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欧洲联盟成立后,欧盟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美国已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欧洲朝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极大增强了欧洲的实力,形成了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经济实体抗衡的局面,这对推动世界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答案:选D,目前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但无法独自称霸世
2、界, A项说法错误, B项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处于形成之中, C项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考点:欧洲联合的影响 点评: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实力 ,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与稳定的局面,有助于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 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 D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说明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完全依靠自家进行生产加工,其生产加工具有成本较低和自给自足的特点,所以答案:选 D, A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即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生产并不面向市场当然也就不存在竞争力强的特点, 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种手工业生产各有特点: 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
4、的产品;而官营手工业的生产垄断了最好的手工业资源,代表了三者生产工艺和质量的最高成就,但其产品并不在市场流通而是作为政府消费。 1932年 12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932年 12月 ”和文字内容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由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所致,所以答案:选 A, B D
5、两项是由这场经济危机引发的结果而非原因, C项与材料中经济危机的爆发并未直接关系。 考点: 1929年 1933 年经济危机 点评:经济危机爆发时的主要表现是: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而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 大生产直接的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和消除。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成垄断组织出现 B促成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C促成世界贸易体
6、系建立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答案:选 D, A项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 C两项出现在二战之后他们与罗斯福新政并无直接关系。 考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因采用凯恩斯主义而取得巨大成功,而凯恩斯主义因罗斯福新政的
7、成功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二者相得益彰。 美苏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 ”的成立 D “华约 ”的成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国会发表 “铁幕演说 ”掀开了冷战的大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 “冷战 ”正式开始的标志,所以答案:选 A, B项是美国推行 “冷战 ”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C项是美国推行 “冷战 ”的军事表现, D“华约 ”的成立是美苏 “冷战 ”全面爆发的标志。 考点:美苏 “冷战 ”的表现 点评: “冷战 ”泛指
8、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 “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 、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高考中要牢固掌握 “冷战 ”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即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的目的是 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 获取异域珍宝特产 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明清时期实行的朝贡贸易中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 宣扬国威,即出于政治需要,当然这一举措背后多少也包含有 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和 获取异域珍宝特产的重要目
9、的,但朝贡贸易绝不是要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朝贡贸易中明清政府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 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的是 A浦东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
10、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改革开放后深圳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迅速腾飞由一个偏远的小渔村快速转变为一个国际型的大城市,因此被誉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所以答案:选 C, A项开放在深圳之后,它是中国 20世纪 90年代对外开放成 就的突出代表, B D两项与深圳一起成为首批中国开放的经济特区但没有获得上述称号。 考点:经济特区的开办 点评: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四个经济特区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科工贸一体化,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外向型区域。 右图所示英国
11、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841年 1877年 A圈地运动的开展 B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两幅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 1841 年到 1877 年中英国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显著增加,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这是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即第一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展开,英国也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和实现了城市化进程,所以答案:选 D, A C 两项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前,B项确立在 18世纪中期即英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之际,三者实际上都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必
12、要条件。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点评:第 一次工业革命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考查角度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中的地位,本题的考查角度是 。 上世纪 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 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成为推动 21世纪初
13、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以答案:选 B, A 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C项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D项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 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下图所示天津两个不同时期的票证反映了 A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14、进一步展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D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和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股份公司,所以由粮票到股份公司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故答案:选 D,A项只是对粮票信息的解读, B项也只能反 映股份公司的信息, C项说法错误中国目前仍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并未改变。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
15、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 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这里的 “安全网 ”是指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B “以工代赈 ”措施 C “混合经济 ”模式 D “福利国家 ”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梯子和安全网 ”是象征性的说法,梯子含义是指社会存在一定的财富高低差别以驱使人们更加
16、努力的向上奋斗,安全网是指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减少因贫富悬殊过大而引发的社会动荡,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材料 “安全网 ”含义不符, A B两项分别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和推行的举措, C项是 20世纪 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主要经济模式。 考点: “福利国家 ”的发展 点评:相同的考查思路本题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20世纪 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撒切尔夫人所说的 “安全网 ”是指( C ) A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B拓展经济活动的领域 C
17、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 D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 从 2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 长达 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 “新经济的胜利 ”。在技术方面主导美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是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技术 D化工技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 “新经济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答案:选 A, B C两项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但与 “新经济 ”无直接关系, D项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也与 “新经济 ”无直接关系。 考点:二战后资
18、本主义的新发展 点评:二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战后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混合经济 ”的演变; ; “福利国家 ”发展的背景、表现及其利弊; 第三产业兴起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新经济 ”的出现及其特点。 下图为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形成这一态势的根本原因是英国 A拥有强大的海军 B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遍及世界各地,这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答案:选 D, A B两项分别是英国建
19、立经济霸主地位的军事和政治条件, C项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地理条件,但 A B C三者均不是英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 考点:近代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 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直接引发 1929-199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是 A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B
20、大批银行倒闭 C农产品价格下跌 D失业人数激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由此引发了 1929-1993年美国经济危机,也是席卷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均是经济大危机爆发时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表现, 这场危机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直接背景。 考点: 1929年 1933 年经济危机 点评: 20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社会引向了另个一更高的发展阶段。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世纪
21、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传统 “自由放任 ”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20世纪 70年代,美英等国逐渐形成的经济模式为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国家干预经济 D混合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20世纪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混合经济形态,所以答案:选 D, A项通行于社会主义国家, B项盛行于资本主义国家, C项开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二战后至 20世纪 70年代前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点评:关于西方
22、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须要学生牢记以下几个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奉行重商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其中 “罗斯福新政 ”之前的资本主义属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而其之后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09年 11月,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胡锦涛总书记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小岗村 18位村民秘密签订协议实行土
23、地承包给个体家庭经营的模式,这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所以答案:选 D, A B两项与小岗村的改革不符, C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点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 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国民 经济恢
24、复任务全面完成 B.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即我国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所以答案:选 C, A发生在 1952年底三大改造开始之前, B项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最主要目的, D项发生在1965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考点: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识记能力是高考
25、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洋务派在天津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机器制造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洋务派为军事工业的发展募集资金,在洋务运动后期相 继开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其中在上海开办了 A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创办了 C机器制造局,而 B继昌隆缫丝厂和 D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属于洋务企业,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洋务运动时期
26、创办的民用企业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全力以赴地进行军事企业的建设,企图保护清政府的安全,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开办企业的资金不足故开始转变策略发展民用企业 ,为军事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但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侵略的作用。 1984年 12月 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天津已成为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区 D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84年天津成为沿海 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在此之前 1980年成立了四个 A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在此之后
27、国家又相继成立 C沿海开放区( 1985年)和 D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答案:选 B项。 考点: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三十多年里,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其中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地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
28、能力,难度较低,在新航路的开辟中最先到达非洲最 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最先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最先发现了美洲地区, D麦哲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答案: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高考对新航路的开辟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关注迪亚斯,达伽马和麦哲伦三大航海家的探索;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其中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的成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下图是早期发明的白炽灯,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贝尔 D莱特兄弟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29、难度较低,白炽灯的发明者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所以答案:选 B, A项改良了蒸汽机提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动力机械, C项最先发明了电报, D莱特兄弟最先制造出了飞机并成功试飞。 考点:科技革命的标志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明显不同,其实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共发生国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各部相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这同时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极大地推 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主要要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新生物科技等,他们
30、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 建国初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后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所以答案:选 B,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D“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灾难,它是 “左倾 ”思想错误在实践中的重要表现。 考点: “一五 ”计划 点评:高考对 “一五 ”计划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31、“一五 ”计划背景; “一五 ”计划的内容; “一五 ”计划的影响。 “一五 ”计划完全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经济立法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见证。 “盗马贼死,盗牛者加 (枷) ”这项立法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盗马贼死,盗牛者加 ”说明了我国古代对盗窃马和牛的严重惩罚,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马和牛成为农业中最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2、,铁犁牛耕成为最主要的耕作模式,所以统治者加大了对盗窃马和牛的惩罚力度,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 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由于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对铁犁牛耕方式没有直接感观故对此没有深刻体会,建议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学习以补充该方面的不足。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苏州 C扬州 D洛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33、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唐代以后中国商品经济较快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南方的丝织业最为著名, B苏州是其典型代表, C扬州盛产铜镜, D洛阳是唐代的都城,也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下列属于洋务派的举措是 汉阳铁厂 第一起赴美留学的幼童 福州船政局
34、制造的铁甲舰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的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其中 项便是其最为突出的革新举措,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属于洋务企业,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C项。 考点:洋务企业 点评: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 ,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
35、劳动制,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发展迅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快速发展,进入短暂的 “黄金时期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其中 A B C三项分别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快速发展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或条件, D项属于有利的国际环境即外部条件,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一战期间中国民
36、族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短暂的 “黄金期 ”,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政治障碍; 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工业的热情;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下图所示各项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蒸汽火车 B电话 C三轮汽车 D飞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科技革命的成果是区分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不难判断出
37、蒸汽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科技成果,而材料中的电话,三轮汽车和飞机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答案:选 A, B C D 三项与题意要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不符。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的角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比较。 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 中说: “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 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 ”导致这一 “经济恐慌 ”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C抗战时期日军的破
38、坏 D国民政府的恶劣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 ”是指一战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开展 “经济建设运动 ”之前的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重返中国,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严重灾难,所以 A项是造成这一时期出现 “经济恐慌 ”的主要原因, B项是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重要原因, C 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特征,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国民政府开展 “经济建设运动 ”有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和难点,须要牢牢把握其以下几个阶段的发
39、展特点和原因: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 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一战期间 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 抗日战争以后 。 元朝对外贸易行省,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的是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扬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元代海外贸易交往中泉州是最大的港口城市被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而 A广州在清代实行闭关锁国之后成为清政府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在对外贸易中成为最为重要的城市, B宁波也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成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 D扬州不是沿海
40、港口城市而是重要的内河航运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手工业城市,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元代对外贸易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中国古代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信用机构和货币即柜坊和飞钱,答案:选 B, A秦汉时期中国对商业发展实行严格的市场管控, C两宋时期中国坊市制度打破极大推动了商品经
41、济的发 展, D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地域性商业组织即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考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点评:准确识记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发展特点有助于理解商品经济发展特点,宋代纸币的出现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但并不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就以出现了信用货币 “飞钱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促进祖国统一,推行一国两制 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反腐倡廉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78年底中
42、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答案:选 A, B 项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C项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体系的内容, D项出现在 20世纪 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深远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 “经阶级斗争为纲 ”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4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建设成就。 鸦片战争后,养活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
44、被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说明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A传统手工业中纺织业已经破产和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是因为 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 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D项产生于 19世纪 60年代与题中时间特征相违。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
45、迫开始的,由于逐步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浓郁的半殖民地色彩。 综合题 ( 12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材 料一 读图 上图取材于天仙配故事。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 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分) 简述 19世纪 70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6、 3分) 答案: 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2分)铁犁牛耕。( 2分) 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2分) 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和生产原料( 3分)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和铁犁牛耕的耕作模式。( 2)材料二中文字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 ”直接说明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是导致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直接原因;同样文字 “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表明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和生产
47、原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 19世纪 70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即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其本身发展而言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另一角度看其它还具有以下特点,小农经济的生产只固守在小块田地之上进行精耕细作,不具有对外扩张的倾向,具有封闭性;小农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具有脆弱性;从分布范围和经营方式而言,在分散的小 面积土地上进行耕作,还具有分散性。 ( 12分)广州的经济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过安州一处对外通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 3%左右。 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胡器(外国机器)缫