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081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的提示词为 “最早人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证明当时的远古人类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元谋人是至今为止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所以小聪要去的应该是云南省。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从社会性质来看,战国时期应属于( ) A奴隶社会的鼎

2、盛时期 B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C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D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是前 476年至前 221年,伴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广泛运用,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彻底瓦解,土地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确立和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较为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秦国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商鞅个人的能力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一个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看改革者的结果,而且是看改革是否顺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

3、符合实际情况。商鞅变法的时候是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 革的时代。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我国传统节

4、日端午节,起初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伟大历史人物( ) A屈原 B商鞅 C扁鹊 D孙武 答案: A 试题分析: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公元前 278 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就用各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后来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了。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最早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是( ) A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B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C道家代表人物老子 D兵家代表人物孙武 答案

5、: A 试题分析:提出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主张的是法国的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非,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秦万里长城的两端是( )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临洮 C山海关、嘉峪关 D辽东、嘉峪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家的统一,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城防,蜿 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 “万里长城 ”,这样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

6、征。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人起来推翻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A项内容说法错误,他们的口号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C项内容说法错误,因为他们起义失败了,并没有推翻秦王朝; D项内容是他们起义的作用,但并不是其独特的方面。 考点:人教新课标

7、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役;城濮之战是战国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著名战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役。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作家余秋雨曾写到 :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

8、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修筑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 ”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汉武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时间应该是在战国末年,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此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我国开始使用牛耕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商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

9、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与成语 “纸上谈兵 ”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 “纸上谈兵 ”指的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争霸。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10、) A半坡原始居民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的提示词为 “最早种植 水稻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生活,他们用耒耜耕地,已经可以种植水稻。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

11、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民主 ”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民主 ”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B、 C、 D都存在着阶级差别和一定的专制统治,和本题不相符。 “禅让制 ”主要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12、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帝和尧舜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建立夏朝,这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制社会开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西周的从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

13、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从夏、商两朝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 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激化了阶级矛盾;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引发了人们的反抗,因此从两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中需要吸取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目前

14、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为 “最大的青铜器 ”,四个选项中物品都是青铜器的代表,但体积最大的是司母戊鼎。鼎通体高 133厘米、口长 112厘米、口宽 79.2厘米,重达 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铸造此鼎至少需要 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15、长平之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晋文公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很快就成为北方的一大强国。公元前 7 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此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发生在魏国和齐国之间,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国和秦国之间与本题不相符。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争霸。 综合题 列举题( 15分) ( 1)列举春秋时期几位著名的霸主。( 3分) ( 2)列举出战国七雄。( 7分) ( 3)请写出沟通灵渠的两大水系。( 2分) ( 4)写出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的三个主要官职。( 3分) 答案:(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6、( 3 分)( 2)齐、楚、秦、燕、赵、魏。( 7 分)( 3)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4)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 分) 试题分析:( 1)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候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取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

17、部分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除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 政大权外,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争霸;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识图题( 10分) ( 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分) ( 2)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分) ( 3)他有哪些主要 成就?( 4

18、分) ( 4)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分) 答案:( 1)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或春秋晚期)。( 2分)( 2)思想主张:提出 “仁 ”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分)( 3)主要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 “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温故而知新 ”。( 4分)( 4)影响:孔子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图片中人物形象可以判断这位人物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鲁

19、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 圣人。( 2)需要识记孔子在政治上提出的主要思想主张:提出 “仁 ”的学说, “仁 ”包含了一切美德,是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主要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温故而知新 ”。( 4)需要回答孔子对后世的主要影响,孔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

20、创始人,自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 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某校初一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 8分) ( 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2分) ( 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 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2分) ( 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 施教

21、,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2分) ( 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 2分) 答案:( 1)道家,庄子( 2分)。( 2)法家,韩非子( 2分)。( 3)儒家、孔子( 2分)。( 4)墨家,墨子( 2分。) 试题分析:第( 1)个老师的说法中提到了 “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 ”,这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观点;庄子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因此张老师提到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第( 2)问中王老师主张制定班规,就是认为一个 班级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大到一个国家也要自己的法律法规,这和

22、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观点一致。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并提出应该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 3)问中李老师主张 “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方法的提出者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意 “因材施教 ”,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第( 4)问中赵老师强调 “互助互爱 ”和反对非正义行为,这和战国时期墨 家创始人墨子的 “兼爱 ”、 “非攻 ”思想相似,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考点:人

23、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场景一:有一天,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 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的走了。 场景二:一次,王四(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 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了秦始皇那里。 场景三: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 1)对于场景一中 “赵二 ”看到的问题秦朝

24、是如何解决的?( 2分) ( 2)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做法使他再也不用面对场景二中的官司了。( 2分) ( 3)场景三反映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中央命令的传达,为了使天下人能尽知自己的决定,秦始皇做了什么规定?( 2分) ( 4)秦始皇的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答案:( 1)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 2分)。( 2)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2分)。( 3)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2分)。( 4)巩固了统一或加强了秦朝的统治(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中 “赵二 ”看到的问题是:大家进行买卖交易时所使用的钱币不一

25、样,都拿的是原来战国时期自己所在国家的钱币,这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第( 2)问中提到的官司的起因是:魏国人与秦国人所使用的度量衡不一样,他们都用自己所在国家使用的度量衡进行买卖,但对方不认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第( 3)问提到的场景三反映的问题是南方原楚国的官吏看不懂诏书上的文字,因为秦始皇所书的文字是原秦国的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第( 4)问考查了秦始皇在( 1)( 2)( 3)问所做规定起到的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

26、巩固了统治;有利全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 “大变革时代 ”,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 1)以下有几句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描述,请把它们排序: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家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的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 (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上面相应数字序列的后面) ( 5分) ( 2)铁农具和牛耕的

27、使用和推广,有何意义?( 2分) ( 3)你认为在秦国实行变法的商鞅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2分)这次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 4)商鞅变法有何重要意义?( 3分) ( 5)如何看待商鞅变法的成败?请说明理由。( 5分) 答案:( 1) B A D E C( 5分) (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2分) ( 3)新兴的地主阶级( 2分)。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分) (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1 分),军队战斗力增强( 1 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分) ( 5)成功了( 1分),因为一

28、场变法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1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是成功的。(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排列顺序,需要知道五项内容出现的时间或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 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第( 2)问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29、情况。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第( 3)问考查商鞅变法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背景下兴起的,因此商鞅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春秋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第( 4)问可从商鞅变法对秦国实际的推动作用以及深远影响进行说明。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对秦能够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 5)问回答时需要知道判断改革事件成败的因素是什么,不是看改革者是否有好的前程,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商鞅虽然最后被处死,但变法是成功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 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