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0814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五十中七上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形状。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的分界线。 留

2、心观察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 A短 -长 -短 B长 -短 -长 C长 -再长 -更长 D短 -再短 -更短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天中同一地方的太阳高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长 -短 -长。 考点:该题考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的世界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

3、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是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是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是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考点:该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想了解我国发射 “神州六号 ”载人飞船的基地 酒泉在哪里,应查阅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

4、世界政治地图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想了解发射 “神州 6号 ”载人飞船的基地一酒泉在哪里,应查阅中国政区图,在该图上先找到甘肃省的位置,然后再找酒泉的位置。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选择。 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最好的季节应是北半球的 A秋季 B冬季 C春季 D夏季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南极地区进行科考要在夏季进行,夏季时南极地区会有极昼现象发生,又为暖季,便于科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南半球为夏季时,我国所在的北半球正好是冬季。 考点:该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 划分地球上五带的依据是 A有无极昼极夜 B有无阳光直射 C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们根据

5、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下列节日期间,合肥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五一国际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十一国庆节 D元旦 答案: D 试题分析: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 12 月 22 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

6、短,夜最长,选项中元旦( 1月 1日)与 12月 22日 接近,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 地球上每天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赤道 D两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但赤道上每天昼夜等长,故选项 C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模式定于北京时间(东八区) 8 月 8 日 20 时举行,在日本东京(东九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 8时 B 9时 C 19时 D 21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常所说的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与东 9区相差 1个时区,也就是相差 1个

7、小时,东八区在东侧,求东 9区的区时用加法:当北京时间 8月 8日 20时时,东京(东 9区)时间是 21时。 考点:该题考查时间的计算。 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不是洲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与黑海,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岳卓撕渴悄霞 抻肽厦乐薜姆纸缦撸 低 笪餮笥胩 窖蟆 考点:该题考查洲界线。 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 100000 B 1: 1000000 C 1厘米代

8、表实地 30千米 D 1: 1000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北美洲 C欧洲、南美洲 D非洲、南极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球上七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所以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 4400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面积为 900万平方千米。 考点:该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在地球仪上,经过地心和南北极点的是

9、A经线 B地轴 C纬线 D赤道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在地球仪上制作的轴,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地轴经过地心和南北极点。 考点:该题考查地轴的特点。 从赤道到两极,纬线和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纬线长短和纬度大小不变 B纬线越短,纬度越小 C纬线越长,纬度越大 D纬线越短,纬度越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 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 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 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 90。 考点:该题考查查纬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经纬网图(图 1),可以判断出 C点的经纬度是 A经度 20

10、,纬度 20 B 20E, 20N C 20W, 20S D 20E, 20S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 180,向东的 180称东经,用符号 “E”表示,向西的 180称西经,用符号 “W”表示;纬度向北度数越大为北纬,用符号 “N”,表示向南度数越大为南纬,用符号 “S”表示, C点的经纬度是 20E, 20S。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围绕的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

11、的 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季节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 730到东经 730(经度间隔为 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 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12 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经度相同的地方一定在同一个时区,则其地方时是相同的。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12、 下列地点既在北半球,又在东半球的是 A 60oW、 60oN B 170oE、 60oN C 30oE、 20oN D 20oE、 20oS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有的北纬都位于北半球,西经度小于 20时位于东半球,东经度大于 160时位于西半球,故完全符合题意的是选项 C。 考点:该题考查半球的判定。 与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最相吻合的是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与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最相吻合的

13、是赤道附近, 4万千米即 8万里。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 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 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南极点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四周均是 北方,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 考点:该题考查极点地区方向的判读。 一年中,太阳直射赤道的节气是 A春分、夏至 B夏至、冬至 C冬至、秋分 D秋分、春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年中,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 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

14、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月 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 指挥官在比例尺 1:3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我军指挥部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3厘米,那么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A 90厘米 B 9千米 C 90千米 D 900千米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得出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90千米。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

15、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综合题 读 “地球上的五带图 ”填空说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1分 ) ( 1)地球五带: A _ B _ C _ D _ E _ ( 2)重要纬线: F _ G _ H 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_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_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_带。 答案: ( 1)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 2)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 3)南北寒 热 南北温 试题分析: ( 1)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

16、温度带,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知, A为北寒带、 B为北温带、 C为热带、 D为南温带、 E为南寒带。 ( 2)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知, F是北极圈、 G是北回归线、 H是赤道。 ( 3)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更替。 考点:该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1分,共 20分) ( 1)在图中填注: 大西洋

17、、太平洋 北冰洋、印度洋。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_ _ _ _ _ _ _ ( 3)从图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洲和 洲;全部在南 半球的大洲是 ;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 和 。 ( 4)环绕印度洋的大洲有 、 、 、 。 答案: ( 1)右图 ( 2) 亚洲 欧洲 南极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 3)北美 南美 南极洲 非洲 南美洲 ( 4)南极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试题分析: ( 1)读图可得:左图表示西半球,右图表示东半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2)大陆和它周围的

18、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 3)从图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非洲和南美洲。 ( 4)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洋周围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概况。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 A、 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 B (2)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夏季包括 三个月。 (3)合肥昼夜相等的节气是 、 。 (4)在公转

19、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答案: (1) 夏至 冬至 (2)北回归线 6、 7、 8 (3)春分 秋分 (4)略 试题分析: ( 1)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公转至 B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 2)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北半球的夏季是 6、 7、 8月,冬 季是 12、 1、 2月,春季是 3、 4、 5月,秋季是 9、 10、 11月。 ( 3)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

20、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此时昼夜平分。 (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下图)说: “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 ” 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 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回答 (5)题。( 12分) ( 1)老师说: “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 ”从图上可以看出鞍部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 2)老师强调图

21、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悬崖在哪个地方 ( ) A、 B地 B、 E地 C、 C地 D、 D地 ( 3)老师告诉我们: “图上 A、 B、 C、 D、 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请回答,图中 D地是指 ( ) A、鞍部 B、山顶 C、山谷 D、陡崖 ( 4)此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那么应该用( )方法定位 A、一般定位法 B、经纬网定位法 C、特殊定位法 D、指向标定位法 ( 5)图中坡度较缓的是 (填字母),选择上山最省力的地点是 (填字母)。 答案: ( 1) B ( 2) B (

22、 3) C ( 4) A ( 5) C (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从图中可以看出 B地为鞍部。 (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从图中可以看出 E地为陡崖。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 D地是山谷。 ( 4)既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判读方法的方法是根据一般定位法判断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