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29843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 3分) 小明, 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 以不少于 600字左右为宜。 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 1)第 句有一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_。 ( 2)第 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 ( 3)第 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 _,应改为 _。 答案:( 1) “马上 ”或 “立即 ”( 2)以不少于 600字为宜(或,以 600字左右为宜)( 3) “务必 ”改为

2、“请 ”; 语文实践活动。( 7分) 【活动主题】某校准备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汇报展览。主题是:今天你 “低碳 ”了吗? 【活动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冠以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 ”、 “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 ”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 “低脂 ”、 “低盐 ”、 “低糖 ”,也要 “低碳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 的排 放量 。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为三大板块。 ( 1)第一板块:引领潮流的名词: “低碳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什么是 “低碳 ”。( 1分) ( 2)

3、第二板块:人类的悲剧:大自然的报复。请描述一个人类遭受自然界无情报复的画面。( 2分) ( 3)第三板块:冷静而理智的行动: “低碳生活 ”。请写出两个 “低碳生活 ”的良好生活习惯。( 4分) A B 答案:( 1)( 1 分)所耗用能源少,或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低消耗、低能量、低开支。(能回答一点,意对即可)( 2)( 2分)能较细致地描绘人类遭受大自然无情报复的一个画面即可。( 3)( 4分 )示例 1:多运动,少看电视、上网,多多与家人和朋友聚聚,多出去散散步;示例 2: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示例 3:没人或没必要时,不开灯、不使用空调等电器。 选择题 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划线

4、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怅 罔 ( wng)干 瘪 ( bin) 羼 水( chn)吹毛求 疵 (c) B荣 膺 ( yn) 斡 旋( w) 荫 蔽( yn)浩翰无 垠 ( yn) C倒 坍 ( tn) i丽( y) 仄 歪( z)锐不可 挡 ( dng) D 蹒 跚( pn)吊 唁 ( yn)归 咎 ( ji)惟妙惟 肖 ( xio) 答案: D( 2分); A怅惘 gnbi chn B rng yng yn b 浩瀚 C 锐不可当 dng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5、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唉! ”作家叹道, “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 答案: D(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 妇孺皆知 。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 起死回生 。 C要在学术上 推波助澜 ,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

6、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 9至 11岁的小演员,他们 栩栩如生 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 旺景象。 答案: A( 2分) 选出对短语分类有错误的一组: ( )( 2分) 天气睛朗 发挥作用 仔细翻阅 丰功伟绩 认真讲解 美好回忆 甜言蜜语 打击敌人 A 主谓短语有 B并列短语有 C偏正短语有 D动宾短语有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二)【哲理小品】阅读下面小品文,完成后面 1718 题。(共 4分)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 “你在追赶羚羊吗? ” “没有! ” “有人在追赶你吗? ”

7、 “没有! ”“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 那只狼说: “听说狮子要来了。 ” “狮子要来? ”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是狮子破坏了自己宁静的生活。 【小题 1】 .“另一只狼气喘吁吁 ”,结合全文可以看出这只狼具有什么心理?( 2分) 【小题 2】 .躺着的 “这一只狼 ”最后饿死了,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小题 1】( 2 分)时时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不忘锻炼,以保证自己

8、的奔跑速度。 【小题 1】( 2分)( 1)要居安思危;( 2不能鼠目寸光;( 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生物链理论);( 4)要听的进别人的意见,别固步自封刚愎自用 (三)【说明园苑】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 1921 题。(共 5分) 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 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 ,争则俱败 ”,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

9、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 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 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

10、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 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 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 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

11、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选自 2005年 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 【小 题 1】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 “生物共生 ”。( 1分) 【小题 2】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动物与动物、 和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 2分) 【小题 3】 .第 段中加点的 “或许 ”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答案: 【小题 1】( 1分 ) 是生物间互助合作,求得生存的一种形态(或生物共生是生物间为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提供它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

12、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的生存形态)。 【小题 1】( 2分)动物与植物、高等植物与真菌; 【小题 1】 (2分 )这只是一种猜测,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 2630 题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 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 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 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 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

13、开始。 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 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问,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嚣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 ,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 ,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 “行为艺术秀 ”。 观众一片欢呼 !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 用时仅仅 95秒钟 ! 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 的小椅子放在地上

14、,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 !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 不由想到我圆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 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 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 “找 ”了出来。 在尘世间, “创造 ”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 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

15、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 !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 ,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 ! 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 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 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2009年第 11期 ) 【小题 1】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 (2分 ) 【小题 2】作者那么喜欢 “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 ”,其根

16、本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分 ) 【小题 3】第 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_。 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 。 (3分 ) 【小题 4】品味第 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分 ) 【小题 5】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4分 ) 答案: 【小题 1】( 2分)用 95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小题 1】( 2分) “创造 ”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府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小题 1】( 3分)胸有成竹 用大家熟知的故

17、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 【小题 1】( 2分)这些词语把木桩、椅子和电锯都拟人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力可以把庸常的 “木桩 ”变成精美的 “椅子 ”。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4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回答能扣住文本,清晰地阐释自已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 生活中 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因我们的熟视无睹而变得平庸。我们若能时时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生活就会充满诗情与画意。 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也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小

18、题 1】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 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相对比较简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小题 1】作者那么喜欢 “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 此题 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问题的答案:与问题是伴生的,就在上下句中,注意要求:用原文回答。 【小题 1】第 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_。 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 此题考查学生的积累与运用,需要学生在课下多积累知识。利用学生都知道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明白卡尔布制作小椅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 1】品味第 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

19、表达效果。 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 “拟人 ”的作用,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 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小题 1】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此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课文具体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言之成

20、文即可。 文言文阅读 (四)【古典文学】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 2125题。(共 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 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 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选自左传 曹刿论战) 【乙】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3 9 a& a f/ x2 J7 Q/ M0 N3 G8 _师每休舍 ,课 将士注坡跳壕 ,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 者, 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 “冻死不

21、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 诸将远戍,遣妻问劳 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 不私 。 + 5 K: | l1 z- f/ d9 a/ W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 曰: “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 恂恂 如儒生,每辞官,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 舍:驻扎休息。 课:督促。 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 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 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 徇:示众。 劳:慰劳。 统制:武官名。 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22、。 【小题 1】 .解释下列短语。( 2分) ( 1)三鼓: ( 2)败绩: ( 3)不私: ( 4)恂恂: ( 5)立斩以徇: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小题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 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 “公将鼓之 ”与乙段中 “皆重铠以习之 ”中 “之 ”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小题 4】岳

23、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4分) 答案: 【小题 1】( 2 分)( 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溃败,失败,败逃;( 3)不占为己有;( 4)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5)立即斩首(来)示众(对 2个得 1分,得满 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 【小题 1】( 4分)( 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每句 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

24、大错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2分) A(甲选段未讲 “取信于民 ”) 【小题 1】( 2分)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每点 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 ”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 诗歌鉴赏 (一)【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 1416 题。(共 6分) 【小题 1】 .诗中写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使人身临其境的?( 2分) 【小题 2】 .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2分) 【小题 3】 .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

25、 【小题 1】( 2 分)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小题 1】( 2分)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婴孩手中乳。 ”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 “辽远的一角 ”,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 ”“明朗 ”“蓬勃生春 ” “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的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小题 1】( 2分)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 ;写解放

26、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从形成明显的对比。 语言表达 语言运用 (2分 ) 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 “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 ”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 “35桶。 ” 顾客说: “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 70桶的办法。 ”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 “什么办法 ” 顾客说: “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 (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 (1分 )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 (1分 ) 答案: (1) 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 (1分 ) (2) 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 (1分 )(意近即可 )(

27、2分) 默写 答案: 【小题 1】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 1】云横秦岭家何在; 【小题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小题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 1】心有灵犀一点通。 书写 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略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 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 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 “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本篇作文要

28、求如下: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写一篇 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题二: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 “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 ”玫瑰也对它说: “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 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 ”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议论文。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