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1139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观察图,指出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 ,使用天然火。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 D图片中的文物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文物,通过考古发现,在云南元谋县通过考古发现的元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70万 -20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1万 8千前,他们都

2、是我国远古人类, A,B,C 三项只适合其中的一种人,本题选 D。 考点: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境内最早人类的识记能力,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教材重点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体形体 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要注意把握。 从去年开始,重庆市的中考阅卷工作集中在网上完成,结束后,还要进行大量的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等。这种阅卷方式得益于那种技术的发明? ( ) A航天航空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是电子计

3、算机,互联网的发明,重庆市中考阅卷工作在网上进行还要进行大量的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等使用的是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本题选 C。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同学们要熟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

4、局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 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下,美苏决定世界大事,现在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说明了解决国际冲突需要多个国家的参与和解决,两极格局结束后,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强权主义提出挑战和抵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本题选 C。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能 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关键

5、,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我们的经济,欧盟的成立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应当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在发展经济中一定要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引进外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也是对德和约,主要是对德国战前海外殖民地进行 瓜分,战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法日占领,华盛顿会议最后签订了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实

6、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慕尼黑会议是美英法德四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三次会议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本题选 B。 考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五国公约和九国公约是美国占据优势的基础上签订的,随着美国经济 实力的扩大,美国开始了从以美洲为中心到以世界为中心的转变,这两个公约也都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性质,两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内容,意义和影响都是学生识记和理解的重点。 下列各项搭配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领域( )

7、 A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爱因斯坦 提出相对论 C达尔文 提出生物进化学说 D伏 尔 泰 提出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A牛 顿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爱因斯坦 提出相对论 ,C达尔文 提出生物进化学说三项属于自然科学的领域, D项伏 尔 泰 提出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政治领域,本题选 D. 考点:历史知识的分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的这些知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识记。 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近年,大陆将画的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

8、进行合并。 “山水合璧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 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 “三通 ”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近年来,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名画富春山居图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分别收藏,现在又合璧,正是说明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才会出现合璧的情况,本题选 A。 考点:海峡两岸的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海峡

9、两岸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海峡两岸 合则对中华民族有利,分则对民族有伤害,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在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和平统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各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特区 .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到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顺序是 ,本题选 D。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

10、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一五 ” 计划超额完成 ,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最大成就是: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

11、级阶段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项错误,本题选 B。 考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南京国民政府的崩溃

12、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C 试 题分析:分析题干,给了开国大典的一个情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 1949年 10月 1日 15: 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 21: 00 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以答案:应为 C。 考点:新中国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与此事件相关的作品有同名电影、文章、油画等。需要学生发散思维,从各种角度考虑其寓意。 1987年和 199

13、4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依据不恰当的是 ( ) A北京人遗址 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遗物,为研究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B长城 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C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兵马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艺术水平之高,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堪称世界奇迹。 D孔庙、孔府及孔林 因为它们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中孔祥熙的家族的文化古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正确, B项叙述正确,长

14、城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堪称世界奇迹, C项叙述正确,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也堪称世界奇迹。 D项错误,孔庙,孔府和孔林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出生地和生活的地方,本题选 D。 考点:我国古代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彩,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能,这些知识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其的识记和理解。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 ”最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文字 C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

15、夫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的关键,本题选 D。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同学们还要知道,秦国灭掉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另外秦的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影响也是学生要重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秦对统一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一般能直接得出答案:,是送分题。 2012年 5

16、月,疆独分子热比娅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下列哪个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 A东汉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的识记,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在西域积极活动,西域各国也派使节来汉朝,后来西域各国都归附西汉,公元前 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至此,新疆地区归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张骞的努力,形成了丝绸之路,本题选 B。 考点:西域都护的设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历史

17、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另外,于此有关的诸如张骞 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经过国家,西域的地理位置以及班超后来对西域的经营同学们都要好好把握。 中国古代有位改革家,果断地抛弃本民族落后的东西,积极吸纳汉族的先进文明,使本民族得到快速发展,并且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他是( ) A商鞅 B秦始皇 C张骞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的认识,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 姓,鼓

18、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本题选 D。 考点:北魏孝文帝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解答本题很不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措施中的内容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近代中国由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实

19、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 “半殖民地 ”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 D “半封建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保存了资本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分析这一概念,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

20、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 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不能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本题选 D 考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历史能力中要求较高的一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深入细致,把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弄清楚,弄明白,此题还可以改成一个组合型选择题: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半殖民

21、地 ”是指丧 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 B C. D. 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 ) 邓世昌 康有为 彭德怀 李宗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历史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军,最后壮烈牺牲, 康有为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中抗击美国侵略者历史史实, 李宗仁是抗日战争中在台儿庄抗击日军的英雄人物,排除 ,本题选 D。 考点:近代抗击日军的英雄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

22、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近代中国是屈辱史也是抗争史,在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林则徐,邓世昌,他们在维护国家主权上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增强我们的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综合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 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请结合所学

23、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 1分) ( 2)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发生的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 2分) ( 3)第三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进行的三大社会改造对中国社 会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2分) (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适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1分) 答案: ( 1)奴隶制度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起来,秦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分 ) (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分 ) ( 3)社会主

24、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从此,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分 ) ( 4)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措施,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试题分析:本 题考察学生对社会转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第一次转型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秦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2)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3)第三次转型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第四次转型时期,对待全球化,我们要

25、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措施,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考点:社 会转型的认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社会变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很多阻力,实践证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制度一定会发发展壮大起来,社会主义一样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

26、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 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 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 2010年以 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100%的股份。 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 2012年 4月 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德堡参观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时说,沃尔沃和吉利的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 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

27、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影响? (3分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 (2分 )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合作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1分 ) ( 4)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分 ) 答案: ( 1) 资源的争夺; 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 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 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分 ) ( 2) 积极参

28、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 (2分 ) ( 3) 进行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人才交流。 (1分 ) ( 4)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害;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 (答出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解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资源的争夺,经济全 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 2)解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积极参与

29、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 ( 3)解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吉利和沃尔沃在合作中进行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人才交流实现了共赢。 ( 4)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害;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答出 一点即可)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

30、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辉煌而独特的文明史。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 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 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 70%,分裂的时间占 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除古代中国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王朝覆灭后往往意味着人种、文化、宗教的更替,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是如此。但中国

31、的王朝却仅仅意味着坐天下者不同,其他一切照旧。这使中国文明获得了使西方史学家十分称奇的连续性。使中国文明连续不断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制度 、文字、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缪人凤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内在原因及启示 ( 1)据材料一指出是哪个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材料中所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 2分) ( 2)据材料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区的王朝更迭,与古代中国的王朝更迭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请结合古代中国制度或文字等方面的史实说明其原因。 ( 2分) ( 3) “中华民族 ”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整体上对中华文化的民族

32、认同。今天这种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有何意义? ( 2分) 答案: ( 1)秦朝; “大一统 ”或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 ( 2分) ( 2)保持了中国历史的连续发展。例如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发展。 ( 2分) ( 3)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是那个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山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朝,材料中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 2)解读材料二, 这种差异使中国

33、历史保持了中国历史的连续发展。例如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 3)今天这种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的意义是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华文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曾经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新罗都曾经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日本的大化改新以及现在日本保留了中国的风格就足以证明。 请将

34、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每填对一个给 1分,共 3分 。 A. “一战 ”导火线的地点:萨拉热窝 B.“一战 ”决定性战役地点:凡尔登 C. 北约和欧盟的总 部所在地:布鲁塞尔 答案: 由上到下: C B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北约和欧盟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由上到下分别填写 C , B , A。 考点:一战,北约和欧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一战的教训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欧盟的成立和不断扩大,对美国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欧盟在世界经济力量中占据一极,推动了世界

35、向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北约的成立和华约长期对抗,给世界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合作共 赢,同学们要对一战,北约和欧盟的成立的时间,步骤,意义影响重点掌握。 下图是战国 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观察图,将秦朝长城的起止地点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分) A. 临洮 B. 辽东 答案: 由左向右: A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长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该题由左到右分别是 A,B。 考点:秦长城 考点:秦朝的长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天安门、兵马

36、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 1987年 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 7月 7日,长城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阅读下表判断: 事件 时间 影响和评价 卢沟桥抗战 1937年 7月 揭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百团大战 1940年 8月开始 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 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

37、,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 “”;如果违背了 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 “”;如果是上表未直接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 ( 1)卢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 ) (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 ) ( 3)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 ) ( 4)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中国人民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 ) 答案: ( 1) “” ( 2) “” ( 3) “” ( 4) “” ( 5) “” 试题分析:

38、本题考察学生对抗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该结论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划 。 ( 2)该结论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 ,划 。 ( 3)该结论上表未直接涉及,划 。 ( 4)该结论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划 。 ( 5)该结论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划 。 考点:抗日战争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抗战中有几次著名的战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也是八路军敌后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是彭德怀组织的八路军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对日主动作战,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一次激战,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

39、重大胜利。另外像抗战中的日军发动的几次事变的史实,还有日军在中国制造的侵华罪行,以及敌后抗日战场和正面战场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去掌握和理解。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从历史上看,两国曾有着深厚的友谊,也有过深刻的矛盾。从现在 来看,中日两国更是无法截然分开。中日两国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古代历史上, “中日两国曾有着深厚的友谊 ”的史实,指的是什么? ( 1 分) ( 2)近代以来,日本曾经深深地伤害中国,请以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 1分) ( 3)一战后,日本通过哪个条约取得了中国山东侵略权益?后来中国通过哪个会议收回

40、了山东主权?( 2分) ( 4) 20 世纪 70 年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那建交的标志是什么? ( 1 分) ( 5)今天,中日关系再起波澜,日本居然决定要将原本属于 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并写进教科书,这严重伤害中日两国人民的情感并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从长远利益的角度,你对中日关系有何展望?( 1分) 答案: ( 1)公元 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 “汉倭奴国王 ”金印一枚。 (1分 ) ( 2) 19311945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 或 “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 (1分 ) ( 3)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 (2分 ) ( 4)

41、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 (1分 ) ( 5)希望中日两国以大局为重,尊重历来是和现实, 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深厚的友谊是指公元 57年,东汉光武帝赠与日本“汉倭奴国王 ”金印一枚。 ( 2)近代以来,日本曾经深深地伤害中国, 1931-1945年发动了对中国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伤害,或日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毒气战等。 ( 3)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日本通过凡尔赛条约取得了中国山东侵略权益,后来中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收回了山东主权。 ( 4) 2

42、0世纪 70年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那建交的标志是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 5)今天,中日关系再起波澜,日本居然决定要将原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并写进教科书,这严重伤害中日两国人民的情感并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我对中日关系的展望是希望中日两国以大局为重,尊重历来是和现实,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或者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考点:中日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古代中日两国就有友好关系,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后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二战的始作俑者,近代日本在我国钓鱼岛问题上兴风作浪,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迹象明显,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的这种迹象,和世界人民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