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111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表面喷漆阻止了铁和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减慢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B 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低温减缓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C 扇子扇煤炉火是向炉膛中吹入空气,使炉膛中氧气浓度增大,从而使燃烧更剧烈; D 木头电线杆底部烤焦,碳化,可以使其不容易被腐蚀,因为碳单质在空气中稳定。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现象里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

2、确实中考中经常出现,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 m)随反应时间( 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若该实验在天平左 右两盘完成,反应结束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锌比铁活泼,反应速度较快,先反应完,所以 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所以酸完全反应完,金属消耗的质量不相等,剩余也不相等,锌的原子量较大,所以锌

3、和铁质量相等时锌所含的原子数较少,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最终消耗的锌质量较大,所以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第一锌和铁都有剩余,第二锌和酸恰好反应完,铁有剩余;酸溶液相等,两种金属质量相等,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结束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 考点:金属和酸反应 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难度较高,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g 52 18 2 6 反应后的质量 /g 1 11 x 6 A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x为 60 D

4、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517 答案: 试题分析:甲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 51g,乙物质质量减少了 7g,丁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丙物质质量反应后增加 58g, x为 60,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52-1):( 18-11) =517,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丙分解生成甲和乙。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考察形式越老越多样化,但本质是不变的,要审清题意,联系定义。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 “王水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 “王水 ”中形成 HAuCl4(四

5、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 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王水 ”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金比氢活泼; HAuCl4中, Au的化合价为+3价; “王水 ”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王水 ”溶解黄金生成 HAuCl4是化学变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排在氢元素后面不如氢元素活泼;根据化合物中中化合价总和为零, HAuCl4 中,Au的化合价为 +3价; “王水 ”中含有浓盐酸,可以腐蚀铁桶。 考点:金属性质 点评: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考察较为灵活,这类题目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应引起重视。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

6、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 如灯泡发光放热; 有很多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金属;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氧化物的定义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尽管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比如硫酸

7、钾。 考点:基本化学定义 点评:此题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科研人员在 20 , 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 “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冰 ”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结成 “热冰 ”后,分子停止运动 C “热冰 ”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D “热冰 ”是氧化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所谓 “热冰 ”只不过是水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只是水分子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为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相同,通常情况下,分子一直是不断运动的,根据题意,改变条件 “热冰 ”就会变成水, “热冰 ”仍然是由水

8、分子构成的,是氧化物。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点评: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这两年在中考中考察越来越灵活,往往和一些陌生的知识相结合,注意仔细审题联系学过的考点即可。 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应该握住距离试管上端约三分之一处左右摇晃; C、 D 应夹住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且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考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点评:对于仪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是中考的必考点之一,难度不大,注意总结。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离子 D

9、 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 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根据元素定义,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同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是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为原子,不相等为离子;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四个。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 这些说法合理的个数是( ) 工业上用 “蒸馏法 ”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

10、氧化硫的排放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让燃料充分燃烧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节约燃料 较清洁的化石能源为天然气,它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适度使用不会污染水体; 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加重温室效应。 考点: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点评: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属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察较为直接,应注意回归

11、课本。 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 Cu( NO3) 2和 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 Ag和 Cu,可能含有 Fe B滤渣中一定有 Ag、 Cu、 Fe C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NO3) 2,可能含有 AgNO3和 Cu( NO3) 2 D滤液一定含有 AgNO3和 Cu( NO3) 2,可能含有 Fe( NO3) 2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可以将铜和银完全置换出

12、来,滤渣中肯定存在铜、银、铁三种,滤液中肯定存在硝酸亚铁,肯定不会存在硝酸铜和硝酸银。 考点:置换反应 点评:这类题目属于有关置换反应的推断题,注意细心读题,仔细分析。 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盖上锅盖隔绝空气,有助于灭火;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会造成漏电;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通入空气,使火势蔓延; D 煤气泄露时,打开电器开关会可能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煤气。 考点:灭火

13、点评:考察常见化学现象的解释,这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总结。 超市中有一种 “一拉热 ”方便加热食品,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 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生石灰和水就能反应,放出热量,加热食品关于此过程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这种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碳酸钙 C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节约燃料,发热过程无任何污染等优点 D “雪饼 ”中也经常装有小包装的生石灰,其作用是防止雪饼被氧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化合反应; B 这种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C 根据方程式知道这种加热方式节约燃料,发热无污染; D “雪饼

14、 ”中的小包装的生石灰是为了除去包装中的水分。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点评: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平时对化学现象的积累和总结,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填空题 ( 5分)下列 A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 1)关于 B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 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用硫粉代替红磷 ( 2)上述实验中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 3)下面是初中化学中 2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1中,最易生锈的是 ,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生活中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

15、以减少 _对铁锈蚀的影响。 实验 2中, B中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 2) B D( 3) A、水(或 H2O)、 CO2+H2O=H2CO3 试题分析:( 1)用硫粉代替红磷则会产生和氧气体积相等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前后瓶子压强不发生变化,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不会有水进入瓶子。(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实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无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C两个白磷对照仅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这 一个实验条件。( 3)铁制品生锈的两个条件是水和氧气, A同时满足,最容易生锈;铁制品用完后擦干净可以减少水分防止生锈; 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考点:

16、常见化学反应的装置 点评:对于实验装置的考察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考察较为直接、简单,要注意审清题意。 ( 3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和镁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 2)写出 7, 8, 13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 3)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共同合成了质子数为 118、中子数为 179的超重元素,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答案:( 1)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2) Al(NO3 )3( 3) 118 试题分析:( 1)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反之亦然;( 2) 7号元素是 N, 8号是氧, 13

17、号是铝,所以形成 Al(NO3 )3;( 3)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细心。 ( 3分)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微观示意图 ( 1)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化学用语) 。 ( 2)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写出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团的符号 答案:( 1) NH3( 2) -3价( 3) NH4+ 试题分析:( 1)化合物的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

18、图示属于化合物的是丙。( 2)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总数之和为零;( 3)氢原子和氮原子组成的原子团为铵根离子。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 ( 4分)铜、氧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图是它们的部分应用。 A导线 B高炉炼铁 C干冰 D医疗消毒 这些物质中:(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_性。 ( 2)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的化学式) 。 ( 3)高炉炼铁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户外探险者用含过氧化氢的消毒水处理伤口时会看到有小气泡产生,其化学

19、方程式为 。 答案:( 1)导电性( 2) CO2( 3) Fe2O3+3CO 2Fe+3CO2( 4)2H2O2=2H2O+O2 试题分析:( 1)制作导线需要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 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化学式为 CO2;( 3)高炉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而一氧化碳的是加入的碳发生反应产生的;( 4)过氧化氢在伤口里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氧气从而杀灭细菌。 考点:常见的物质的性质 点评:常见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不难,考生应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细小的琐碎的知识点。 计算题 ( 5分)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

20、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 试题分析: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2.5+50-( 58.1-55.6) =4.4g。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100 44 x 4.4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是中考必考题型,题型的形式比较灵活,但是解题思路比较固定,找出其中的数量 关系即可。 探究题 ( 6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 1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1、 向 B 中加入质量为 m 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 A 向 B 缓缓加入稀硫酸,待 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 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 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 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 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 、称量。 ( 2)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

22、结果的影响是: II中,移出 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 ( 3) 日常生活中为方便使用通常将金属制成合金 ,伍角币为钢芯镀铜、一元币为钢芯镀镍( Ni)合金 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材料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以上硬币涉及到 Fe、 Cu、 Al、 Ni(镍),已知 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Ni SO4+ H2 Fe+ Ni Cl 2= Ni + Fe Cl 2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答案:( 1)洗涤 烘干

23、(或干燥)( 2)加入的稀硫酸会排出一部分空气(使结果偏大等合理答案:均可) ( 3) 金属 A Al、 Fe、 Ni、 Cu 试题分析:( 1)剩余固体中沾有滤液,应将其洗涤烘干,以减少误差;( 2)加入稀硫酸也占有体积,也会排出水;( 3) 合金等其他金属制品都属于金属材料, 铸造硬币主要考虑其成本,软硬和稳定性,和导电性无关,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放出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活泼金属和酸反应及其装置 点评:这种题目是热点题型,考察较为灵活,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注意前后联系,多联系题干和基础知识。 推断题 (

24、 3分)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 为红色固体,氧化物 和单质 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 ( 1)氧化物 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 性,对人体有危害。 ( 2)其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个数是 , ( 3)写出 1个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答案:( 1)毒性( 2) 0( 3) C+O2 CO2 试题分析:氧化物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立即判断为二氧化碳,单质 为红色固体,初步判断可能为铜单质,氧化物 和 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可以判断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 ,氧化物 和单质 点燃生成氧化物 ,也就是二氧化碳,说明氧化物 是一氧化碳,氧化物 是氧化铜,单质 是氧气,单质 是碳单质。( 1)一氧化碳有毒性;( 2)其中并没有置换反应,反应 为还原反应,剩下的都为化合反应;( 3)反应 均为化合反应。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评:这类题型近几年在中考题里出现相对不多,但是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重要,要仔细审题发现突破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