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苇 ( wi)草 倨 傲( j)罗 绮 ( q)反 间 ( jin)计 B 伺 ( c)候 巷 ( hng)道 埋 ( mi)怨白 泠泠 ( lng) C凝 噎 ( y)泥 淖 ( no) 孱 ( cn)头汗 涔涔 ( chn) D 楔 ( xi)形挑 剔 ( t) 横 ( hng)祸 攥 ( zun)拳头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
2、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 A项“倨傲 ”的 “倨 ”应读 ; “反间 ”的 “间 ”应读 jin。 B项 “埋怨 ”的 “埋 ”应读 mn;“白泠泠 ”的 “泠 ”应读 lng。 C 项 “凝噎 ”的 “噎 ”应读 ; “汗涔涔 ”的 “涔 ”应读 c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前合后偃杳无音信枯躁无 味走投无路 B古陌荒阡繁文缛节仗义执言哀声叹气 C前仆后继归根结蒂共商国是拾人牙慧 D密而不宣坐收渔利礼尚往稳操胜券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错别字题,要特别注意那些音同
3、义异的字。纠正的方法之一是根据词的意思辨识字的写法。本题中, A项的 “枯躁无味 ”应为 “枯燥无味 ”; B项的 “哀声叹气 ”应为 “唉声叹气 ”; D项的 “密而不宣 ”应为 “秘而不宣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 ,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既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足够人们受用 。 A气质刮目相看只是永远 B品位满不在乎于是一生 C度量等闲视之但是终
4、生 D修养置若罔闻便是终身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第一空 “度量 ”指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第二空 “等闲 ”指寻常、一般, “等闲视之 ”指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第三空根据语境应选表转折关系的 “但是 ”;第四空 “受用终生 ”是常见搭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哈姆莱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幻想的兴趣被忽略了。 C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涉及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仅需要民众充分的公开讨
5、论乃至观点交锋,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家的声音参与。 D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 “未之声 ”活动,将邀请约百名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参加了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的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其中,A项主宾搭配不当应在两个 “一部 ”后面加上 “戏剧 ”。 C项表示递进关系的两个分句顺序颠倒。 D项时态错误, “将 ”与 “参加了 ”矛盾。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纪传
6、体史书,合称为 “前四史 ”。 “元曲四大家 ”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B雷雨让周朴园三十年前的情人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手法,揭露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赚取昧心钱的发家史。 C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分别创作于前后两个时期。 D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 ,都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作重点,层层烘托,全词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
7、中, A项错误在于,元曲四大家中王实甫西厢记应改为白朴梧桐雨或墙头马上。 B项错误在于,揭露周朴园罪恶发家史的是鲁大海。 D项错误在于,全词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PM2 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 PM2 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 5的比表面积 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8、。空气中的 PM2 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 PM2 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 PM2 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 2002年将论 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 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 PM2 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 PM2 5 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 。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 PM2 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 5浓度增加 10微克 /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
9、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 76%、 0 43%和 0 67%。 PM2 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 :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 “重犯 ”,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 “泥头车 ”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 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
10、PM2 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 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 2013年 1月 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
11、 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通常数值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易与常说的 “正比 ”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小题 1】下列有关 PM2 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颗粒物 PM2 5,是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 B PM2 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 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 PM2 5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 PM2 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
12、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小题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最早于 1982年开始有关 PM2 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 PM2 5的浓度增加 10微克 /立方米时,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 0 76%。 C PM2 5浓度 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主要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 PM2 5浓度。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控制 PM2 5的浓度,
13、整治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 PM2 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 B项错误在于, “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14、 ”,并非是原因之一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 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 B项范围扩大,潘教授等人的计算只是针对北京市人群的计算。 C项 “客观因素 ”错,于文无据。 D项 “只有 才 ”错, PM2 5浓度升高不止扬尘这一个影响因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原文是 “抑制 ”私车,不是 “禁止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5、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藏书断想 梁晓声 我对书籍 的 “收藏 ”是很纯粹意思的 “收藏 ”“ 收 ”就是从书架上 “请 ”下,爱惜地放入纸箱。 “藏 ”则是对更爱惜的书的优待,用钉书器钉在大信封里,大信封再装进塑料袋里 几天前在整理书籍时,从 “藏 ”的那一类中,发现了一册连环画报。一九八六年第十一期 心里好生纳闷 怎么一册连环画报,竟混淆进了我的 “藏 ”书范畴?于是抽出搁置一边 临睡失眠,想起那册连环画报,自己对自己的困惑尚未解释,就躺着翻阅起。自然先看目录 首篇是只知道这么多 土人绘。 只知道这么多 哪像是文学作品呢?搜索遍记忆,便排 除在了名著以外。非文学更非名著,怎么
16、就选作首篇了呢? 于是翻到了这一篇,迫切地想知道只知道这么多能使我知道些什么 第二十八页,彩页的最后一页 海蓝色的衬底,上一幅,下一幅,其间两小幅,以最规矩的版式排满了四幅连环画。第一幅上面的是在海啸中倾沉着的一艘客轮。第四幅上画的是一位年轻的欧洲姑娘 她回首凝视,目光沉静又镇定,表情庄重,唯唇角挂着一抹似乎的微笑,传达出心灵里对他人的友爱和仁慈 我一下子合上了那册连环画报 我不禁地坐了起 我肃然地看着封面 封面上是放大的第三幅绘画 在一些惊 恐的人们之间,站立着一位她 我蓦地想起了 画的是 “泰坦尼克 ”号客轮一九一二年海上遇难事件啊! “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 她说完这
17、句话,迅速地就离开了救生艇,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两个儿童 她又从救生艇回到正在沉没着的客轮上去了 回到了许许多多男人们中间。在这生死关头,他们表现了种种将活着的机会让给别人,将死亡坦然地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 她是女人,她有权留在救生艇上,她却放弃了这种权利 她成了一千五百多不幸遇难者中的一个。 她的名字叫伊文思。伊文思小姐。 她乘船回自己的家。 关于她的情况,活下的人们 只知道这么多 只知道这么多 连环画报中夹着一页白纸。我轻轻抽出 白纸上写着这样几行字: 贵族 我以为,更应做这样的解释 人类心灵中很高贵的那一部分人。或曰那一 “族 ”人。他们和她们的心灵之光,普照着我们,使我们在自私、唯利是图
18、、相互嫉妒相互倾轧相互坑骗相互侵犯的时候,还能受着羞耻感的最后约制 我自己写在白纸上的。我竟能把这字写得那么工整!使我不免有些怀疑真是自己写的。然而,分明的,那的确是我自己写的。因为下方署着 “晓声敬题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一行小 字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将这一册十五六年前的连环画报归入到自己格外爱惜的 “藏 ”书一类 如今, “贵族 ”两个字,开始很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了。这儿那儿,也有了中国式的 “贵族俱乐部 ”。更有了许多专供中国式的 “贵族 ”们去享受和逍遥的地方。一旦经常能去那样的地方,似乎就快成 “贵族 ”了。一旦挤进了 “贵族俱乐部 ”,俨然就终于是 “贵族 ”了 至于
19、“精神 ”“ 精神 ”似乎早已被 “气质 ”这个词取代了。而 “气质 ”又早已和名牌商品的广告联姻了 伊文思小姐 “贵族 ”么? 因为世人 “只知道这么多 ”,也就没有下结论的任 何根据。 但是,就精神而言,就心灵而言,她乃是一位真真正正的 “贵族 ”女性啊! 她从最高尚的含意,界定了 “贵族 ”这两个字令人无比崇敬的概念。 不知我们中国的 “新贵族 ”们,在 “贵族俱乐部 ”里,是否也于物质享受的间歇,偶尔谈论到 “贵族 ”的那点儿 “精神 ”? 第二天,我又将那一册连环画报钉入了大信封,同时 “收藏 ”起我对不知是不是 “贵族 ”的伊文思小姐的永远的敬意。 十五六年我自己的心灵受着种种的诱
20、惑和侵蚀,它疤疤痢痢的,已越越不堪自视了。亏我还没彻底泯灭了自省的本能,所以才从不屑于去冒充 “贵族 ”。更不敢自 诩是什么 “精神贵族 ” 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 “贵族 “起,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 感谢 “土人 “先生,正因了他的绘画奉献,那一册连环画报才值得我珍藏了这么久。我要一直珍藏下去。我会的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 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 2分,有选错的给 0分)( 4分)( ) A文中连环画报的首篇标题只知道这么多,朴实却又新颖,起到了很好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同时,它也很好地衬托了伊文思小姐高贵的精神品质。
21、B看到连环画报 的内容后, “我不禁地坐了起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看到画上的内容后内心的震惊,也为后面写对 “贵族精神 ”的思考作了铺垫。 C故事中的伊文思小姐在大危大难之际表现出的那种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和仁慈之心,看得出她是一个 “贵族 ”。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说,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很好了,但是精神方面的涵养还不够,需要我们时时自省,以成为真正的贵族。 E这篇文章从作者的 “收藏 ”开始写起,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而展开对“贵族精神 ”的思考,切入点小,但却切中时弊,引人深思。 【小题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 , “贵族精神 ”的含义有哪些?( 4分) 【小题 3】文中描
22、述到伊文思小姐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作者在文章最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 贵族 起,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 ”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答案:【小题 1】 C、 D 【小题 2】舍生取义、友爱仁慈、有羞耻心、淡泊名利。(评分标准: 1点 1分) 【小题 3】 内容上,讲述伊文思小姐的经历,( 1分)揭示了 “贵族精神 ”的重要表现 舍生取义,充满仁爱,( 1分)很好地表现了 写作主旨。( 1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 1 分)承接上文 “能使我知道些什么 ”的具体内容,( 1 分)引
23、起下文对 “贵族 ”、 “贵族精神 ”的具体论述。( 1分) 【小题 4】从文章内容看,中国式的 “贵族 ”已经渐渐多起,( 1分)但其主要表现为 “重享受和逍遥 ”,( 1分)其 “贵族精神 ”更多地被物质所取代,缺乏精神涵养。( 1分)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越越好,也会有越越多的人进入中国式的 “贵族 ”行列,( 1分)然而,我们更应该在精神上丰富自己,使自己具备真正的 “贵族精神 ”,( 1分)包括慈 爱、仁义、高洁、有廉耻之心等优秀品质。( 1分)(评分标准:结合文章谈到 “中国式的 贵族 ”及其表现得 3分,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谈到 “
24、中国式的贵族 ”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得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 C “看得出她是一个 贵族 ”错。 D作者没说 “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很好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想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贵族,而是希望人们在物质基础越越好的情况下,慢慢具备 “贵族精神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在文本在关于伊文思小姐的叙述文字中筛选出同 “贵族精神 ”有关的文字,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比如从 “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一句可看出她舍生取义的
25、精神;从 “目光沉静又镇定,表情庄重,唯唇角挂着一抹似乎的微笑,传达出心灵里对他人的友爱和仁慈 ”一句可看出她友爱仁慈的精神;等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内容对表现小说主题、展现人物性格以及展开文章叙述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在内容上,此段文字讲述了伊文 思小姐的经历,揭示了 “贵族精神 ”的重要表现,很好地表现了写作主旨。在结构上,此段文字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 “能使我知道些什么 ”的具体内容,又引起下文对 “贵族 ”、 “贵族精神 ”的具体论述。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6、 【小题 4】 试题分析:在回答自己的理解时,一定要结合文本。不光要结合文章,谈到 “中国式的 贵族 ”及其表现;还应该要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谈到 “中国式的 贵族 ”应具备的精神品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山 魈 南朝 齐祖冲之 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 中作蟹簖 。旦往视之,见一材头 ,长二尺许,在簖中而簖裂开,蟹出都尽。乃修治簖,出材岸上。 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 王又治簖出材,明晨往视,所见如初。王疑此材妖异, 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 “至家当斧破燃之。 ” 未之家三里,闻中
27、yy 动,转顾,见 向 材头变成一物,人面猴身,一手一足,语王曰: “我性嗜蟹, 比 日实入水破君蟹簖,相负已多,望君见恕。 开笼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 ”王曰: “汝犯暴人,前后非 一,罪自应死。 ”此物转 顿 请乞放,王回顾不应答。物曰: “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 ”频问不已,王遂不答。 去 家转近,物曰: “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 ”王至家,积火焚之。后寂然无复异。 土俗谓之山魈,云:知人姓名,则能中伤人,所以勤问王,正欲害人自免。 (选自述异记 ) 【注】 山魈( xio):一种猿猴。 穷渎 (d):小沟渠。 簖( dun):插在沟渠中用拦捕鱼蟹
28、的竹围栏。 材头:木头,木材。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见 向 材头变成一物向:原 先 B 比 日实入水破君蟹簖比:最近 C此物转 顿 请乞放顿:顿时 D 去 家转近去:距离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山魈奸诈的一组是( 3分)( ) 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 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 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 我乃山神,当相佑助 频问不已,王遂不答 后寂然无复异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山魈为了偷吃河蟹,毫不顾惜地把王某辛苦做成的蟹簖弄裂,弄裂后还要幻变成一段木头留在簖中,造
29、成是上游冲下的一段木头把蟹簖撞裂,以致于蟹全部逃走了的假象,以此捉弄王某。 B开始王某不以为意,后有所察觉,最后开始怀疑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呢,放在岸上的木头怎么会自己长腿反复撞入蟹簖中呢?于是,他把木材带回家准备烧掉,这样一,山魈弄巧成拙,现出了原形。 C山魈被王某抓住后,先是变成人面猴身恐吓王某,接着以佑助其捕蟹诱骗王某,最后频频问王某的姓名想设计加害王某,幸亏王某知道山魈的鬼蜮伎俩,最终将它烧成灰烬。 D文中的山魈是世上恶人的写照,自己非但不劳而获,还要欺骗愚弄、甚至设计陷害他人,但恶有恶报,山魈被王某积火焚烧, “后寂然无复异 ”,曲折地表达了人们除恶务尽的愿望。 【小题 4】请把
30、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 3分) ( 2)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 “至家当斧破燃之。 ”( 3分) ( 3)开笼 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 3分) 【小题 5】请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处)( 3分) 臣 闻 战 以 勇 为 主 以 气 为 决 天 子 无 皆 勇 之 将 而 将 军 无 皆 勇 之 士 是 故 致 勇 有 术 致 勇 莫 先 乎 倡 倡 莫 善 乎 私。 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节选自苏轼倡勇敢) 答案:【
31、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第二天再去看,见那块木头又在围栏中,蟹簖又像先前那样给撞坏了。(得分点: “明 ” “败 ”,各 1分;大意正确 1分)( 2)就把木头装进蟹笼里,绑在扁担头上回家,说: “到家我就用斧子把你劈开,烧掉。 ”(得分点:“内 ”“斧 ”,各 1分;大意正确 1分)( 3)把笼子打开放了我吧,我就是山神,你放了我,我能帮助你,让你的蟹簖完好无损,每次都装满螃蟹。(得分点:“相 ”“全 ”,各 1分;大意正确 1分。) 【小题 5】臣闻战以勇为主 /以气为决 /天子无皆勇之将 /而将军无皆勇之士 /是故致勇有术 /致勇莫先乎倡
32、/倡莫善乎私。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 语境考察。其中,C项的 “顿 ”应译为 “顿首,磕头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紧扣题干中 “全都表明山魈奸诈的一组 ”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查。其中, 写的是山魈制造假象, 写的是山魈设计中伤, 写的是山魈利诱王某:这三句都合乎题干要求。 写的是山魈黔驴技穷,见其绝望 重在写王某能识破其伎俩, 写的是山魈灰飞烟灭,被消灭: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擦凡含此三句之一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
33、小题 3】 试题分 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其中非, C项 “山魈被王某抓住后,先是变成人面猴身恐吓王某 ”之说有误,山魈现出原形是情非得已,主要是为了寻求逃脱。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 1)句中的 “明 ”即第二天; “败 ”译为 “破裂 ”。第( 2)句中的 “内 ”通
34、 “纳 ”; “斧 ”,名词作状语,用斧子。第( 3)句中的 “相 ”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相当于 “你 ”; “全 ”用作使动, “使 完好 ”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给文言断句,最好在初识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可先找出文段中的动词,在动词的宾语或补语后断句;也可依据特殊词语(如文言虚词)和文言固定句式断句。【译文】我听说作战主要依靠勇敢,战争的胜负由士气的盛衰决定。不是天子所有的将军都勇敢,不是将军所有的士兵都勇敢,因此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 。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带头作用,使人带头没有比偏爱更好的方法了。这两点,是用兵的一种很微妙的权术
35、。英雄豪杰都暗中使用却不对别人说,因而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使人勇敢的方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南宋元嘉初年时,有个姓王的富阳人在小河里插了竹簖抓蟹。第二天去看,发现一个二尺长的木头在蟹簖中,蟹簖断裂,螃蟹都跑光了。王某就修好蟹簖,把那块木头取出扔到河岸上。第二天再去看,见那块木头又在围栏中,蟹簖又像先前那样给撞坏了。王某就又修好蟹簖,取出木头,第二天早晨再去看,看见的竟然跟前 两天的一模一样。王某开始怀疑那块木头是什么妖物,就把木头装进蟹笼里,绑在扁担头上回家,说: “到家我就用斧子把你劈开,烧掉。 ” 离家还有三里地时,听见蟹笼子里沙沙有声,回头一看,
36、原先的木头变成了个怪物,人脸猴身,只有一只手一只脚。怪物对王某说: “我天性爱吃螃蟹,最近几天我下水弄坏了你的蟹簖,实在太对不起你了,希望你能原谅我。把笼子打开放了我吧,我就是山神,你放了我,我能帮助你,让你的蟹簖完好无损,每次都装满螃蟹。 ”王某说: “你祸害了我,前后不止一次,自己罪该一死 !”那妖物转而磕头,请求放掉它,王某回头看它,不 作应答。怪物说: “你姓什么叫什么,我想知道。 ”怪物问个不停,王某就是不应答。离家越越近了,怪物说:“既不放我,又不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还有什么办法呢,只有等死了。 ”王某到家以后,立刻堆积柴草点起火焚烧木头。烧了之后,静静的,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
37、 原那个怪物就是民间所说的 “山魈 ”。传说:山魈如果知道了人的姓名,就会伤害那个人,所以那怪物再三问王某的姓名,正是想害了他以逃脱自身。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 注 长是,系行舟。 【注】谩:徒然。 【小题 1】 “离人心上秋 ”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 “有明月,怕登楼 ”?( 4分) 【小题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小题 1】 该句将 “愁 ”巧妙
38、地拆分为 “心上秋 ”,既突出季节为 “秋 ”,( 1分)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 1分) 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 2分) 【小题 2】 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比(反衬)。 “燕归客留 ”,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 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恋人,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 4分。每点 2分,期中手法 1分,思想感情 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读懂诗句大意。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
39、是羁旅怀人。 “离人心上秋 ”,前一句先点 “愁 ”字,第二句语带双关。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 “愁 ”字是由 “秋心 ”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此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实可称倒折之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读懂诗句大意。词的下片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 ”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 “燕辞归 ”与 “客尚淹留 ”,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 “垂柳不萦裙带住 ”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 “裙带 ”二
40、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谩长是,系行舟 ”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 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 “离人 ”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 “燕辞归 、客尚淹留 ”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下片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把下面的散句改写为一组以 “他 ”为开头
41、的主要由四字句组成的整句,可 以增删改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的艰难竭蹶中,他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原的志向,真可谓“穷且益坚 ”了。 答案:他艰难竭蹶,不改素志,穷且益坚,难能可贵。(意思相近即可,例如 “身处竭蹶 ”“不易本志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将散句改写为整句的能力。首先必须明白,所谓整句,是指几个句式整齐、字数差不多的一组句子;所谓散句,是指各句之间句式不一致,字数不相同的一组句子。改写时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字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是武汉东湖可竹轩上的一幅对联,但 已打乱,请你排出正确的上下联。( 4分) 竹
42、影婆娑 明湖 留画意 摇翠 桨声 G乃 皓月 壮诗情 凝辉 答案:上联:皓月凝辉竹影婆娑留画意 下联;明湖摇翠桨声 G乃壮诗情 试题分析:根据仄起平收可知 “留画意 ”在上联末,又根据内容 “月 ”与 “影 ”, “湖 ”与 “桨 ”搭配符合意境。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近期,我校将举办主题为 “陪读对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 ”的辩论赛。陪读,对中学生的成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你替其中一方写一段辩词,陈述自己的观点。要求字数不得少于 50字。( 4分) 答案:(正方)陪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书童陪读都是陪读的典型案例。中学生处于叛逆期,自我
43、约束能力与是非判断能力差,陪读有利于减少孩子不必要的麻烦,拥有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放松紧张的学习氛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反方)陪读会使孩子处于父母的监督下,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由于父母长期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容易使学生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对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陪读还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成本,影响父母的幸福指数,同时,容易对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评分提示:观点 1分,辩词 3分,言之成理 即可。) 试题分析:因为对热点事例的点评分析可体现学生的思维深度与表达的效度,一直受到出题者的青睐,注意这种题,所以回答此题时,要首先亮出己方的观点,然后做出详细说明。 考点:语言表
44、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 5个,按所答的前 5个小题计分)( 5分) (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 2)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 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 4)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 5)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8)佳节又重阳 ,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45、答案:( 1)吞声踯躅不敢言( 2)惟有幽人自去( 3)乾坤日夜浮( 4)叶上初阳干宿雨( 5)多情自古伤离别( 6)一尊还酹江月( 7) h英雄泪( 8)玉枕纱厨 试题分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踯躅、幽人、尊、酹、 h、厨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特蕾莎修女成为获奖者。颁奖词说: “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 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
46、,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习作例文】 学会尊重 曾经听说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 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会地走开了。走了没以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 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贸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 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
47、 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商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使一个不无自卑的人顿然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才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难想象,倘若当初没有那么一句尊重鼓励的话,纵然给他几千元也无济于事,断不会出现从自认乞丐到自信自强的巨变。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 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神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悄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