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449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年级下学期 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怯 弱( qi)纨 绔 ( k)戏 谑 ( xu)敛气 屏 声( bng) B 拓 片( tu)负 疚 ( ji) 悚 然( sng) 沸 反盈天( f) C吞 噬 ( sh)脊 髓 ( su) 撬 开( ho)韬光养 晦 ( hu) D石 栈 ( jin) 朔 漠( s)迁 谪 ( zh)群山万 壑 ( h)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 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 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 D抚

2、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 答案: A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行动计划十分 ,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 工作立即展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 三次。 A周全安置不只 B周密安顿不只 C周密安置不止 D周全安顿不止 答案: C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象足协这种本来就该属于民间的组织 ,一旦披上官办的外衣 ,其结果只能是其官员 前赴后继 地腐败。 B今年,棉花价格一直维持着 特立独行 的强势,棉花供应紧张而终端需求迅速回升是棉花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 C.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辐射大量外泄,附近百姓处境 如履薄冰 ,日本

3、东电公司却说核辐射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引发了当地百姓的抗议。 D.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 不以为然 。他认为在 “三 一八 ”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 笔宝贵财富。 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或故事叙述有误

4、的一项是( ) A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一次杨修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 “活 ”字,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惹曹操 “大怒 ”。后来曹操以 “鸡肋 ”事件 “惑乱军心 ”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三国演义) B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的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招待,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原来凤姐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要捉弄刘姥姥,欺她没见过世面,叫她这样说,以博取众人一笑。(红楼梦) C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 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 凤怀着绝

5、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然后投湖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书 中描写哀婉欲绝、催人泪下。觉慧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 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 (家) D在爱斯梅拉达和副主教死去的那一天,卡西莫多从圣母院失踪。最后有人在隼山的地窖里发现了两具尸骨,其中的一具怀里搂抱着另外一具。从尸骨的穿戴和形状看,一具是爱斯梅拉达,而拥抱着她的那具尸骨则是卡西莫多,他是自己前来死在这里的。(巴黎圣母院)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23分)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在先者关于 “生命、时空、信念 ” 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

6、“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 “仰望星空 ”-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束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 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 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 如果说 “仰望 ”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 “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 ” 之类。 “仰望 ”-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

7、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因此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 “星空 ”的态度 -有无 “仰 ”之虔敬,有无和 “仰 ”相匹配的气质 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 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辞、占卜、宗教、艺术 概莫能外。日月交迭,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

8、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 “认识你自己 ”到贝多芬 “我的王国在天空 ”;从屈原 “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的天问,到 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之郗嘘 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 “人 ”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生命之上,是山顶;山顶之上,是 “上苍 ”。对地球人来说,星空即唯一的 “上苍 ”,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屋顶,它

9、把时空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 一并交给了你。汉语构词真的奇妙,把 “信仰 ”二字拆开来,你即发现, “信 ”与 “仰 ”的关系竟那么紧密 -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唯 仰者信,唯信者仰。 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精神消费 -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代以来,随着技

10、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 手足代之目光 ,触摸代之表白。这有个标志点:公元 1969 年 7 月 20 日,随着 “阿波罗 ”登月舱缓缓启开,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地球人,在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裸土上,插下了一面星条旗。 当星空变成了 “太空 ”、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蛾奔月 ”变成了 “太空竞赛 ”和 “星球大战 ”-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 ”向 “占有 ”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 “恋情式 ”进入了 “科技式 ”和 “政治式 ”,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

11、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 “星空 ”已被彻底物理化。 【小题 1】文章一开始就引用康德的墓志铭,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2】文章第二段中 “仰望星空 ”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蕴具体指什么?( 6分) 【小题 3】根据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不同时代的人对 “星空 ”的不同态度。( 5) 【小题 4】结合全文,就本文突出的艺术手法,选择两个简要举例加以赏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1)引出下文 “仰望星空 ”的话题,引起读者对于 “仰望星空 ”的哲理意蕴的思考。( 2 分)( 2)统摄全篇,集中 而凝练地揭示了文章主旨。( 2 分) 【小题

12、 1】( 1)在自己的生命中学会迷恋和感恩;( 2)学会守护童年的品行;( 3)懂得以虔诚之心看世界;( 4)学习谦卑与忠诚,使生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生出高度与尊严 (每点 1.5分) 【小题 1】( 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虔诚地膜拜,在星空的感召谕示中诞生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 3分) ( 2)现代:贪婪地占有,从使用出发把星空作为科技、政治力量角逐的领地。( 2分) 【小题 1】( 1)重铺排。比如第二段排比,体现仰望星空的意义,情与理相得益彰。另外第四段由外到中,从古至今连举四 例说明 “星空,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

13、”这一观点。内容丰富,论据充分而有气势。 ( 2)语言生动形象,借用词汇或赋予常见词语以新意,深入浅出。 ( 3)引用诗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文章文采,使议论、说理充满文采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4)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富有形象感、画面感、缘情入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小题。 ( 9分,每小题 3分) 古代才子佳人 回到古代的才子佳人爱情剧,我们发现,古代才子们的情爱心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这些才 子们所爱慕的理想佳人,不是大家闺秀就是世外仙姝,或者说大都是一些容貌娇美而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女子, “后花园 ”并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所有这些,都是失意文人的心理

14、平衡和补偿的需要。在他们看来,找一个佳人来配才子,不仅是解决婚姻的需要,而且是衡量自己地位的需要。这种情爱心理,除了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之外,还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的影响,还在人类远古的群婚时代,交好女酋长也是男性的荣耀。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人间帝王的荣耀。宋玉高唐赋神女写楚 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神女自荐枕席,正使楚王熏然欲醉。女人和财富一样,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到了才子佳人爱情剧作者手中,这种传统的母题得到了较大的改造,帝王贵族退场了,普通男子成为了主人公,而女子必须是绝代佳人或地位较高的人,这一点却没有根本的改变。 其次

15、,才子们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所谓 “才子佳人 ”只是一般笼统的提法,若要具体化,中国人还有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对于武将,应该是 “红巾翠袖 h英雄泪 ”;对于文人,应该是 “红袖添香夜读书 ”。简而言之,佳人 是才子们的红颜知己。她们不仅必须是才子们生活中的伴侣,还应该是精神上的知音。她们能够理解才子的满腹牢骚,排遣他们郁闷的情怀。尽管社会尚未承认失意才子的价值,但是他们希望佳人能够识英雄于尘埃,赏识他们独特的价值。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子,为失意文人灰暗的生活投进了亮色,她们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俐。她们的青睐,对于怀才不遇

16、文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理,是强有力的呼唤和肯定。 对于摈弃尘俗,绝了功名心的文人来说,仅有上面两条便足够聊以自慰、潇洒一生了。而对另外一些没有多大本领却功名心很盛的文人来说,除了 以上两点之外,理想的佳人还应该能够帮助他获取功名。所谓贤内助便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产生的。 总而言之, “红袖添香 ”的含义是丰富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而它的要义则在于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获得自我意识的肯定和精神的满足。这种情爱心理,依旧是几千年来男权中心观念的产物。 (节选自朱伟明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古代爱情剧中 “才子佳人 ”这一爱情模式形成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17、A以理想佳人配才子不仅是解决才子婚姻的需要,而且也是衡量才子地位的需要。 B以理想佳人 配才子实际上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所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的体现。 C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中对权力和地位追求与占有的影响。 D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是剧作者在保留男女主人公人物身份的同时对传统的母题的改造。 【小题 2】下列对 “古代才子佳人爱情剧中才子们情爱心理的共同特征 ”的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 A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都是容貌娇美,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并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 能拥有的。 B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的情趣,服从 他们的意志。不 仅是他们

18、生活中的伴侣,还是精神上的知音。 C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俐。她们的青睐, 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 D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还能够帮助他们获取功名。 【小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足以说明古代爱情剧中也有 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B在古代爱情剧中,剧作者总是根据男主人公的身份来设计佳人的行为,以满足对才子形 象的塑造。 C所谓的才子佳人,佳人与才子的地位是不相当的,与她们所处的时代一样,是作为才子 的配角出现的。 D作者认为,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 “红袖添香 ”,在古代爱情剧中

19、,其要义都是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A“都是 ”不对,原文为 “大都是 ” C“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 ”属无中生有D“能够帮助 ”绝对了 【小题 1】 “足以说明古代爱情剧中也有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说法有误,作者以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为例,是为了论证 “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人间帝王的荣耀 ”。 【小题 1】 A项 “间,秘秘地,悄悄地;间行,从小路 走; B项 “拟 ”为 “效法 ”之意; D项 “逆 ”意违背公理。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4分)

20、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 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 非我莫能为 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

21、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平既绌,其后 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 烊 褐械亍;惩跄讼 斜 陨钊牖髑兀 届独短铩何胖 恋恕 澹 郧毓椤 刖古 痪瘸罄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 “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 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

22、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 “何不杀张仪?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 。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柰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於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 也 。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小题 1】( 3分)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

23、一项是:( ) A屈平 属 草稿未定属:编写。 B每一令出,平 伐 其功伐:讨伐。 C屈平既 绌 绌:通 “黜 ”,被罢官。 D 竟 死於秦而归葬竟:最终。 【小题 2】( 3分)结合以上选文和孔雀东南飞,判断下列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甚任 之 复 之 秦,竟死於秦而归葬 B信而 见 疑,忠而被谤君既若 见 录,不久望君来 C 为 楚怀王左徒十七 为 君妇 D及时 相 遣归仰头 相 向鸣 【小题 3】( 3分)判断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为楚怀王左徒 D及时相遣归 【小题 4】( 3分

24、)阅读以上选文,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B怀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他放了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C张仪欺骗楚国使者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 D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不听屈原进谏,而听从子兰建议去到秦国,却被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 【小题 5】( 12分,每句 4分)翻译下列句子: (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2)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25、楚。 ( 3)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见译文 诗歌鉴赏 阅读下 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8分)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 梦回:梦醒。 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小题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2】最后一句中的 未眠鸥 ,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4分 ) 答案: 【小题 1】诗眼应该是 :何处砧声唤客愁 中的 愁 .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

26、写了梦醒时四周的环境 ,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的感情抒 发作铺垫 . 【小题 1】起衬托作用,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明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寓情于鸟,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小题 1】本诗四句,能点明作者思想感情的只有第二句,故第二句为本诗诗眼。第一句开篇写景,与第二句诗眼相联系可知,此处写景渲染了荒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小题 2】最后一句中的 “未眠鸥 ”的未眠见证了诗人的未眠,也似乎是诗人的化身。委婉地表明了作者的主旨。 默写 古诗文填空( 8分) 【小题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小题 2】 ,一夫当关,万

27、夫莫开。 【小题 3】一去紫台连朔漠, 。 【小题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小题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 6】扪参历井仰胁息, 。 【小题 7】沧海月明珠有泪, 。 【小题 8】连峰去天不盈尺, 。 答案: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 “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 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种特点的原因。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