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30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在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 A象郡 B南海郡 C桂林郡 D闽中郡 答案: B 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义称 “三皇会战 ”,这里的 “三皇 ”指哪儿国的皇帝 A法、俄、奥 B普、俄、奥 C英、法、俄 D法、俄、普 答案: A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山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走上独裁道路 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 B C D 答案: C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

2、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答案: C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 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夺取全部生产资料 答案: B 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B都是盟

3、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答案: C 1942年元旦,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答案: A 有学者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 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 “意识形态之战 ”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4、 答案: A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 “他们扔出了两个 小孩 ,再扔出另一个 小孩 给 狼群 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其中,两个 “小孩 ”是指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C奥地利和波兰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B 丘吉尔说 :“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 .战争不是靠撤退 (指敦克尔克大撤退 )而赢的。但是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 ”“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 ”是指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 存了力量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 答案: C 中东地区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涌人

5、,加剧这一地区的动荡,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保护犹太人安全 C实施战略控制 D同情阿拉伯人 答案: C “我们今天用响亮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 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这段讲话 A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本解决 B正式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C表达了所有以色列人的愿望 D表明他接受政治解决中东问题 答案: D 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 “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C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

6、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答案: C 截至 2004年 5月,联合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部署有 15支维和部队,包括来自 94个国家的 5 3万名维和士兵以及 1 1万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下列有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形式 中国从 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支持维和的态度 蓝盔和贝雷帽是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标志 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承担了人道主义援助、促进民族和解等任务 B C D 答案: D 中东和平之路存在着极为复杂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恐怖和暴力 各国领导人加强协商与谈

7、判 放弃极端民族主义 ,各国人民相互谅解和信任 联合国发挥调节作用 A B C D 答案: B 如果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 ”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在推动人类历史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 D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 答案: B 下列能够证明 “科学改变世界 ”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 B C D 答案: D 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科技文献

8、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答案: C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 “六经 ”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答案: A 孔子 “仁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 B C D 答案: D 孔子曾经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这说明孔子认为 A仁为礼之本,仁

9、礼结合 B礼为仁之本,仁依附于礼 C礼与仁相互对立 D仁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答案: A 在古代孔子提出过 “以德治民 ”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 “以德治国 ”。这说明 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 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 答案: B 孔子提出的 “中庸 ”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 “中庸之道 ”的共同之处有 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都反对将 “过 ”和 “不及 ”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其标准都是 “正确的理性 ” A B C D 答案: A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10、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 “逍遥学派 ”的教育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答案: B 唐初皇帝调整统治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 “仁政 ”主张的是 A均田制、租庸调制 B租庸调制、科举制 C均田制、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答案: A “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 自五六年以米,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 D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答案: C 18世纪的 “康乾盛世 ”被称

11、为 “落日的辉煌 ”,造成这种 “落日 ”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B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 “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 “中国 ”,理解正确的是 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 “中国 ”国号 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 “大清 ”的朝号 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 B C D 答案: C 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

12、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 A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 “万世师表 ”悬于大成殿上,这说明 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尊孔 ”有利于清朝统治 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 B C D 答案: D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 “改良主义 ”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 “改良主义 ”是指 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答案:

13、 C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否定了 “两个凡是 ”错误观点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否定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奠定了思想基础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 A 综合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甘地决定 采取非暴力不

14、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 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 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 1983年版) 材料二:(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 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上卷( 1994年版) (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 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 2分)这两种评价

15、有何差异?( 2分) (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分) ( 3)如何客观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 6分) 答案: ( 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 “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 1分)材料二认为甘地对 “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 1分)(共 2分) 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 1分)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 1分)(共 2分) ( 2)可能的原因: 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 1983年,当时 “文革 ”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 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

16、客观、公正。 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 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评分说明:三种可能的原因中写出任意一种即可;也可以有其它的观点,关键在 于言之有理( 2分) ( 3) 功: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2分) 过: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

17、摇性与妥协性;( 1分) 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1分) 总体评价: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 “圣雄 ”、 “国父 ”称号。( 2分)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此以前,根据 现行法令准许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输出西班牙的执照,在今后的一切输出中,事实上将认为已被撤销。凡违犯本次决议的任何规定,将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直接或间接输出或使其得以输出者,将处以一万元以内的罚金或处以五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如总统认为本决议所述情况业已终结时,总统将停止此项事实予以公告,本决议的规定即将因之停止实行。 引自美国

18、外交实录,美国对外关系史文集 材料二 佛朗哥说: “罗斯福总统的行为像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 ” 引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说: “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 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 老兄,这根水管花了 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 ” 引自罗斯福 1940年 12月的演说词 阅后请回答: 材料一出自何时通过的什么文件 ( 2分)材料二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 2分) 材料三 “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 ”主要喻指什么 ( 2分)为什么要用 “邻居 ”来比喻 ( 2分) 材料三 “皮带管 ”主要喻指什么 ( 2分)罗斯福演说的

19、目的是什么 ?( 2分) 对比材料一、三,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 2分)这种变化实质反映了什么矛 盾斗争 ( 2分) 材料一中称美国总统在必要时拥有 “停止上述决议规定 ”的权力,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 2分)结合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是如何行使这一权力的。( 2分) 答案: 1937年 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 “中立法案 ”。( 2分)美国在表面上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中立政策实质上帮助了佛朗哥叛军和德、意法西斯。( 2分) 喻指英国遭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2分)邻居着火威胁自家,喻意法国灭亡,法西斯德国侵略英国直接构成了对美国的威胁。( 2分) 喻指武器、弹药等战争工具。( 2分)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要争取通过 “租借法案 ”。( 2分) 美国从推行 “中立 ”政策发展为站到反法西斯斗争行列,并努力援助英法抗击法西斯。( 2分)反映了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2分)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2分)促使国会修改了 “中立法案 ”,美国成为反法西斯重要国家之一。(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