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091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涂卡训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厨房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在厨房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有可燃性 B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都包含有缓慢氧化作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错误; B、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被察觉的化学反应,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被察觉的缓慢的氧化反

3、应,正确;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由于夏季温度比冬季温度高,故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正确。故选 A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 慢氧化与自燃,水的组成,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这些都是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 时,将 20g甲固体加入到 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可形成70 g溶液 B甲是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 C将 35

4、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5 ,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35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2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即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0g甲物质,故在 25 时,将 20g甲固体加入到 50g水中,只能溶解 15g,所以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g,错误; B、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要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由于没有温度的前提,故无法比较,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故将 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5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由于此过程

5、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变,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 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3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由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可知, 35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28.6%,错误。故选 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保健医师推荐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 C4H5O

6、5Na)。每日食用 5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的 A 37.5 B 26.7 C 18.7 D 43.1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苹果酸钠盐的化学式,可求出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利用苹果酸钠盐的质量与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得钠元素的质量;同理,求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的质量,然后二者相比即可。 5g苹果酸钠盐( C4H5O5Na)中钠的质量 =5g100%=0.7372g, 5g食盐( NaCl)中钠的质量 =5g 100%=1.9658g, 则 100%=37.5%。故选 A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7、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 B实验室逸出的 CO2增多 C森林面积锐减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能源 答案: CD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在正常情况下,能通过光合作用达到相对平衡,故不是造成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错误; B、实验室逸出的 CO2 的量太少,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错误;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是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森林面积的锐减,会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而造成大气中

8、 CO2含量增加,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能源,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正确。故选 CD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造成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的量增多,二是吸收的量减少。 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与加入 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3种 B b点得到的固体为 Cu C c点溶液中溶质为 Zn(NO3)2 D d点得到的混合物中有 2种金属单质 答

9、案: A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Zn Cu Ag,故向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后, Zn与二者均能反应,且 Zn与 Cu(NO3)2反应生成的 Cu,能与 AgNO3继续反应生成 Ag和 Cu(NO3)2,故相当于 Zn会先与 AgNO3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最不活泼的 Ag,然后才与 Cu(NO3)2的溶液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的 Cu。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故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 Cu(NO3)2=Zn(NO3)2+Cu 65 64 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 a

10、点时,由于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硝酸银,未反应的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即溶质是 3种,正确; B、 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固体是银,错误; C、 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只有生成的硝酸锌,正确; D、 d 点时,由于锌已过量,故得到的固体有生成的银、铜和剩余的锌,共 3 种,错误。故选 A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杂质的一组物质是 A B C D X CaC

11、O3 Mg NaCl Cu 杂质 CaO C Na2SO4 Cu(OH)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结合题意分析。 A、由于 CaCO3和 CaO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主要物质除去,错误; B、主要物质 Mg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而杂质碳不与稀盐酸反应,故除去的是主要物质,而不是杂质,错误; C、 NaCl和 Na2SO4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除去杂质,错误; D、杂质 Cu(OH)2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主要物质铜属于 H后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12、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 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选项 甲中的固体 乙中试剂 A Zn Ba(OH)2 B Na2CO3 NaOH C KOH BaCl2 D MgCO3 Ba(NO3)2 答案: A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1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 ”,说明甲中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了气体; “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 ”,说明甲中的液体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A、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能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由于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可将硫酸及生成物硫酸锌溶液压入乙试管,并与其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和酸),故能使溶液变浑浊,正确; 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能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可将硫酸及生成物硫酸钠溶液压入乙试管,其中硫酸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14、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水,但由于没有沉淀生成,故不能使溶液变浑浊,错误; C、氢氧化钾虽能与硫酸反应,但由于没有气体产生,故乙试管中不会出现冒气泡的现象,错误; D、碳酸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能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可将硫酸及生成物硫酸镁溶液压入乙试管,并与其中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和酸),故能使溶液变浑浊,正确。故选 AD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这是一道理化综合题,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相关变化对实验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 提供的数据分

15、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7.2 g混合物加水后形成 127.2 g溶液 B 27.2 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 10 g C原混合物中氯化钙为 27.75 g D 318.2 g滤液中含有溶质 29.25 g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由于 27.2g混合物中的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形成溶液的质量要小于 127.2g,错误; B根据图示,加入碳酸钠溶液 216g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得到滤液为 318.2g,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之和=27.2g+100g+216g-318.2g=25g

16、;设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则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111 100 117 27.2g-(25-x) x y 解得, x=20g 则 解得, y=23.4g 则 27.2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 =25g-20g=5g,则其中含有氯化钙的质量 =27.2g-5g=22.2g,则 27.2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 =5g100%+22.2g 100%=10g,正确;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氯化钙为 22.2g,错误; D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 318.2g 滤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 23.4g,错误。故

17、选 B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之和,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 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分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如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选项 甲 X Y Z A 常见的碱 烧碱 纯碱 熟石灰 B 常见的合金 钢铁 不锈钢 高锰酸钾 C 三大化石燃料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D 化学肥料 氮肥 磷肥

18、 钾肥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分析。 A、烧碱和熟石灰都是碱类物质,而纯碱属于盐类,错误; B、钢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而高锰酸钾是盐,不属于合金,错误; C、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而煤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是化石燃料的产品,错误; D、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正确。故选 D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能将稀盐酸、 NaCl、 Na2CO3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 BaCl2溶液 B石蕊试液 C石灰水 D AgNO

19、3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间能否反应,以及相互反应的现象分析。 A、 BaCl2溶液只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与稀盐酸和 NaCl溶液均不反应,即无现象发生,所以不能将这二者鉴别开来,错误; B、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而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Na2CO3溶液显碱性,它们遇石蕊试液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故能将这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开来,正确; C、石灰水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并产生白色沉淀;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石灰水与 NaCl溶液不反应,故后两者均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将这二者鉴别开来,错误; D、 A

20、gNO3溶液与稀 盐酸、 NaCl均能发生反应,且均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将这二者鉴别开来,错误。故选 B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光合作用 B水的吸收 C动植物的呼吸 D石油的燃烧 答案: A 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石油的燃烧,同样是将氧气转化为 二氧化碳的过程;水的吸收,与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互转化无关;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唯一方法是光合

21、作用。故选 A 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点评:本题较简单,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低能耗 ”、 “低废水 ”、 “低废弃物 ”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B推广利用太阳能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低碳的含义进行分析,低碳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A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 B推广利用太阳能,既节能,又减少了污染,符合低碳理念;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符合低碳理念;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是对废弃有机物的回收

22、再利用,符合低碳理念。故选 A 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了解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此题还要注意结合 “低碳 ”理念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MnO2 C CO2 D H2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析、判断。 A、氧气是由 O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故一定含有氧分子,正确; B、二氧化锰是由 MnO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 MnO2分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 CO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 CO2分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D、双氧水

23、是由 H2O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 H2O2分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故选 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下列图标中,属于中国国家节能标志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的标志,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的标志,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错误。故选 C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仪器的名称和用

24、途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仪器 名称 药匙 量筒 滴瓶 试管夹 用途 添加粉末状的试剂 量取液体或配制溶液 存放固体或液体试剂 夹持试管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 A、如图是燃烧匙,不是药匙,一般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作燃烧试验,错误; B、量筒只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可用作配制溶液,错误; C、滴瓶只用于存放液体试剂,不可存放固体试剂,错误;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正确。故选 D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以作为切割工具。在C3N4中,

25、C的化合 价为 4,则 N 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1 D 3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C3N4中,已知 C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设该物质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x价,根据其化学式和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则有( +4) 3+4x=0,解得 x=-3。故选 B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注意对有用信息的抽取,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铜用于制作电线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

26、疗胃酸过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错误; B、铜可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能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错误;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错误。故选 B

27、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钛合金表链 B紫砂壶 C手机塑料外壳 D真 丝围巾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析,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A、钛合金表链是钛合金制成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B、紫砂壶是用紫砂制成的,介于陶、瓷之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 C、手机塑料外壳的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D、真丝围巾是蚕丝制成的

28、,属于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的,错误。故选 C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有机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 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 “长征 3号甲 ”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 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 2 NH4ClO4 N2+Cl2+4X+2O2,则 X的化学式为 A H2 B HCl C NH3 D 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O4 N2+Cl2+4X+2O2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N 原子 2 2 H原子 8 0 Cl原子 2 2 O 原子 8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

29、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4X分子中含有 8个 H原子和 4个 O 原子,则每个 X分子中含有 2个 H原子和 1个O 原子,故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2O。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来推断是常用的方法,学生应注意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a , b 。 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

30、的装置是 。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粘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X 。 X的化学式为: 。 制取并收集 NH3,从上图中选择 和 。 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时,观察到 现象说明氨气已收满。 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 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答案: 酒精灯 铁架台 催化 2H2O2MnO2 2H2O O2 B F H2O A D 酚酞变红 B 试题分析:( 1)根据

31、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回答,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b是铁架台。 (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同时还生成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该反应属于 “固液体在不加热的条件下的反应 ”,故发生装置应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要用澄清石灰水,故应选用的装置是 F。 ( 4)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X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N 原子 2 2 H原子 10 6 Cl

32、原子 2 2 Ca原子 1 1 O 原子 2 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2X分子中含有 4个 H原子和 2个 O 原子,故 1个 X分子中含有 2个 H原子和 1个O 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2O。 根据题意,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NH3) ”,故属于 “固体加热型 ”,故发生装置应选 A;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D收集氨气。 如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当氨气集满时,多余的氨气就会进入右边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氨水呈碱性,故能使其显红色。 由于氨气能与硫酸溶液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

33、气。故选 B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熟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铜、干冰、氯化钠 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食醋中含有醋酸( CH3COOH),醋酸由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34、为。 根据下图中蕴含知识回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 (选 “微 ”或 “易 ”)溶于水, 所得溶液 pH 7(选 “ ”、 “ ”或 ”) 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为 : 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如过氧化钙( CaO2)等。Ca(OH)2和 H2O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生成 CaO2 8H2O,它在 120 时完全分解为 CaO2等。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答案: 氯化钠( NaCl)干冰( CO2) 3 2 1或 4 2 H2 Cl2 点燃 2HCl 易 2 71 73 Ca(OH)2+H2O2+6H2O= CaO2 8H2O CaO2 8H2O CaO2+8H

35、2O 试题分析:( 1)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析,铜是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热降温,故可用于人工降雨。 ( 2)根据醋酸的化学式 CH3COOH 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 2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故醋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 1。 ( 3) 根据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 Cl2 点燃 2HCl。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即为盐酸

36、,故所得溶液 pH 7。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 Cl2 点燃 2HCl可知,该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2:71:73。 ( 4)根据题意, Ca(OH)2和 H2O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生成 CaO2 8H2O,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H2O2+6H2O=CaO2 8H2O;又 CaO2 8H2O 在 120时能完全分解为 CaO2等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另一物质应是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2 8H2O CaO2+8H2O。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37、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这些都是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都用到水。 实验 A中水作 (填 “溶剂 ”或 “溶质 ”)。 实验 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 。 实验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实验 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实验 E中的水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选填 “化合 ”、 “分解 ”、 “置换 ”或 “复分解 ”) 答案: 溶剂 炸裂 4P 5O2点燃 2P2O5 1/5或 2

38、1% 隔绝氧气 化合 试题分析:( 1)当其他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水一定作溶剂。 ( 2)由于铁丝在燃烧时会有高温的熔融物溅落,故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 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5O2点燃2P2O5;由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大约是集气瓶容积的 1/5,所以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的结论。 ( 4)由于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故能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即为白磷的燃烧提供了热量;同时,水下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热水中的氧气含量极低,水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 ( 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两种

39、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氧气的性质实验,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练掌握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AD钙奶 梅花 C生石灰干燥剂 D洗涤灵 E葡萄糖注射液 AD钙奶中 “钙 ”指的是 (填 “元素 ”、 “原子 ”或 “分子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 。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生石灰的化学式为 。 我们常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灵具有 作用。(选填 “

40、溶解 ”、“乳化 ”、 “催化 ”或 “氧化 ”)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答案: 元素 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 CaO 乳化 5 95或 1 19 试题分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AD钙奶中的 “钙 ”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 AD钙奶中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故是指元素。 ( 2)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并最后进入我们的鼻孔造成的。 ( 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故化学式为 CaO。 ( 4)洗涤灵中含有的乳化剂,能 使油污分散成更小的油滴而随水流走,这就是洗涤灵的乳化作用。 ( 5)根据溶液

41、的组成可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故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占 5%,溶剂占 95%,则溶质、溶剂的质量之比 =5%: 95%=1: 19。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式的书写,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的组成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这些都是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学习与研究化学需要正确书写化学符号。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氢气分子 三个亚铁离子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最简单的有机物 一氧化碳的燃烧 答案: 2H2; 3Fe2+ ; O ; CH4; 2CO O2

42、点燃 2CO2;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分析解答。 ( 1)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两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2H2; (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亚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Fe2+, 3个亚铁离子就在其前再加 3,表示为 3Fe2+; (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其元素符号为 O; (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化学式为 CH4; ( 5)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O2 点

43、燃 2C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简答题 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 Fe2O3、 Fe3O4、 FeO 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氧化铁)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硫铁矿烧渣是 物(填 “纯净 ”或 “混合 ”)。 请写出反应炉中 CO与 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溶液 D中的溶质主要是 (填化学式); 实验室完成操作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填仪器名称) 气体 C的主要成

44、分是 ; 你认为对气体 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为了检验 FeCO3固体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向最后的洗出液中加入 A.硝酸钾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氯化钠溶液 在空气中煅烧 FeCO3生成 Fe2O3与 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 混合 4CO+Fe3O4 高温 3Fe+4CO2 FeSO4 和 H2SO4 漏斗 CO(一氧化碳 ) C B 4FeCO3+O2 高温 2Fe2O3+4CO2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硫铁矿烧渣是由 Fe2O3、 Fe3O4、 FeO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故属于混合物。 ( 2)一氧化碳与四氧

45、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Fe3O4 高温 3Fe+4CO2。 ( 3)根据图示可知,硫铁矿烧渣中的 Fe2O3、 Fe3O4、 FeO等铁的氧化物,均能在高温下与过量的焦炭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固体 A为生成的铁和剩余的碳的混合物;再加入过量的硫酸后,二者能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溶液 D中的溶质主要是生成的硫酸亚铁和剩余的硫酸。 ( 4)根据图示,操作 是将溶液 E和碳酸亚铁固体分离的操作,故该操作为过滤,由于过滤要用到过滤器,故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 5)在反应炉中,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同时过量的一氧

46、化碳会随二氧化碳逸出,故气体 B为一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当它们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被除去,因此气体 C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性,故需处理后排放,而一氧化碳本身又具有可燃性,故可再通入反应炉反应掉,这样一氧化碳可作为还原剂而被重复利用,节能环保。故选 C ( 6)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碳酸亚铁固体是从硫酸盐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故若FeCO3固体未洗涤干净,则其表面会附有硫酸盐溶液,故可用氯化钡溶液来检验,因为二者能反应产生沉淀。故选 B ( 7)根据题意,碳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了 Fe2O3与 CO2,故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CO

47、3+O2 高温 2Fe2O3+4CO2。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较轻松解答。 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蓝色胆矾 (CuSO4 XH2O)。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对其水溶液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如 MnO2)都会促进其分解。 CuSO4 XH2O 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加热时 会逐步失去结晶水,最终生成CuSO4。 白色粉末 CuSO4易与水化合生成 CuSO4 XH2O I、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方案 1:毛毛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制备硫酸铜方案: 方案 2:方舟同学查阅资料归纳了一种工业制备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