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116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上海中学秋九年级 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中供我们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 A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答案: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

2、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无法判断 答案: B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 1)用硫酸铜固体和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2)二氧化锰固体和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仅( 1)( 2) B仅( 3)( 4) C仅( 1)( 2)( 4) D仅( 1)( 3)( 4) 答案: A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3、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答案: D 空气污染指数( 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 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臭氧 答案: A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

4、化剂 D生成物 答案: C 在宜昌市上海中学田径运动会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五氧化二磷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B 梦鑫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答案: C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佳怡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 “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 ”。这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

5、计划 D结论 答案: A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有氧化性 B天然气有可燃性 C酒精有挥发性 D高锰酸钾有腐蚀性 答案: C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 D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火药爆炸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红烧牛肉 B牛奶冰棍 C奶油蛋糕 D蒸馏水 答案: D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6、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案: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氮气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C 下列是宜昌市上海中学某化学学习小组在 “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 ”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 D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烧杯 C

7、蒸发皿 D试管 答案: B 填空题 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 1) 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 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 (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正确的操作应是 , 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下部,出现的后果是 ; ( 3) 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 答案:(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 中下部, ( 3

8、)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表达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写三个即可):A 、 B 、 C ; ( 2)甲实验中,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 答案:都是化合反应 都与氧气反应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下图是实验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写出 和 标号仪器的名称: ; ;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

9、原因是 ; (3)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4)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5)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出现了下面的现象,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 : 实验结束后,收集的氧气不纯 、 ;收集不到氧气 。 (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端导管通入。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端导管口处;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

10、端导管通入。 答案: (1)试管 集气瓶 (2) 氧气不易溶于水 (3)气体均匀连续不断冒出时 (4)B D F A E G C (5) 刚冒出气泡就收集、集气瓶里没能加满水而留有气体; 装置漏气 (6)A B B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 当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瓶中 ,木条复燃,而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上述实验证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化学性质是 。 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氧气能支持燃烧 ( 1)写出下列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相应的物质名称下方写出化学符号。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11、氧气 ; 天然气燃烧: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2)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序号)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答案: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O2 天然气燃烧: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2)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序号)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实验中可

12、观察到的现象是 ;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 ;写出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 预热细铁丝 ;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 ;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下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完成图中的有关填空(填名称或化学符号): ( 2)仔细观察图,写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 ; 。 答案: 空气是混合物 ; 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 一 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填名称或化学符号): 小白鼠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受潮,说明空气中含有 ;

13、 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子涵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 子涵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 子涵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子涵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 溶液,重复上述 实验,有倒吸现象。子涵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 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14、) 。 子涵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 答案: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 木炭燃烧虽 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未减少 【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导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或瓶中的木炭在空气不充足时燃烧,产生了难溶于水的一氧化碳)【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或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 【说明:只要回答上述任意一条即可】 探究题 覃 P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继续探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15、 CH 4)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 1)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 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 2)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答案:( 1)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点燃天然气,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 ,并观察现象。 烧杯壁有水滴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 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 生成 点燃天然气,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 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并观察现象

16、。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 2)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天然气有可燃性 。 实验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中: ( 1)用 的方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 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及结论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 燃着的小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在空气的瓶中持续燃烧了一会儿再熄灭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其中一片放在空气中,向另一片呼气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17、 。 ( 3)此实验的探究方法是 。 答案:( 1)用 排水法 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 ( 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及结论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 燃着的小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在空气的瓶中持续燃烧了一会儿再熄灭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其中一片放在空气中,向另一片呼气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 3)此实验的探究方法是 对比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