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2211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点 是圆 上的三点,线段 与线段 交于圆内一点 ,若,则( ) A ; B ; C ; D ;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果记得结论, “ 三点共线, 是直线 外一点, 三点共线 ”则本题可很快得出结论,设是 与 的交点,且 ,则 ,而,显然 ,又 , ,故如果记不得这个结论,则直接从等式入手, ,而 ,因此 ,所以 考点: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已知函数 则 ( ) A 2010 B 2011 C 2012 D 2013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种类型求和问题,一般都是配对分组,观察式子的特征,研究发

2、现 ,因此把式子中 与 合并后每个和都为 1,共有 2013个 1,而 ,故结论为 D 考点:分组求和 方程 的解的个数为( ) A 1 B 3 C 4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方程不可解,但方程解的个数可以借助于函数 和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来解决,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 ,但当 时, ,而 ,故两个函数图象有三交点,即原方程有三个解 考点:方程的解与函数图象的交点 设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在不等式的性质中,与乘除相关的性质中有条件 “均为正数 ”,否则不等式不一定成立,如本题中当 都是负数时,都不

3、成立,当然只能选 D,事实上由于函数 是增函数,故 是正确的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填空题 _. 答案: 试题分析:这是 “ ”型极限,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高次幂,. 考点: “ ”型极限 已知函数 ,对任意 都有 ,且是增函数,则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看起来很难,好像没处下手,事实上,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函数的定义,从 的初始值开始,如 ,首先 ,否则不合题意,其次若 ,则 与是增函数矛盾,当然 更不可能 (理由同上 ),因此 , 考点: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用 表示集合 S中的元素的个数,设 为集合,称 为有序三元组如果集合 满足 ,且 ,则称有序三元组 为最小相交由集合 的子集构成

4、的所有有序三元组中,最小相交的有序三元组的个数为 答案: 试题分析: 三个集合不可能有一元集,否则不能满足 ,又因为 中只有 4个元素,则 中不可能有两个集合都有 3个元素,否则不能满足 ,但 中可以三个集合都含有 2个元素,也可能是一个集合有 3个元素,其它两个集合含有 2个元素,情形如下: 如三个集合都含有 2个元素这种情形 , , ,这种类型有 种可能,另外第 4个元素 可任意加入上述 4种可能中的每一个集合,又形成不同的情形,这样就又有 种,于是就共有了种情形,在每一种情形 中,它们的顺序可以打乱,每种可形成 个,因此共有 个有序三元组 考点:集合的交集 函数 ,若 2恒成立的充分条件

5、是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4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上是:当 时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当 时, 的最小值是 4, 的最大值是 1,故 考点:充分条件与参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3,体积是 ,则圆锥侧面积等于 _. 答案: 试题分析:求圆锥侧面积必须先求圆锥母线,既然已知体积,那么可先求出圆锥的高,再利用圆锥的性质 (圆锥的高,底面半径,母线组成直角三角形 )可得母线, , , , 考点:圆锥的体积与面积公式,圆锥的性质 已知实数 满足 ,则 的最大值是 . 答案: 试题分析: 这相当于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只要作出可行域,如下图内部(含边界)区域,问题是求这个区域上点到点

6、 的距离的最大值的平方,从图形可知所求点应该为点 ,故所求最大值为 90 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 在锐角 中 ,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则 的长为_.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要求第三边,一般可用余弦定理,则必须求得已知两边的夹角,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我们选用公式 ,可得 ,从而得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结论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 不等式 的解是 _. 答案: (或 ) 试题分析:可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也可分类讨论即分子与分母异号 考点:解分式不等式 已知数列 中, , ,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已知条件中有其公差 ,首项为,通项公式为 考点:等差数

7、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 是方程 的两根,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而与 可由韦达定理得 考点:韦达定理与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甲校有 3600名学生,乙校有 5400名学生,丙校有 1800名学生 .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 90人的样本,则应在甲校抽取的学生数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分层抽样时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成正比 考点:分层抽样 已知函数 的反函数为 ,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反函数的定义,求 ,实质上就是解方程 ,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出函数 ,题中 ,那么下面我们解方程,即 , ,所以 考点:反函数的定义 已知

8、复数 是 实数,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显然应该求出 , ,它是实数,则 ,可得结论 考点:复数的分类与复数的模 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含 的项的系数是 _. 答案: -126 试题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可得, ,令 ,可得 ,代入可得所求系数为 考点: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 解答题 如图,四棱锥 的底面是正方形, 平面 , ( 1)求证: ; ( 2)求二面角 的大小 . 答案: (1)证明见; (2) 试题分析: (1)要证线线垂直,一般通过证明线面垂直来实现,那么我们就要寻找图形中已有哪些与待证线垂直的直线,本题中首先由已知有 ,又有平面 ,则 ,故可证明 与过 的平面 垂直,从而

9、得线线垂直; (2)要求二面角的大小,一般须根据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三角形中解出,而平面角就是要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直线 (射线 ),题中棱是 ,在两个面 (半平面 )内与 垂直的直线是哪个呢?注意到已知 ,因此有 ,从而 与 都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故垂直关系就是取底边 中点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 , ,就是我们要找的平面角 试题:( 1)连接 BD, 平面 平面 AC SD 4分 又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C BD AC 平面 SBD AC SB. 6分 ( 2)设 的中点为 ,连接 、 , SD=AD,CS=CA, DE SA, CE SA.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 9

10、分 计算得: DE , CE , CD 2,则 CD DE. ,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 12分 考点: (1)线线垂直; (2)二面角 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实践证明,声音强度 (分贝)由公式 ( 为非零常数 )给出,其中为声音能量 . ( 1)当声音强度 满足 时,求对应的声音能量满足的等量关系式; ( 2)当人们低声说话,声音能量为 时,声音强度为 30分贝;当人们正常说话,声音能量为 时,声音强度为 40分贝 .当声音能量大于60分贝时属于噪音,一般人在 100分贝 120分贝的空间内,一分钟就会暂时性失聪 .问声音能量在什么范围时,人会暂时性失聪

11、 .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这是应用题,高考常考题型,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即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到需要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函数式 (方程, 不等式等等 ),然后借助函数的知识 (或方程,不等式知识 (解决问题本题中 (1)就是根据已知 ,把 用 代入进去,化简就可得所求结论;(2)在公式 中有两个参数 ,这是我们首先要求出的,还好题中有两个已知,我们只要列出相应的方程组,就能解出 ,而最终要求的范围就是解不等式 试题:( 1) 2分 4分 6分 ( 2)由题意得 8分 10分 13分 答:当声音能量 时,人会暂时性失聪 . 14分 考点:应用题 如图,设 是单位圆上

12、一点,一个动点从点 出发,沿圆周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 12秒旋转一周 . 秒时,动点到达点 , 秒时动点到达点 .设 ,其纵坐标满足 . ( 1)求点 的坐标,并求 ; ( 2)若 ,求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1) 点 B的坐标是 , ; (2) 试题分析: (1)这是一个三角函数问题,要求 点坐标,我们只要求出 ,首先求出从 到 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即可,在中 是初始值,就是 ,旋转速度是,故有 ;( 2)在( 1)的解题过程中知 秒时点的坐标为 ,因此我们可把 表示为 的函数,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试题: (1)当 时, , 所以 所以,点 B的坐标是( 0, 1) 2分 又

13、秒时, 4分 . 6分 ( 2)由 , ,得 , 又 , , 8分 10分 , , 12分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14分 考点:( 1)单位圆的点的坐标;( 2)现是的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实数 ,函数 . ( 1)当 时,求 的最小值 ; ( 2)当 时 ,判断 的单调性 ,并说明理由; ( 3)求实数 的范围,使得对于区间 上的任意三个实数 ,都存在以 为边长的三角形 . 答案:( 1) 2;( 2)递增;( 3) 试题分析: (1)研究函数问题,一般先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等,如本题中函数 是偶函数,因此其最小值我们只要在 时求得即可;( 2) 时, 可化简

14、为 ,下面我们只要按照单调性的定义就可证明在 上函数是单调递增的,当然在 上是递减的;( 3)处理此问题,首先通过换元法把问题简化,设 ,则函数 变为,问题变为求实数 的范围,使得在区间 上,恒有对于函数 ,我们知道,它在 上递减,在上递增,故我们要讨论它在区间 上的最大(小)值,就必须分类讨论,分类标准显然是 , , ,在 时还要讨论最大值在区间 的哪个端 点取得,也即共分成四类 试题:易知 的定义域为 ,且 为偶函数 . ( 1) 时 , 2分 时 最小值为 2. 4分 ( 2) 时 , 时, 递增; 时, 递减; 6分 为偶函数 .所以只对 时,说明 递增 . 设 ,所以 ,得 所以 时

15、, 递增; 10分 ( 3) , , 从而原问题等价于求实数 的范围,使得在区间 上, 恒有 . 11分 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 由 得 , 从而 ; 12分 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 由 得 ,从而 ; 13分 当 时, 在 相关试题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文科数学试卷(带) 设项数均为 ( )的数列 、 、 前 项的和分别为 、 .已知 ,且集合 =. ( 1)已知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2)若 ,求 和 的值,并写出两对符合题意的数列 、 ; ( 3)对于固定的 ,求证:符合条件的数列对( , )有偶数对 . 答案:( 1) ;

16、( 2) 时,数列 、 可以为(不唯一) 6,12,16,14; 2,8,10,4, 时,数列对( , )不存在 .( 3)证明见 试题分析:( 1)这实质是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要求通项公式 的问题,利用关系 来解决; ( 2)注意到,从而 ,又,故可求出 , ,这里我们应用了整体思维的思想,而要写出数列对( , ),可通过列举法写出;( 3)可通过构造法说明满足题意和数列对是成对出现的,即对于数列对( ,),构造新数列对 , ( ),则数列对( , )也满足题意,(要说明的是 及= 且数列 与 , 与不相同(用反证法,若相同,则 ,又 ,则有均为奇数,矛盾) 试题:( 1) 时, 时, , 不适合该式 故, 4分 ( 2) 又 得, =46, =26 8分 数列 、 可以为: 16,10,8,12; 14,6,2,4 14,6,10,16; 12,2,4,8 6,16,14,10; 4,12,8,2 4,14,12,16; 2,10,6,8 4,12,16,14; 2,8,10,6 16,8,12,10; 14,4,6,2 10分 ( 3)令 , ( ) 12分 又 = ,得 = 所以,数列对( , )与( , )成对出现。 16分 假设数列 与 相同,则由 及 ,得 ,均为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