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1837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惬 ( qi)意 ( xun)赫 悄 然( qio) 戛 ( ji)然而止 B 邂 逅( ji) 饕 ( to)客 亘 ( gng)古鳞次 栉 ( zh)比 C 蛰 伏( zh)气 氛 ( fn) 应 酬( yng) 锱 铢必较( zh) D 祈 祷( q)攻 讦 ( ji) 载 ( zi)体一丘之 貉 ( 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悄读 qio B邂读 xi 亘读 gn C氛读 fn 锱读 z。巧记多音字的方法:( 1)依据字义记多音字: “载 ”, 装,用交通工

2、具装:客。货。重。读 “zi”。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记录;刊登;描绘:记。读 “zi”。 记少识多法: “悄悄 ”连用的时候读 “qio”,其余读 “qio”。强化记忆容易读错的字音:戛( ji)、亘( gn)、栉( zh)、氛( fn)。生疏字音:讦( ji)、饕( to)。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以下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 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羽扇纶巾 ”,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

3、作者对韩 腚兄 髑峋偻 亟 蠊 牡恰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答案: D 试题分析: “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错。念奴娇 赤壁怀古没有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对课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与地坛(节选)的两部分,从主题思想上看,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 “我 ”

4、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 “我 ”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让作者在 “怎样活 ”这个问题上有了深切的感悟。 B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苏艾是琼珊的朋友,是与琼珊有着更为相似的现实困境的人,是一个乐观而又勇于面对苦难的人,情节安排上,如果由她来画最后那片叶子,则更合情合理。 C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通过一个伤兵的所见所感,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D六国论中,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 “暴霜露,斩荆棘 ”。 答案:

5、 B 试题分析: “更 合情合理 ”错。最后的常春藤叶结尾借苏艾的口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整个事件的真相,给我们心灵以震撼。苏艾是个年轻的姑娘,人生经历少,阅历浅,她不是不关心自己最要好朋友琼珊,不乐意去冒雨画那一片叶子,而是在她面对即将失去好友的现实面前,陷入巨大悲痛之中,整个心陷入冰点,又因人心理存在盲点,她根本没想到应该去画那样一片叶子来解救好友的生命。小说中是贝尔曼画了那片藤叶而不是苏艾,这正是作者为了突出贝尔曼这一人物形象特意所做的安排。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 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

6、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继 “永州八记 ”之后的又一佳作。 B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 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 “三苏 ”。 C欧 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 D海因里希 伯尔,德国作家,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勃罗姆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之首。 考点: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对下列各句按照特殊句式类型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以为凡是州之山

7、水有异态者 戍卒叫,函谷举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斯用兵之效也 居是州,恒惴栗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 / / / / B / / / C / / / / D / / / 答案: A 试题分析:定语后置句 /被动句 /判断 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等。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一致的是 ( ) 例句:能守其土, 义 不赂秦 A廊 腰 缦回,檐

8、牙高啄 B 日 与其徒上高山 C朝歌夜 弦 ,为秦宫人 D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要了解词类活用的种类。例句:义,名词作动词, “坚持正义 ”。 A腰,名词作状语,像腰一样。 B日,名词作状语。 C弦,名词作动词,弹弦、拉弦。 D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思厥先 祖父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气候 不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祖父:古义是祖辈父辈,今义是爷爷。故事:古义是

9、前例、旧事。 今义是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气候:古义是天气,今义是气象情况。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 “江 ”“河 ”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中的 “亲戚 ”,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的 “牺牲 ”,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 ,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

10、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的 “卑鄙 ”,古代是中性词, “卑 ”指地位低下,陆游诗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 “卑 ”即此义, “鄙 ”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 “口无遮拦 ”、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 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

11、的方法。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歧义, “极不负责任的 ”指的是 “在野党 ”还是 “财务大臣 ”,不明确。B,成分残缺,应改为 “缓解地铁线路载客的紧张状况 ”。 C,搭配不当,是 “刻画 特征 ”不搭配,可将 “刻画 ”改为 “了解 ”。 辨析病句的十个看点:一、看两面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往往就在两面词上, 句子中如果出现 “能否 ”“是否 ”“有没有 ”“能不能 ”“成败 ”“好坏 ”“优劣 ”这类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 “一面对两面 ”或 “两面对一面 ”的语病。二

12、、看代词,病句试题中,如出现代词,我们要特别注意。要看清代词指代的对象。三、看介词,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 方位词格式,易造成主语残缺或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因此我们要看清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四、看否定词,很多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否定词上,常见错误有多重否定中由于多用了否定词,而表意相反了,或者多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五、看并列词语,有些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并列 词语上,有时并列短语中的某一个词语与相应的词语搭配不当;有时并列词语出现交叉关系和种属关系;有时并列词语间有一种前后对应关系,因不恰当的排列造成对应关系混乱。六、看多义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就出现在词语的多义性上,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和用法具有

13、多义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误解。七、看关联词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语上:有的搭配不当,有的位置不当,有的强加关联词语,有的不合语境等。八、看数量短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出现在数量短语上 ,如降低 ,减少不能用倍数 ,却用了倍数 ;约数后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却有 ;修饰不 当 ,或前后矛盾等。 九、看多层定语或状语,当句字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往往造成语序不当或产生歧义。十、看副词,有副词修饰强调的句子,应该审查是否有不合逻辑和语意重复的毛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

14、杯水车薪 ,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 巧夺天工 。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 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 ,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 栩栩如生 的蛟龙。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用以形容自然美景,不恰当。 A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C 安步当车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

15、替乘车。 D栩栩如生 :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 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 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 “不合逻辑 ”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熨帖跌宕无耻谰言趋之如鹜 B欠收禁锢口诛笔伐计日成功 C倾刻沦陷病入膏肓变幻莫测 D潸然编篡世外桃园一筹莫展 答案: A

16、 试题分析: B欠改为歉 成改为程 C倾改为顷 D篡改为 “纂 ” 园改为 “源 ”。巧记字形的方法:( 1)依据字义记字形: “歉收 ”中 “谦 ”的意思是 “收成不好 ”; “计日程功 ”中 “程 ”的意思是 “估量,考核 ”; “顷刻 ”中 “顷 ”的意思是 “极短的时间 ”; “编纂 ”中 “纂 ”的意思是 “编辑 ”; “无耻谰言 ”中 “谰 ”的意思是 “诬赖 ”。依据典故记字形:“世外桃源 ”是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的地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 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这园中不单是处

17、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 这句话将 “我 ”的 “车辙 ”和母亲的 “脚印 ”联系在一起,说明 “我 ”在地坛心灵求索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母亲的脚印,母亲对 “我 ”的爱早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地坛上空,弥漫在 “我的 ”的周围了。 B “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 肺炎 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 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出肺炎侵袭之凶残,在调侃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某种认同。 C “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 由学校上战场,为

18、 而阵亡。 ” 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这名伤兵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由上战场的心甘情愿,转为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并为自己竟为纳粹而受伤感到悲哀。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这里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渲染美女之多、生活之奢,以此极写秦始皇骄奢淫逸。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句主要刻画出了人物的浑浑噩噩、愚昧无知,对战争缺乏正确认识。体现出纳粹所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给青少年带来多么大的毒害。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文,完成 21-24

19、题。 文化的梅岭 徐怀谦 ( 1)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 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 “嚼嚼 ”的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 2)梅岭,这座横亘于江西、广东两省的重要关隘,这条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驿道,这段 “海上丝绸之路 ”上的唯一旱路,这个承载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 3)我不无激动地打量着她,发现她比我预想的要青春、靓丽得多。曾经以为这座令无数流放官员失魂落魄的梅关,一定是荒山秃岭、荆棘丛生;曾经以为这条通往岭南瘴疠之地的古驿道,一定狭窄陡峭、凹凸不平。然而并不,

20、这里环境幽静, 古木参天,绿意葱茏,枝叶密得连阳光都难得渗下来;驿道宽阔达四米半,远比我在云南盐津豆沙关看到的 “五尺道 ”要宽阔、平坦得多。唐代以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唐开元年间,时任宰相的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奉旨开辟此驿道,路开通后, “坦坦而方五轨 ”,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呈现出一派 “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 ”的繁荣景象。 ( 4)很显然,梅岭古驿道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而由于这些官员大多是 文人或儒将,他们于此留下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从而形成了梅

21、岭独特的贬官文化。 ( 5)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年 )秋,惶恐滩上驶来一艘官船,船头立着一位头戴靛青斜角头巾、身穿玄色夹袍的老人,他就是 58岁的苏东坡。他的身旁是儿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个老女仆。刚刚从定州知州调任英州知州,又再贬为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东坡就要远离中原,过梅岭,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 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 ( 6)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

22、,穿行在古驿道上。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 “官为谁 ”随从答: “是苏尚书。 ”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 “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 !”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为知己,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题于村头壁上。诗云: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是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朝云就没有回来,而是永远留在了惠州 ! ( 7)宋史载 ,宋代因罪贬岭南的知名官员有 144名,多为全家南徙,能活着回老家去的确实不多,如 “苏门四学士 ”之一的秦观,就是贬雷州后病死的。 ( 8)与苏东坡心境同样苍凉的还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万历十一年二月,

23、 54岁的戚继光受张居正牵连,由蓟镇总兵贬为广东总兵。那是一个清秋时节,他登上梅岭时,一弯明月挂在天际,他写下这样一首诗: “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千古去未还。青鞋芒履途中味,白简红缨头上斑。姻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戎马一生的他多么希望眼前的梅关是玉门关,他可以出关卫国,战死疆场 !然而,这是梅关,南下是无兵可练的广东。 ( 9)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赤乌四年 (公元241年 ),东吴大将陆凯奉命南征,过梅岭时,正值梅花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便折下一枝梅交给驿使,并赋诗一

24、首赠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 ( 10)梅是友谊的见证,更是美丽、刚强、高洁的象征。宋代诗人张道洽梅岭诗,赞的是梅花的美丽: “到处皆诗境,随时 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何香凝老人 1926年和 1927年两度赴梅岭,咏梅赋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 “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 ( 11)据说梅岭最美的景致在冬天,踏雪寻梅才别有一番情趣。我乐于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化。小小一座梅岭所负载的太过悠久太过深厚的文化,显然是需要慢慢行来,慢慢体悟,慢慢消化的。梅香依

25、旧在,何日可重来 【小题 1】第( 3)段,作者从 和 (两个空都必须用 4个字回答)两个角度,描写梅岭关隘比预想的要青春、靓丽得多。( 2分) 【小题 2】第( 2)段,面对他眼 前出现的梅岭,作者写道: “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请简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3】文中既已写了苏轼贬官的例子,又写了戚继光贬官的例子,两个例子看似重复,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组织材料。( 3分) 【小题 4】文末,作者以 “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收笔,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答案: 【小题 1】环境幽静 驿道宽阔 【小题 2】作者以拟人手法,表现出他见到魂牵梦绕

26、的梅岭的欣喜与激动。 【小题 3】 因为苏轼和戚继光是两个朝代的人,选用不同朝代的例子表现贬官文化历史长久; 因为苏 轼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选用不同身份的官员表现贬官文化涉及的对象广泛。 【小题 4】 以 “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收笔,在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使文章首尾衔接,浑然一体; 以 “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收笔,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梅岭深厚的文化的关注、热爱,想进一步地体悟、消化; 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第( 3)段从环境和驿道两个方面写梅岭关隘,环境幽静,驿道宽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7、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一般从手法和感情两方面来回答。“开开朗朗 ”“走到了我的面前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的欣喜和激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材组材的作用。首先了解材料的内容,然后回答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可从贬官文化历史长久和贬官文化涉及的对象广泛两方面回答。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解答本体可从结构 、情感、意义等方面来回答。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8、。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王戎,字 F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 吼震地, 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 与 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 趣 之,戎独不往。 或 问其故,戎曰: “树在道边 而 多子, 必 苦李也。 ”取之信然。 戎在职(任侍中时)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 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 毁悴, 杖 然后起。 时和峤 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 帝谓刘毅曰: “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

29、。 ”毅曰: “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 之 ,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 王戎传) 【注】 ( xio),怒吼。 和峤:西晋大臣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等辈竞 趣 之,戎独不往 趣:争着去 B树在道边而多子, 必 苦李也必:一定 C以母忧 去 职去:离开 D而容貌毁悴, 杖 然后起。杖:拐杖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树在道边 而 多子,必苦李也 B 或 问其故 其隙也,则施施 而

30、行 或 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C帝遣医疗 之 D又尝 与 群儿嬉于道侧 杳不知其所 之 也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王戎幼年时与众不同,同伴争着摘李子,只有他不去。他认为树在路边而果实却多必是苦李。 B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来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皇帝深知他是哀伤过度,为此担忧,派医生为他治疗。 D刘毅认为和峤虽然睡草席吃稀饭,但不过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死孝,陛下该先为王戎担忧。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

31、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2分) ( 2)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众人都吓跑了,王戎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动,神色镇定。 ( 2)当时和峤也在为父亲服丧,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但哀伤消瘦没有超过王戎。 【小题 1】 试题分析: D杖,名作动,拄着拐杖。解释实词应依据语境,联系上下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都是 “有的人 ”的意思 A转折 /修饰 C代词,代王戎 /动词,往,

32、到 D介词 跟、同 /动词,结交,亲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经常下棋娱乐,以致 容貌憔悴 ”不存在因果关系; “皇帝深知他是哀伤过度 ”错。是刘毅说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要求语句通顺,注意特殊的句式和重点词语的翻译。注意下列词语翻译: “走 ”“自若 ”“量 ”“哀毁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附【参考译文】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栏里吼声震

33、地,众人都吓跑了,王戎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动,神色镇定。魏明帝在阁上见到而称奇。又曾与一群儿童在路旁玩耍,见到李子树上有很多果实,大家争着去摘,惟独王戎不去。有人问他原因,王戎说: “树在路边而果实多,必定是苦李。 ”摘到后果然是苦的。 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来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他生性极孝,不拘于礼法,饮酒吃肉,或看人下棋,然而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当时和峤在为父亲服丧,用礼法 约束自己,吃饭限量,但哀伤没有超过王戎。皇帝对刘毅说: “和峤哀伤超过礼制,让人为他担忧。 ”刘毅说: “和峤虽然睡草席吃稀饭,但不过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所谓的死孝,陛下该先为

34、王戎担忧。 ”王戎先前有呕吐的疾病,居丧呕吐更重。皇帝派医生为他治疗,并赐给他药物,又断了宾客。永兴二年,在郏县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

35、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山川相 缪 (同 “缭 ”,连结,盘绕)何为其 然 也(这样) B 固 一世之雄也(本来) 挟

36、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C而 卒 莫消长也(终究)则天地 曾 不能以一瞬(曾经) D 方 其破荆州(当)杯盘 狼籍 (凌乱的样子) 【小题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 A哀吾生 之 须臾不知东方 之 既白 B 而 今安在哉耳得之 而 为声 C知不可 乎 骤得相与枕藉 乎 舟中 D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托遗响 于 悲风 【小题 3】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客有吹洞箫者 C游于赤壁之下 D而又何羡乎 【小题 4】下列对这几段文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客

37、”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的深切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江水、明月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 “变 ”与“不变 ”的二重性。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结尾 “不知东方之既白 ”体现了作者 “悟透而喜,物我两忘 ”的精神状态, “相与枕藉乎舟中 ”看似洒脱,实则暗示作者心中仍存有那挥之不去的烦闷心理。 【小题 5】翻译划线句子( 6分) (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分) (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

38、所共食。(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D 【小题 5】( 1)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做伴,与麋鹿交友。 (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小题 1】 试题分析: C曾,竟、简直。依据语境理解词语。例如: “萧曹曾作沛中吏 ”中“曾 ”的意思是 “曾经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都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B表转折 /表承接 C助词不译 /在 D 被 /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39、 试题分析: 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判断句 B定语后置句 C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D两句不可割裂开来理解。两句合在一起均体现了作者 “悟透而喜,物我两忘 ”的精神状态。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要求语句通顺,注意特殊的句式和重点词语的翻译。注意下列词语翻译: “况 ”“子 ”“渔樵 ”“江渚 ”“侣 ”“友 ”“藏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附【参考译文】 我不禁感伤 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40、: “为什么会这样? ”客人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 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

41、风。 ” 我说: “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 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

42、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 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 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 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 【小题 1】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2分) 【小题 2】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小题 1

43、】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征,表现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 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或:比喻。以潮涨潮落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表现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题 2】表达了对与参寥子在杭州的交游生活回忆和留恋之情,对友情的珍惜,以及离别之际对参寥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心志和对来年再聚的期待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拟人的手法, “友情 ”“无情 ”本是用于人,这里用在没有感情的风的身上,赋予风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

44、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 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下片写西湖湖景, “空翠烟霏 ”正是春山风光,特别叮咛 “记取 ”当时春景,表达了对杭州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词里最后用的是谢安的典故,结尾几句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词人借这样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致相违,使好友恸哭于西门之下。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

45、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 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纵一苇之所如, 。 【小题 2】 ,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 3】盘盘焉, 镅桑 u , 。 【小题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小题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小题 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答案: 【小题 1】 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 2】 舞幽壑之潜蛟 【小题 3】 蜂房水涡

46、,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 【小题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 5】 惊涛拍岸 【小题 6】 一片神鸦社鼓 。 试题分析:每空一分,该句有误不得分。注意下列字形书写: “顷 ”“幽壑 ”“潜蛟 ”“矗 ”“涛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说过: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3)题目自拟;(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知识无止境 雄鹰只有当它搏

47、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也说, “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这就是说 “知识无止境 ”。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 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 “江南才子 ”,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 “江郎才尽 ”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 “尽操舟之术 ”,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 “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 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