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1713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课标版(二)月考语文试题 其他 ( 2010 海南宁夏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 劝学) ( 2)千里马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 3)莫笑农 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而伯乐不常有 骈死于槽枥之间 ( 3)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选择题 ( 2010 浙江五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2007年 “嫦娥奔

2、月 ”, 2008年 “神七 ”升空, 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 “夸父计划 ” 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B “基地组织 ”在世界范围内屡屡制 造恐怖事件,威胁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其头目本 拉登更是罪行累累,堪称 “天字第一号 ”恐怖分子。 C从小学、中学甚至直到大学都还在无时无刻进行着淘汰式教育,把我们的心灵变得何其局促与狭隘!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 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达白热化。 答案: B A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C “无时无刻 ”后面应跟否定词,可改为 “都还无时无

3、刻不在进行 ” 。或改为 “每时每刻 ”; D “蔚然成风 ”与 “热情 ”搭配不当。 ( 2010 云南模拟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 。 , 。 。 , ,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 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攻克的,我真想朝着这雄伟 的高墙长啸一声,还没有等自己发出声音 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多少箭镞似的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立刻又被弹拨 了过来 却已有多少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地叫喊起来 只见那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的路程,巍然 屹立

4、 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 这些震荡的回音融汇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欢乐的向往和惊讶的赞叹 A B C D 答案: A 句写山的绵延高峻,正与 “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 ”衔接, 句对此发出赞叹, 句续写 “竹筏 ”上游人的欢呼, 句用比喻写回声之快, 句用比喻写回声之美, 句合写山水,具有小结作用,恰与 “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 ”合为一体。 ( 2010 天津一中第五次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在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

5、短。 B跟生命及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的起源一直 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课题。 C由退休教师组成的书画协会会员的年龄平均为 75岁,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不键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答案: B A项, “原因 ”“因为 ”重复多余; C项,主谓搭配不当,首句的陈述对象是年龄; D项, “由于 ”句,为介词短语句,因此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去掉 “由于 ”。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 2010 山东潍坊四县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

6、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而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完成了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会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最终形成。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

7、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塑造创新主体的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创新虽然与创新文化的含义不同,但是二者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文化创新是创新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而创新文化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创新的终极 目标。我们知道,创新制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而创新制度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而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以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政策

8、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制度内容。 同时,文化创新又在创新型国家体系中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有利于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创新虽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 实践中起着一定的精神基础、智力之源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部门创新形式,它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

9、都以创新文化为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因为,创新是以已有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既受制于文化而又创新文化。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同样, 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创新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又以创新文化的形成为目标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一种新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是文化创新追求的理性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文化创新的理论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最终实现。 (节选自光明日报 2009年 9月 24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选

10、项中关于 “文化创新 ”和 “创新文化 ”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创新 文化,而一种创新文化的出现也不等于完成了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 C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创新文化代表着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D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同时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小题 2】下列不属于 “文化创新 ”所追求的目标的一项是 ( ) A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而在全社会

11、形成创新文化。 B与 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赋予传统以生命,形成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D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现代社 会中,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B创新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又包括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D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离开了传统或

12、既有文化,文化创新 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答案: 【小题 1】 D “创新文化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的说法有误,应为 “文化创新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 ”。 【小题 2】 B 文化本身已经具有生产力的内涵,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是 “文化创新 ”所追求的目标。 【小题 3】 B 扩大了创新文化的外延,必须是 “与创新有关 ”的或者是 “有助于创新 ”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5分)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 “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

13、,与其士大夫交游 ”。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 “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 “随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 ”。该书以 “史家记述,务从实录 ”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 “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 也 ”。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 “外史氏曰 ”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 11月 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

14、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 “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 ”,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 “一体遵办 ”,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 “遂令蛮貊文明开 ”、 “无异岭表韩公来 ”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

15、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 ,并且蛮横地说: “日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 ”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 “新约所平,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 ”,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 “无孔不入 ”, “无微不至 ”,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

16、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 “挪展之法 ”“渐展之法 ”和 “抵制之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 “抵制之法 ”。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 ”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

17、寸, 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 “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 ”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 “吾民受护商之益 ”,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的目的。 (选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 “识时贵知今,通情 贵阅世 ”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

18、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 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几十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 “挪展之法 ”“渐展之法 ”和 “抵制之法 ”,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 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 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小题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从文中看,

19、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6分) 【小题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 “诚恳 ”“坚贞 ”“含忍 ”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 2010 东北四校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5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 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 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

20、,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 h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 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 ”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 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 ”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

21、和剃刀都不用电 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 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

22、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 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 “关公拖刀 ”: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 “张飞打鼓 ”: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 “双龙出水 ”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 “月中偷桃 ”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 “哪叱探海 ”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

23、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 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 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 务。但他还是决不 h油和染发, 宁可败走

24、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 ”,到白居易的 “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

25、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 “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 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 还是你的。 ” 何爹含着泪说: “你放心,放心。 ”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 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第一段中说 “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 h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

26、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青人不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 “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 ”“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

27、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小题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 6分) 【小题 4】怎样看待何爹 “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的这种坚持 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 统文化有何思考 ( 8分) 答案: 【小题 1】 AC 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 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 【小题 2】 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著。如文

28、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 h油和染发, “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 ”等。 剃头技艺精湛娴熟。 “青龙偃月刀法 ”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 “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 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 (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能力。回答时一般的思路是:先点出人物的典型意义,再根据文章不同内容分别概括人物所具有的鲜明的性格特征,还要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 【小题 3】 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 2

29、分) “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 2分) 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 2分) :这道题考查对 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把握能力,以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无论是哪一点内容,其作用无非是下面几点: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根据本题,联系上下文,准确推测。 【小题 4】 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

30、的。( 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形势 变了,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 2分) 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 2分)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 2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问应该客观辩证地去看,这也是这篇小说的精髓所在。第二问显然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所作的更深层的思考,是由特殊到普遍,要站在整个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的问题和生存现状。分析时,观点 要鲜明,

31、论证要合乎逻辑。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 2010 济南五月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 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 ,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

32、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 ”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 “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 ”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 “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 以从,而光武不逆 ,吾将何以易之哉! ”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

33、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 ,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刺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 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 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 “公明于利钝,宁肯

34、捐吾等 邪 ”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将军。 (三国志 魏书) 注 : 榇( chn):棺材。 :人名。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霸为帅,屯于开阳屯:驻扎。 B霸敬异周,身诣令舍诣 : 来到。 C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逆:阻止。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 “勇壮 ”的一项是 ( ) 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 因与父俱亡命东海 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 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 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

35、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 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 B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 C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做客。后来臧霸从事 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 。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亲善。 D张辽讨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救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36、语。( 10分) ()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 令收戒诣府。( 5分)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5分) 答案: 【小题 1】 D 逆,迎战。其他各项解释都对。这道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除了要有一定的文言基础,还要注意通过上下文揣测词义。 【小题 2】 C 写其亡命东海, 对吕布的帮助, 讨伐黄巾军,都不能表现主人公的勇壮。 【小题 3】 A 这句与原文严重不符。原文是:臧霸自身藏匿,太祖搜得臧霸。 【小题 4】( 1)(臧戒)依据国法,不肯听任太守私自杀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 去。( 2)我受主公(太祖)存命保 全之恩,不敢

37、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希望将军替我(向主公)解释。 :( 1) “听 ”“私 ”“诣 ”都是关键词,是得分点。( 2) “生全 ”“王霸 ”“可以 ”“为之辞 ”是关键点,省略的成分要补足。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 2010 西工大附中第八次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 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月夜闻纺织声 (清)陈文述 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 多少吴姬厌罗 ,绿窗一样夜眠迟。 【小题 1】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蕴含的相同情感。( 3分) 【小题 2】简要分析

38、叶茵的机女叹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织女生活的。( 3 分) 【小题 3】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5分) 答案: 【小题 1】 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或对富人富贵骄人的不满, 1分)。 表达了对织女深深的同情(或表达织女哀叹自己辛苦劳作的辛酸和无奈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也有很多相同点,前两句都是写织女的辛苦,寄予深切的同情;后两句虽然手法不同,但都含有对富人的不满之情。 【小题 2】 “织 ”(或劳作情景)和 “售 ”。( 1 分) 织女机声不停,通宵劳作,费尽辛苦,才织得纱绢;( 1分)织女们将精心制作的织物送到大户人家去出售,

39、结果换来的却是富人的不屑与嫌弃。( 1分)(意思对即可) :这一问实际上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第一问互为补充,翻译出来,说出写作角度即可。 【小题 3】 对比。( 1 分) 前两句将茅檐舍下纺织女的辛苦疲倦、体力不支,与锦绣屋阁中富家女的娇憨悠闲作对比,后二句将 “厌罗 ”的 “吴姬 ”和贫寒的“织女 ”进行对比,同是不眠,人生却迥然不同。( 2分)突出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与同情。( 2分) (意思对即可) :这道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也是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之处。回答时,不但要说出对比,还要说出具体如何对比,有何作用。 语言表达 ( 2010 广东卷)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

40、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 2)班 (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 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 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 60 字。( 5 分) 答案:高一( 2)班表演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让我们扼腕叹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的同时,更让我们认清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无独有偶,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同样摧毁了近代中国的两个家庭。下面请

41、欣赏高二( 5)班表演的话剧雷雨。 :这道题考查连贯表达能力。串台词必须在两个作品之间找到内在联系,以做到上钩下联,语脉贯通,自然过渡,了然无痕。为此,先要总结一下刚结束的节目,再向另一个节目靠拢,引出节目名称。 ( 2010 安庆一中三模)根据这首小诗的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文字。( 6 分)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 责备是高音, 呵护是低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答案:( 1)感情是人生的一部书。 ( 2)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 亲情是序言, 真诚是词, 友情是目录, 信赖是曲, 爱恨恋情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作文 ( 2010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2、( 60分)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 ”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邻 ”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以 “与你为邻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字。 答案:审题指导 :2010年广东省高考作文,继续以 “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的特色面世,继续保持其平易温和的特色,看到题目我们自然地想到了往年的题目 “常识 ”,想到了 “纪念 ”,想到了 “传递 ”,想到了 “不要轻易说不 ”。实际上,根据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检测到 “短语类 ”的关键词作文,所以对 “与你为邻 ”这一作文题,我们自然不会感到意外。

43、这个作文题,具有三大特色:一是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二是 “你 ”的 指向多元, “邻 ”的解读纷纭,给考生留下了很多发挥的空间,便于进行选拔性考试;三是该题的题旨是对当前社会 “以邻为壑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的强力矫正,暗合了时代 “和谐 ”的主旋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审读 “与你为邻 ”,离不开对原材料的解读,谁 “与你为邻 ”?当然是 “你我为邻 ”中的 “我 ”,这个 “我 ”,可以是现实中的 “我 ”,也可以是另外的主体 “我 ”; “你 ”可以指什么?根据 “邻 无法回避,却可以有所选择 ”可知, “你 ”应该是 “我 ”所选择的,应该是有助于 “

44、我 ”的发展与提升的,或者说应该是积极的、向善的。这样看来, “你 ”, 可以是身边的(除家人之外的)朋友、同学、同事、领导、孩子、同龄人、长辈,他们(或者某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赋予的积极影响;可以是非身边的,包括历史上的,或者是社会生活中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人物,或者是文学艺术中的,或者是未来时空中的,比如:苏轼、李清照、洪战辉、丛飞、保尔、林黛玉甚至是火星人等等;还可以是 “无形 ”的 “你 ”,可能就是一个想法、一个理想。 “我 ”是和理想为邻的, “我 ”是和正义为邻的, “我 ”是和尊重为邻的,“我 ”也可能是和张三、李四这样具体的人为邻的。甚至可以说 “我 ”是和全球其他的民族、其他

45、的国家为邻的 等等。因为这个 “邻 ”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人。这是实的。虚的,比如说是一种主义、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关系、一种意识等等。 “邻 ”是什么?原材料说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可见 “邻 ”是动态的,是与 “我 ”密不可分的,是无法回避的,任何人不能把自己和社会孤立开来。什么是 “邻 ”呢?“邻 ”是 “相靠、隔壁 ”的意思,或者说 “相距较近 ”、 “与 我 关系最为密切的其他个体 ”。 “邻 ”暗含了与 “我 ”具有一定的距离,不能相互融合,只能引以为鉴,感召或者引领 “我 ”前进的意思。 “邻 ”,还暗含了应该给

46、予对方必要的尊重, “与你为邻 ”,应该是尊重 “你 ”的 “私生活 ”或者说不是对 “邻 ”的全面认知,而应该是 “有显有隐 ”的邻居。文题的最大意图应该是围绕 “与你为邻 ”,我们应该 “怎么办 ”,即如何作出 “选择 ”,原材料中的 “邻 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很显然, “却 ”是转折,强调的是重点,这也是命题者抛给考生最佳的思维空间。面对 “相互依存 ”的 “你 ”,我们该怎样放出眼光,来作出最有价值的判断呢?我们认为,要有助于 “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有助于 “个人与整体的发展 ”,与你为邻,就要抛弃个人的自我封闭、自我欣 赏、自我陶醉,摆脱社会中人人防范、人人自危的 “不信任

47、感 ”,要善于张开心扉、打开门户,善于接纳人,在此基础上,进行聪明的选择,怎么选择呢?要明白自身的需要(孟母三迁);要尊重对方;要虚心向对方学习等等。也可以论述 “与你为邻 ”中 “选择 ”的重要性,不选择,有时虽是邻居,却远在千里;有选择,虽然相隔千里,却胜比邻居。 题目要求考生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意在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有自我的思考,考生可以用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也可以用议论文或议论散文写自己对选择 “与什么为邻 ”的利弊的感受 或认识。 立意参考: (一)与你为邻,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事;与你为邻,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二)与你为邻,说出真话。与你为邻,给出善意。与你为邻,找出美感。 (三)寻找真邻;寻找善邻;寻找美邻。 如果学生们平时对 “做人 ”“做事 ”“真 ”“善 ”“美 ”等关键词有过思考,做过素材积累,相信看到这次高考作文题目,应该会显得从容、淡定很多。 优秀作文 : 与你为邻 你等等,我有话想对你说。 你迟疑地停下脚步,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我。是的,我喊的就是你,我亲爱的农民工兄弟,虽然你我为邻已久,但我知道你并不习惯被我这样的城市人关注。请恕我冒昧,听我真心实意地讲完这番话。 你来自遥远的农村,为了谋生,来到了这样一座陌生的城市与我为邻。你我并不相识,更从来没有过交往,但您拿着微薄的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