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52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敦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 ”的表现是 ( )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日趋瓦解。阶级关系: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 “百家

2、争鸣 ”。 都符合, 不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 考点: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此类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

3、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 心的汉文化圈 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 “天朝 ”对外体制。这一 “对外体制 ”( )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 “天朝上国 ”的体制,它使得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 A错在

4、 “客观地反映了 ”,此时西方国家已经领先于世界; B不对,不能说是 “根本原因 ”,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 C不对,鸦片战争后清朝 “天朝上国 ”的体制但清朝统治者仍拒绝向西方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开展洋务运动。 考点: 本题考查近代侵华战争。 点评:教材是任何命题者的依托,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都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 “万变不离其宗 ”。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 )

5、 A编译四洲志 B魏源编撰海国 图志 C洋务派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D戊戌变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 AB不对,林则徐是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但不是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但没有付诸实践; D不对,戊戌变法是在 1898年,这是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C符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考点: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 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

6、概念。特别注意选项的用词是否准确。注意防止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 (严复 )这一言论 ( ) 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动摇 “中体西用 ”的理论根据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实际上是批判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观点, 强调学习西方社会制度为主体,而不是西方科技。严复是维新派代表,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 “器物层次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

7、治制度领域。 A不对,这是批判洋务派指导思想; B不对,洋务派与顽固守旧派毕竟有区别,前者有开明、开放的一面,后者完全因循守旧; C不对,并非针对革命派,且革命派也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考点: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点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 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的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

8、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 “中学 ”“西学 ”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前者代表民主,后者代表科学;结合所学,陈独秀高举 “民主 ”“科学 ”两面大旗,掀起新文 化运动, B符合。 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 考点: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四提倡 -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迷信(核心)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

9、和可以安稳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可见陈独秀是强调国人的思想解放,扫除封建守旧思想。 AC 不对,这是辛亥革命的作用; D不对,材料无从体现马克思主义。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前期最大的功绩)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10、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 (即生产阶级 )的国家,创 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1920年 ”时间信息、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本题选 C项。 A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 1921年,时间不符; BD不对,工农运动发展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考点:本

11、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在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设计中,常常会有许多涉及考核原因的命题。对于历史原因的考核,是历史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历史事件有其来龙去脉,存在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这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也是考核学生能力的载体。在 “原因 ”题中,一般有其明显的特征,如在题干中常有 “主观原因 ”、 “客观原因 ”、 “主要原因 ”(或主要由于)、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 “最重要原因 ”、 “由于 ”、 “因素 ”、 “是因为 ”等词语。在有关这类题的解答中,要求学生迅速判断分析,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项。 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

12、题是毛泽东关于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他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毛泽东的主要论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 A不对,这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不对,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D不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 考点: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点评:据考察目标的不同 ,历史高考的选择题一般分为知道 (识记 )、理解、应用三种类型。本题属于第一种类

13、型。即考察考生对某知识点的识记程度 ,一般只考察的内容只涉及时间 ,空间 ,事件 ,内容 ,人物 ,结果等历 史史实的基本属性 ;题干的形式一般不改变情景或只是稍加改变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中考察的是课本中的什么史实 ,然后再结合选项选择。 如图,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 “毛泽东思想研究 ”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 “X”里应该是 (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不对,这是孙中山晚年提出; C 不对,这是邓小平提出; D 不对,这是江泽民提出。用排除法即可。或者

14、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时间上也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点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8 年)、新民主主义论( 1940年),指出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 D 试题分析:邓小平的讲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冲破两个凡

15、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92年 ,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 ,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此 D符合题意。 ABC三项都不符合两次讲话的共同意义。 考点: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点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 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2010年 3月 14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时说,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

16、文化需求,并提出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这则材料最能表明 ( ) A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D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的政治动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温家宝总理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时刻关心和关注民生问题的现实可以看出,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AB不对,不具有包容性,只是对材料片面意思的理解; D不对,材料无从体现。 考点: 本题考查 “三个代表 ”。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求同学们具有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同学们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

17、、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 牛顿被称为 “近代科学 之父 ”,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从与牛顿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 “巨人 ”最有可能是 (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 A 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不对,哥白尼的成就主要在天文学方面; C不对,达尔文的成就主要是进

18、化论; D不对,爱因斯坦是在 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时间不符。 考点: 本题考查物理学的发展。 点评:牛顿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 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上的需要。 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 A万有引力定律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结合所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因此 D符合。其他三项都是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与题意

19、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的发展。 点评: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 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 “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 ”。 “他颠覆了世界 ”是指达尔文 ( )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 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这是达尔文的重要活动而不是主要贡献; B不对,这应是牛顿经典力学建立; C不对,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的是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 ”。 考点: 达尔文进化论。 点评: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建立起生物进化理论

20、。其理论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的进化是逐渐的、连续的;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核心),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如图,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 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 “以形写神 ”的特征 B图 2是唐朝吴道子的 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C图 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 D图 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 “徽汉合流 ”的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

21、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 “徽汉合流 ”的局面,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 京剧。而 D说在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因此 表述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艺术。 点评:历史否定型选择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生在做题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否定型选择题常用的关键词如 “不正 确 ”、 “不包括 ”、 “无关的 ”、 “错误的 ”等字眼视而不见,把该题型当作选 “正确 ”、 “包括 ”、 “有关 ”等要求去做了,没有进行逆向思维因而很容易出错,造成许多分数的白白流失,因此这类题的答题关键在于审题,千万不能把逆向看做正向。二是否定型选择题难度中挡偏高,因为该题型与组合型选择题一样,

22、实际上都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必须对四个备选项进行逐一肯定或否定,因而比常见的最佳选择题难度大了些。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 “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 (1644 1911年 ),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 ” 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 “驶速迟缓 ”的主要原因有 ( )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政治上,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衰

23、落;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转为闭关锁国,这就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经济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3)思想文化上:理学走向僵化,明清的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都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古代科技。 点评:历史背景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起作用的较稳定的社会状况、现实环境和主观条件。它影响或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背景突破法就是依据历史背景与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

24、史环境中,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追根溯源,并按一定的规律,做出科学判定的一种方法。 韩非子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鬼谷子载: “郑 (国 )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注:朝夕 东西方向;惑 迷失方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针技术十分成熟 B战国时期使用司 南辨别方向 C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 D韩非子等不是科技著作,无参考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不对,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宋朝,因此 技术十分成熟表述有误;C不对,没有对照比较,不能说 “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 ”; D ,不对,不能一味的否定韩非子等

25、著作对了解古代科技没有参考价值。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四大发明。 点评:这类题型是针对一句或一段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归纳出其中心意思,是对考生阅读、判断及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大致有两类:一是以材料为题干,选项为材料的中心意思,要求选择其正确的意思;二是以材料为选项,要求选出与题干中心意思相同的材料。无论哪一类,都要求与中心意思相同。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限定词语,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而结合要求判定。 如图,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 图一 图二 A法家、道家 B儒家、 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答案: B 试题分

26、析:根据题干信息,图一 “威武不能屈 ”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人格修养;图二 “人要无为 ”体现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 B 符合,其他三项不对,法家主张法治、集权和改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考纲 背景 派别、代表、著作 思想 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候重士 私学兴起 儒 孔子 “六经 ” 核心是 “仁 ” 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仁政和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荀子 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性本恶 道 老子 道德经 万物本原是 “道 ” ;不停运动,对立面相依不断转化。

27、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万物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能获精神自由 法 商鞅 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 韩非子 依法治国(法术势、中央集权) 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故应改革 墨 墨子 “兼爱 ”“非攻 ”“尚贤 ”和节俭 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制天命而用之 ”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孔子 “仁者爱人

28、 ”、孟子 “民贵君轻 ”、荀子 “君舟民水 ”可见都是强调爱惜百姓、关注民生,获得民心。因此 C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 考点: 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中国古代的史料对农民战争中的人物都称

29、为 贼 匪 等,对这些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明代德清禅师曰: “为学有 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 (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 ”可知德清禅师认为学习要融合儒、道、佛三教。 B不对,与作者意思完全相反; CD不对,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倾向。 考点: 本题考查儒学。 点

30、评: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本题属于第一种形式。 如图为南昌市城雕 “鹅湖之会 ”,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 “心 ”是宇宙的本原 B “天理

31、”是不是 “三纲五常 ”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解答比较型选择题 ,一是注意题目的比较项 ,明确比较 项要求 ,不能答非所问 ;二是注意题目比较的时空限制 ,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BC 不对,这是两者的相似点,都强调以伦理道德维护统治; D不对,与 A相比, A包容 D项。因此 A为最佳答案: 考点: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2、哲学范畴:都强调现有意识再有物质,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2、本质:都以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

32、治。 不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 理是内在的 “心 ”。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 (指诸侯王国 ),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可知黄宗羲是反对君主

33、专制,主张为天下人立法以限制君权。 AB不对,材料中无从体现; D不对,扩大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家思想 点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局限性:虽然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 主张,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只是当时封建制度衰落的客观反映。 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

34、法直接体现了古希腊 ( ) A发达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 ”说明希腊人关注人和人类社会本身,而没有一味的强调对神的敬畏和崇拜;因此 C符合题意。 ABD都不对。这些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而非表现。 考点:本题考察古希腊人文主义。 点评:解答材料选择题务必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关心自己解题需要的信息,对其他毫无意义的干扰要视而不见,否则会误入歧途、浪费时间。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 A柏

35、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符合智者运动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观点,积极意义: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 质,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因此 B符合。 ACD都不对,这三位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理性、品德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察古希腊人文主义。 点评:比较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 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

36、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 是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 “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 “民贵君轻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 “美德即知识 ”。

37、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而其他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考点: 本题考查东西方古代思想家 点评:历史选择题就所选材料与教材的关系而言,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因而在阅读与材料时,要尽可能找到该材料内容在教材中的对应 “坐标 ”,然后挖掘所蕴藏的信息,联系教材认真思考。组织答案: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具体材料具体分析,既不要从已有的知识中找现成的答案:,也不要把老师的话语当成 标准答案:,而要根据材料的具体信息而联系教材梳理思路,精心作答。 以思维为灵魂,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 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 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38、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 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可知是指经济因素,再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规律,可知 C正确。 AB不对,与经济因素无关; C不对,不符合历史事实。 考点: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 14、 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佛罗伦萨为例加以说明意大利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次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

39、义萌芽所引起的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 “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 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用排除法。 不对,文艺复兴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但当时是14-17世纪, 18世纪中期欧洲才开始工业革命; 不对

40、,文艺复兴虽然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但当时王权与教权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因此还受到许多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庇护。 考点: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点评: 比较型选择题的解答方法:一般用排除法,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件、人物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逐步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另一方面解题中要找准比较角度。另外,要掌握共性与个性、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等原理。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

41、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问启蒙运动的不同点即特点, ABC都不对,属于启蒙思想家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家的相同点。结合题干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可知是启蒙运动中的 “社会契约 ”思想,体现了民主的要求。 考点: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相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而言,对人文主义有怎样的发展? 1、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批判,承认人的理性而否定神的意志,实际上否定了教权主义,同时要求人性的解放和个性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这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即不仅反对 教会特权,而且反对封建

42、专制主义) 2、启蒙运动倡导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政治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为资产阶级建立新的理想社会提出了构想。(最大的不同点)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 )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 : A不对,西晋都城是洛阳; BD不对,汉代就有造纸术、赋; C有悖史 实,因为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才出现。 考点:本题考查四大发明。 点评:注意相关知识的梳理。 四大发明: 1.造纸术 ( 1)发

43、明:西汉前期已有了纸。 105 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 “蔡侯纸 ”,造价低廉,原料易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 2)对西方的影响: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 1)发明: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已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11 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 2)对西方的影响: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 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 ( 1)发明: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 2)对西方的影响: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新

44、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4.指南针 ( 1)发明:战国时期发明的 “司南 ” 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 2)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 ) 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 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 C国力的强盛 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汉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特征,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因此 A不对,这与时代背景不符; BD不对

45、,这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而非透过现象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 考点: 本题考查汉赋。 点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大基本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的基本规律。此题考生若从史实间的因果关系去分析,难度较大,但如果转移成理论思维,我们知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样进行理论分析,明显能增强考生解题思维的明晰度。 综合题 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46、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如图 从左到右分别为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达尔文。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 1分)材料中 “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其中 “精神发展 ”具体指的是在欧洲兴起的什么事件?( 2分) ( 2)图三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1 分)所述的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分)这种理论在 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直接影响?( 1分) ( 3)图一和图二科学家在物理理论上分别

47、取得哪些贡献?( 2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 ( 4)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间的关系?( 1分) 答案:( 1)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1分)(详细作答三个方面也可)内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分) ( 2)物种起源( 1分)原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1分)影响 :直接否定了神创论。( 1分) ( 3)经典力学、相对论( 2分)关系:两者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2分) ( 4)科技发 展依靠社会进步;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但科技进步也给人类发展带来威胁。( 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可知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