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838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 ( 3分)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 耳濡目染 的意象之一。 B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 不以为然 。他认为在 “三 一八 ”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 谈笑自若 ,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 1926年 3月 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

2、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 耸人听闻 的 “三 一八 ”惨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的 “耳濡目染 ”意思是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不合语境。 B项的 “不以为然 ”意思是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有轻视的意思;符合此句语境。 C项的 “谈笑自若 ”必须用于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不符此句语境。 D项的 “耸人听闻 ”意思是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不符此句语境,应改为表示真实事情的 “骇人听闻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 为上联 “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 ”选择下联, 最合适 的一项是( ) (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仗的规律(上下联结构要对应相同,词性要大体一致,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等)进行分析。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用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题中, B 项 “荷花 ”与 “芙蕖 ”重复,在传统上也是 “秋月 ”对 “春风 ”更合意境; C项 “鲲鹏 ”属于动物,“飞 ”是动词; D项 “冬雪松竹 ”和 “秋月芙蕖 ”不相对。 考

4、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 最恰当 的一组是( )( 3分)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_, _, _,_, _, 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不禁哼出一句 “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 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排序题,要先结合上下文明确各句所围绕的中心内容(或话题),再从各选项中找出诸如代词、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结

5、合语意排序。此题给出的 6句话,围绕的话题是离校时的感觉。横线上文讲 “在学校的日子 ”,因此将 作为首句同上文相连最恰当(于是排除 A、 B两项)。比较 C和 D, 之后连接 或 似乎都可以;但如果继续比较下去,就不难发现 中的 “它 ”指代的应当是 “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这句歌词,因此 的连接比 恰当。故此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 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21分)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

6、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 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 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

7、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 和珍 !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 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 !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 !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

8、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 ”!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 !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

9、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 供豺狼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小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 正确 的两项是 (6分 ) (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 “满 ”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 “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 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

10、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 “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 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5分 ) 【小题 3】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这是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 【小题 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沉默呵,沉 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而本文写道: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

11、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5分 ) 答案: 【小题 1】 B 、 D 【小题 2】 勇士( 1分) 革命的首领( 2分) 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3分) 【小题 3】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 “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 3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分) 【小题 4】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或:鲁迅的话既有对 反对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 ( 4分)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4分) 【小题 1】

12、试题分析:解答此类分析概括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文本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是否合乎原文。本题中, 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 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 E项的理解错在 “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仔细阅读文本 的基础上,把关于作者对刘和珍的认识的信息筛选出来加以整理。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即中心词)。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作者写自己的文字,在文本

13、倒数第二段末尾: “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这是对比,写自己的渺小,以衬托刘和珍的英勇无畏。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那段话,应回忆课文所学,知道这段话既有对反对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文本中的这段话则应联系全文分析。文本的题目痛哭和珍就已经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悲哀。答题时只需两相比较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32

14、分 )课内部分 【小题 1】下列语句中 没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3分)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 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小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不全是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 3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行李 之往来 B约为 婚姻 人 不敢 与忤视 C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D微 夫人 之力不及此而伤 长者 之意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8分)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

15、冠以送之。( 3分)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2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削弱了。(得分点:焉,陪,末句的句意)( 3分)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得分点:定语后置句式,衣,冠)( 3分) ”刘邦说: “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 ”张良说: “比我大。(得分点:孰与,状语后置句式)( 3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辨识通假字,可以如下方法做参考:当句子中某字的解释不符合语境时,应考虑其是否有通假字;其所通假的字则可从其同音字或形

16、近字考虑。本题中, A项的 “知 ”通 “智 ”, “厌 ”通 “餍 ”; B项的 “说 ”通 “悦 ”, “蚤 ”通 “早 ”; D项的 “反 ”通 “返 ”, “倍 ”通 “背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的 “非常 ”指意外的变故, “行李 ”即 “使者 ”; B项的 “婚姻 ”指儿女亲家; “不敢 ”与今义相同; C项的 “穷困 ”意为 “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 “东道主 ”之东方道路上接待宾客的主人; D项的 “夫人 ”指 “那个人 ”,即秦穆公, “长者 ”指品德高尚的人。可知答案:为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17、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 1)句中的 “焉 ”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 “为什么 ”; “陪 ”通 “倍 ”, “增加 ”之意;末句是个判断句,其主语是 “邻之厚 ”,谓语是“君之薄 ”,翻译时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 “是 ”。第( 2)句中的 “衣、冠 ”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 “穿衣 ”“戴帽 ”两个动作;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是

18、定语后置 句, “宾客 ”是中心词, “知其事者 ”是定语,翻译时应将定语移到中心词前面。第( 3)句中的 “孰与 ”是个固定词语,表示 “谁和谁相比,谁更怎么样 ”的意思; “长于臣 ”是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将状语 “于臣 ”提到 “长 ”之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 为事 ,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 以 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 飨 军士, 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 令项

19、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 “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 “能复饮乎? ”哙曰: “臣死 且 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 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 隙 ,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闲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 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 殆 。

20、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高帝笑而起。 (樊哙传节选)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以屠狗 为事 为事:作为职业 B项羽既 飨 军 士飨:用酒肉款待 C与沛公有 隙 隙:间隙,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D沛公事几 殆 殆:同 “怠 ”,懈怠。 【小题 2】下列关于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 不正确

21、的一项是( )( 3分) A臣请入,与 之 同命 “之 ”作代词,指沛公; 沛公 之 参乘樊哙者也 “之 ”作结构助词,相当于 “的 ”。 B拔剑切 而 啖之 “而 ”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劳苦 而 功高如此 “而 ”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C 以 哙为舍人 “以 ”作介词, “用 ”“把 ”的意思; 暴师霸上, 以 待大王 “以 ”作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 “来 ”。 D臣死 且 不辞 “且 ”作副词, “尚且 ”的意思; 且 陛下病甚 “且 ”作连词, “况且 ”的意思。 【小题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 “勇猛豪爽 ”的一组是( )( 3分)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营

22、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哙乃排闼直入。 哙等见上流涕。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当初帮助刘邦打天下,百战百胜。在攻下胡陵、方与等地后,被高祖任用为舍人。 B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C与鸿门宴樊哙撞到守门卫士,怒视项羽的细节相比,樊哙传中的言词相对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传神。 D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

23、、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小题 5】翻 译下列句子( 6分)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3分) 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1)刘邦率一百多名随从通过项伯赴鸿门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关键词: 从、因、谢) ( 2)授意项庄拔剑在席上献舞,想趁机刺杀沛公,项伯经常掩护刘邦。(关键词:坐、欲、屏蔽)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文本语境考察,题中,D项

24、的 “殆 ”解释错误,应是 “危险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B项中, “拔剑切而啖之 ”的 “而 ”虽是连词,但不表并列,而是表示承接,可译为 “着 ”,也可译为 “了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抓住题干中 “全都说明樊哙 “勇猛豪爽 ”的一组 ”一语进行筛选。题中, 是写樊哙跟随刘邦作战,没表现勇猛豪爽; 是写樊哙关心刘邦病情、终于刘邦,也没表现勇猛豪爽。所以应排除含有此两项的 A、 B、 C三项。 考点:筛选 文

25、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照,考察其正误。题中, C项错误在于:与鸿门宴相比,樊哙传中樊哙见项羽的语言并不委婉,人物形象也不是不如前者传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 1)句中的 “从 ”是使动用法, “使(人)跟从 ”;“因 ”作介词,相当于

26、“通过 ”; “谢 ”是 “谢罪 ”之意。第( 3)句中, “坐 ”通 “座 ”,座位; “欲 ”是 “想、希望 ”之意; “屏蔽 ”是 “像屏风一样掩蔽 ”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 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 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

27、。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 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 “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 ”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 “还能再喝一碗吗? ”樊哙说道: “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

28、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 ,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 ”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出营之后,沛公把随从车马留下,独自骑一匹马,让樊哙等四个人步行跟随,从一条山间小路跑回霸上的军营。却命令张良代替自己向项羽辞谢。项羽也就至此了事,没有诛杀沛公的念头了。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

29、,后面 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 ”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

30、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注:本诗创作于 1968年。 【小题 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当时环境的险恶,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作者为什么要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他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4分) 答案: 【小题 1】本诗运用了 “蜘蛛网 ”“灰烬的余烟 ”“深秋的露水 ”“凝露的枯藤 ”“凄凉的大地 ”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显示出当时环境的险恶,构筑了

31、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感情。(点出意象 2分,分析 2分) 【小题 2】 “孩子的笔体 ”虽幼稚,但却是美好的、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的,表明作者愿望的纯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作者发出 “相信未来 ”的呼喊也许是不合时宜的,却表明了作者对信念的坚信不移,对理想追求的热烈奔放。(点出原因 2分,点出感情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时,除了要找出诗中用来表示险恶环境的意象外,还要分析这些意象所描绘的年代,以及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 “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应结

32、合 “孩子 ”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孩子幼稚,但却纯真;孩子处于生命生长期,热烈奔放;孩子心理纯朴,代表美好事物。答题时要从 “原因 ”和 “感情 ”两方面回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根据拼音和解释,在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写出相对的词语。(分) zhng rng su yu: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zhn yn:规劝、劝诫之言。 ji o b xn:比喻傲慢。形容性情倔强,不驯服。 yn ynu u: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dun xio jng hn: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

33、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yn chng b di: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答案:( 1)峥嵘岁月 ( 2)箴言 ( 3)桀骜不驯 ( 4)蝇营狗苟 ( 5)短小精悍 ( 6)严惩不贷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将拼音同词义结合考虑。第( 1)题要注意: “峥 ”是后鼻韵母,翘舌音; “岁 ”是平舌音。第( 2)题要注意:读准 “箴 ”的字音,了解“箴言 ”的意思。第( 3)题要注意 “桀骜 ”的写法。第( 4)要注意 “蝇营狗苟 ”的词义,注意 “蝇营 ”和 “狗苟 ”都是读音虽相近,但写法和意义却不同的两组词。第( 5)题要注意不把 “悍 ”字写错。第( 6)题要注意:别把 “贷 ”写为 “待 ”等

34、同音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 写出你对 “语文 ”的理解,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分) 示例: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答案: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语文是新鲜甜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把握准 “示例 ”的特点。 “示例 ”是个复句,第一个分句是比喻(暗喻)句,将语文比喻为一种事物;第二个分句是个兼语句,其

35、主语是 “语文 ”,谓语是 “让 ”,兼语是 “人 ”,兼语的谓语部分是个四字短语,其意思同语文和人都有关联。拟写答案:时要注意到这些问题。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0分 ) 【小题 1】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小题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 3】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 【小题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小题 5】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 6】亲小人,远贤臣, 。(出师表) 【小题 7】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

36、难) 【小题 8】荡胸生曾云, 。(望岳) 【小题 9】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 【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小题 3】一箪食 一豆羹 【小题 4】望其旗靡 【小题 5】能谤讥于市朝 【小题 6】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 7】停杯投箸不能食 【小题 8】决眦入归鸟 【小题 9】海内存知己 试题分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罔、拂士、箪、羹、靡、谤饥、倾颓、投箸、眦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情趣;读书

37、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享受。 请你以 “我与书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字。 答案: 【习作例文】 我与书 我小小的房间中有个不大的书橱,不大的书橱里却塞着上百本的书。 父亲是个爱极了书的人,打小就喜欢买书看,家 里的书越积越多,加之后来我又买了许多,便只好买个橱来摆书了。 我喜欢看书,这也是有缘故的。小的时候,晚上睡觉前最爱让父亲给我讲故事,父亲信口便能说出许多,因此心中极为崇拜父亲。长大后,睡前爱听故事的毛病也改不了,父亲便从从前买的书中寻出一大摞,一本一本、一回一回的说给我听。那时候,我便觉着,书是这么一件神奇的东西。 后来,我便寻思着自己看书。可家中的书大都是文言的,看起来费

38、劲又难懂,于是便想着自己买书来看。起初不知什么书好,便就什么书都买,浪费了不少的钱。可父亲是个极爱惜书的人,从未丢掉过买来的书,以至于家 里现在还用着八三年出版的词典,且崭新如初。 父亲见我这么糟蹋书,买来了也不看,心疼得紧,便带我去就近的图书馆办了张借书证,让我到那儿找书看。 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不下两年的书,才找着了真正对自己胃口的。图书馆的书几乎被我看了个遍,这便再也待不下去了,转战到书城,乐呵乐呵地买书去了。 父亲最爱鲁迅的书,言传身教之下,我便也爱看鲁迅的书。事实上,起初也并非爱看,只是盲目的崇拜罢了。小时候根本看不懂鲁迅的文章,只是觉着父亲说的、做的总是对的。上了初中之后,无意中看了几

39、篇鲁迅的文章,竟不自觉地迷上了。母亲总说这是遗传, 我却觉得,这是命中注定。鲁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浮夸的比喻,字里行间都是最真实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最 “简单 ”的故事。 曾经袁枚提出过 “书非借不能读也 ”,我却认该是 “书非买不能读 ”。在我的心目中,书是有灵性的,是有归属感的。我总认为,有了主人的书是无法归属于自己的,故而每每读借来的书,心中总存有些芥蒂。这是我读书的怪癖,好书非要自己拥有不可。 父亲总说我对书的理念很不同,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书籍于我而言并非只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传递给我乐趣的特殊的朋友。 这便是我与书的故事、与书结友的故事。 试题分析:这是道命题作文题。构思时应对题目有所补充,比如 “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关系 ”“我与书的交往 ”“我与书的情缘 ”“我与书结友 ”等等,或者 “我对书的认识 ”“我对书的感情 ”等等,然后再据之选择文体。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