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2012学年江西临川十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 A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答案: A 古希腊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战时全体战士)参加,讨论、决定部落各项重大问题。通常用举手或喊声表决。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 A效率高低 B公开性 C民主性 D有无辩论 答案: C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
2、国境内的 “国际法 ”。据此,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答案: D 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再以 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法国总统自己可以将自己拟定的法律草案由公民表决,通过的法案不必经议会批准即成为法律。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严格遵循了三权分立原则 B总统是国家元首,独立行使军事、行政权力 C法国总统的立法权力高于美国总统 D确立过程十分曲折 答案: C 政府军偷袭了蒙马特尔高地,工人则以起义作为回答,内战爆发了。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
3、件( ) A巴黎公社 B普鲁士统一战争 C英法殖民战争 D共产党宣言发表 答案: A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 ”受 “美国的爱国者 ”的影响,英国出现了( ) 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 “光荣革命 ”结束君主专制 1836年要求普选权 英国议会的改革 A B C D 答案: D 19世纪争取普选权是工人运动的目标之一,工人阶级争取该项的权利中适合于下列机构的是( ) 英国下院议员 美国众议院议员 英国内阁成员 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 B C D 答案: A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再
4、也不能说明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 它提示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 ”麦迪逊所谓的 “新东西 ”主要是指(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答案: D 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 工业革命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国际歌的诞生 A B C D 答案: C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
5、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A 亚历山大 温特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 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 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 冷战 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 ”从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是( ) A标志着 “冷战 ”的结束 B使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C直接导致了 “冷战 ”的结束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C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痛
6、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20 世纪 70年代, “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 ”主要表现在( )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美日同盟关系破裂 C欧洲由欧共体走向欧盟一体化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 D 美国学者约翰 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 政党争斗 ”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7、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此时最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外部条件是( )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中美建交 D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答案: C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8、D由 “公天下 ”至 “家天下 ” 答案: D 韩非子主张建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 ”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答案: B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或变革宰相制度的措施有( )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汉武帝设郡国并行制 唐朝实行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制度 宋朝设立三司 元朝设立中书省 A B C D 答案: D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
9、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元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正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 “清朝的大炮虽不及西方 68磅级炮之威力,但对于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 ” 这句话表明的观点实质是( ) A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没有太大差距 B中英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C中国之所以失败军事原因不是最关键的 D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枪炮落后 答案: C 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 “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
10、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个 “事件 ”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宁汉合流 C井冈山会师 D国共第二次合作 答案: C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答案: D 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时被称为 “土八路 ”。这一史实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抗日民族
11、统一战线政策 C人民战争的路线 D “三三制 ”原则 答案: C 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指出: “ 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 ” 这篇 “文章 ”应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邓小平曾经指出: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 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这个制度 ”指(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 答案: C “1972 年毛泽东
12、接见他时,说: 你们到北京这么一来,全世界都战战兢兢。主要是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这两个大国,它们不大放心了,不晓得你们在那里搞什么鬼。 ”此处的 “他 ”最有可能是( ) A尼克松 B基辛格 C勃列日涅夫 D田中角荣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 “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 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
13、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 材料三: 1898年 6月 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以皇帝名义 “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
14、 ( 1)根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6分) (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6分) (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 3分) 答案:( 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则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6分) (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他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 ,明治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他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开
15、展;中国,光绪帝同意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6分) ( 3)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的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通过 “光荣革命 ”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
16、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年间 ,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 “光荣革命 ”后至 19世
17、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分) ( 2) 1870年后,法国 “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分) ( 3)材料三中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指什么?这种 “错位 ”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分)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 “国王统而不治 ”;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4分) ( 2)颁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分) (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近 110年间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
19、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 2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 “中国模式 ”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 “增量民主 ”的办法, “增量民主 ”
20、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 2008 年 2月 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 “中国定将 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 社会主义民主 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 孔子的公共伦理 ,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 中国新闻网 (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 “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9 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分) (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
21、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 4分) (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3分) 答案:( 1)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斗争和探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分)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 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 4分) ( 4) 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
22、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 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 106年,分全国为 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 “六条问事 ”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 “通判 ”,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 )、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 )、安抚使(管 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 )、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 )等四司,统称 “监司 ”,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
23、: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 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 号 “代天子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 明太祖 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辑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述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以上材料均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魂丧不敢动。 明史 刑法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汉、宋、明三朝官制的相同之处。材料二中
24、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 2分) ( 2)明朝的制度同汉、宋两朝有何不同?( 1分) ( 3)材料三、四中,明朝前后期的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 4分) ( 4)简述汉、宋、明三朝监察制度的共同作用。( 2分) 答案:( 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2分) ( 2)增设了特务机构。( 1分) ( 3)同:特务统治。异:前期特务机构控制在皇帝手中,后期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前期监督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分)。 ( 4)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
25、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分)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 “民主 ”一词出现 60多次。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中国在这条道路上作了长久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顾炎武日知录 卷九 材料二: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905年 8月) 材料三: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为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
26、, 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 毛泽东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937年)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内容出现的时代背景。(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创立民国的构想(不得摘抄原文)。( 4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建设的目的和表现。( 7分) 答案:( 1)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 4 分) ( 2)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主权在民,国民平等;推行民主选举;实行宪政 ,反对帝制。( 4分) ( 3)目的:团结人民,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表现:实行 “三三制 ”原则,建立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共 “七大 ”会议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