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3354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南浏阳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 “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 ”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钱氏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B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C中国古代郡县制影响巨大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钱氏族谱 ”和所学史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家族内部的关系,指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助于家族团结的宗法制度,故选 A。 考点:宗法制的影响。 点评: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包括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2、,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与宗法制有关。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 “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 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C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 “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等关键信息,指的是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A项是中共

3、一大的决定, B项并非新的策略, D项是在 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C。 考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评: 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一起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 ”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应是 A

4、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北平谈判达成最后修正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隐含信息, “蒋介石和毛泽东言和 ”即国共第二次合作。 A 是国民党 “一大 ”成果, B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可排除。 D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和谈的成果,但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又可排除。故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就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故选 C。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1)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2)国际

5、: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 C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D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列出的四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包括:抗日战争、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香港回归。 A 项与后两幅图片不符, C 项与前两幅图片不符,均可排除。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成功收回了香港

6、主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故选 D。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点评:此类选择题属于分析理解型。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关键要搞清楚结论和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辩析,同时用 “史论结合 ”的方法进行判断。 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 “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 ”。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人类历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

7、主革命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项错误; C不符合巴黎公社的性质;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本题选 B。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列宁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

8、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 此段材料出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四月提纲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的关键在于依据材料中的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判断该文献指的是 1917年 4月发表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提出俄国革命应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即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故选 D。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在 1954年的一

9、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 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 材料中的 “里程碑 ”表现在 A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届人大召开于 1954年,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B、 C都是在 1956年; D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是在 1984年,都不符合题干时间。故选 A。 考点:第一届人大召开 点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

10、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 ”,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 “海选 ”。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叙述的是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新办法,属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改革尝试。故选 B。 考点:基层民主选举

11、制度 点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邓小平在 1984年提出: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一国两制 ”只适用于台湾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世纪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构想。 “一国两制 ”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中邓小平指出 “一个统一的中国 ” 是 “一国

12、两制 ”构想的前提。 A、 B、 C均不符合史实,故选 D。 考点: “一国两制 ”构想 点评: “一国两制 ”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照片是 “看得见 ”的历史。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尼克松访华 上海合作组织 A一边倒 B战略结盟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幅图片 “尼克松访华 ”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体现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第二幅图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情况,也反映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答案:为 C。 B“战略结盟 ”均

13、未体现; A“一边倒 ”、 “另起炉灶 ”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一边倒 ”即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另起炉灶 ”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都与图片材料不符。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建国以来外交重大成就有: 1949年与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建交;1954年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 “存同求异 ”方针; 1971年重返联合国;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

14、区域合作,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 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 “冷战 ”色彩 C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 D加剧了西欧内部的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 “冷战 ”的组成部分。答案:选 B。 考点:冷战政策 点评: “冷战 ”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

15、产主义。 “冷 ” 手段、方式,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战 ” 实质是对抗。 2010年 11月 23日,由于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向南北争议海域发射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韩国亦还击了 80多炮,双方关系急剧恶化。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美苏冷战 B日本侵略 C朝鲜内部矛盾 D朝鲜内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冷战对抗,苏联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控制了南部,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故选 A。 考点: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点评: “冷战 ”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消极: “冷战

16、 ”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 积极: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等。 在 20世纪 70年代,以 “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 这一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1974年 4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成为不结

17、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A、 B都召开于 20世纪 50年代;故选 D。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 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基辛格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这句话在表达 A美国的国际

18、地位难以界定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基辛格的话,说明了美国是超级大国,但美国并不能主宰一切。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呈现 “一超多强 ”,美国的地位受到了来自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强有力的冲击。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美国难以独霸世界。故选 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点评: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机世界;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格局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这是一首流行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歌曲,这场革命的结果是 A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B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封建军阀 C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失败 D赶走了外来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没有消灭

20、军阀张作霖, B项错误; C指的是辛亥革命,排除;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 D项错误。故选 A。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 (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2)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党开始掌握一部分 革命武装;第三,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戊

21、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摧毁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从此 “民主主义 ”成为正统。故选 B。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22、第二,还要 能看到出路,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 和辛亥革命 D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映 20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C项。 A、 B、 D都发生在 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点评:辛亥革命的背

23、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人们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才(即在) ,左才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 “右才(在 )”后空缺部分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全国 军政大权都由皇帝裁决。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故选 D。 考点:皇帝制度 点评:皇帝制度的特点:

24、皇权独尊: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位世袭: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增强列侯的实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从法令的内容 “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可知,这种政策的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C。 考点: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 点评: “推恩令 ”是汉武帝

25、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它表明汉武帝不仅正式采用了儒家思想治国,而且取得了成功,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曾就中国古代一个制度评论说: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 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一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度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九品中正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并可以 “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的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社会选

26、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A、 D分别是秦朝和元朝的的地方行政制度; C是汉代的选官制度,由地方郡国向中央举荐人才为官,都与材料不符。故选 B。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点评: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高考重点考查科举制度,对后世的人才选拔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鉴于目前 “国考 ”的热潮、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重点,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有可能重新成为命题重点。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休养生息,减轻人

27、民负担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四位帝王的共同点。 A仅符合秦始皇,其他三位都不是开国皇帝; C仅指汉武帝; D不符合秦始皇。四位皇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选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考查的范围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 下列表格是某学生在一项主题研究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出来的材料。据此表格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人物 时间 内容 影响 梭伦改革 公元前 6世纪初 财产等级

28、制 奠基 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 6世纪末 陶片放逐法 建立 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 5世纪 工资制和津贴制 黄金时代 A雅典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B雅典政治文明形成的历史条件 C雅典政治文明的实质和特点 D雅典政治文明的意义和局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创立陶片放逐法,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 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他的研究主题应该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B、 C、 D都无法在表格中体现,故选

29、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十二铜表法保护了雅典人的利益 C重视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行为 D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规定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反映的实质是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

30、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 D。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罗马在公元前 5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有学者认为: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摘自欧洲文化史 )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责任内阁实行独裁统治 C国王的权力远远大于议会的权力 D多数英国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 1689年英国颁布权 利法案,民主制度初步确立。但民主制度还

31、不完善,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仍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因此还是一种 “寡头政治 ”,工业资产阶级、妇女等大部分人没有选举权。故选D。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渐进式的过程,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采取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方式。还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考查: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某国应该是指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

32、87年宪法 “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C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D实行两党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 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起到了防止专制独裁和暴政的作用。故选 A。 考点: 1787年美国宪法 点评: 1787年宪法的颁布,使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

33、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 当今法国总统奥朗德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如果回到 1879年,法国总统的产生是由 A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教皇任命 C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1875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年,可连选连任。本题选 C。 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点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 (参议院 )和下院 (众议院 )组成。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年,连选连

34、任。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 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末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 1787年宪法和法国 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组合型的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三部法律文献中只有美国 1787年宪法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不符合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的 1875年宪法,故排除 。 都是其共同点,本题选 A。 考点

35、: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点评: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 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 “轰 ”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中世纪时,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被轰出中世纪 ”指的是鸦片战争使中

36、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B。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 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的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难度较低。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与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

37、偿英国白银 400万两、法国 200万两。 C项正确。 考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点评: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 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 “国库 ”领取。鳏寡孤独

38、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 “国库 ”开支抚养。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试图保持社会的公平公正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财产的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及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 “国库 ”开支。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消灭私有制, B项错误; C材料无法体现; D并非实质。故选 A。 考点: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心内容: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是每户留足口粮,其它归国库。目的

39、: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 土地的经济权利。 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二 “美国 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 ” 英国政治家威廉 格莱斯顿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

40、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 佩弗远东 材料四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 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制度存在什么不足?有何消极影响?( 4分) ( 2)材料二中,格莱斯顿把美国 1787年宪法看成是 “人

41、类 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 ”,请你为他找出依据。 ( 6分 ) ( 3)阅读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 20 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 “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的?怎样理解 “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 6分) (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建设 “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的?( 4分) 答案: ( 1)不足: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 2 分)消极影响:打击了外邦人的积极性。( 2分) ( 2)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结合;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否定了君主专制;实行三权分立,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原则。(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

42、) ( 3)史实: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 (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体现三权分立的临时约法。( 4分) 理解:该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却因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并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 2分) ( 4)颁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试题分析: ( 1)问中的 “不足 ”要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 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

43、没有政治权利 ”;造成的 “消极影响 ”主要是打击了外邦人的积极性。 ( 2)结合 1787 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和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归纳概括。 ( 3) 1912年的中华民国是美国的 “仿制品 ”,指的是中华民国采用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二小问怎样理解 “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这种政体在美国取得成功,但在中国却失败了。通过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回答。 ( 4)新中国初期,开创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回顾相关史实,列举新中国三大民主 政治制度的名称。 考点:政治民主化 点评: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

44、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从生产力角度上看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生产关系上看是从封建主义转入资本主义;从政治制度上看是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 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

45、起 ( 1)材料一中 “东方和西方 ”的核心国家各是谁?材料一反映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变化的两个事例?( 6分)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 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 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 200多场战争,平均 5年就开战一次。 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 2)材料二中 “相逢一笑泯恩仇 ”指哪两个国家? “欧洲合作与发展 ”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材料三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

46、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不会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 3)材料三中布什说 “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一员 ”本意是什么?对苏联产生什么影响?( 4分)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 4)材料四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

47、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6分) 答案: ( 1)国家:苏联、美国。( 2分)变化:从盟友到对手。( 2分)事例:马歇尔计划实施与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成立;德国分裂;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任选两项即可得 2分) ( 2)国家:法国、德国。( 2分)影响: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或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或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分) ( 3)本意: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 2分)影响:对苏联 “和平演变 ”起推波助澜作用。( 2分) (4) 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2分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答出一点即可得 2分)举例: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答出一点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 ( 1)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战时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