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贵州省湄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建战功,忠孝两全,被唐代追封为 “孝烈将军 ”,设祠纪念。这主要体现了古代哪一制度的影响 A皇帝制度 B宗法制 C世袭制度 D分封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忠孝两全,被唐代追封为 “孝烈将军 ”,设祠纪念 ”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A是强调皇权至上; C与题干不符; D是西周地方行政制度。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敬,也影响了封 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2)宗法思想仍对现代中国产生一定影响,例
2、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家庭中长子的地位和责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化等。( 3)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族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 “大国崛起 ”中写道: “接下来 在确定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 -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材料中的 “变化 ”是指 A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B王权开始受
3、到限制 C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英国 1688年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到议会,这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考点:光荣革命 点评:本讲内容中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英美法德四国宪法的内容 及代议制的特点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命题与其他专题链接进行考查,且有增加的趋势。估计高考命题仍侧重对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特点的命题考查。命题可能会在美国 1787年宪法的特点、德国君主代议制的特征
4、等方面重点考查,特别是对四国代议制的特殊性方面分析比较的考查,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锤子,剪刀,布 ”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项制约的 关系 B正确,说明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C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而不是
5、“一物降一物 ”那样简单的单向制约,故 C的说法正确 考点:三权分立 点评: .“美国总统共和制 ”要分析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美国 1787年宪 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要重点掌握三点: 第一,法制建设在美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注意理解 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多个宪法修正案等法律文件的影响。 第二,三权分立原则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典型特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三权分立政体的核心,防止出现独裁统治,保证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第三,两党政治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说, 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 ”。这里的 “紧箍 ”主要指 A权利法案
6、的颁布 B光荣革命 C进行议会改革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 :注意 “17世纪末 ”这个时间信息。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戴上了 “紧箍 ”。 B是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C是在 1832年; D是开始于 18世纪。 考点:权利法案 点评: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要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到代议制政治的进步性。要掌握 “一条主线 ”“两个趋势 ”和 “三个转移 ”: “一条主线 ”是议会权力的不断增大,代表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两个趋势 ”是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
7、不断增强。 “三个转 移 ”是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表达最为合理的是 A都使妇女权益受到保护 B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C都保护所有居民利益 D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排除法, AC不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只适用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外; B不符合罗马法,罗马法维护了古罗马的统治秩序。因此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 点评:从高考命 题的角度看,对罗马法的考查侧重于罗马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罗马法重视保
8、护私有财产的特点考查较多,实际上体现了党的十七大要求保护私有财产的热点,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命题原则。 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 “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 ”。恩格斯评价的是 A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B按财产划分等级 C制定 “陶片放逐法 ” D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改革中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的措施,其主要作用就是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 族特权局面,由此可知正确的答案:是 D项。 B是梭伦改革的措施, AC与题干不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为高考考查重点内容,近年在多个地区的多套试
9、卷中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如 2010年天津文综第 3题对梭伦改革背景的考查、全国课标第 28题对亚里士多德平等理念的考查、海南历史第 9题对梭伦改革原则的考查、上海第 32题对苏格拉底案的考查等;再如 2009年江苏卷第 13题对古代雅典民主制特点的考查、天津文综第 3题对克利斯提尼评价的考查、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 “小国寡民 ”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各项中,与 “小国寡民 ”相关的是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 “美政 ”理想 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国寡民。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老子希望回
10、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古希腊雅典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促成民主政治的建立。屈原的美政、罗马法的基础都不是小国寡民,而是统一的大帝国。 考点:古代中西政治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 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
11、上。 ”“丞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这反映了 A丞相独揽大权 B秦律严苛细密 C皇权至高无上 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天下之事 无大小,皆决于上。 ”是说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如何处理。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意思是:丞相和其他诸位大臣都只是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思执行,依靠皇帝来辨别如何处理,自己不能做决策。 考点:君主专制 点评:注意理解历史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意
12、志。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 ,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察举制的完善 B宗法制的终结 C科举制的推行 D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隋唐以前的选人制度主要考察的是门第高低,即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开始推行了科举制度,使得人们可以科举,即政府以所谓 “才能 ”做为标准选拔人才,官府的谱局等逐渐消失。因此选 C。 考点:科举制 点评:注意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明清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 寝宫只有 50米。
13、政务中心逐渐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皇宫建设布局愈益合理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这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D不对,只是看到表面现象; C符合题意,政务中心逐渐靠近皇帝寝宫,如便于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考点:君主专制 点评:注意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两对基本矛盾的斗争历程去掌握其演变历程,进而明确两对矛盾的演进趋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其斗争 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清
14、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全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行省制度的推行 D内阁地位的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在明朝; C是在元朝; D不对,不利于皇帝权力的强化,而且也是在明朝 :B符合,清朝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考点:军机处的设立 点评:高考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考查主要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制度的发展演进有重大影响的,如皇帝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等;二是对今天社会制度及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如宗法制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高考仍将通过创设 “新情景 ”“新材料 ”考查主干知识,有可能将
15、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也有可能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力度。四是命题会越来越重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命题方向 史记 -秦始皇本记记载某一官职 “金印紫绶,掌武事 ”。该官职应当是 A廷尉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答案 : B 试题分析: A为九卿之一。掌刑狱 ,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C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负责监察百官; B掌管军事,符合题意。 考点:秦朝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的君主专制、西方雅典民主制,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两种范式,对近现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在新课标地区高考试题
16、中涉及本专题的内容特别多,如 2008年 21道选择题、 2009年 20道选择题等。从题型上看,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但亦不排除中国古代史部分的主观题;从内容上看,多是君主专制、雅典民主制与罗马法形成演进过程中关节点 综合题 材 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问题:( 1)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在上述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 6分) ( 2)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分
17、析说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立场?( 6分) ( 3)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8分) 答案: 人生来就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 阶级之分;女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下。 ( 6分) 都处于奴隶社会衰落时期;都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6分) 共性: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特征:探究思想文化状况要深入了解当时时代背景,人类社会存在很多共性与特征。( 8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 ”可见强调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可见是歧视
18、妇女。材料二、材料三也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 士多德处于古希腊时期,孔子、孟子处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古代当时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几位思想家都代表统治阶级的立场。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考点:古代东西方文化 点评:思想文化专题涉及许多思想流派与历史人物的观点,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及思想流派的观点,产生个人的置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也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它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在思辩学习 过程中,要
19、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有意识和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 “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 ” “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 700多名状元,近 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 -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 ”。 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分)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0、( 4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分)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4分) (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4分) 答案: ( 2分, 4分)制度:察举制度。 方式:推举 标准:才学和贫道 ( 2分, 4分)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 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有才学出生低微的人很难得到任用。 (4分 ) 进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试题分析:( 1)注意时间 “东汉时期 ”,信息 “举孝廉,父别居 ”,联系是指两汉时期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 2)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
21、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按照 “中正 ”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 3)注意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 军功 才能 品第 才能 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应以发展变化的观 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 “有衡 ”。政治制度的
22、 “有衡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 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 材料三 2008年 11月 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第 44任总统。 2009年 1月 21日,希拉里 .克林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 “有衡 ”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4分) ( 3)材料三中的人
23、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6分) 答案: ( 6分)制衡: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全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 目的:保障民主。 ( 4分)理解:中央政府与州(地方)政 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 6分)不能。 理由:美国 1787年宪法制定之处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和独裁,维护了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2)结合所学知识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
24、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3)联系 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 和黑奴贸易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最初没有规定人民应有的基本权利。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专题是近三年文综考试(全国卷)高考的热点。鉴于政治民主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以后的复习中要给予高度关注。要注意三权分立和社会契约学说的思想与实践;英法两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结合美国 1787年宪法 ,联系时政分析美国的人权问题;德意志帝国的政体问题等。在题型上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问答题,试题的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