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354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巴以冲突 ”、 “海湾战争 ”、 “波黑战争 ”反映出 A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B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D地区霸权主义阴魂不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巴以冲突 ”是当前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 “海湾战争 ”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波黑内战 ”是斯拉夫民族不同分支间的斗争。故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点评: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世界形势总体上

2、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反法同盟战争 D普法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 “最严重失败 ”,二战期间的 1940 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溃亡,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故选 B。 考点:法德战争 点评:从 843年至 1945年的 1100年间,法德之间大小战争共计 73次,其中大仗 23次,这意味着平均每 50年打一仗。法德之间的矛

3、盾被称为欧洲各国间最难以化解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和扩张道路 C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放手扩军备战 D德军开进 “莱茵非军事区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A项的时间是 1922年,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意大利一国的法西斯政权还不足以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C、 D两项是希特勒上台之后的行为,是法西斯专政的表现; B项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的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点评:在

4、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这一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支持。在 1932年举行的国会 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 “新秩序 ”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5、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把握材料中的信息:会议是在巴黎召开,建立的新秩序充满了诸多矛盾。 “一战 ”后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世界新秩序被称为 “凡尔赛体系 ”, A项是 1914 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的; B 项是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确立的;D项是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 A、 B、 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 C。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点评: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 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

6、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有 中国的积极斗争 一战后日本国力衰弱,无力继续占领 英美对日本施加压力 日本妄图独占东北,故而以退为进,放弃山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 “二十一条 ”,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 1922年 2月 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 不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华盛顿会议 点评:华

7、盛顿会议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和补充。它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而且使中国回归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一战后到二战后英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A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 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C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 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题目反映了英美两国关系阶段特征的变化。一战后,英国作为军事强国,仍具有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实力;二战后,英国

8、再也无法与美国相抗衡,又因两国历史和民族关系,开始追随美国。故选 A。 考点:英美关系的发展 点评:美国对欧洲政策的演变: 19世纪早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坚持门罗主义 ”政策,即不干涉欧洲列强内部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 美洲事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加紧了对欧洲的经济渗透,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欧洲,推行冷战政策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破产的历史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矛盾的隐患 C资本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D德日两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以及国联的建立,在世界范围

9、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的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但它建立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世界秩序,隐含着各种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围绕着复仇问题产生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各国实力的变化和矛盾的激化,最终必将走向崩溃。故选 B。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点评: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 秩序建立

10、C美国攫取了世界领导权 D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体制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这一体系依然以欧洲为中心;战后成立的国联被英法操纵;故 A、 C错误;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 D项不正确。故选 B。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点评: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这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为 20年化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局面。但是由

11、于隐含着各种矛盾,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随着实力的变化,矛盾的激化,最终将走向崩溃,走向新的战争。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 洛奇说: “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 “十四点和平纲领 ”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中的 “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指的是英法操纵了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国联。故选 D。 考点:国际联盟的建立 点评:

12、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盟约中各国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维护和平原则、非战和裁军原则、集体安全原则和委任统治原则等。 20世纪初期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斗争,收回了日本大 “一战 ”期间侵占的中国哪一地区的主权? A台湾 B东北三省 C山东 D辽东半岛 答案: C 试题分析: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不顾中国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相关权益转给日本;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 1922年 2月 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

13、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故选 C。 考点:华盛顿会议 点评:华盛顿会议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 继续和补充。它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而且使中国回归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是 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浪漫主义主要特点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

14、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这一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A受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人们从理性主义中惊醒而陷入怀疑、迷惘、苦闷中 B各国改革或革命成功后,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 “理性 ”王国愤懑与失望 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反封建、反教会特权的斗争 D战后各国进行改革,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和美术兴起的背景。 18世纪末至 19世纪 30年代, 革命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人们对资产阶级的 “理性王国 ”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流派出现。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 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产生的背景

15、点评:文学艺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 18世纪末至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种文学艺术流派应运而生。其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战役,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支持的有( )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诺曼底战役 中途岛海战 柏林战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并对历史事实进行筛选的能力。 都是盟军在军事上相互支持的战役。中途岛海战是美军单独的军事行动,与题意不符,答案:为 C。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点评: 1942年 1月 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

16、行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它最终迎来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它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都是在世

17、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而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错误。两者都 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分割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正确。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随着二战爆发瓦解,雅尔塔体系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 错误。故选 B。 考点: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 点评: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点包括: ( 1)前者体现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暂时调整了它们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资本主义大国同

18、社会主义大国的妥协。 ( 2)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 3)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而后者是两个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 4)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其国际法依据有: 九国公约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雅尔塔协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能力。 1943年,中美英三方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表示 “日本从中国人手里窃取的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

19、民国 ”。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保证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事实。 1945年,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故选 B符合题意。 考点: “一国两制 ”下的台湾问题 点评: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有利因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的提出;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益紧密;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不利 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的反华势力的干涉 。 2008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打击索马里海盗。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20、A解决国际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打击贸易保持主义 D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故选 B。 考点:联合国的作用 点评: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所以联合国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当今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 ) A阿、以之间的矛盾 B

21、多国插手 使问题复杂化 C战略地位重要 D “冷战 ”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造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宗教问题、大国干预、领土问题、民族矛盾等。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多国插手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故选 B。 考点:中东问题 点评:二战后,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人民严重关注和忧虑的国际冲突的热点,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巴以冲突以及发生在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更让中东地区成为考试的热点,因此本课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形式出现的较多,既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

22、,也有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的题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的力量空前增强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势均力敌。两国根据力量对比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这是当时国际形势的最大变化。 故选 D。 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 点评: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

23、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美国之所以能够确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原因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注重考查布雷森林顿体系形成的原因,注意题干要求是根本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 A; B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C 项是 D 项的表现。故选 D。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

24、体系的正常运转。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各缔约 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 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 该内容出自 A联合国家宣言 B北大西洋公约 C布雷顿森林协议 D华沙组织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据此可以判断出自北大西洋公约,故选 B。 考

25、点:北约的成立 点评: 1949 年 4 月 4 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 北约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 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美国对亚洲朝鲜

26、的政策是 “热战 ”的表现,不属于冷战的范畴。故选 C。 考点:美苏冷战 点评: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标志。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冷战的背景、具体措施等都需要掌握。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A法西斯国家对战争准备不足 B封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 D法西斯主义违背历史进步潮流 答案: C 试题分 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故选 C。 考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点评:

2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命题方式往往是以重大事件的地位或影响作为题干,考查慕尼黑会议、三个大规模突袭战例、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以及日本投降等知识要点。综合大题往往是考查二战的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转折、结束)和历史感想。需要特别注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相结合进行综合命题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斗争最激烈 B英、德矛盾的发展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英、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关系的变化导致世界

28、格局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德国从称霸欧洲的 “大陆政策 ”,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 “世界政策 ”。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 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故选。 考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点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

29、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到 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的联合行动有 ( ) 发表大西洋宪章 组织阿拉曼战役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实现易北河会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1年 8月,英美首脑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4年 6月,英美等国盟军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是英国组织的, 是美苏军队实现的。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还可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30、和灾难。这场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力量壮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 A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B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 C浪漫主义的杰出大师 D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世界美术成就。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 代表。故选 A。 考点:近代以来美术的成就。 点评:现代派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他们采用的艺术手法是荒诞、寓意,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

31、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一般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深度和利用效率,却不是同步的。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 A经典力学 相对论 原子能的利 用 互联网 B相对论 原子能的利用 经典力学 互联网 C原子能的利用 经典力学 相对论 互联网 D经典力学 互联网 原子能的利用 相对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事物的能力。经典力学、相对论是对物质的认识,原子能是对能量的认识,互联网是对信息科

32、学的认识。故对应正确的是A项。 考点: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 点评: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社会先后在 18 世纪中期进入 “蒸汽时代 ”, 19 世纪晚期步入 “电气时代 ”,20世纪末跨入 “信息时代 ”。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 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的 “万能蒸汽机 ”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成就。由英国近

33、代史书名可知该发明家为英国人;由 “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 ”可知该动力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故选 B。 考点:蒸 汽时代的到来 点评: 18世纪 60年代,瓦特经过仔细研究,研制出了新的蒸汽机。这种蒸汽机在汽缸之后加了一个冷凝管,大大减少了热量浪费,效率成倍增长;但是,它还是不能驱动工厂里的机器。又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瓦特对蒸汽机做了进一步改进,将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被称为 “万能蒸汽机

34、 ”。 中国在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 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说明( ) 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 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 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变化与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都积极探索挽救中国的道路,所以思想潮流更迭快。由于这些潮流的局限性决定了潮流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被逐渐代替。正因为统治黑暗才使思想界冲突激烈。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到维新变法、追

35、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 “书虫 ”,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 A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A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 B出自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6、的离骚; C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D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该书生生活在唐朝时期,所以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高考的主要考点是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成就是:春秋 诗歌 战国 楚辞 汉代 赋 唐代 诗 宋代 词 元代 元曲 明清 小说。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2008奥运会会徽就是以中国篆字形式出现的一副精美艺术品。汉字书写之所以能演变成书法艺术,其关键在于( ) A汉字历史悠久,绵延不绝 B汉字影响范围广,到处流传 C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具有美感 D汉字的书写工具十分先

37、进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书法源于实用的汉字书写,是在汉字的长期书写过程中衍生的一门造型艺术,或者说,书法是表现汉字形体美韵的书写艺术。书法能够由写字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在于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具有美感。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艺术。 点评:三种主要的书法字体 楷书、草书和行书及其特点: 书体 特色(特点、功能) 书法家和作品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 草书 笔画勾连,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魏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

38、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使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剧艺术的形成。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进京,形成 “徽汉合流 ”的局面。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故选 D。 考点:京剧艺术的形成 点评:京剧艺术的特点: 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 伴奏有管弦、打击乐器;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表演歌舞并重; 动作唱、念、做、打结合。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

39、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A楷书 篆书 隶书 B篆书 隶书 楷书 C隶书 篆书 楷书 D篆书 楷书 隶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字经过了 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考点:中国汉字的演变脉络和趋势。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艺术,还可以考查三种主要的书法字体 楷书、草书和行书及其特点: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完整,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使 用价值。 “神州六号 ”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

40、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用于军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末 C元朝 D明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故选 B。 考点:四大发明 点评: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骑士阶层 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其中儒家思想( ) A提供了

41、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 C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 D提供了民主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儒家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的定性分析能力。 B项属于老子的道家思想, C项属于法家思想, D项明显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故答案:为 A。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 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42、本题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内在本质。四个选项都是目的之一,但最主要的目的应从王阳明的所处的阶级立场来分析,王阳明是站在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提出自己的理论的。故维护封建统治是主要目的。故选 C。 考点:王阳明的心学 点评: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心即是理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 “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 ”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43、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西汉董仲舒提出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思想,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选 C。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 “君权神授 ” 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三纲五常 ”。 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 A反对 “重农抑商 ” B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政治上要 “趋时

44、更新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黄宗羲强调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思想;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也有反对君主专制思想,故 C符合题意。 考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点评: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 者,外夷制之。 ”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是(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魏源 D洪仁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观点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

45、外夷制之。 ”即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早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开眼看世界 ”的新思想的萌发。 点评:关于新思想的萌发,还可以考查其影响: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新思想的萌发,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46、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 “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可以看出三个党的不同政治主张:即维护现在的清政府的统治、变法维新、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 府的统治,对应的就是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点评: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也说明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主张不能挽救中国。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时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已经深入到 “制度 ”这一层次。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装是近代以来才传入中国的服饰,因此排除 A、 B。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孔子进行了猛烈批判。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托孔子之名进行改革,符合题目说法。故选 C。 考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