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1782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 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 高屋建瓴 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 繁文缛节 。 C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 义无反顾 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他们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 不绝如缕 。 答案: A 试题分析:

2、A,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B项,对象使用错误。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C,褒贬不当,义无反顾,褒义,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D,不合语境。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在对 “正确使用成语 ”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中所涉及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常见成语的理解和把握; 结合语境来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容易误用的成语辨析, 考虑成语的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要形成能力就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对知识要

3、点作系统的梳理,并通过一定量的强化训练加以巩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3分) 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 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才会看见弱 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 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 “同情 ”与 “ “雪中送炭 ”形成递进关系,所以 句应接

4、句后。 句与 “循环 ”相应, 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 ,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 ,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排序题做题的关键就是正确把握这种规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

5、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不合逻辑,属于否定不当。 “切忌不要 ”, “忌 ”本身就含有 “不要 ”的意思,可将 “忌 ”改为 “记 ”,或将 “不要 ”删去。 B项,成分残缺,由于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将句首介词 “关于 ”删除。 D项,搭配不当, “挑起了 的任务 ”不能搭配,可改为 “承担起了 任务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

6、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见词语题。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现代文阅读 寻找幸福密码 美国总统选战在激烈地进行,过招的双方正忙于向选民们开出更低的失业率、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多的教育机会等 “幸福期权 ”。 要实现这些幸福承诺,需要尽快带领美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面对高达 1300万的失业人

7、数,奥巴马和罗姆尼各自打出 “经济牌 ”。奥巴马强调,加强市场监管,对富人增税,实现经济公平;加大基础设施与教育投入,增强竞争力。罗姆尼则提出,减少规章制度,给私营经济部门 “松绑 ”;减税鼓励投资与成功;削减政府福利开支,以应对赤字。 到底是政府宏观调控还是市场自由调节更能创造新的美国梦?奥巴马和罗姆尼正使出浑身解数,让 美国人相信,自己掌握了美国社会的幸福密码。 中国也在寻找着幸福密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 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何其艰难。尤其是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之下,全社会享有 “幸福民生 ”实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不是吗?当

8、一些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开始笑谈 90%甚至可能是 100%的高考录取率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拥挤在高考 “独木桥 ”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当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家庭对 “小胖墩 ”们营养过剩忧心忡忡时,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为了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当不少特权 阶层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盛宴时,仍然有贫困乡民不堪数千元医疗费重压,弃世而去。 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用贫富差距正 “逼近社会容忍线 ”,来警示中国社会正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这份报告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 3个标志性的阶段特征:人口突破 13亿、人均 GDP 突破 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 50%。而新的社会需求、社

9、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 问题即是答案:。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就是取消这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发展不均衡、权利不平等而带来的社会差别,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经济的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政治问题。好比一辆奔驰的列车,惟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纠正发展轨道上的偏差。这也是今年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的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惟如此,中国才能真正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 经济增长也解决不了社会价值观问题。上个月,央视在全国各地街头锲而不舍地进行着 “幸福追问 ”。 “你幸福吗? ”“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10、 ”镜头前答案:种种,网络上抱怨声声。相信央视记者们是想记录 “草根 ”们平实、简单的幸福,但我们不得不面对 “吃地 沟油,喝毒奶粉 ”的尴尬,面对 70多岁拾荒老人闻听 “幸福 ”一词时顾左右而言他。 幸福是什么?上周刚刚离世的中西方两位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一位是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他说, “如果人们仅有的一个理想就是通过获得物质利益而追求个人幸福,那么,人类就是一个渺小的物种 ”。另一位中国学者南怀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

11、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 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 【小题 1】下列对于 “幸福密码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前中国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较大,这与人的幸福感千差万别、让 13亿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幸福十分困难有重要关系。 B无论是奥巴马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罗姆尼的市场自由调节政策,都力图开出更多的经济上的 “幸福期权 ”,也就是幸福承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和选票。 C中美两国都在寻找社会的幸福密码,但这绝非易事。虽然中美国情差异较大,但两国寻找的答案:都尚需时日破解 ,这里不只需要政府的努力。 D中国社会

12、的幸福密码,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包括让贫困地区一些孩子不必为了温饱外出打工,贫困乡民不必因为几千元医疗费付不起而离开人世等。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价值取向,东西部的差距缩小,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社会价值观也在扭曲,人们面对央视提出的 “幸福追问 ”做出了各色的回答,其中不乏一些令记者也只能是感到无奈的回答。 B人口突破 13亿、人均 GDP 突破 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 50%,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进 程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人口多、城市化率高等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 C只有来自社会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地

13、区、城乡、阶层的差异,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 D地区的差异在高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升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中西部地区的升学率却一直保持稳定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小题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幸福密码,是上至政府、下到 “草根 ”们都在追求寻找的事情。有识之士对当今中国出现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出现不 和谐的因素表示了担忧,期望有更有力措施来改变。 B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有识之士的话语实际上在提醒人类认真对待幸福的问题,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深层面的思考不可缺少。 C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进

14、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社会系统性风险,为中国社会的幸福密码提供更有力的解答,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D霍布斯鲍姆认为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享受,那么这种幸福观会让人类失去现有地位。南怀瑾认为国人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这种尖锐对比让国人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前后两句话都是在解说中国寻找幸福密码不容易的原因,二者之间并无重要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其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属性;其中

15、,为该事物所特有的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重要概念 ”仅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 “概念性 ”词语;而 “重要词语 ”则相对比较宽泛,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小题 2】试题分析:中西部地区的高考人数更多了,其升学率实际是降低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

16、面。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简答。 【小题 3】试题分析:南怀瑾的话不是针对中国来谈的,文章结束句可以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既有对某一段落或某些段落内容、意思的归纳、概括,也有对全篇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要准确理解文章某一段落、某些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思想内容或中心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刘 斌 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

17、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 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 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 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可以

18、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 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五四 ”以后, “全盘西化 ”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 “论学论治,迥异时流 ”。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 ,似可告慰友朋。 ”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 “在 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 ”陈寅恪所提倡的

19、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 “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 ”。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认为 “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 ”。 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2年,陈寅恪在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 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 1937年 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 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

21、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作为独具人 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 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 “文化托命 ”,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 “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 ”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

22、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 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 1927年开始之后的 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 “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 ”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

23、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 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 ,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 “续命河汾 ”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宏扬。(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24、两 项是( )( )( 5分) A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一句可见陈寅恪对于自己的思想被旧文化所局限和禁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B “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从王国维的纪念碑铭可见,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C把 “碑铭 ”和 “挽联序 ”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样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历经千年万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星争辉。 D 1929年,陈寅恪在北 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说明他

25、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E、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小题 2】请用一句话概括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与思想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他的这种精神与思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分) 答: 【小题 3】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 6分) 答: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

26、意义。( 8分) 答: 。 答案: 【小题 1】 AD( 5分,答对一点 3分,两点 5分。 【小题 2】)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分) 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4分,每点一分) 【小题 3】 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1分)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 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2分) 1927年,王国维逝世 ,遗书中的 “文化托命 ”,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 1分)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

27、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2分 ) 【小题 4】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 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2分)以及拯救民族文 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A项,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之中, “囿 ”并非 “局限和禁锢 ”之意。从前文

28、 “五四 以后, 全盘西化 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 ” 等语句可见, “囿 ”字在此有坚守之意。故 A项错误。 D项,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 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 。故题中 “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 ”理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须将选项与原文的内容进行比对。首先要明白选项所表达出的意思,然后将其在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找到,并揣摩原

29、文的文意,进而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所谓内涵,也就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因此,在本题中,那就是指陈寅恪精神和思想的核心内容。 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找到这一点并不难,这在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五段,都较为清晰地揭示出来了。其表现可以从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中找出,并加以概括和整合: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

30、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动因,就是动力和原因。明白了这一点,先在文中找到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方面的内容。文章的第 7段 “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 ”文章的第 8段 “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 ”这两段开头的文字,告诉我们可从这两段中去筛 选和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31、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 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再用自己的话整合概括。要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小题 4】试题分析: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 -陈寅恪作为“文化象征 ”的意义 -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理解句意是理解文义的基础;而理解句意,要掌握 “句不离篇 ”的原则,在具体的语 境中分析。基本思路是:明确陈述对象,注意范围变化;弄清句子位置,明确地位、作用;分析结构、手法,抓住关键词语;注意语序、

32、关系,明确事实、逻辑;联系中心、背景,注意转述信息。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 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总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什么。父亲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注视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阳光不老,一如既往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阳光无声无息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 ”在乡村,尤其

33、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冬天里,阳光总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那时,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一摊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 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 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满嘴流油。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无数把叮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 。 我想,父亲这辈人在人生的暮年坐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

34、的秘密:或许是额头上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或许是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已经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暴晒一番;抑或身体里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才会使它们更 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 总之,不仅一颗晦暗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同阳光的消逝一样,父亲的生命也消逝了。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常待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 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也朝着那个地方看,然后怔怔地站着。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

35、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的诗句。他仿佛一个婴儿, 在春天里降生,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最后,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作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上,父亲和他的乡亲们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

36、地睡去了。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本文主人公是一位可敬的父亲、慈祥的老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严冬,只能与阳光为伴,但是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眷恋和痛苦中被阳光带走了。 B作者选择阳光作为文章的背景,是为了说明只有像父亲那样,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享受美妙的阳光人生,才会时时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C本文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如 “那时,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 ”中, “哆嗦 ”一词用拟人手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表现出其兴奋的程度。 D文中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把它比作 “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37、或一摊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 “皮球 ”、 “牛粪 ”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烘托出老人们幸福陶然的心境。 E文章最后出现了婴儿的意象,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一切生命的产生与终结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生死,尽情展示生命的美好。 【小题 2】请结合全文概括文章中的父亲的形象特征。 (6分 ) 答: _ 【小题 3】文章画线部分描述了冬 日里父亲那辈老人们在阳光下畅谈的场景,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 (6分 ) 答: _ _ _ 【小题 4】文章中阳光是非常重要的意象,请探究阳光在文章中的意蕴及作用。(8分 ) 答: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淳朴、善

38、良、乐天知命,在阳光下平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最后生命;与其他老人在阳光下兴奋地交谈,体现他达观、易于幸福与满足。 【小题 3】 整体上作者将一群老人放在冬日阳光的背景下,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表现了老人们的幸福与满足; 前一句话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将无法感触的阳光化为老人嘴里的美食; 后一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人的话语比作小榔锤,使其巧妙地与阳光融为一体。 【小题 4】示例 阳光体现了父亲的形象,温暖、慈祥、平静;而阳光的永恒与父亲的逝去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苦,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阳光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象征生命的温暖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普遍关怀。 【小题 1

39、】试题分析: A选项中 “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眷 恋和痛苦中被阳光带走了 ”不符合原文,根据原文可知,父亲一直是平静安祥的; C选项 “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表现出其兴奋的程度 ”分析不当,作者并非只是为了写叶子而写叶子,作者写叶子,是为了烘托父亲亲那样老人的幸福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首先,应明确归纳的思维步骤。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一是通读原文,知其大意;二是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三是找出对应,分析要点;四是组织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 2】试题分析:概括文章中的父亲的形象特征,需梳理全文,找出叙写父亲的相关事,根据这些来概括父

40、亲的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感受、欣赏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受、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具体解答时,还要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另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小题 3】试题分析:认真分析这段材料,画线的这个句子,既写了老人们在阳光下的状态, 也写了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视觉描写与听觉描写相结合;老人在阳光下的状态,虚实结合;画线后一句又将老人的话语比作小榔,采用比喻的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表

41、现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表达特色(或艺术特色、表现特色)这类题目的解答,有其固有的答题思路。这类题一般的思路:选材方面,比如本题中将老人放在冬日的背景下;描写角度,可从时空角度和感官角度这两个方面考虑;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 【小题 4】试题分析:对此,应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其内在品质。首先要抓住太阳的外形特点,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 写,就可分析它的内在品质。它象征生命的温暖和美丽,阳光体现了父亲的形象,温暖、慈祥、平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F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象在文章中的含义与作用。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分析其作用

42、,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内容主旨作用。物象是散文主旨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二是艺术构思的作用。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 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 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 “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

43、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 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毋负张公。 ”有李虎 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

44、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 列传六十二 张养浩传) 【注】 楮 (ch)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 淫祠:在正神 (谷神、土神等 )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 “狐仙 ”“蛇妖 ”等的祠堂。 【小题 1

4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游 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游:游学 B因上章请行 纳 粟补官之令纳:上交 C民持钞出籴,稍 昏 即不用昏:模糊不清 D夜则闭户,张灯 窃 读窃:盗窃 【小题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 “为官能为民着想 ”的一组是( )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

46、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 “一雨二日 ”,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

47、 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5分 ) ( 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 2)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小题 1】试题分析: 窃,偷偷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