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46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 “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 ”这反映的实质是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 答案: C 以民主共和政体为努力目标的是 人权宣言 权利法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独立宣言 A B C D 答案: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分散而削弱 B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D克伦威尔个人威信较高 答案: C 英国资

2、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起义 B光荣革命的开始 C国王挑起内战 D长期议会的召开 答案: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 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C 英国历史上有哪些民主传统? 人生而自由 法律至上 王在法下 国王不得以武力侵犯议会 A B C D 答案: D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3、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符合中国社会需要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答案: C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 “废藩置县 ”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殖产兴业 ” D “文明开化 ” 答案: B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答案: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

4、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 A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商鞅强调 “轻罪重罚 ”,主张 “以刑去刑 ”,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 ”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

5、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 “始皇死而地分 ”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 “连坐 ”。 材料三:商鞅认 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休战统称为 “六虱 ”,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 1)韩非子对商鞅 “轻罪重罚 ”持何种态度? ( 4分) (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 8分 ) (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 “六虱 ”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8分 ) (

6、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 6分) 答案:( 1)赞扬态度。( 4分) ( 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 8分 ) ( 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 8分 ) (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此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

7、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 造物 主 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此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 材料三: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覆议一次。 ” 请回答: (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有何历史意义?( 8分) (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它有什么局限 性?( 8分) (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 10分) 答案:( 1)人权宣言。 1789年。体现了反对封建特权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8分) ( 2)独立宣言。 1776年。其虽然宣称 “人人平等 ”和 “主权在民 ”,但真正拥有政治权利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奴被排除在外。( 8分) (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