相同,空调的数量不超过电视机数量的三倍,请问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 2)若三种电器在活动期间全部售出,则 (1)中哪种方案可使商场获利最多?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 1)三种方案: 电视机 8台,洗衣机 8台,空调 24台; 电视机9台,洗衣机 9台,空调 22台; 电视机 10台,洗衣机 10台,空调 20台 ( 2)方案 可使利润最多,最多为 12600元 试题分析:( 1)设电视机的数量和洗衣机的数量为 x台,则空调的数量为台,根据商场计划的总费用 11.8万元,空调的数量不超过电视机数量的三倍,即可列不等式组求解 . ( 2)设

21、利润为 ,先表示出利润 关于 x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 . ( 1)设电视机的数量和洗衣机的数量为 x台,则空调的数量为 台,由题意得 解得 根据 x是整数,则从 8到 10共有 3个正整数,分别是 8、 9、 10,因而有 3种方案: 方案一:电视机 8台、洗衣机 8台、空调 24台; 方案二:电视机 9台、洗衣机 9台、空调 22台; 方案三:电视机 10台、洗衣机 10台、空调 20台; ( 1)设利润为 ,由题意得 当 时, 最大,为 12600 答:方案 可使利润最多,最多为 12600元 .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

22、意,找到不等关系,正确列出不等式组,再求解 . 如图,直线 l1的式为 y=-x+2, l1与 x轴交于点 B,直线 l2经过点 D(0, 5),与直线 l1交于点 C(-1, m),且与 x轴交于点 A ( 1)求点 C的坐标及直线 l2的式; ( 2)求 ABC的面积 答案:( 1)( -1, 3), ;( 2) 试题分析:( 1)由题意把点 C(-1, m)的坐标代入 y=-x+2即可求得 m的值,再结合直线 l2经过点 D(0, 5)即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 l2的式; ( 2)先分别求得两条直线与 x轴的交点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 ( 1)在 y=-x+2中,

23、当 时, 点 C的坐标为( -1, 3) 设直线 l2的式为 图象过点 C( -1, 3), D( 0, 5) ,解得 直线 l2的式为 ; ( 1)在 y=-x+2中,当 时, , ,即 A点坐标为( 2, 0) 在 中,当 时, , ,即 A点坐标为( , 0)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Rt ABC的三个顶点均在边长为 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 ( 1)作出 ABC关于 y轴对称的 ABC; ( 2)若点 D在图中所给的网格中的格点上,且以 A、 B、 C

24、、 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 D的坐 标 答案:( 1)如图所示: ( 2) (-3, -2)、( 1, 4)、( -3, 4) 试题分析:( 1)分别作出 ABC的三个顶点关于 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 (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注意有三种情况 . ( 1)如图所示: ( 2)点 D的坐标为 (-3, -2)、( 1, 4)、( -3, 4) . 考点:基本作图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基本作法,正确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 为了了解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某初中在本校随机抽取 5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被抽查的学生中 ,每天完成课外

25、作业时间 ,最长不足 120分钟,没有低于 40分钟的 ,并将抽查结果绘制成了一个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被抽查 50 名学生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的中位数在 _组 (填时间范围 ); (3)若该校共有 2400名学生 ,请估计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在 80分钟以上 (包括 80分钟 ). 答案:( 1)如图所示: ( 2) 80-100;( 3) 1680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总人数为 50,已知其余各组的人数,计算可得第 5组的人数;进而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 2) 根据中位数的求法, 50名学生的中位数应是第 2

26、5个和第 26个同学时间的平均数; ( 3)先算出样本中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在 80分钟以上(包括 80分钟)占的百分比,然后估计总体 ( 1)根据题意可得: 100-120分的学生数为: 50-5-10-20=15; 据此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 2)根据中位数的求法,将 50名学生的时间从小到大排列可得, 50名学生的中位数应是第 25个和第 26个同学时间的平均数; 读图可得第 25个和第 26个同学时间都在 80-100之间; ( 3)在样本中,有 35人在 80分钟以上; 根 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可得该校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在 80 分钟以上有( 20+15) 502400

27、=1680 人 考点:频数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中间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解不等式,并求这个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 答案: x -3,最小整数解为 x=-2 试题分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即可得到结果 . 这个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为 考点:解不等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在化系数为 1时,若未知数的系数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 计算: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乘方法则、立方根公式计算就可 . 原式 考点:实数的运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任意非 0数的

28、0次幂均为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边 OC在 x轴正半轴上,边 OA在 y轴正半轴上, B点的坐标为 (4, 3)将 AOC沿对角线 AC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 AOC,点 O为点 O 的对称点, CO与 AB相交于点 E(如图 ) (1)试说明: EA EC; (2)求直线 BO的式; (3)作直线 OB(如图 ),直线 l平行于 y轴,分别交 x轴、直线 OB、 OB于点 P、M、 N,设 P点的横坐标为 m(m 0) y轴上是否存在点 F,使得 F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 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ACO= A

29、CE,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EAC= ACO,即可得到 EAC= ACE,从而证得结论;( 2) ;( 3) m= 、 m= 、 m=12 试题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ACO= ACE,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EAC= ACO,即可得到 EAC= ACE,从而证得结论; ( 2)先由折叠的性质求得点 O的坐标,即可得到结果; ( 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 ( 1)由题意得 ACO= ACE, 矩形 OABC AB CO EAC= ACO EAC= ACE EA EC; ( 2)由题意得点 O的坐标为( , ) 设函数关系式为 图象过点( , ),( 4, 3) ,解得 函数关系式为 ; ( 3)当 FMN=90时,可得 m= ; 当 FNM=90时,可得 m= ; 当 NFM=90时,可得 m=12. 考 点:矩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