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1555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 10月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每句 1分,共 6分) ( 1) 想当年,金戈铁马,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雪上空留马行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 2) 呜呼!其真无马邪, 。 人生如梦, 。 ,只是朱颜改。 ,铜雀春深锁二乔。 无丝竹之乱耳, 。 芳草鲜美, 。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大清王朝带来了深创巨痛,但对于依附洋人而生的买办们而言,它不啻是火中取栗的良机。 B报刊电视上的健康讲座颇受欢迎。

2、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工作者将话语权拱手相让,所谓的 “医学大师 ”、 “营养专家 ”就会趁虚而入。 C 9月月考之后,部分同学过度在意考试成绩的高低,导致最近一段时间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整个人呈现出一种人浮于事的状态。 D一个班级不是很多同学简单的加和,它需要同学们团结合作,沆瀣一气,互尊互爱,需要每个人都有集体荣辱感。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理财专家建议,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应注意产品期限,以半年期到一年期的短期投资品种即可。 B一座小弓桥的旁边有几位老人一边剥着玉米,一边闲聊着,他们见到我们异常地高兴,便很热情地同我们攀谈了起来。

3、 C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 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李克强副总理诚恳而坚定地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愿在和平的外部环境中继续谋求发展,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D作为 2010年宣传活动的一部分,火箭队的球员亲笔签名会将在 State Farm球馆举行,届时包括姚明在内的火箭队的多名球员将会出席。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魏晋时代的 “啸 ”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 白华中就有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 “蹙口而出声 ”,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

4、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 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 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 “长啸 ”,啸音非常清亮, “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 ”。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

5、。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 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 “傲然 ”来形容周 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 被简称为 “啸傲 ”,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 “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 ”,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 “

6、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 “唉声长叹 ”(新版辞源)或 “感慨发声 ”(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 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 “善歌啸,闻者留连 ”,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 “与琴声相谐 ”,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 “夫气激于喉中而浊, 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李

7、白游太山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 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题 1】下列关于 “啸 ”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啸 ”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古代妇女作 “啸 ”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 “啸 ”主要是用来召鬼。 C

8、“啸 ”先秦时代即已有之, “啸 ”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D文士 “吟啸 ”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 “吟啸 ”之风渐渐平息。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 “吟啸 ”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小题 3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 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术士作 “啸

10、 ”主要是用来召鬼 ”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小题 2】强加因果。 【小题 3】 B, “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属无中生 有; C,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 D, “可有可无 ”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昭,字潜夫,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昭始七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 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 不己若也。 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汉书十余义商

11、榷,乃授昭荀纪、国志等,后又尽得十三史,五七年间,能驰骋上下数千百年事。又注十代兴亡论。处乱世,躬耕负米以养亲。 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曰 : “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 ”宪曰: “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 苟 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 ”昭曰: “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 ”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时有害昭者,

12、昭曰: “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 ”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 “推官正人,无得害之。 ”又逼昭为榜安抚军民。事宁,以昭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官,赐绯。天成三年,改安义军节度掌书记。 宋初,拜吏部尚书。乾德元年郊祀,昭为卤簿使,奏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之制。礼毕,进封郑国公 ,与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选。谷尝诬奏事,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太祖不说,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陈国公。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 昭博通学术,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藏书数万卷。尤好纂述,自唐、晋至宋,专笔削典章之任。岭南平,擒刘 ,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

13、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著嘉善集五十卷、名臣事迹五卷。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十二) 注 马、郑:马融、郑玄,皆为东汉著名经学家。 【小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乃授昭荀纪、国志等授:传授 B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效:效仿 C众执以送彦超执:逮捕 D专笔削典章之任削:修订 【小题 2】下列各项中,分别表现张昭 “博通学术 ”和 “性情忠直 ”的一项是( )( 3分) A 遍读九经,尽通其义 处乱世,躬耕负米以养亲 B 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 主辱臣亡,死而无悔 C 奏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之制 苟 颜求生,何面

14、目见主于地下 D 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 【小题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昭少年时遍通诸经,因此也颇为自负,后受程生指点,又潜心研究史学。 B张宪的部将符彦超拥戴明宗登基,张昭劝说张宪奉献表章保全自己,遭到了张宪的拒绝。 C动乱中有人要谋害张昭,但符彦超敬重张昭的人品,没有伤害他,反而授予官职。 D张昭历任数朝,多次参与典章制度的修订,博览群书,对礼仪风俗也非常熟悉。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 5分) 译文: ( 2)我本书生,见

15、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 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张昭处在同辈当中,傲视别人,认为马融、郑玄也不如自己。 ( 2)我本是书生,被皇上知遇,登上治理百姓的高位,是平民的顶峰了。 【小题 1】效,效力。 【小题 2】 A项 、 B项 、 C项 与题干不符。 【小题 3】 “张昭劝说张宪奉献表章保全自己 ”有误。 【小题 4】( 1) “侪类 ”、 “不己若 ”各 1分,句意 3分。 ( 2) “见 ”、 “于 ”省略、 “极 ”各 1分,句意 2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16、(唐)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 枕倦,澄泉绕石泛觞 迟。青云 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 欹( q):斜倚。 泛觞: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 青云:高位。平行:平步。 【小题 1】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6分) 答: 【小题 2】本诗颈联中一个 “迟 ”用得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 答: 答案: 【小题 1】( 1)第二联描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这样一种凄厉、悲凉的景象。 ( 2)诗人运

17、用借景抒情(或 “托物寄情 ”、 “比喻 ”)的手法,通过 “鹤投孤屿,蝉过别枝 ”的凄凉景象寄托情感(或把情感寄托在 “鹤 ”、 “蝉 ”之上,或把自己比喻成 “投孤屿 ”的鹤, “过别枝 ”的蝉,来表达情感)。 ( 3)此联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悲哀之情。 【小题 2】 “迟 ”写出了酒杯漂流迟缓的特点,( 2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沉浸在仕途失意( 1分)与思乡( 1分)而产生的忧愁( 1分)之情。 【小题 1】( 1) 2分,解释诗句 1分,概括特点 1分。 ( 2) 2分,答出手法 1分,结合诗句解说 1分。 ( 3) 2分,答出情感的起因 1分,答出情感的类型 1分。 【

18、小题 2】 3分 【附录一:作者简介】方干( 809? 约 888)唐代诗人。字雄飞。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人,一作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貌陋而颇具诗才。宣宗时举进士不第,遂隐居镜湖。一生声名颇盛而功名不就,终身布衣,贫困潦倒而卒。工于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多投赠应酬,流连光景之作。风格与贾岛、姚合接近,亦以苦吟著称,自言 “吟成五字句, 用破一生心 ”(感怀)。卒后门人杨 m等辑其诗三百七十余篇 ,编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百四十七首,编为六卷。 【附录二:作品鉴赏】这首诗,是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 “非我有 ”扣

19、诗题 “旅次 ”,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 “举目 ”、“思量 ”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之情。 第二联 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 “投 ”字,一个 “过 ”字,一个 “孤 ”字,一个 “别 ”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

20、,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这两句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骆宾王诗 “西陆蝉声唱 ”,许浑诗 “蝉鸣黄叶汉宫秋 ”,黄庭坚诗 “高蝉正用一枝鸣 ”,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 “曳 ”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 “凉月照窗 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前一句写月夜独处。一个“凉

21、”字,一个 “倦 ”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清,孤独无聊。后一句变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 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 “泛觞迟 ”的 “迟 ”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 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联,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和盘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

22、旅羁 ”,意思是说:遗憾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 “身旅羁 ”和首句的 “非我有 ”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 “旅次 ”二字。结构严谨。 从全诗的艺术风格来看,这一联显得过分率直而欠含蓄。不过,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和渲染。 语言表达 2010年 10月 31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班级要举行一次纪念钱学森 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段 80字左右的开场白。 要求:主题突出,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6分) 答: 答案:略 简要阐释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 60字以内),并为漫画拟一个标题( 1

23、0字以内,不能以 “无题 ”为题)。( 5分) ( 1)含义阐释:( 3分) ( 2)标题: ( 2分) 答案:略 作文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 2010年 10月 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蓝印花布、彝族刺绣、藏族唐卡等 600多个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人潮涌动的展馆、争先恐后的消费者,似乎给了众多还处在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复苏的信心。 二、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曾经说过,无论哪一座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有历史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的变迁。 三、 150年前,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这成为中国人内心永远的伤痛。时代几 经变幻,中国综合国力早已今非昔比,而大水法等劫后废墟依然矗立园中,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争论,从未停止。近日,在圆明园遭劫 150周年之际,争论再起。 文化遗产、文物古迹都是历史的载体,无论以何种方式面对它们, “铭记 ”才是核心。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或抄袭。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