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 A公元前 3世纪 B公元 7世纪 C公元 14世纪 D公元 17世纪晚期 答案: B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 “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 私营企业有所发展 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2、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答案: D 下列有关新中国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1964年第 -颗原子弹爆炸成劝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劝 1992年 “神舟 ”飞船取得首次试验成功 2003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 B C D 答案: A 有资料显示, 1938年 10月,八路军人数将近 25万人,较之 1937年底的 9万余人增加了近倍。下列各项中,体现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D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答案: A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是中共在 1937年秋提
3、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是中共在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并未从客观上带来变化; 1942年 1月 1日,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故应排除 C项。故选 A。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 (如碑碣及制造品 ),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 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 “心理的状态 ”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 A .1973年,我国工农业
4、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 9.2%。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文革 ”动乱还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B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及时纠正错误 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 D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进行全面整顿 答案: C 毛泽东在 1949年致信宋庆龄: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答案: C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
5、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革命委员会 ”广泛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一五 ”计划的实行 A B C D 答案: B 1950年 6月到 1953年底,美国的 “特需 ”采购为日本带来约 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 “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 ”。这场 “别国的战争 ”指的是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朝鲜战争 C美苏冷战 D巴勒斯坦战争 答案: B 下列 “考 ”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答案: D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 -以及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答案: D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 “十一大 ”( 1977年)至 “十七大 ”( 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 ”和 “市场经济 ”
7、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 ”、 “对外开放 ”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 “毛主席 ”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 “理论 ”和 “邓小平 ”成为高频词汇 A B C D 答案: B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 “1521 年 4月 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 1522年 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 4月 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 -费
8、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 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A 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 B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D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答案: C 当前,党和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的重要制度和政策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B C D 答案: A 表 1 1978、 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 工 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 77.6
9、22.4 1997 25.5 38.1 17 9 18.5 表 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答案: D 邓小平说: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参加了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 B C D 答案: D 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家称为 “商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草市 ”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10、 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起 C都市中始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D “市 ”分散于宅屋之间 答案: D 中国古代用 12 种动物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戊午年 C己未年 D癸卯年 答案: B 都城纪胜记载: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梦梁录记载: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答案: C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
11、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高考资源网 yjw 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 D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 答案: D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高考资源网 yjw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
12、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答案: B 张謇说: “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答案: A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
13、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英美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最惠国待遇 D国际法 答案: A 学者认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次是 18世纪末 19世纪初错失英国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当时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和闭关政策 B列强侵略 利比族危机 C军阀混战和社会分裂 D阶级对立和革命战争 答案: A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 “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
14、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答案: D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 “统一 ”含义是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高考资源网 yjw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开始走向合作抗日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 C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保卫华北,保
15、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D 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 (见右图 ),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 B 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 “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 (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该战役是指 A淞护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12分)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 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 “改变中国 ”,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 ”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
17、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 “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 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8、?有何重要影响?( 2分) (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 “内部改变 ”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5分) (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 “改变中国 ”中的作用。( 2 分) 答案:( 1)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 1分)影响: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1分) ( 2)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5分) ( 3)特点:为现代化而启蒙( 1 分)原 因:资本主义
19、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此处答 “国情 ”、 “社会性质 ”等不给分。( 2分) ( 4)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每点 1分,共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 -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 2月) 材料二 参加 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会见
20、田中角荣 材料三 第一条 缔约双方 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 7月)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4分 (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5分) (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2分 (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3分) 答案:( 1)方针: “一边倒
21、”。( 1分)目的: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中苏两国人民团结友谊。(每点 1分,共 2分)特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1分) ( 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 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3分) 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打破了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2分) ( 3)新变化: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 2分) ( 4)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分,答案:不完整不得分)认识: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核心;外交政策应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
22、调整(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14分)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 孔子家语 观思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
23、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 摘自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 邓小平在 1987年指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材料四: 2008年 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
24、动摇地坚持。 健 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予以分析评价。( 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能照抄原文)( 4分) (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
25、?( 4分) 答案:(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 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 “仁 ”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4分) ( 2)主张: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 2分,两点即可) (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