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 。 , 。 。 , 。但这魔力对贝多芬比较具体,那就是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听众基础和整体氛围。 接下去的一个评语倒是明贬实褒: “住在维也纳,天天想离开却很难离开。 ”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褒是贬,但好像是明褒实贬 这句评语的最佳例证是贝多芬,他在一城之内居然搬了八十多次家,八十多次都没有离开 因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积得过于密集,实在让人劳累 可见维也纳也真有一些魔力 一百多年
2、前已经有旅行家作出评语: “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 ” A B C D 答案: C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东北小品火起来了 !”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B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 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C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
3、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鲁迅先生不仅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现代版画艺术的 始作俑者 。 C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 相濡以沫 ,美满幸福。 D乔冠华文思敏捷,写文章一挥而就, 文不加点 。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 11月 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 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
4、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 1914 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是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通的,他更关注的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被称为 “京城第一大玩家 ”。少年的 “王家二少爷 ”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 ,当时叫价一百块钱
5、,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 “玩物 ”是 “研物 ”,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 “雕虫小技 ”,王世襄都 “玩 ”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他收 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
6、 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 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 l945年 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 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父友人找到宋子
7、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 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 ”、 “商饕餮纹大钺 ”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都拍卖回流到了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 “散尽 ”,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 “书 呆子 ”,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 “芳嘉园 ”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集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
8、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 “大床 ”写了一副对联 “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 ”,横批 “ 斯是漏室 ”。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袁荃猷买菜用了多年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 “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 ”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两个墓穴之间,能与妻子 “生死永相匹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 A文章开头引用一些人的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
9、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家的地位,主要突出了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而对 “玩物 ”投入热情,也说明了 他的 “杂 ”与 “通 ”。 C王世襄一生始终秉持研究与发展文化、实现自身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 “雕虫小技 ”,著述颇丰,他的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代表其成就。 D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他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表现他性情豁达。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展示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记叙颇为生动,而评价性文字里
10、又渗透着作者的敬佩之情。 【小题 2】从全文看,文章表现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 【小题 3】王世襄的名言: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而他对自己的判断又是: “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为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这篇传记标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既概括王世襄先生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 “学问与乐趣 ”、 “藏与散 ”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1】 研究民俗方面,是杂家也是通家,特别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
11、,不停留在 “玩 ”的层面,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使之有 助于文化发展; 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而费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 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自甘淡泊,待人热情,重视亲情。 【小题 1】不矛盾 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与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 后一句是王世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 表明自己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 “学问 ”,乐此不疲,很有收获。 【小题 1】观点一:学问与乐趣。 “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 ”,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在做学问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 文化修养的同时,也
12、获得了探究、发现、创新乐趣; 在研究学问中,由 “乐 ”而产生的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研究学问不再是枯燥的行为,而成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 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阐释也可。第一点 2分,后两点各 3分,共 8分 ) 观点二:藏与散。 对一切收藏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物质上的占有; 散是对藏品进行一种更合理的再分配,散于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 人对喜爱的东 西应该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洒脱。 (一点 2分,共 8分 ) 【小
13、题 1】 B项 “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 ”错,是说明 “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 C项 “有意识地关注 雕虫小技 ”错; E项没有 “说明 ”。答对一项得 3分,全答对得 5分 【小题 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回答 “文章表现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 ”,可以从研究民俗方面、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人处世方面三个角度概括,注意关键句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都拍卖回流到了社 会 ”“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 ”一点2分,共 6分。 【小题 1】首先回答 “
14、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与 “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不矛盾,再分别解释两句话的含义,最后答出两者的结合点。一点 2 分,共 6分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首先选一组,再结合文本谈出二者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小题。 特别的礼物 郁 葱 译 早上,阿尔琼被收音机定时的 7点新闻闹醒。他摸着旁边空空的枕头,才想起妻子出差了。 玛洛比此刻正在奥兰多,她早就起来了,但她怕打扰丈夫阿尔琼休息,一直等到
15、 7 点才拨通家里的电话,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结婚 27 年了,她从未忘记过。不能与丈夫一起庆贺他的 53岁生日,她感到很遗憾。好在今天晚上她就可以回家了。 电话响了,阿尔琼拿起听筒。 “祝你生日快乐 !”电话另一端唱道。 “谢谢你,亲爱的。你还好吗?你什么时间回来? ”所有的话都一下涌到阿尔琼的嘴边。 “我一切都好。我乘坐的航班晚 上 7 点 28 分到菲尼克斯,八点半就可以到家了。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回家后,我与你一起到外面吃晚饭。 ” “啊,太好了, ”他说, “我一直想去昌德尔大街上新开的巴西餐馆品尝一下那里饭菜的味道呢。 ” 玛洛比最后还提醒他别忘了按时吃
16、药,因为她仍然认为他什么都不能自理。 他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就把药服了;他的心脏随时都会出问题。医生说他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且越早越好。他已经在全国心脏移植登记名录上等待了两年。他每天都随身带着呼机,因为很快就该轮到他得到新的心脏了。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 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 就在他要出门时,女儿希卡来电话祝他生日快乐。她现正在旧金山的大学学医,她是他的骄傲。下午,医院的一名护士来电话,说他们得到一个好消息 -有心脏了,今天晚上就可以做移植手术。终于等到心脏了,他异常兴奋。护士告诉他,心脏正在送来的路上,他必须到医院办理入住手续。他赶紧给妻子打电话
17、,可她的手机关机。可能正在回家的路上。于是他给她留了一条短信: “玛洛比,你一定不会相信,我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礼物。医院说他们为我找到了一个心脏,并马上要做移植手术。晚上吃饭的事只好 取消了,我们以后再吃。医院见。 ” 然后,阿尔琼又给他最要好的朋友沙姆打了个电话,沙姆坚持放下工作陪阿尔琼去医院。阿尔琼住进医院之后,医院就为他开始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现在就等着心脏送到后就进手术室了。得知阿尔琼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消息之后,其他好几个朋友也都急忙赶到医院。沙姆也已去机场接玛洛比了。女儿明天上午就到。晚上 7点 45分,护士来说,心脏已经到了,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 手术很成功。真是奇迹,他的身体对新心
18、脏没有任何排斥。阿尔琼慢慢开始从手术的麻醉中醒过来。他睁开眼,感到嘴很干。 护士走到他跟前,问他需要什么。 “水和我的妻子。 ”他艰难地用嘶哑的声音说。护士给他拿来一些冰沙,并把沙姆叫来。他用质问的眼光看着沙姆: “玛洛比在哪里? ”“她很快就到,你现在应该好好休息。医生说手术很成功。祝贺你 !”沙姆说。 两个星期后,阿尔琼回到家里。他的心脏手术恢复得很好,但他却闷闷不乐。家里没有玛洛比,显得很空。玛洛比再也没有回来,实际上,她已经不能回来了。就在玛洛比回家去机场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一辆快速行驶的小轿车迎面与她相撞,她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已经无法抢救。她的大脑彻底受损。医院从她的驾驶执照上得
19、知,她是器官捐献者。于是,他们把她的器官留了下来。阿尔琼正好是等待移植心脏名单的下一个 -死者的血型等情况正好与他相匹配,所以。心脏便给阿尔琼送来。 得知这一切,阿尔琼悲痛欲绝。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想起了 30年前他们在加尔各答大学读书的时光。他们刚开始恋爱,就赶上他的生日。 她问他: “生日想要什么? ” “我想要你的心。 ”他回答。 他还记得玛洛比在听到这句话时,羞怯地低着头笑的样子。她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 ! 想到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地从他眼里流了下来。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小说标题 “特别的礼物 ”的 “特别 ”之处主要
20、在于它是需要作心脏移植手术的生日者得到了可以移植的心脏,而且是他妻子捐献给他的。 B小说有一些细节描写,比如阿尔琼身边空空的枕头,玛洛比为不打扰丈夫休息而推迟打电话的时间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爱。 C阿尔琼出院后回到家里,但 “家里没有玛洛比,显得很空 ”。这个 “空 ”字具有双关的意义,既是房间因没有妻子而显得空,又是阿尔琼因妻子去世而失落的心理。 D小说对玛洛比遭遇车祸的情节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用补写的方法 来写,这样就在前面设置了悬念,以便为后文给读者造成强烈心理震撼而蓄势。 E小说也略写了一些次要人物,比如,阿尔琼的女儿,沙姆,以及阿尔琼的其他朋友。这些人物如
21、果不写,对小说的情节和主题都没有丝毫影响。 【小题 2】小说第四段,妻子玛洛比 “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 ”这句话是一个细节描写,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倒数第三段,作者设计了 “我要你的心 ”这句话,它在全文中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丈夫无意中移植了妻子的心脏,有人认为是巧合, 也有人认为不是巧合。请结合小说的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 E(答对一项得 3分,全答对得 5分) 【小题 1】 从内容来看,这句话表现了玛洛比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相濡以沫的爱;( 3分) 从结构来
22、看,这句话为后文写阿尔琼有心脏病、需要作心脏移植手术的情节作了铺垫。( 3分 【小题 1】 这是阿尔琼向玛洛比求爱时说的,在当时表达了阿尔琼希望得到玛洛比真心的爱的心理。 如今,玛洛比的心脏已经移植进了阿尔琼的胸腔,“真正 ”得到了她的 “心 ”,但她人已离去,令人不胜伤感。 这句话联结过去与现在,沟通了 物质与情感,融合了虚与实对表现中心主题涵蕴无穷,体现出小说高超的艺术技巧。 【小题 1】偶然性: 玛洛比在赶回家为丈夫过生日的路上出了车祸,这是偶然发生的意外事故。 阿尔琼移植的心脏碰巧是妻子的而不是别人的,这也是意想不到的。 必然性: 阿尔琼心脏有病需要作心脏移植手术,而且已经等了两年,这
23、就为后文作了铺垫,使他作心脏移植手术的情节成为必然。 第七段最后一句 “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 ”,也就为后文写玛洛比在出车祸后献出器官 (心脏 )的必然性埋下了伏笔。 【小题 1】 A “他妻子捐献给他 ”, “捐献 ”的说法不妥; E这些人物如果不写,对情节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小说的主题会有 -定的影响。这些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增强情节的真实感。 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从侧面表现阿尔琼和玛洛比一家生活的幸福。反衬出玛洛比出车祸去世给阿尔琼造成的痛苦和悲哀。 【小题 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
24、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 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此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我要你的心 ”既指实际的心脏,又指真诚的爱,再结合对表现中心主题的作用回答。每条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首先确立观点,是 “偶然性 ”还是 “必然性 ”,再结合小说的情节,具体分析,
25、说出理由。可以单独答偶然性或必然性,也可两者兼顾。观点明确 2分,结合情节并分析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 “文化 ”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 “梅文化 ”、 “菊文化 ”一样, “桃花 ”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 “桃花文化 ”。 中国的 “桃花文化 ”和女性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 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 “桃之夭夭 ”,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
26、,并用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 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 “桃花夫人 ”。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 “人面桃花相映红 ”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在中国, “桃花文化 ”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 “尚红 ”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 “桃 花 ”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
27、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 “桃都 ”,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 “蟠桃宴 ”。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 “桃李满天下 ”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 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 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 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 “咏春 ”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28、。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 “儒与庄禅互补 ”的文化精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们要身体力行 ,去实现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经世致用 ”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 “穷则独善其身 ”,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
29、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 “桃花源情结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中国的 “桃花文化 ”和女性有不解之缘 ,因此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B “桃都 ”、 “蟠桃宴 ”、 “桃李满天下 ”等美好传说都与民间 “尚红 ”的礼俗有关。 C中国文人虽有 “经世治国 ”的
30、人生理想,但是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所以他们对桃花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 D独特的中国 “桃花文化 ”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 【小题 2】根据文意,不符合中国 “桃花文化 ”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 (3分 ) A 桃花俏丽的色彩和缤纷的落英会使人触景生情,产生丰富的联想。 B人们用比喻、象征手法,把审美情感寄托于桃花,使其成为一种共同认可的移情物。 C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而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更是几乎无处不在。 D中国的 “桃花文化 ”的形成要有世代沿袭相传的民族积淀。 【小题 3】对作者把文人学士寻找桃花源上升为 “一种探索宇宙、社会
31、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 ”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在中国, “桃花文化 ”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 B “桃花源 ”是一种理想社会的象征,探寻桃花源就是对理想社会的探寻和追求。 C探寻桃花源,是中国文人的自然观的反映,他们寻找桃花源,歌颂桃花,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D探寻桃花源,体现了儒家与庄禅思想互补的人生哲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此题考查对材的理解整合能力,要结合对桃花的以及 “桃花文化 ”的分析推断, A.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B. 三个不都是
32、传说,且不与 “尚红 ”有关 C.特殊情结是指 “桃花源 ”情结 【小题 1】此题问的是 “不符合中国桃花文化形成条件的一项 ”,关键在 “形成条件 ”, C是列举桃树的成长状况,而非 “桃花文化形成的条件 ”,属于答非所问。 【小题 1】 C.探寻桃花源,还是人的自然观的反映。寻找桃花,把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体现了探寻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思。 D.探寻桃花源,体现了儒家与庄禅思想互补的人生哲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现实得意,就身体力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寻桃花源就体现了对人生积极入世的追求;现实失意,寄情山水, “
33、桃花源 ”又是精 神栖息之所,探寻人生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成为人生的归宿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 “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 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 “齐大而
34、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 ”乐毅曰: “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 ”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愍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 贤,令军中环昼 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 ,燕人曰: “不来,吾且屠昼邑! ”曰: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
35、而生,不若死! ”自奋绝 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 周记 四)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燕昭王日夜抚 循 其人(顺从) B诸候 害 齐王之骄暴(害怕) C分魏师以 略 宋地(侵略) D齐王伐功 矜 能(夸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
36、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乃 与乐毅谋伐齐 乃 不知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 以 自益去 以 六月息者也 C若 因 而乘之 因 利乘便 D 而 又欲劫之以兵 而 耻学于师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 “能而好贤 ”的一组是( )( 3分) 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宽其赋敛,除其暴令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
37、援燕国打蠃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 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 ,并派人前云相邀谋事,但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可怜愿望。 【小题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4分) ( 2)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38、 D。 【小题 1】 B。 【小题 1】( 1)(燕王)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 ( 2)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核。 A、循:安抚; B、害:苦于; C、略:强取,进占。 【小题 1】同为介词, “趁着 ”。 A项前为 “于是 ”,后为 “竟然 ”。 B项前者是表示行为目的的连词,相当于 “而 ”,可译作 “来 ”;后者是介词,译为 “凭借 ”。 D项前为 “并且 ”,后
39、为转折连词, 译为 “却 ”。 【小题 1】此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概括, “能而好贤 ”是乐毅的主要品格, 都是写乐毅 “能而好贤 ”, 写他人, 叙述胜利的事实,均不合题干标准。 【小题 1】 A、 “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 ”无据; C: “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 ”不是王虫蜀自杀的主要原因, “亡国之痛 ”才是他自杀的主要原因; D、原文指的是无道之君,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 【小题 1】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 、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40、、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 “六字翻译法 ”:留、替、补、删、移、猜。 “留 ”,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 ”,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 ”,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移 ”,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猜 ”,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 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 “ 看 ”;再读
41、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 “ 念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 “ 写 ”。得分点( 1) “约 ”“使 ”“且 ”“啖 ”(2)“故 ”“用国者 ”“信 ”“立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小题 1】结合全词,赏析 “篝灯强把锦书看 ”一句中 “强 ”字的表达效果。( 4 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6分) 答案: 【小题 1】 “强 ”有勉强之意。( 1分
42、)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 2分)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1分) 【小题 1】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 2分)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 2分)上片的乐景反衬了下片的离情,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思乡之情。( 2分) 【小题 1】本题 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古诗讲究炼字,此类题回答时需将该字放回句中,结合诗句的语境和情感具体分析。答题时,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
43、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答题时 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烘托、象征、反衬、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讽今等 ),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手法的体现和运用, 结合全诗情感说明有何种表达效果。答题时注意积累古诗词情景关系的鉴赏术语,结合诗歌内容整合成答案:。本题题干中已经 透露出手法是情景关系,首先要明确三点: 诗人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情与景两者是如何转化依托的?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另选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4分) 见到满天的细雨,你只要无愧地做雨中飘落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大地;
44、; 。 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4分) “亲 ”即 “亲爱的 ”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 2011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 “淘宝体 ”发出了短信: “亲 ,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 ”此后, 8月 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 ” 可见 “亲 ”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请对 “亲 ”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要求态度鲜明,语言简洁。 答案:赞同。( 1)沟通上的亲近:语气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 2)表达上的简洁:其简便、快捷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交流
45、。 反对。( 1)表达不得体: “亲 ”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显得不庄重。( 2)信息的模糊性: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 “亲 ”的使用 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 3)表达上的不规范: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 危言危行 ,已经激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大家纷纷猜测中国是否会采取更进一步行动来保护本国的权益。 B 岁月蹉跎 ,一晃十载,在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这家公司实现了超越式发展,创造了奇迹, 2009年产值达 2亿元,是 10年前的 10倍。 C举办世界杯能给中国带来
46、什么?有人说,能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飞跃,这种论调简直 不可理喻 。 D晋书在取材方面不注意甄别取舍,甚至收录了笔记小说里的一些 不经之谈 ,这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 答案: D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 ,无以至千里。劝学 【小题 2】 ,用心躁也。劝学 【小题 3】人生如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小题 5】 ,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小题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2年 2月 16日晚,北京市东直门的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消防车在赶赴救火现场途中,大量社会车辆不仅不让行,反而抢道超车。有网友将此情况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后,一时引发热议。有网友说: “和消防车抢道,堵塞的是公共道德。 ”有网友说: “如果着火的是我们自己家,我们也要抢消防车的道吗 ”还有网友说: “即使不是开车,我们抢道占道的事情还少吗 我们都习惯了 !” 这件事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