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重庆市云阳县水口初级中学初一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 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
2、向相反。 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光线会变暗,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更会偏离中心,故 A正确。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光线会变暗,故 B错误。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光线会变亮,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故C正确。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光线会变亮暗, 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更会偏离中心,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
3、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数目增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A:细胞的分裂只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多,未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故 A不合题意 B: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了组织,故 B选项正确 C:细胞的生长只能使细胞的体积增大,未形成不同的细胞群,不能形成组织,故 C不合 题意 D:细胞增多,细胞的形态
4、结构、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能形成组织,故 D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济南军区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的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 )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 胞,从而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器官。 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
5、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干细胞成为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是细胞分化,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甘蔗茎内有一屡屡细丝,细丝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A、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
6、,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茎内有一屡屡细丝,不是保护组织。故 A错误。 B、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故 B错误。 C、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在茎的形成层、芽的生长点一般是分生组织,故 C错误。 D、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 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甘蔗茎秆里的一缕缕细丝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组织及其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植物组织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哪项技术是人们根据细胞膜的功能受到启发研究出来的( ) A制造出人工膜 B克隆羊 C进行叶绿体移植 D克隆牛 答案: A 试题分
7、析: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有益的物质不能流出,从而保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A、人工膜是由人工形成的膜,是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进出。作为生物体膜的模型被广泛利用,与细胞膜的功能相似。故 A 正确; B、克隆羊的形似提供细胞核的母羊,说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与细胞膜功能无关。故 B错误; C、细胞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与细胞膜功能无关。故 C错误; D、克隆牛的形似提供细胞核的母牛。说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与细胞膜功能无关。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细胞膜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8、的能力。 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清晰的看到几个大而圆且带黑边的物象,这几个物象可能是( ) A植物细胞 B气泡 C污物 D细胞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中央亮、四周黑,液泡在显微镜下不会像 气泡那么大那么规则,不具有此特征。 A、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而气泡则没有;在视野中清晰看到了几个大而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不可能是植物细胞,故 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最明显的是气泡有黑色 的边框,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故 B
9、符合题意; C、污物一般不透明,不具备此项特征,故 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不到,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手掰开一个成熟的番茄,会发现果肉上有许多亮晶晶的小颗粒,每个小颗粒是( ) A一个闭细胞 B一个细胞 C一个细胞的一部分 D一个细胞群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用手掰开一个成熟的番茄,会发现果肉上有许多亮晶晶的小颗粒,每个小颗粒就是一个细胞,即果肉细胞故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植物的基本单
10、位是细胞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 5,物镜为 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A.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 B.细胞大小是原来的 2倍,细胞的数量增多 C.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减少 B.细胞大小是原来的 2倍,细胞的数量减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则减少;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
11、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 依题意,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1010=100,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 =510=50。故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比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要小,因此,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 增大,大小是原来的 1/2倍。,故 A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处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 A反光镜 B装片 C物镜 D目镜
12、答案: C 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物,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跟 着转动,该污物不在目镜上;再移动标本玻片上,如果污物跟着移动,该污物在标本玻片上,如果污物不跟着移动,该污物不在标本玻片上;转动物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物镜上,如果污物不跟着转动,该污物不在物镜上;如果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 断定污点在玻片上。 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可 能在物镜上 .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知识
13、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在医院里的病人,特别是比较虚弱不能 进食的病人,往往被医生安排大葡萄糖点滴,请结合所学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 1)打点滴的目的是使人体细胞及时获得那种物质?( );这种物质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2)上述物质中储存有大量的能量,人体细胞通过( )这种能量转换器将能量 释放出来,作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 ( 3)在植物细胞中也含有这种有机物,储存于其中的化学能是由( )转变而来的。这种能量的转变是在植物细胞的( )中实现的 ( 4)为了使该物质中的能量尽快释放,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为病人输入葡萄糖的同时,一般还要病人吸( )。因为( ) 要与( )结
14、合,其中的化学能才能释放 ( 5)你打过点滴吗?在医生建议你打点滴时,你应该如何做? 答案:( 1)糖类;有机物 ( 2)线粒体 ( 3)光能; 叶绿体 ( 4)氧;有机物;氧 ( 5)在医生建议打点滴时,应积极配合,不要乱动,注意安全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病人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时,需要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糖
15、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属于有机物。 ( 2)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葡萄糖等)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作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 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 3)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 4)在为病人输入葡萄糖的同时,一般还要病人吸氧。因为有机物要与氧结合,其中的化学能才能释放,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 5)输液时常选用静脉血管,在医生建议打点滴时,应积极配合,不要乱动,注意安全。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生物界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