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0687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0.1走进微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答案: D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 _和不带电的 _组成。 答案:质子 中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答案: D 细胞是由生命的基本单位,直径范围一般在( ) A 10-910 -10m B

2、10310 7m C 10-15m D 10-510 -6m 答案: D 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 ) 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B原子有内部结构 C电子有内部结构 D质子有内部结构 答案: B 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外 答案: B 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学不同研究对象的尺度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取: ( 1)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 ( 2)不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 答案: (1)宏观物理学、地球物理学 ( 2)微观

3、物理学、高能或粒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 19世纪 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 _射线。后来弄清楚这种射线是一种 _的粒子组成的( 选填 “带正电 ”, “不带电 ”或 “带负电 ”),它们来自于原子的内部,称为_。 答案:阴极 带负电 电子 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 _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 粒子 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 _ 电子 原子核 分子 生物体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的顺序排列。 答案:夸克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的粒子,人们已经知道 这个最小电荷量为 1.610-19C,并把它称为元电荷。请你算一算, _个电子所带

4、的电荷量等于 1C. 答案: .251018 20世纪 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 _组成的。 答案:夸克 有的分子,如铁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叫做 _。(选填 “单原子分子 ”或 “多原子分子 ”) 答案:单原子分子 物质是由 _或 _组成的。我们把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_不变的是最小微粒叫分子。 答案:分子 原子 化学性质 人们在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时,常常是在 _的基础上,先提出某种 _,它一旦被众多的实验事实所证实,就可转化为_。 答案:观察和实验 假设 理论 计算题 如果分子的直径是以 10-10m来量度,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 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 2.71019个分子。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计算一百亿( 1010)次,问: 1cm3的空气质量为多少?(设空气的密度为 1.29kg/m3) 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能达到每秒数一百亿个,请用计算器算一算:要把 1cm3空气中的分子一个个数完,需要多少年? 答案:( 1) 1.2910-6kg(2)85.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